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 教案教學目標:知識目標:1.描述生物圈的范圍。2.說出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條件。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嘗試收集和分析資料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我們應該了解和愛護這個家。教學過程:程序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課前準備 收集宇宙中各大星球的資料以及生物圈的資料。 收集星球及生物圈等方面的資料,制作課件,準備地球儀。 培養學生通過各種途徑,廣泛收集資料的能力。情境導入 觀察、欣賞。 觀察、思考。 出示課件,展示地球的壯麗景觀,用激情豪邁的語言引起學生注意并欣賞。 提出問題: 激活學生的興奮點,以飽滿的熱情走進情景。 問題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帶著強烈的學習欲望進入角色。 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嗎?生物究竟生活在一個什么樣的環境中呢? 一、生物圈的概念 1.生物圈的范圍 觀看生動的課件后,再根據自己課下收集的資料,討論生物圈的范圍,然后總結生物圈的概念。 小組合作學習研究討論交流總結生物圈的范圍 通過展示“地球在宇宙中懸垂狀態”的課件,引出生物圈的概念后組織學生結合地球儀討論分析總結生物圈的概念。 出示課件:生物圈的范圍,指導學生結合教材歸納總結。 充分利用直觀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通過討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培養學生自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2.生物圈的結構 大氣圈 水圈 巖石圈 ①以組為單位,分別扮演大氣圈、水圈、巖石圈。②利用課前收集的資料和已有的知識經驗設計臺詞,夸贊自己的圈層。③同組成員互相補充。 組織學生角色扮演①后臺監控,前臺導演,把學生分成三個小組 ,分別扮演某個角色。 ②提出“角色扮演”的目的意義和要求。 ③傾聽各組意見。 ④引導學生說出生物圈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 角色扮演能充分發揮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 在參與過程中,能挖掘集體智慧,發揮個人優長,突出學生主體,學會傾聽藝術,感悟真摯情感;各方面能遠近兼顧,體驗成功的快樂。二、生物圈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條件 想象平臺(技能訓練) 根據手中的資料、結合教材,小組合作學習、自主探究生物圈為生物提供的基本條件。 沒有氧氣會窒息而死,沒有水會渴死…… 組織 監控。 出示資料。 引導分析。 參與學習。 假如你什么都不攜帶,到其它星球上去做客,會有什么樣的遭遇呢? 培養學生對資料的分析及處理能力,達到讓學生自己建構知識的目的,從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回顧反思(小結) 談收獲。談獲取知識的方法與途徑。 組織、監控。 培養學生概括總結能力。 課下探究 課下搜集宇航員楊力偉飛向太空時必須從生物圈中攜帶哪些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 請同學們課下注意搜集宇航員楊力偉飛向太空時必須從生物圈中攜帶哪些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 激發學生關注科學并學以致用。 同時培養學生課外實踐探究能力。 課后模擬制作 課后自行設計生物圈的簡易模型。 請同學們根據今天所學的知識 自行設計生物圈的簡易模型。 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課后反思:通過教學實踐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學能喚起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思維,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彰顯獨立的人格,弘揚主體性。所以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職責應該不僅僅局限于傳授知識,應更多地激勵思考,千方百計地引導學生去解惑,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建立一個接納、支持與寬松的課堂氣氛,與學生一起分享情感體驗和成功的喜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