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1正確行使訴訟權利導學案自主學習【學】【課標要求】概述公民的訴訟權利,熟悉公民獲得法律援助的渠道。【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國家依法維護公民在訴訟中享有的基本權利,國家尊重人權,人民民主具有真實性。科學精神:理解委托訴訟代理人或辯護人的權利,理解當事人的訴訟權利。法治意識:通過學習,了解正確行使訴訟權利的要求,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運用。公共參與:通過合作探究,了解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樹立權利意識。【重點難點】重點:了解公民享有哪些基本訴訟權利。難點: 理解法律援助制度的基本內容、要求,法律援助的目的、范圍。【自學評價】知識梳理:【知識梳理】一.公民的訴訟權利1.法律賦予公民廣泛的訴訟權利為充分保障訴訟過程中當事人的 ,訴訟法賦予當事人廣泛的 ,司法機關保障當事人充分行使這些訴訟權利。2.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1)當事人有委托 或辯護人的權利①在民事訴訟和行政訴訟中,幫助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②在刑事訴訟中,幫助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進行 的人,稱為辯護人;幫助被害人、自訴人或者附帶 當事人進行訴訟活動的人,稱為訴訟代理人。③訴訟代理人和辯護人的主要職責是根據 ,維護當事人合法的實體權利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2)當事人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 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這就是訴訟法中規定的回避制度。該制度有利于保證案件的 ,消除當事人的疑慮,增加裁判的正當性。(3)當事人有上訴的權利①我國訴訟實行 制,除特殊情況外,一個案件經過兩級人民法院審理便告終結。②當事人如果不服一審裁判,可以在 內提出上訴。③上訴權是法律賦予當事人的重要訴訟權利,是否提出上訴,完全由當事人 ,他人不得限制或干涉。二.尋求法律援助1.法律援助制度(1)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 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 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2)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 制度。2.法律援助的范圍(1)在民事和行政糾紛中, 的公民可以就依法請求國家賠償、請求支付勞動報酬、主張因見義勇為行為產生的民事權益等事項,申請法律援助,獲得法律咨詢或代理服務。(2)在刑事訴訟活動中,因經濟困難而沒有委托辯護人、訴訟代理人的當事人或部分特殊案件的當事人,也可以經 ,獲得法律援助機構指派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或代理。(3)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辯護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應當通知法律援助機構指派律師為其提供辯護。3.法律援助的程序(1)法律援助機構收到 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2)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 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任何財物。目標評價1.請思考:訴訟法體現的訴訟原則表現在哪些方面?2.試判斷:公民對一審判決不服的任何時期都可以提起上訴。( )3.請思考: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嗎?4.試判斷:對于罪大惡極的犯罪分子,律師不必為其辯護。( )5.想一想: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這一憲法原則在訴訟過程中是如何體現的?6. 試判斷:只有經濟困難者才能進行法律援助申請。( )師生研學【研】【學習過程】探究點一 公民的訴訟權利議題:把握公民的基本訴訟權利材料一 獨生子小李因經濟犯罪被刑事拘留,其母趙老太擔心法院會把她所有的兩套房產查封拍賣,決定馬上將房產贈與兒媳和孫子。贈與協議簽訂后,趙老太聽說兒媳在沒有和自己兒子離婚的情況下在外“談朋友”,遂訴至法院,要求撤銷贈與協議。(1)趙老太享有哪些基本訴訟權利?材料二 王某向A市人民法院起訴李某所欠債務,在審理過程中,李某發現該案的書記員金某是王某的親戚,于是提出書面請求要求金某回避,認為金某可能影響公正審判。(2)A市人民法院是否應該支持李某的主張?并說明理由。答案 (1)趙老太享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申請回避的權利、上訴的權利。(2)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在訴訟中,當審判人員和其他有關人員具有法律規定不宜參加案件審理或有關訴訟活動的情形時,當事人有權要求其退出。本案中書記員金某為原告王某的親戚,金某可能影響案件公正審判應當回避。故A市人民法院會支持李某的主張。【核心歸納】 刑事訴訟中的辯護人與訴訟代理人的區別(1)對象不同:辯護人是針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而設立的;訴訟代理人是針對自訴人、被害人或附帶民事訴訟的當事人而設立的。(2)進入刑事訴訟的方式不同:辯護人除了因委托進入訴訟,還可以通過法院指定進入訴訟;訴訟代理人是受被代理人委托進入訴訟的。(3)地位不同:辯護人有獨立的地位,不受犯罪嫌疑人的意志左右,也不受法院、檢察院及其他個人團體的干涉;訴訟代理人必須在委托人依法授權的范圍內活動。典例1 2018年3月30日,無依無靠的17歲孤兒小吉被劉某教唆參與了一起搶劫,后小吉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①小吉可以委托訴訟代理人為他辯護 ②小吉的辯護人必須由法院為其指定③作為本案被告小吉有權為自己辯護 ④小吉與劉某平等地享有相關訴訟權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 B探究點二 尋求法律援助 議題:正確認識法律援助制度16歲的小劉因涉嫌搶劫被拘留。他的父母沒錢請律師,找到了區法律援助中心。陳律師受中心指派和小劉父母的委托擔任辯護人。他通過調查了解到,小劉為人老實,性格內向,此次涉嫌犯罪很大程度系交友不慎所致。歸案后認罪態度較好,能如實交代自己和同案犯的情況。庭審時,陳律師在辯護詞中建議對小劉依法適用緩刑。最終法院認定小劉犯搶劫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1年,并處罰金。(1)根據上述材料,回答小劉為什么能夠獲得法律援助。(2)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實施法律援助有何意義?答案 (1)國家建立法律援助制度,設置法律援助機構,指派或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工作者等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案例中,小劉未成年且因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規定。(2)①有利于及時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咨詢,減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犯罪后的心理恐慌和對抗情緒。②有利于及時開導、教育涉案未成年人,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給失足青少年更多的關懷和幫助。③有利于及時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挽救,維護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權益。【核心歸納】 律師提供法律援助的對象(1)根據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訴人出庭公訴的案件,被告人因經濟困難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是盲、聾、啞或者未成年人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被告人可能被判處死刑而沒有委托辯護人的,人民法院均應指定承擔法律援助義務的律師為其提供辯護。(2)我國律師法規定,公民在贍養、工傷、刑事訴訟、請求國家賠償和請求依法發給撫恤金等方面需要獲得律師幫助,但是無力支付律師費用的,可以按照國家規定獲得法律援助。訓練提升【練】【當堂檢測】1.下列選項屬于當事人在民事訴訟過程中享有的民事訴訟權利的有( )①提出回避申請 ②委托辯護人 ③委托訴訟代理人 ④提起上訴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小張步行過馬路時因為闖紅燈而受到交警的處罰。但當小張看到其他人步行過馬路闖紅燈卻沒有受到處罰時,就感到十分委屈與不服,于是小張就此事告到法院。小張此次的訴訟是( )A.民事訴訟,享有上訴的權利 B.行政訴訟,享有委托辯護人的權利C.行政訴訟,享有申請回避的權利 D.民事訴訟,享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3.小王因扶一摔倒老人被老人的家人索要賠償費而向法院起訴。為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小王聘請李律師參加法庭訴訟。這體現出小王享有( )A.委托辯護人的權利 B.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C.申請回避的權利 D.上述涉及的權利都享有4.李某涉嫌毆打張某被拘留,開庭后張某發現,李某的舅舅是該法院的審判員。張某有權要求( )A.延期開庭 B.換審判員 C.停止審判 D.拒絕接受審判結果5.2017年1月4日,中聞等律師事務所受追月逐花、蔓殊菲兒等11位作家委托,就《錦繡未央》涉嫌侵犯11部小說原著權事宜起訴維權,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予以立案。由此可知( )①雙方就著作權發生糾紛 ②公民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③雙方就名譽權發生糾紛 ④公民有委托辯護人的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布置作業】6.王老漢的商店被市場監管部門以有過期產品為由處罰1 000元,王老漢不服。告到縣法院,法院改判處罰800元。王老漢還是認為處罰過重,于是向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重審請求。王老漢行使的訴訟權利是( )A.上訴的權利 B.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 C.申請回避的權利 D.選擇法院的權利7.張三因偷盜岳母家的幾頭牛,被公安機關抓獲,在開庭審理案件前,張三申請要求其岳父、岳母回避。對此法院會( )A.同意張三的請求,因為公民有申請回避的權利B.同意張三的請求,因為案件當事人雙方有特殊的關系C.不同意張三的請求,張三的請求不符合法律規定D.不同意張三的請求,因為張三是罪犯8.下列關于公民上訴權利的說法正確的是( )A.公民對二審判決不服可向上級法院提起上訴B.在民事訴訟中,上訴只能由原告向法院提出C.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借口剝奪或限制上訴人的上訴權D.公民如對一審判決不服可以直接向高級人民法院上訴9.我國實行法律援助制度,下列人員中可以從事這方面工作的有( )①律師 ②公證員 ③基層法律工作者 ④所有中國懂法的公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法律援助是________的責任。( )A.律師 B.法官 C.政府 D.社會團體二.非選擇題。11.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村民甲用一塊石頭向乙家的狗打去,該狗立即撲向甲,甲因跑得快未被狗咬,狗咬傷了甲旁邊的行人丙。丙因躲避,將路邊游客丁的照相機損壞。丙因治傷支付醫藥費2 000元。丁的照相機價值16 000元。丙一家人陷入經濟糾紛之中。丙是殘疾人,家庭收入人均1 000元。(1)若丙要解決糾紛,能不能申請法律援助?(2)對于申請人的申請,法律援助機構該怎么做?12.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2019年1月30日,大學生小王在D游樂園入口處被工作人員搜包并告知不得攜帶食品入園。無奈之下,小王只能將食品留在園外。3月,小王委托李律師向法院提起訴訟。原告認為原告與被告之間成立了服務合同關系,D游樂園規定的“游客不得攜帶食品入園”條款排除、限制了消費者的權利。D游樂園方面認為,他們沒有限制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因為D游樂園并沒有強制游客購買園內食物,游客可以選擇買,也可以選擇不買,還可以出園就餐。(1)大學生小王享有哪些基本訴訟權利?(2)從公民的訴訟權利的角度,分析小王委托李律師參與訴訟的理由。師生總結【結】【課堂總結】答案參考:【自主探究】1.提示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這項原則在訴訟過程中體現為,司法機關辦理任何案件均應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響,對一切公民的合法權益都要依法保護,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應該依法予以追究,特權與歧視都不被允許。2.提示 ×。3.提示 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責任,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采取積極措施推動法律援助工作,為法律援助提供財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業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4. 提示 ×。5.在訴訟過程中,司法機關辦理任何案件均應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不受民族、種族、性別、職業、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財產狀況、居住期限等因素的影響。對任何公民的合法權益都要依法保護,對任何公民的違法犯罪行為都應該依法予以追究,特權與歧視都不被允許。6.提示 ×【當堂檢測】DCBBA【布置作業】ACCAC11、(1)法律援助是國家為保護和促進人權而建立的一種無償法律服務制度。主要是為經濟困難的公民和特殊案件的當事人無償提供法律咨詢、代理、辯護等法律服務。丙家庭經濟困難,符合援助條件,可申請法律援助。(2)法律援助機構收到法律援助申請后,應當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要及時決定提供法律援助;不符合條件的,要書面告知理由。辦理法律援助案件的人員,應當遵守職業道德和執業紀律,不得收取任何財物。12、(1)大學生小王享有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申請回避的權利、上訴的權利。(2)小王行使了委托訴訟代理人的權利,李律師的主要職責是根據事實和法律,更好地維護小王合法的實體和程序權利,使案件得到公正的審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