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考點梳理 生物總復習 】60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考點梳理 生物總復習 】60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27講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課程導學]
內容要求 1.6.植物生命活動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其中最重要的是植物激素的調節。實驗:探究植物生長調節劑對扦插枝條生根的作用。
與舊教材對比 增:①不同植物激素作用的相關性;②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③乙烯利催熟水果實驗。改:①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更為廣泛;②“油菜素”改為“油菜素內酯”;③擴充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刪:生長素作用的兩重性。
考點一 植物生長素
1.植物生長素的發現過程
 (1)生長素的產生部位——胚芽鞘尖端。
(2)生長素發揮作用的部位——尖端下面一段。
(3)感光部位——胚芽鞘尖端。
(4)單側光的作用——引起生長素分布不均勻。
(5)彎曲原因——生長素分布不均勻,導致生長不均勻。
2.植物激素的概念
3.生長素的合成、運輸與分布
 形態學上端指靠近莖尖(或根尖)的部位,形態學下端指遠離莖尖(或根尖)的部位,和莖(或根)所處的實際方向無關。
4.生長素的生理作用
(1)作用方式:給細胞傳達信息,起著調節細胞生命活動的作用。
(2)生理作用:在細胞水平上起促進細胞伸長生長、誘導細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影響器官的生長、發育。
(3)作用特點: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較高時則會抑制生長。
(4)典型實例——頂端優勢
 ①抑制生長≠不生長。
②常見的抑制生長的實例:a.根的背地生長:根的近地側生長素濃度過高,抑制近地側的生長。
b.植物的頂端優勢:生長素對頂芽表現為促進作用,對側芽表現為抑制作用。
c.除草劑:一定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對雙子葉雜草表現為抑制作用,而對單子葉作物表現為促進作用。
(1)幼芽、幼葉和種子都能產生大量的生長素。生長素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  )
(2)橫向運輸發生在尖端,產生效應的部位也在尖端。(  )
(3)植物莖尖的細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長素。(  )
(4)生長素在根部的極性運輸方向為由“根尖端”運往“近莖端”。(  )
(5)頂芽生長占優勢時側芽生長素的合成受到抑制。(  )
(6)頂端優勢現象、根的向地生長、莖的背地生長都說明了生長素作用的特點。(  )
(7)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同一種植物的不同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
答案:(1)× (2)× (3)√ (4)√ (5)× (6)× (7)√
1.(選擇性必修1 P92相關信息)植物向光性的另一種理論:由單側光照射引起某些____________________分布不均勻造成。
提示:抑制生長的物質
2.(選擇性必修1 P93思考·討論)植物激素與動物激素的異同:
項目 植物激素 動物激素
合成部分 無專門的分泌器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部位 沒有特定的器官 有特定的器官、組織
運輸途徑 __________運輸、__________運輸和________運輸 隨血液循環(________)運輸
化學本質 有機小分子 蛋白質類、______________、氨基酸衍生物等
提示:內分泌腺或內分泌細胞 極性 非極性 橫向 體液 類固醇
3.(選擇性必修1 P94思考·討論)(1)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莖生長的促進作用一定不同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根生長的抑制作用一定不同嗎?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
提示:(1)不一定,在最適濃度的兩側,會有兩個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產生相同的促進效果 (2)一定
4.(選擇性必修1 P95思維訓練)為了證明生長素在胚芽鞘中的極性運輸,一位同學設計了下圖所示實驗,一段時間后,發現置于形態學下端的瓊脂塊逐漸有了生長素。
(1)本實驗能否得出“生長素在胚芽鞘內只能由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這一結論?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欲得出上述結論應怎樣改進實驗更具說服力?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不能。因為僅就該實驗只能證明“生長素可以由胚芽鞘形態學上端運輸到形態學下端”,而不能證明“生長素不能由形態學下端運輸到形態學上端” (2)需要再增加一組胚芽鞘形態學上端朝下的實驗,以研究生長素能不能從形態學下端運輸到形態學上端。如圖所示
1.向性運動的處理方法和結果
(1)遮蓋法
(2)暗箱法
(3)插入法
(4)移植法
(5)旋轉法
(6)橫置法
2.植物“三性”產生的原因分析
(1)植物向光性原因分析
(2)植物莖的背地性和根的向地性
①表現
②原因
3.生長素生理作用曲線模式圖的解讀
(1)曲線模式圖1
曲線解讀:不同濃度生長素對同一植物同一器官的生理作用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①a、e點——既不促進生長也不抑制生長。低于e點對應濃度(高于a點對應濃度)均為促進生長,高于e點對應濃度為抑制生長。
②a~c段(不含a點)——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增強。
③c點——促進生長的最適濃度,在該濃度下生長素促進生長的效果最好。
④c~e段(不含e點)——仍為促進濃度,只是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促進作用逐漸減弱。
⑤e~f段(不含e點)——隨生長素濃度升高,對生長的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2)曲線模式圖2
曲線解讀: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不同器官所起作用的關系曲線:
①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同一植物的同一器官,所起的生理效應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低濃度促進,高濃度抑制)。
②同一濃度的生長素作用于不同器官,所起的生理效應也不一定相同。
③A、B、C三點對應的生長素濃度分別為促進根、芽、莖生長的最適濃度,這說明不同的器官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敏感程度大?。焊狙浚厩o),也說明不同器官正常生長需要的生長素濃度不同。
(3)曲線模式圖3
曲線解讀:
不同種類的植物對生長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通常雙子葉植物比單子葉植物更敏感。
特別提醒:(1)明確“高濃度”和“低濃度”,圖1中e點對應的濃度為生長素高濃度、低濃度分界點。
(2)生長素生理作用的特點存在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促進效果相同的現象,最適濃度則在這兩種濃度之間。
突破1 生長素的發現、合成、運輸及分布
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科學思維
1.(不定項)為了驗證胚芽鞘尖端確實能產生促進生長的生長素,某科研小組用燕麥胚芽鞘和瓊脂塊等材料進行如下實驗:
①去掉胚芽鞘尖端→不生長,不彎曲;
②接觸過尖端的瓊脂塊放在胚芽鞘切面的左側→彎向右側生長;
③空白瓊脂塊放在胚芽鞘切面的左側→不生長,不彎曲。
下列有關實驗分析,正確的是(  )
A.以上三組實驗還需要給予單側光照射
B.第③組實驗證明了瓊脂能抑制胚芽鞘的生長
C.造成第①③組實驗結果相同的原理相同
D.第②組處理會導致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長素分布不均
解析:選CD。單側光不能引起生長素在瓊脂塊中橫向運輸,也不能對去掉尖端的胚芽鞘產生影響,故題述三組實驗不需要給予單側光照射,A錯誤;第③組實驗結果與第①組實驗結果相同,證明瓊脂塊對胚芽鞘的生長沒有影響,B錯誤;第①③組實驗結果相同的原因是都沒有生長素,故造成①③組實驗結果相同的原理是一樣的,C正確;第②組實驗中,由于接觸過尖端的瓊脂塊含有生長素,將該瓊脂塊置于胚芽鞘切面的一側,其中的生長素可向下擴散到胚芽鞘中,即可導致胚芽鞘尖端下部生長素分布不均,從而出現彎曲生長,D正確。
2.(不定項)(2022·山東泰安模擬)某同學于黑暗中在某植物的A、D、F處涂抹等量的14C-IAA溶液,以實驗初始時 14C-IAA溶液的放射性強度為100%,一段時間后,分別檢測B、C、E處的相對放射性強度,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證明生長素可進行極性運輸和非極性運輸
B.黑暗條件可以排除光照對生長素運輸的影響
C.B、E對照說明生長素非極性運輸的速率明顯快于極性運輸的速率
D.隨著能量供應增多、時間延長,B、C、E處的14C-IAA 將持續增多
解析:選ABC。由于實驗中在A、D、F處涂抹的14C-IAA 溶液的量是一定的,故隨著能量供應增多、時間延長,B、C、E處的14C-IAA不會持續增多,D錯誤。
突破2 生長素的生理作用及作用原理
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
3.(2022·山東省等級考試一模)草莓果實表面有許多瘦果。將生長一致的草莓植株分為四組,對照組S0不作處理,S1、S2和S3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組葉片上、S3組幼果上分別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IAA)溶液,實驗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果實開始發育后,瘦果內能夠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
B.S1組的果實略有增大可能是由來源于其他組織的IAA引起的
C.S2組的結果表明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到果實
D.S3組成熟果實的大小與IAA溶液的濃度總是呈正相關
解析:選D。生長素可促進子房發育成果實,由圖可知,去除瘦果的果實比未去除瘦果的果實體積小,因此果實發育過程中瘦果內能夠合成生長素促進果實長大,A正確;S1組去除瘦果,其果實體積略有增大,所需生長素可能來源于其他組織,B正確;由題干可知,S2組葉片噴施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且S2組果實體積增大,可推測噴施到葉片上的外源IAA可運輸到果實,促進果實體積增大,C正確;生長素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則會抑制生長,D錯誤。
4.(2022·山東日照期末)生長素能促進植物細胞生長,作用機理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生長素的受體既存在于細胞膜上也存在于細胞內
B.生長素通過調節相關基因的表達來調節植物生長
C.Ca2+能夠促進生長素的合成與釋放
D.生長素與細胞膜受體結合可引發H+以主動運輸的方式運到細胞壁,使其膨脹松軟
解析:選C。Ca2+能夠促進生長素與細胞內的活化因子結合,從而調節細胞發生轉錄,C錯誤。
突破3 生長素作用的特點及應用
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社會責任
5.(2022·山西晉城高三一模)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某植物幼苗使其生長,實驗結果如下表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組別 清水 甲 乙 丙 丁
平均株高/cm 16 20 38 51 13
A.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溫度等條件應相同
B.甲、乙、丙三組生長素溶液的濃度大小關系是甲<乙<丙
C.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對植物幼苗的生長的影響效果有可能相同
D.丁組的濃度條件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
解析:選B。實驗處理的時間長短、用的植物材料和溫度等條件均屬于無關變量,均應相同,A正確;甲、乙、丙三種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大小關系是不能確定的,甲、乙的濃度都有可能大于丙的濃度,B錯誤;不同濃度的生長素,可能促進作用相同,故對植物幼苗的生長的影響效果有可能相同,C正確;丁濃度條件下幼苗株高低于對照組,說明該濃度生長素對幼苗生長有抑制作用,D正確。
6.(2021·福建省適應性考試???多葉棘豆是一種珍貴的藥用植物,其種子萌發率極低。為研究外源IAA能否促進多葉棘豆種子的萌發,科研人員用蒸餾水配制不同濃度的IAA溶液,分別浸泡種子14小時(甲組)、21小時(乙組)和28小時(丙組)。將浸泡后的種子置于培養皿中,在適宜的萌發條件下培養。觀察萌發情況,結果如下圖所示。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分析可知,外源IAA能減輕28小時蒸餾水浸泡對種子萌發的抑制
B.本實驗結果中,外源IAA促進種子萌發的最佳浸泡時間為21小時
C.乙組可在5~20 mg·L-1范圍內進一步探究外源IAA促進種子萌發的最佳濃度
D.甲組10 mg·L-1的萌發率大于20 mg·L-1,說明20 mg·L-1外源IAA能抑制種子萌發
答案:D
7.(2021·遼寧省適應性考試???下圖是吲哚乙酸(IAA)誘導豌豆莖切段伸長生長的典型劑量反應曲線,圖中將對照組(不加IAA)的伸長生長設為“0”。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M點對應的IAA濃度下,切段不發生伸長生長
B.IAA對切段伸長生長的促進作用與IAA的濃度呈正相關
C.IAA濃度高于10-4 mol/L后,隨著濃度升高,其抑制伸長生長的作用越來越弱
D.不同濃度的IAA對切段伸長生長的作用可能相同
解析:選D。M點對應的IAA濃度下,切段的伸長生長與對照組相同,并不是切段不發生伸長生長,A錯誤。據圖分析可知,IAA濃度在10-7~10-5 mol/L之間,隨IAA濃度的增加,促進切段伸長生長的作用增強;IAA濃度在10-5~10-3 mol/L之間,隨IAA濃度的增加,促進切段伸長生長的作用減弱;IAA濃度大于10-3 mol/L時,抑制切段伸長生長,B、C錯誤。在最適濃度(10-5 mol/L)左右,不同濃度的IAA對切段伸長生長的作用可能相同,D正確。
利用“三看法”判斷生長素的作用特點
 
[事實概述類]
1.植物向光性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單側光照射時,尖端產生的生長素由向光側向背光側橫向運輸,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再經極性運輸到尖端下部,導致尖端下部背光側生長素濃度高,生長速度快,植物向光彎曲生長
2.頂端優勢的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植物頂芽產生的生長素向下運輸,導致側芽附近的生長素濃度高,抑制其發育,頂芽生長素濃度低,優先發育
3.由下圖可知,促進豌豆幼苗莖切段生長最適生長素的濃度范圍是______________ mg·L-1,若該實驗是探究豌豆幼苗莖切段最適濃度的預實驗,則做該預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00~600 可為進一步實驗摸索條件,也可用于檢驗實驗設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
[原因分析類]
4.取生長狀態一致的燕麥胚芽鞘,分為a、b、c、d四組。將a、b兩組胚芽鞘尖端下方的一段切除,再從c、d兩組胚芽鞘中的相應位置分別切取等長的一段,并按下圖所示分別接入a、b兩組胚芽鞘被切除的位置,得到a′、b′兩組胚芽鞘。然后用單側光照射,發現a′組胚芽鞘向光彎曲生長,b′組胚芽鞘無彎曲且不生長,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長素只能從形態學上端向形態學下端運輸,a′組尖端的生長素能向胚芽鞘基部運輸,b′組尖端的生長素不能
5.某同學用兩個未知的不同濃度(Cx和Cy)的生長素溶液做實驗,測得去尖端的燕麥胚芽鞘的彎曲角度(下圖1)的值分別為αx、αy,且關系為αx=αy。為了進一步比較Cx和Cy的大小,該同學用去根尖的燕麥胚根做了下圖2所示的實驗,結果胚根向右彎曲生長,則Cx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Cy,判斷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大于 與胚芽鞘相比,胚根對生長素更敏感,胚根向右側彎曲生長,說明右側(Cx)濃度相對較高,抑制了該側的生長
[開放思維類]
6.某同學以綠豆種子為實驗材料,探究生長素對芽的影響。他只配制了甲、乙兩種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兩組效果相同且都為促進作用。該同學有一失誤,忘記了標記生長素溶液濃度的高低。請依據科學家的實驗結果和該同學的實驗,想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將兩種生長素濃度的高低區別開來,并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測量并計算綠豆幼根的平均長度,較長者對應的濃度為低濃度,另一種為高濃度。對芽促進作用效果相同的兩種生長素濃度,對根會出現低濃度促進和高濃度抑制的作用效果
考點二 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的種類和作用
 促進果實發育≠促進果實成熟
(1)生長素或赤霉素對果實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果實的發育,使子房膨大形成果實及果實體積的增大。
(2)乙烯對果實的作用主要是促進果實的成熟,使果實的含糖量、口味等果實品質發生變化。
2.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1)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
①作用途徑:一般來說,植物激素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通過調控細胞分裂、細胞伸長、細胞分化和細胞死亡等方式實現的。各種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
②作用特點:決定植物器官生長、發育的,往往不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如黃瓜莖端的脫落酸與赤霉素的比值較高,有利于分化形成雌花,比值較低則有利于分化形成雄花。
③順序性: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種激素的調節還往往表現出一定的順序性。
(2)植物激素間的相互作用
①協同作用
②作用效果相反
作用 具有促進作用的激素 具有抑制作用的激素
細胞分裂 細胞分裂素、生長素、赤霉素 脫落酸
脫落衰老 脫落酸、乙烯 生長素、赤霉素、細胞分裂素
種子萌發 赤霉素 脫落酸
氣孔張開 細胞分裂素 脫落酸
(3)相互作用:如生長素濃度升高到一定值時,就會促進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過來會抑制生長素的作用。
(1)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長素濃度的影響。(  )
(2)生長素可通過促進乙烯合成來促進莖段細胞伸長。(  )
(3)果實生長發育和成熟受多種激素調節,其中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抑制細胞分裂,促進果實脫落。(  )
(4)為延長馬鈴薯塊莖的貯藏時間,可以外施赤霉素。(  )
(5)脫落酸能夠調控細胞的基因表達。(  )
(6)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可以在同一細胞中起作用。(  )
答案:(1)√ (2)× (3)√ (4)× (5)√ (6)√
1.(選擇性必修1 P97小字部分)油菜素內酯被認定為第六類植物激素。油菜素內酯能促進莖、葉細胞的擴展和分裂,促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提示:花粉管生長 種子萌發
2.(選擇性必修1 P98思考·討論改編)生長素和乙烯在作用上具有相反的效果,此作用特點對于植株的生長的意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避免植株過度長高而容易倒伏
3.(選擇性必修1 P99拓展應用T1改編)研究表明,脫落酸在高溫條件下易降解,則小麥、玉米即將成熟時,若經歷持續一段時間的干熱后再遇大雨,種子易在穗上發芽的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脫落酸能維持種子休眠,抑制發芽。持續一段時間的高溫能使種子中的脫落酸降解。沒有了脫落酸,這些種子就不會像其他種子那樣休眠了。再遇到大雨天氣又給在穗上的種子提供了萌發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種子就在穗上萌發
突破1 植物激素的種類及作用
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社會責任
1.(2021·江蘇適應性考試???植物激素對植物的生長發育至關重要,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新鮮的小青菜中脫落酸含量相對較高
B.自然萌發的黃豆芽中含有多種植物激素
C.獼猴桃果實中通常含有少量自身合成的萘乙酸
D.自然成熟的葡萄中不再含有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
解析:選B。新鮮的小青菜中脫落酸含量相對較低,A錯誤;植物的生命活動是多種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調節的結果,據此可推測自然萌發的黃豆芽中含有多種植物激素,B正確;萘乙酸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不是植物自身合成的物質,C錯誤;自然成熟的葡萄中含有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D錯誤。
2.研究小組探究了萘乙酸(NAA)對某果樹扦插枝條生根的影響,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自變量是NAA,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
B.不同濃度的NAA均提高了插條生根率
C.生產上應優選320 mg·L-1 NAA處理插條
D.400 mg·L-1 NAA具有增加生根數的效應
解析:選D。分析題干信息可知,自變量是NAA濃度,因變量是平均生根數和生根率,A項錯誤;題圖中當NAA濃度大于300 mg·L-1時,對插條生根率起抑制作用,B項錯誤;生產上應優選200 mg·L-1 NAA處理插條,此時的生根率最高,平均生根數也比較高,C項錯誤;題圖中NAA濃度為400 mg·L-1時,平均生根數高于NAA濃度為0 mg·L-1時的對照組,說明該濃度的NAA具有增加生根數的效應,D項正確。
突破2 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核心素養 科學思維
3.研究表明,當去掉大麻植株的葉片時,根部合成的細胞分裂素會促進雌花的形成,使植株表現為雌株;當去掉根系時,葉片合成的赤霉素會促進雄花的形成,使植株表現為雄株。在自然狀況下,雌雄植株的比例基本相同。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直接參與細胞代謝從而影響植物的性狀
B.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比例會影響植株基因組程序性表達
C.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對大麻雌雄植株的分化具有協同作用
D.導致大麻雌雄植株分化的根本原因是植物激素的比例不同
解析:選B。植物激素并不直接參與代謝,而是通過調節代謝來影響植物的性狀,A錯誤;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組控制,同時植物激素作為信息分子也可以對基因組的表達進行調節,故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的比例會影響植株基因組程序性表達,B正確;細胞分裂素與赤霉素在大麻的性別分化上表現為拮抗作用,C錯誤;大麻性別分化是細胞分化的結果,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選擇性表達,D錯誤。
4.(不定項)通常,葉片中葉綠素含量下降可作為其衰老的檢測指標。為研究激素對葉片衰老的影響,將某植物離體葉片分組,并分別置于蒸餾水、細胞分裂素(CTK)、脫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將各組置于光下。一段時間內葉片中葉綠素含量變化趨勢如下圖所示,據圖判斷,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分裂素能促進該植物離體葉片的衰老
B.本實驗中CTK對該植物離體葉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
C.可推測ABA組葉綠體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組
D.可推測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銀杏樹的葉由綠變黃的過程
解析:選AC。分析題圖可知,施用CTK組葉片中葉綠素的含量最高,說明葉片的衰老速度最慢,A項錯誤;通過施用CTK組和施用CTK+ABA組葉片中葉綠素含量的比較,單獨施用CTK組葉綠素含量高,說明ABA能降低CTK的作用,B項正確;施用ABA組的葉綠素的含量降低明顯,說明葉片衰老程度高,與CTK組相比,光合作用速率降低,NADPH的合成速率低于CTK組,C項錯誤;施用ABA后葉綠素的含量比施用蒸餾水組的葉綠素含量下降的速度快,這說明了ABA可能促進葉綠素的分解,加快綠葉變黃的過程,D項正確。
[事實概述類]
1.在早春低溫時為了讓水稻種子早發芽,稻農常將種子置于流動的河水中浸泡一段時間,這種做法與哪種植物激素相關性最大?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脫落酸 降低脫落酸的含量
2.各種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種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共同調控植物的生長發育和對環境的適應
3.決定器官生長、發育的往往不是某種激素的絕對含量,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同激素的相對含量
4.在植物生長發育過程中,不同種激素的調節還往往表現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定的順序性
[原因分析類]
5.從赤霉菌培養基的濾液中分離出的赤霉素同樣能使水稻幼苗出現與“惡苗病”相同癥狀的事實能否說明赤霉素是一種植物激素?________(填“能”或“不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能 植物激素是在植物體內產生的,能從產生部位運送到作用部位,對植物生長發育有顯著影響的微量有機物,該實驗不能說明赤霉素能在植物體內產生
[開放思維類]
6.油菜素內酯是植物體內的一種重要激素。興趣小組探究了油菜素內酯水溶液對番茄幼苗生長的影響,結果如下表所示(表中①為清水,②~⑥為濃度由低到高的5種油菜素內酯水溶液)。
組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平均株高/cm 16 21 37 51 43 24
實驗中組①的作用是________。該實驗結果________(填“能”或“不能”)說明油菜素內酯對番茄幼苗生長具有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的特點,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對照 不能 實驗組②~⑥平均株高都比對照組①高,只體現了促進作用
7.研究發現,在干旱條件下,ABA濃度與光合色素降解程度呈正相關。請以擬南芥ABA缺失突變體為材料,設計實驗驗證該結論。寫出實驗思路和預期結果(光合色素含量的測定方法不做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實驗思路:取經過干旱處理的擬南芥ABA缺失突變體若干并分組編號,用不同濃度的ABA溶液處理,再置于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一段時間后測定各組葉片的光合色素含量。預期結果:隨著ABA濃度的增大,擬南芥ABA缺失突變體中光合色素含量逐漸下降
考點三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環境因素參與調節
植物的生命活動
1.植物生長調節劑的類型和作用
(1)概念:由人工合成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有調節作用的化學物質。
(2)優點:原料廣泛、容易合成、效果穩定等。
(3)類型:分子結構和生理效應與植物激素類似;分子結構與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與植物激素類似的生理效應。
(4)應用實例
類型 應用實例
赤霉素 啤酒生產中用赤霉素處理大麥,可以使大麥種子無須發芽就能產生α 淀粉酶,從而簡化工藝,降低啤酒釀造成本;
生長素類調節劑 2,4 D可用作除草劑,除去單子葉農作物田間的雙子葉雜草
膨大劑 使西瓜、草莓、葡萄等長勢加快、個頭變大,加快水果成熟,提前上市
青鮮素 延長馬鈴薯、大蒜、洋蔥儲藏期
2.環境因素參與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
(1)光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①光敏色素:植物接受光信號的分子之一。
②調控機制
 光既能作為植物細胞的能量來源,又能通過影響光敏色素等蛋白質的結構,引起光信號傳導,改變細胞激素水平和基因表達水平。
(2)溫度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3)重力對植物生長發育的調節
3.植物生長發育的整體調控
植物生長發育的調控,是由基因表達調控、激素調節和環境因素調節共同完成的。
(1)施用矮壯素(生長延緩劑)可防止棉花徒長,促進結實。(  )
(2)用生長素類調節劑處理二倍體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體番茄。(  )
(3)用一定濃度的乙烯利處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使其成熟。(  )
(4)植物開花會受光的調控,衰老不受光的調控。(  )
(5)植物對重力的感受可通過平衡石細胞來實現。(  )
(6)果實生長發育和成熟受多種激素調節,其中脫落酸在果實成熟中抑制細胞分裂,促進果實脫落。(  )
答案:(1)√ (2)× (3)√ (4)× (5)√ (6)√
1.(選擇性必修1 P105思考·討論改編)“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菊花為短日照植物,在“五一”勞動節時需要擺放菊花花壇,欲使菊花在“五一”勞動節時開花,應對其進行怎樣的處理?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提前對其進行短日照處理
2.(選擇性必修1 P106相關信息)光敏色素主要吸收________________。植物體內除了光敏色素,還有感受藍光的受體。
提示:紅光和遠紅光
3.(選擇性必修1 P107思考·討論)(1)年輪形成的原因是:在春夏季細胞________、細胞體積大,在樹干上形成顏色________的帶;在秋冬季細胞分裂慢、細胞體積________,樹干上形成顏色________的帶。
(2)春化作用:經一定時間的________促使植物開花的作用。
提示:(1)分裂快 較淺 較小 較深 (2)低溫誘導
4.(選擇性必修1 P107旁欄思考)根的向地生長和莖的背地生長的意義:根向地生長,可以深扎根,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莖背地生長,可以將枝條伸向天空,利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吸收水分和無機鹽 吸收陽光進行光合作用
突破1 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種類及應用
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社會責任
1.(2021·高考山東卷)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長調節劑在生產、生活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用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似物處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可獲得無子番茄
B.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植株開花結實,這體現了細胞分裂素的作用
C.用適宜濃度的赤霉素處理休眠的種子可促進種子萌發
D.利用青鮮素來延長馬鈴薯、大蒜、洋蔥的貯藏期
解析:選B。適時打頂去心可促進植株開花結實,這體現的是生長素的作用,B錯誤。
2.(2022·山東菏澤一模)在適宜的條件下給降香黃檀樹干施用三種不同濃度的乙烯利后,其光合特性的變化情況如下表所示。根據表中的數據分析,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不同濃度乙烯利對降香黃檀光合特性的影響
乙烯利濃度 Pn(μmol·m-2·s-1) Cond(μmol·m-2·s-1) Ci(μmol·m-2·s-1) Tr(μmol·m-2·s-1)
0.1% 16.27 0.37 258.98 4.68
0.5% 14.41 0.38 256.89 7.11
2.5% 11.76 0.18 219.37 4.47
對照 10.91 0.15 218.28 3.58
注:Pn:凈光合速率;Cond:氣孔導度;Ci:胞間二氧化碳濃度;Tr:蒸騰速率。
A.可根據提取液中不同色素的溶解度確定乙烯利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
B.表中不同濃度的乙烯利處理,均可增大葉片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分的散失
C.不同濃度乙烯利處理均是通過增強暗反應強度來提高降香黃檀的凈光合速率的
D.隨著乙烯利濃度的增大,表格中各項指標均高于對照且逐漸降低
解析:選B??筛鶕游龅臑V紙條上色素帶的深淺以及寬窄確定乙烯利對光合色素含量的影響,A錯誤;與對照組相比,表中不同濃度的乙烯利處理后,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均有所增加,增大了葉片對二氧化碳的吸收和水分的散失,B正確;用不同濃度乙烯利處理,凈光合速率均增加,說明光反應速率和暗反應速率均加快,C錯誤;由表格數據可知,隨著乙烯利濃度的增大,凈光合速率和胞間二氧化碳濃度均高于對照組且逐漸降低,但氣孔導度和蒸騰速率均高于對照組且先升高后降低,D錯誤。
突破2 環境因素對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
核心素養 生命觀念
3.淀粉體是一種特化的白色體,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葡萄糖經聚合轉變成淀粉,再以淀粉粒的形式儲存于淀粉體中,“淀粉—平衡石假說”認為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體內一類富含“淀粉體”的細胞,即平衡石細胞實現的。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淀粉體可感受重力的方向
B.重力信號最終可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
C.植物的根部靠根冠中的細胞感受重力
D.根的近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多,生長較快,使根向地生長
解析:選D?!暗矸邸胶馐僬f”認為,植物對重力的感受是通過體內一類富含“淀粉體”的細胞實現的,淀粉體可感受重力的方向,且沿重力方向沉降,引起植物體內一系列信號分子的改變,最終重力信號可轉變成運輸生長素的信號,A、B正確;根尖中平衡石細胞位于根冠,C正確;由于重力的作用,根的近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多,抑制生長,遠地側生長素分布較少,促進生長,因此根向地生長,D錯誤。
4.(2022·山東濱州月考)下圖表示在實驗條件下,利用人工光照、化學物質(赤霉素及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對某植株莖長度影響的實驗結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赤霉素通過直接參與細胞代謝活動來影響植株莖長度
B.該實驗第2組的處理條件為自然光照+赤霉素
C.根據實驗結果可知該植株可能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
D.根據實驗結果可知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可促進該植株莖的生長
解析:選D。赤霉素通過傳遞調節細胞代謝活動的信息來影響植株莖長度,A錯誤;該實驗第2組的處理條件為光照(8 h/d)+赤霉素,B錯誤;實驗結果顯示赤霉素合成抑制劑可抑制該植株的生長,故可推測該植株不可能是赤霉素缺失突變體,C錯誤;由1、4組或3、6組的對照實驗結果可知,適當延長光照時間可促進該植株莖的生長,D正確。
考點四 探索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應用
1.探索生長素類調節劑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1)實驗原理:適宜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能促進插條生根,不同濃度的生長素類調節劑溶液處理后,插條生根的情況不同。
(2)實驗過程
2.嘗試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1)乙烯利的性質
①工業品為液體。
②當溶液pH<3.5時,比較穩定;但隨著pH升高,它會分解釋放出乙烯。
(2)乙烯利的作用
①對水果有催熟作用。
②可進一步誘導水果自身產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1.(2022·吉林長春期中)某生物興趣小組的同學探究了植物生長素類調節劑(2,4 D)對富貴竹插條生根條數的影響,實驗結果見下表。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組別 1 2 3 4 5 6 7
2,4 D濃度/(mol·L-1) 清水 10-15 10-13 10-11 10-9 10-7 10-5
平均生根條數/根 2.0 3.8 9.4 20.3 9.1 1.3 0
A.該探究實驗的自變量是2,4 D濃度,因變量是插條平均生根條數
B.濃度為10-5 mol·L-1的2,4 D溶液對富貴竹插條生根既不促進也不抑制
C.如要確定促進富貴竹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需縮小2,4 D濃度梯度做進一步實驗
D.實驗過程中,每條插條的葉片數以及實驗室的溫度等因素也會影響實驗結果
解析:選B。與清水組相比,濃度為10-5 mol·L-1的2,4 D溶液對富貴竹插條生根具有抑制作用,B錯誤。
2.(不定項)下圖是某生長素類調節劑在X、Y、Z三種濃度下對微型月季莖段側芽生長的影響圖,已知微型月季芽和幼嫩的葉能產生生長素,據圖判斷,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每組微型月季莖段的芽和幼嫩的葉的數量的多少對實驗結果沒有影響
B.生長素類調節劑濃度越高,微型月季莖段側芽的生長量越大
C.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X比Y和Z都大
D.濃度Z一定是促進微型月季莖段側芽生長的最適濃度
解析:選ABD。微型月季莖段的芽和幼嫩的葉可以產生生長素,會影響實驗結果,A錯誤。生長素類調節劑具有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的特點,B錯誤。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為X時,月季莖段的側芽生長量較低,說明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為X時,對微型月季莖段的側芽生長具有抑制作用;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為Y、Z時,月季莖段側芽生長量較大,說明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為Y、Z時,對微型月季莖段的側芽生長具有促進作用,因為生長素類調節劑具有在濃度較低時促進生長,在濃度過高時抑制生長的特點,所以X>Z、X>Y,但無法判斷Z和Y的大小,C正確。與空白對照組相比,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為Z時,月季莖段的側芽生長量較高,說明生長素類調節劑的濃度為Z時,對微型月季莖段的側芽生長具有促進作用,但不能說明其是促進微型月季莖段的側芽生長的最適濃度,D錯誤。
1.(2021·高考河北卷)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基因突變導致脫落酸受體與脫落酸親和力降低時,種子休眠時間比野生型延長
B.赤霉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大麥種子萌發時,胚乳中淀粉分解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C.細胞分裂素受體表達量增加的植株,其生長速度比野生型更快
D.插條浸泡在低濃度NAA溶液中,野生型比生長素受體活性減弱的株系更易生根
解析:選A。脫落酸具有維持種子休眠的作用,如果脫落酸與脫落酸受體的親和力降低,種子休眠的時間將會縮短,A錯誤。
2.(2021·高考廣東卷)乙烯可促進香蕉果皮逐漸變黃、果肉逐漸變甜變軟的成熟過程。同學們去香蕉種植合作社開展研學活動,以乙烯利溶液為處理劑,研究乙烯對香蕉的催熟過程,設計的技術路線如圖所示。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不會受到乙烯影響
B.實驗材料應選擇已經開始成熟的香蕉果實
C.根據實驗安排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
D.處理組3個指標的總體變化趨勢基本一致
解析:選C。對照組香蕉果實可以合成乙烯,故對照組香蕉果實的成熟會受到內源乙烯的影響,A錯誤;為排除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實驗材料應選擇未成熟的香蕉果實,B錯誤;每2天取樣一次,第0、2、4、6、8、10天各取樣一次,則安排第6次取樣的時間為第10天,C正確;處理組3個指標總體變化趨勢依次為還原糖含量升高、淀粉含量降低、果皮葉綠素含量降低,D錯誤。
3.(2021·高考遼寧卷)下表為幾種常用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下列有關其應用的敘述錯誤的是(  )
名稱 屬性
萘乙酸 生長素類
6 BA 細胞分裂素類
乙烯利 乙烯類
PP333 赤霉素合成抑制劑
A.用一定濃度的萘乙酸處理離體的花卉枝條,可促進生根
B.用一定濃度的6 BA抑制馬鈴薯發芽,以延長貯藏期
C.用乙烯利處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統一采摘
D.用PP333處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強抗倒伏能力
解析:選B。萘乙酸作用與生長素類似,用一定濃度的萘乙酸處理離體的花卉枝條,可促進生根,A正確;6 BA與細胞分裂素類作用類似,抑制馬鈴薯發芽,延長貯藏期的激素是脫落酸,與細胞分裂素無關,故6 BA不能抑制馬鈴薯發芽,以延長貯藏期,B錯誤;乙烯利與乙烯作用類似,故用乙烯利處理棉花可催熟棉桃,便于統一采摘,C正確;PP333作用與赤霉素合成抑制劑類似,故用PP333處理水稻可使植株矮化,增強抗倒伏能力,D正確。
4.(2021·高考北京卷)植物頂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使側芽附近生長素濃度較高,抑制側芽的生長,形成頂端優勢。用細胞分裂素處理側芽,側芽生長形成側枝。關于植物激素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頂端優勢體現了生長素既可促進也可抑制生長
B.去頂芽或抑制頂芽的生長素運輸可促進側芽生長
C.細胞分裂素能促進植物的頂端優勢
D.側芽生長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調節
解析:選C。頂芽生長素濃度低,促進生長,側芽生長素濃度高,抑制生長,頂端優勢體現了生長素既可促進也可抑制生長的特點,A正確;去頂芽或抑制頂芽的生長素運輸都可以是側芽的生長素濃度降低,可促進側芽生長,B正確;由題可知,用細胞分裂素處理側芽,側芽生長形成側枝,說明細胞分裂素能減弱植物的頂端優勢,C錯誤;由題可知,側芽生長可受到生長素、細胞分裂素的調節,故其生長受不同植物激素共同調節,D正確。
5.(不定項)(2021·高考湖南卷)獨腳金內酯(SL)是近年來新發現的一類植物激素。SL合成受阻或SL不敏感突變體都會出現頂端優勢缺失?,F有擬南芥SL突變體1(max1)和SL突變體2(max2),其生長素水平正常,但植株缺失頂端優勢,與野生型(W)形成明顯區別;在幼苗期進行嫁接試驗,培養后植株形態如圖所示。據此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注:R代表根,S代表地上部分,“+”代表嫁接。
A.SL不能在產生部位發揮調控作用
B.max1不能合成SL,但對SL敏感
C.max2對SL不敏感,但根能產生SL
D.推測max2_S+max1_R表現頂端優勢缺失
解析:選BCD。根據③出現頂端優勢可知,SL在地上部分和根均能合成,且可以在產生部位發揮調控作用,A錯誤;max1頂端優勢缺失,但將其地上部分與野生型的根嫁接到一起后,又出現了頂端優勢,說明max1對SL敏感,缺失頂端優勢的原因是不能合成SL,B正確;max2頂端優勢缺失,將其地上部分與野生型的根嫁接到一起后,依然表現頂端優勢缺失,說明max2對SL不敏感,但將其根與野生型的地上部分嫁接到一起后,表現頂端優勢,說明其根能產生SL,C正確;max2對SL不敏感,max1不能合成SL,將max2_S和max1_R嫁接到一起,表現頂端優勢缺失,D正確。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乌兰察布市| 太保市| 上虞市| 德江县| 新泰市| 黎平县| 乌鲁木齐县| 灵宝市| 鄯善县| 万盛区| 温泉县| 申扎县| 离岛区| 南陵县| 武功县| 金山区| 蓝山县| 高密市| 西昌市| 潞西市| 普洱| 津南区| 木兰县| 泗水县| 修水县| 彭泽县| 牡丹江市| 大安市| 东乌珠穆沁旗| 大余县| 昔阳县| 子长县| 克东县| 旬邑县| 高青县| 普格县| 南木林县| 微博| 新乡县| 禹城市| 东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