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 第11課 古代日本 (教師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一.6世紀前的日本1.國家出現:1世紀—2世紀時,日本有100多個小國2. 日本統一:(1)5世紀初,在本州中部興起的大和政權統一了日本。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大王”,大王依靠貴族統治全國。(2)大和統治時期的日本社會狀況:王室和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領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從事農業的稱為“田部”,從事海洋捕撈的稱為“海部”等等。來自中國、朝鮮的移民也依其特長分別編入織棉部、鍛冶部等。部民是貴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隸。二.大化改新1.背景:6世紀—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強烈刺激了大和的統治者。皇族中的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號大化。2.時間:646年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3.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有:(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2)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頒給公民,六年一頒,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4.影響: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三.武士和武士集團1.產生的原因: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大莊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莊園事務。中央對地方逐漸喪失了控制能力,社會局勢動蕩。2.形成: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小的武士團追隨、服從一個更強大的首領,組成大的武士團。3.特點:武士團有時代表莊園利益與地方政府對抗,有時也響應號召去征戰。4.幕府統治時期的日本:(1)幕府的形成: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了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2)幕府將軍的地位: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實際上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武士階層手中。5.武士道:武士集團的長期統治,逐漸形成了一套展現武士階層道德與行為規范的武士道。武士道強調忠義節烈,宣揚忠誠、無畏。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對武士而言,事親之孝、待妻之義、對子之慈,都必須讓位于對主公的忠誠。武士道的實質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實奴仆。一.選擇題1.(2022金昌市中考13.)日本著名學者上山春平說,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濃厚的“歐洲色彩”,剝去這一層,下一層是中國文化色彩很強的“農業社會”文化……這層中國文化色彩從制度上主要來源于一次模仿。這次“模仿”指的是( C )A. 幕府統治 B. 倒幕運動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維新2.(2022益陽中考18.)“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革新,盡數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 )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 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3.(2022昆明中考19.)下世紀中期,日本仿效請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實行班田制和租庸調制、這場推動日本社會發展的改革被稱為( B )A. 封君封臣制 B. 大化改新 C. 農奴制改革 D. 明治維新4.(2022東營中考19)“7世紀至9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將日本推入一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日本“對中國文化”“追求和模仿”而進行的改革是(A)A.大化改新 B.農奴制改革 C.倒幕運動 D.明治維新5.(2022長沙中考8.)日本歷史上先后拜了兩次老師,即古代的中國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國“拜師學藝”指的是( B )A. 柏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農奴制改革 D. 明治維新6.(2022懷化中考11.) 6一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據《日本書紀》記載,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所以他領導了一場革新運動。這場運動史稱( A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維新 C. 貞觀之治 D. 伯利克里改革7.(2022綏化中考22.)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改革是( D )A. 農奴制改革 B. 明治維新 C. 彼得一世改革 D. 大化改新8.(2021郴州市11.)中日山水相連,中國文化對日本有深遠影響。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大化改新”,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圖片信息的詩句是( D )唐朝開元通寶 日本和同開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長安城 日本平城京A.洛陽家家學胡樂 B.沖天香陣透長安 C.千金散盡還復來 D.唐風洋溢奈良城9.(2021鹽城市12.)觀察圖1政治體制示意圖,它體現了( C )A.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B.古希臘城邦的特點C.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 D.俄國農奴制改革措施10.(2021攀枝花3.)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的封建國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點學習唐朝的(C )A.科舉制度 B.租庸調制 C.中央集權制 D.均田制11.(2021臨沂市18.) 右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A )A. 公民 B. 國家 C. 部民 D. 貴族12.(2021揚州市13.)公元7世紀,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內容包含( A )A.一切私地收歸國有 B.推行“殖產興業” C.農奴獲得人身自由 D.提倡“文明開化”13.(2021岳陽市12.)6-9世紀,日本朝野醉心于學習和模仿唐朝的制度與文化。下列與日本學習和模仿唐朝有關的是( B )A.大和統一日本 B.大化改新C.幕府統治建立 D.彼得一世改革14.(2021煙臺市17.)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號為大化,頒布改新詔書,吸收中國唐朝政治經濟制度,實行改革。這一“改革”( B )A. 確立土地私有制 B. 使日本成為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C. 提倡“文明開化” D. 使日本進入近700年幕府統治時期15.(2020新疆建設兵團8.)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通過吸收中國文化成為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改革是( B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維新16.(2020昆明6.)日本是亞洲東部的國家。5世紀,大和政權基本實現了統一。7世紀中期,日本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進入封建社會,這主要是通過( A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維新 D.廢除農奴制改革17.(2020濱州15.)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審時度勢,以中國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發布《改新之詔》,要求全國上下全面“中國化”。這次“中國化”主要學習中國哪個朝代的制度( C )A.秦朝 B.漢朝人 C. 唐朝 D.明朝18.(2020龍東地區14.)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這次改革仿效的是中國哪個朝代的典章制度( B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9.(2020南京16.)“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仿唐制設立中央地方行政機構和官制。”實行這一措施的改革是( A )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廢除農奴制改革 D.赫魯曉夫改革20.(2020常州9.)從早期人類的出現到15世紀末期,人類社會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下列歷史事件中,屬于封建社會的是( C )A.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B. 亞歷山大東征C. 大和正式改稱日本國 D. 斯巴達克起義21.(2019青島8.)“日本朝野醉心于學習和模仿唐朝的制度與文化,前后歷 300 年之久。”下列選項與日本學習模仿唐朝有關的是( B )A.文成公主入藏 B.大化改新 C.紙幣 D.明治維新22.(2019益陽 21.)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B )①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②蔡鍔被譽為“再造民國第一人”③古埃及首創民主制④日本通過大化改新確立了中央集權體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19云南 16.)7世紀中葉,日本發生了一場以學習和模仿中國隋唐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它使日本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這場改革是( A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維新 D.亞歷山大二世改革24.(2019邵陽13 .)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號為“令和”。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號以來的第248個年號。日本首次使用的年號是( A )A.大化 B.德川 C.明治 D.裕仁二.非選擇題1.(2021齊齊哈爾市2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他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和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開辟了一條連接亞歐的陸上貿易通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摘編自《中國簡史》材料二 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復制的日本遣唐使船從日本大阪啟航,按照歷史上的真實路線,經瀨戶內海駛至九州的五島列島,于6月12日日本國家使館日駛入世博園區內的黃浦江水域,重現了當年中日交流的傳奇。——《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三 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間,凡七奉使,三擒番長。后來奉使海外的,無不盛稱和以眩耀諸國。——摘編自呂思勉《中國通史》材料四 歐洲的航海探險,使得世界各地區相互依存,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初步確立起來。——摘編自《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材料五 明朝以前,中國是當時世界經濟、科學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為止,已經全面落后于西方了。——《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歷史人物 (1分)這條連接亞歐的陸上貿易通道被稱作什么 (1分)從材料中找出這條貿易通道的開通有何意義 (1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問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傳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分)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哪次改革 (1分)這次改革對日本有何重大影響?(1分)(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1分)該事件發生在我國哪個朝代 (1分)(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1分)該事件中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1分)(5)結合材料五和所學知識回答清朝實行的哪項政策導致中國全面落后于西方 (1分)(6)結合以上材料,談談我們在對外交往方面應如何做 (1分)【答案】(1)張騫;絲綢之路。意義: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探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2)鑒真;大化改新。影響: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或日本發展成為封建國家,意思相近即可)。(3)鄭和下西洋(或鄭和七下西洋);明朝。(4)新航路開辟(或探尋新航路);哥倫布。(5)閉關鎖國。(6)①堅持開放的對外政策;②善于學習他國的長處;③加強對外交往,積極踴躍參加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等等。2.(2019江西17 .)(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留學生對于唐朝實行均田制,制定律今,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國泰民安,文化繁榮的大好形勢,深為贊賞。回國后,積極倡導以“法制完備”的唐朝為典范,實行政治改革。一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這場政治改革是指什么 (1分)它對日本社會發展起到了怎樣的推動作用 (1分)材料二這個變化,主要就表現在新體制通過大度提高議會的權威實現了對王權的有效限制,并在議會內部實施了某種程度的權力分割和制衡,同時還對個人的自由權利表示了相當程度的承認和重。這就為未來國家民主化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2)依據材料二:“新體制”是以哪部法律文件為基礎逐漸確立起來的 (1分)概括“新體制”確立的歷史意義?(1分)材料三據統計,1861年后的30年間,俄國的糧食產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間,農村社會分化加劇,一部分農民成為富農,更多的農民卻更加貧困,不得不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富農購買了越來越多的土地,雇傭貧雇農,用新式農具,經營資本主義農業。一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依據材料三,分析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農業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2分)【答案】(1)政治改革:大化改新作用: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或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封建社會)。(2)法律文件:《權利法案》歷史意義:為國家民主化的發展打下了基礎(3)積極作用:增加了糧食產量;采用了新式農具:促進了資本主義農業的發展考點精講中考真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 第11課 古代日本 (學生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2022—2019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一.6世紀前的日本1.國家出現:1世紀—2世紀時,日本有100多個小國2. 日本統一:(1)5世紀初,在本州中部興起的大和政權統一了日本。大和國的最高統治者稱為“大王”,大王依靠貴族統治全國。(2)大和統治時期的日本社會狀況:王室和貴族各有自己的私有領地。領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從事農業的稱為“田部”,從事海洋捕撈的稱為“海部”等等。來自中國、朝鮮的移民也依其特長分別編入織棉部、鍛冶部等。部民是貴族的私有民,地位近似于奴隸。二.大化改新1.背景:6世紀—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中國文化直接影響著日本,強烈刺激了大和的統治者。皇族中的改革派發動宮廷政變,扶持孝德天皇即位,年號大化。2.時間:646年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3.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有:(1)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2)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頒給公民,六年一頒,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賦稅。4.影響: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三.武士和武士集團1.產生的原因: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與土地兼并盛行。貴族、豪門、寺院大量購買、兼并土地,組成莊園。大莊園還享有“不輸不入”的特權,既不向國家納稅,也不準地方官吏進入莊園,干涉莊園事務。中央對地方逐漸喪失了控制能力,社會局勢動蕩。2.形成:地方豪強為了保護自己的莊園,把自己家族和仆從中的青壯男子武裝起來,組成一種血緣關系和主從制相結合的軍事集團,成員稱為“武士”。小的武士團追隨、服從一個更強大的首領,組成大的武士團。3.特點:武士團有時代表莊園利益與地方政府對抗,有時也響應號召去征戰。4.幕府統治時期的日本:(1)幕府的形成:12世紀晚期,源氏武士集團擊敗平氏武士集團,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征夷大將軍”稱號設幕府于鐮倉。鐮倉幕府擁有獨立于朝廷的政治、軍事權力,日本由此進入了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2)幕府將軍的地位:幕府與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領“征夷大將軍”名義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實際上大權旁落,成為一種禮儀性的擺設。國家大權基本掌握在武士階層手中。5.武士道:武士集團的長期統治,逐漸形成了一套展現武士階層道德與行為規范的武士道。武士道強調忠義節烈,宣揚忠誠、無畏。武士效忠的對象不是國家,而是他的主公。對武士而言,事親之孝、待妻之義、對子之慈,都必須讓位于對主公的忠誠。武士道的實質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犧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實奴仆。一.選擇題1.(2022金昌市中考13.)日本著名學者上山春平說,今天的日本文化表面上有濃厚的“歐洲色彩”,剝去這一層,下一層是中國文化色彩很強的“農業社會”文化……這層中國文化色彩從制度上主要來源于一次模仿。這次“模仿”指的是( )A. 幕府統治 B. 倒幕運動 C. 大化改新 D. 明治維新2.(2022益陽中考18.)“中國經歷上下千年的分分合合,孕育出的古代燦爛文明,被日本通過一次革新,盡數吸收。”材料中的“革新”使日本( )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 B.走上了資本主義發展道路C.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天皇的權利 D.促進了封建莊園制度形成3.(2022昆明中考19.)下世紀中期,日本仿效請朝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度:經濟上,實行班田制和租庸調制、這場推動日本社會發展的改革被稱為( )A. 封君封臣制 B. 大化改新 C. 農奴制改革 D. 明治維新4.(2022東營中考19)“7世紀至9世紀末約兩個半世紀里,對中國文化的追求和模仿,將日本推入一個經濟和文化高度繁榮的時期。”日本“對中國文化”“追求和模仿”而進行的改革是()A.大化改新 B.農奴制改革 C.倒幕運動 D.明治維新5.(2022長沙中考8.)日本歷史上先后拜了兩次老師,即古代的中國和近代的西方。其中向古代中國“拜師學藝”指的是( )A. 柏里克利改革 B. 大化改新 C. 農奴制改革 D. 明治維新6.(2022懷化中考11.) 6一9世紀,日本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據《日本書紀》記載,孝德天皇想把日本建成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大帝國,所以他領導了一場革新運動。這場運動史稱( )A. 大化改新 B. 明治維新 C. 貞觀之治 D. 伯利克里改革7.(2022綏化中考22.)使日本發展成為一個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改革是( )A. 農奴制改革 B. 明治維新 C. 彼得一世改革 D. 大化改新8.(2021郴州市11.)中日山水相連,中國文化對日本有深遠影響。從646年開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大化改新”,積極吸收中國文化。最能反映下列五幅圖片信息的詩句是( )唐朝開元通寶 日本和同開珎 日本使用的文字 唐朝長安城 日本平城京A.洛陽家家學胡樂 B.沖天香陣透長安 C.千金散盡還復來 D.唐風洋溢奈良城9.(2021鹽城市12.)觀察圖1政治體制示意圖,它體現了( )A.古印度的種姓制度 B.古希臘城邦的特點C.日本大化改新的內容 D.俄國農奴制改革措施10.(2021攀枝花3.)646年,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一系列改革,建立以天皇為核心的封建國家,加強對地方的控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重點學習唐朝的( )A.科舉制度 B.租庸調制 C.中央集權制 D.均田制11.(2021臨沂市18.) 右圖內容是日本歷史上一次改革的部分規定,該規定反映出土地的所有者是( )A. 公民 B. 國家 C. 部民 D. 貴族12.(2021揚州市13.)公元7世紀,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內容包含( )A.一切私地收歸國有 B.推行“殖產興業” C.農奴獲得人身自由 D.提倡“文明開化”13.(2021岳陽市12.)6-9世紀,日本朝野醉心于學習和模仿唐朝的制度與文化。下列與日本學習和模仿唐朝有關的是( )A.大和統一日本 B.大化改新C.幕府統治建立 D.彼得一世改革14.(2021煙臺市17.)孝德天皇即位后,定年號為大化,頒布改新詔書,吸收中國唐朝政治經濟制度,實行改革。這一“改革”( )A. 確立土地私有制 B. 使日本成為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C. 提倡“文明開化” D. 使日本進入近700年幕府統治時期15.(2020新疆建設兵團8.)改革是社會進步的助推器。通過吸收中國文化成為中央集權制封建國家的改革是(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彼得一世改革 D.明治維新16.(2020昆明6.)日本是亞洲東部的國家。5世紀,大和政權基本實現了統一。7世紀中期,日本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進入封建社會,這主要是通過(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維新 D.廢除農奴制改革17.(2020濱州15.)646年元旦,孝德天皇審時度勢,以中國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發布《改新之詔》,要求全國上下全面“中國化”。這次“中國化”主要學習中國哪個朝代的制度( )A.秦朝 B.漢朝人 C. 唐朝 D.明朝18.(2020龍東地區14.)大化改新使日本發展成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這次改革仿效的是中國哪個朝代的典章制度( )A.秦朝 B.唐朝 C.元朝 D.清朝19.(2020南京16.)“在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并仿唐制設立中央地方行政機構和官制。”實行這一措施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明治維新 C.廢除農奴制改革 D.赫魯曉夫改革20.(2020常州9.)從早期人類的出現到15世紀末期,人類社會大體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下列歷史事件中,屬于封建社會的是( )A.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 B. 亞歷山大東征C. 大和正式改稱日本國 D. 斯巴達克起義21.(2019青島8.)“日本朝野醉心于學習和模仿唐朝的制度與文化,前后歷 300 年之久。”下列選項與日本學習模仿唐朝有關的是( )A.文成公主入藏 B.大化改新 C.紙幣 D.明治維新22.(2019益陽 21.)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有( )①曾國藩創辦安慶內軍械所②蔡鍔被譽為“再造民國第一人”③古埃及首創民主制④日本通過大化改新確立了中央集權體制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3.(2019云南 16.)7世紀中葉,日本發生了一場以學習和模仿中國隋唐經濟和政治制度為主要內容的改革,它使日本從奴隸社會走向封建社會,這場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彼得一世改革 C.明治維新 D.亞歷山大二世改革24.(2019邵陽13 .)2019年4月1日,日本正式公布新年號為“令和”。這是日本自公元645年首次使用年號以來的第248個年號。日本首次使用的年號是( )A.大化 B.德川 C.明治 D.裕仁二.非選擇題1.(2021齊齊哈爾市26.) 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他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和加強了漢朝與西域各國的聯系,開辟了一條連接亞歐的陸上貿易通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摘編自《中國簡史》材料二 2010年5月8日,一艘按1:1比例復制的日本遣唐使船從日本大阪啟航,按照歷史上的真實路線,經瀨戶內海駛至九州的五島列島,于6月12日日本國家使館日駛入世博園區內的黃浦江水域,重現了當年中日交流的傳奇。——《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三 成祖又命中官……往使。自一四〇五至一四三三,三十年間,凡七奉使,三擒番長。后來奉使海外的,無不盛稱和以眩耀諸國。——摘編自呂思勉《中國通史》材料四 歐洲的航海探險,使得世界各地區相互依存,各個地區各個民族之間的聯系日益緊密。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初步確立起來。——摘編自《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材料五 明朝以前,中國是當時世界經濟、科學最發達的國家。但是到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時為止,已經全面落后于西方了。——《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教師教學用書(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被譽為中國走向世界的第一人”是哪位歷史人物 (1分)這條連接亞歐的陸上貿易通道被稱作什么 (1分)從材料中找出這條貿易通道的開通有何意義 (1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請問唐朝哪位高僧在“中日交流的傳奇”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1分)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進行了哪次改革 (1分)這次改革對日本有何重大影響?(1分)(3)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1分)該事件發生在我國哪個朝代 (1分)(4)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材料四反映的是什么歷史事件 (1分)該事件中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航海家是哪一位 (1分)(5)結合材料五和所學知識回答清朝實行的哪項政策導致中國全面落后于西方 (1分)(6)結合以上材料,談談我們在對外交往方面應如何做 (1分)2.(2019江西17 .)(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日本留學生對于唐朝實行均田制,制定律今,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國泰民安,文化繁榮的大好形勢,深為贊賞。回國后,積極倡導以“法制完備”的唐朝為典范,實行政治改革。一摘編自吳于廑、齊世榮主編《世界史》(1)依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這場政治改革是指什么 (1分)它對日本社會發展起到了怎樣的推動作用 (1分)材料二這個變化,主要就表現在新體制通過大度提高議會的權威實現了對王權的有效限制,并在議會內部實施了某種程度的權力分割和制衡,同時還對個人的自由權利表示了相當程度的承認和重。這就為未來國家民主化的發展打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2)依據材料二:“新體制”是以哪部法律文件為基礎逐漸確立起來的 (1分)概括“新體制”確立的歷史意義?(1分)材料三據統計,1861年后的30年間,俄國的糧食產量增加了三分之二。在此期間,農村社會分化加劇,一部分農民成為富農,更多的農民卻更加貧困,不得不依靠出賣勞動力為生。富農購買了越來越多的土地,雇傭貧雇農,用新式農具,經營資本主義農業。一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3)依據材料三,分析農奴制改革對俄國農業發展產生的積極作用。(2分)考點精講中考真題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1課 古代日本 學案(學生版).doc 第11課 古代日本 學案(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