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屆高考200天誓師大會校長致辭:吃苦耐勞鑄就精彩人生同學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吃苦耐勞鑄就精彩人生》,這句話是2015年高中部文化建設時,楊校長給同學們精心挑選的。這句話現在就在咱們教學樓東邊六樓的一面墻上。當時我對這句話理解并不深刻,自己也曾經有過疑問,為什么吃苦可以鑄就精彩人生?隨著時間的推移,我越來越覺得這句話蘊含著大道理。作為00后的你們,熱情、奔放、自信、有朝氣、有活力、有追求,但吃苦耐勞精神、獨立性、社會責任感仍需要加強。今天借距2021年高考200天誓師大會這個機會,我想就“吃苦”這個話題與大家進行交流。前幾天偶然間看到這樣一段話先與大家分享:大多數人對吃苦的含義理解得太淺了。窮,根本不是吃苦,窮就是窮,不是吃苦,吃苦不是受窮的能力。吃苦的本質是長時間為了一件事聚焦的能力,以及為了長時間聚焦做一件事的過程中,所放棄的娛樂生活,所放棄的無效社交,所放棄的無意義的消費生活,以及在這個過程中所忍受的孤獨和不被理解。這里說的吃苦,本質是一種自控能力、自制能力和堅持能力,以及深度思考能力。很大程度上,靠自己成功的富人,往往比窮人能吃苦,否則他就不能靠自己白手起家。你會發現他富了以后,做事情還是比你勤奮、還是比你能忍受孤獨、還是比你更有理想。這才是吃苦 !讀完這段話,我覺得說得非常有道理。記得我上高中時,縣一中在縣城,二中、三中在鄉鎮。當時我們山東省嘉祥縣是全市最貧窮的縣,但是我們縣的教育特別有名氣,縣一中高考成績連續十幾年在全市排名第一。上了縣一中之后,我們才知道縣一中高考成績好,但學校辦學條件很差。比如我們一個班學生人數就達92人,前后桌距離非常小,伸伸懶腰都不行,想要自己的空間大一點,就需壓縮前后桌的距離,因為爭搶空間,同學之間往往鬧矛盾。鬧矛盾歸鬧矛盾,誰也不掛在心上,鬧完矛盾馬上就和好了。那時候就是相互比學習,早晨5點多,教學樓還沒有開門,路燈下早早的就圍了一堆讀書的人,大冬天亦是如此。我們的宿舍是蓋在半山腰上的,教學樓在山腳下,從宿舍到教學樓是一條非常大的陡坡路。起床號一響,為了搶時間學習,同學們大多都是從宿舍跑步沖向教室,因坡陡慣性太大,好多同學一不小心摔倒,也發生過從半山腰滾到山腳下而摔傷的事情。先說說睡覺這件事我們班當時男生有50多人,全部住到一個又矮又陰暗的宿舍。床一個挨一個排著,就是我們常說的大通鋪。到了晚上,磨牙聲、打呼嚕聲、說夢話的聲音此起彼伏,宿舍里還混合著各種濃重的氣味。按道理來說,在這種狀況下,同學們應該是難以入眠的。但當時我也沒有聽說晚上睡覺有失眠的同學,更沒有聽說因為焦慮、壓力過大而抑郁的同學。等我參加工作,做了教育之后,我一直琢磨這件奇怪的事情,為什么現在條件好了,同學們反而睡不著覺了。現在我想明白了,我們上高中時能回到宿舍睡上一大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因為比起上操、上課、吃飯,沒有哪一件事比睡覺更愜意的了??赡苡型瑢W會說:“我喜歡吃,不喜歡睡,吃美食比睡覺感覺要好。”我再和大家聊聊吃飯這件事我們上高中時,正值學校餐廳改建,我們只能露天就餐。學校在操場上給我們每班劃分了就餐區,值日生需要將飯菜抬到就餐區。盛飯的工具你們想象都想象不出來,每班發兩個特大的鐵桶:高度和直徑都一米多,一個盛湯,一個盛菜。湯桶從一個特大的水龍頭接湯,湯每天就一種——白湯。白湯做法就是把水燒開,撒些面粉,攪拌攪拌就完成了。上高一時我個頭還小,每次該我值日抬湯時都戰戰兢兢:一是湯太重,和我一起值日的同學也很瘦弱,我們兩個抬上湯桶非常吃力;二是抬湯的過程需要下很多臺階,怕一不小心熱湯燙傷自己。露天吃飯,就怕刮風,風一刮,湯里全是土。我們為避免喝到湯里的土,先吃饅頭、吃菜,等湯稍涼凝結成一層土膜的時候,慢慢把湯的最上層的土撇掉,趕快喝下。記憶中吃得最好的菜剛才我說的菜,早晨和晚上只有從自家帶的咸菜,中午一般就是土豆或白菜。土豆、白菜做法極其簡單,白水煮開,上面撒上些生油、鹽,這就是我們的午餐菜了。記憶中吃到過最好的菜就是我的同學張兆林帶的咸菜。我們五六個人搭伙吃飯,所謂的搭伙就是大家把自己帶來的菜一塊分享。我們的咸菜就是咸菜,用鹽腌出來切成條或者塊直接吃。兆林家的咸菜是用油炒過的,他家有油坊,他媽媽炒咸菜的時候還往鍋里放了一點辣椒、調味品等,吃起來香香的、辣辣的,簡直就是人間美味。兆林每次回家都帶上幾瓶子咸菜,也不夠我們一個星期吃的,因為我們一天就能吃掉一大瓶子咸菜。現在我們聚會吃飯總聊起兆林家的咸菜,都說鮑魚、龍蝦也吃不出兆林家咸菜的味道了。當時條件雖苦,但大家都明白“吃得苦中苦,方得甜上甜”的道理。每個人都在拼命地讀書,想通過讀書改變自己的命運。邵成全,我們的班長,背書能把歷史課本書翻爛,課本熟悉到你隨便提出一頁的頁碼,他都能背誦下來,包括標點符號,他現在青島一家投資公司任經理。我的同桌曹振國,數學成績非常差,他天天拿著最簡單的數學題反復練,天天追著數學老師問問題,高考數學最終考了130多分,現在在北京政府部門官居要職……20多年過去了,和我一塊吃飯的幾個同學,有的當了律師、中學老師,有的當了大學教授、老板等。每次聊天,高中的那段經歷成了我們大家最美好的回憶。我常在想,或許當時的苦,才讓我們成為今天的自己,假若沒有那些苦日子,我們無法想象現在的生活。十幾年前的吃苦,大多是體力的苦,挨餓受凍的苦,當然那時也有精神上的苦惱。而現在的苦,已經包含了太多意義和維度,比如 讀書學習,寂寞的苦;深度思考,腦力的苦;自律習慣,修行的苦;低頭做人,尊嚴的苦,但只有吃這些苦,才能真正拉開你和別人間的差距。“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边@句話是非常有道理的。青春,在你該吃苦的時候就不要選擇安逸,更不能選擇逃避。雖然你現在不用吃祖輩、父輩吃過的苦,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奮斗,你們這一生依然面臨著很多苦要吃,所以要學會吃苦,肯吃苦、能吃苦,這樣才不會陷入痛苦。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為什么大多數人寧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學習的苦?其中有一人回答到:大概是因為懶,學習的苦需要主動去吃,生活的苦你躺著不動它就來了。是啊,學習的苦,在有些人眼里是主動、枯燥的,而且即便吃了這些苦,短期之內有時還看不到效果。而對于生活的苦,就像溫水煮青蛙一樣,讓人后知后覺。11月2日,衡水中學現任“掌門人”郗會鎖校長,與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有一次會談。會談中,俞敏洪說:學習是刻苦,但是不痛苦,只要能做到這一點,其實已經到了一個學生學習的最佳狀態。但有的人可能會說,刻苦怎么就不會痛苦?一個人如果被夢想的渴望點燃,被內心的愿望點燃,吃苦就不是一個痛苦狀態,反而會提高他的精氣神,提升他的格局和境界。今天距高考僅剩200天了,我知道大家在未來的200天里面臨著一個又一個困難和挫折。我不祝福大家高考路上一帆風順,因為人的一生沒有一帆風順的。高高低低、起起落落,這才是人生的常態。一個人沒有碰到挫折是長不大的,“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所以不要怕吃苦,不要怕苦惱,不要怕挫折。你要接受它的磨練,努力經歷人生磨練,就是運好自己的氣,只要運好了氣,好運氣自然會來。一切苦難皆是修行,人生所有的希望都值得期待,所有的失望也都值得經歷。你若盛開,蝴蝶自來;你若堅強,命運自會給你打賞。同學們,你們要在青春時代留下拼搏奮斗的身影,留下讓你感動的故事,留下刻骨銘心的往事。這樣,當你到了青年、中年、乃至老年時,回憶你的過往經歷,你依然會熱血澎湃、激動不已,到那時你會覺得你這一生沒有白來,一生沒有遺憾!同學們,2021高考加油,2021“新希望”高考必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