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章溶解現象復習課 教學設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知道溶液的特征,認識物質溶于水時伴隨能量的變化,了解水溶液的一些性質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價值。2.會進行相關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初步學會配制一定溶質質量分數溶液。3. 知道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了解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溶解度的含義,會繪制和使用簡單的溶解度曲線。了解結晶現象和獲得晶體的常用方法。過程與方法:1. 構建知識網絡,通過習題鞏固所學知識,運用探究思維解決實際問題。2. 學習從“質”和“量”兩方面對溶液組成進行研究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系統認識溶液知識,發展合作、嚴謹的科學精神。2. 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價值。教學重難點:1.飽和溶液以及不飽和溶液的轉化。2.利用溶解度、溶解度曲線解決實際問題。教法:引領學生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進行梳理是必須的。應從溶液整個知識體系上歸納整理使零散知識網絡化,中考考點習題化,強化概念理解,注重思維訓練。學法:學生進行本章知識點歸納,抓住基礎,積極參與,根據老師設計由淺入深,思考、討論。教學思路: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 我們一家外出旅游時,學校運動會時,都會帶上一些飲料或是飲品:農夫山泉、銀鷺花生奶、統一冰紅茶、果粒橙、阿薩姆奶茶啊、蘇打水、雪碧、穆斯利安酸奶等。 這些飲品中哪些是溶液? 農夫山泉、蘇打水、雪碧、 冰紅茶是溶液。 設置情境,問題驅動,充分調動學生知識儲備,解決問題,獲得成就感。溶液的特征 你根據什么判斷它們是溶液? 其余的這些飲品不是溶液,有什么特征? 那這杯液體是溶液嗎? 總結溶液的特征? 它們上下密度一樣,不會分層現象。 均一、穩定 不均一、不穩定 標簽上寫:喝前請搖一搖! 不一定 只是均一、穩定 但還有可能是蒸餾水。 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從學生常見的飲品引入,理解溶液的特征。溶液的組成 溶液是一種多種物質以分子或離子的形式均勻分散到另一種物質里,形成均一、穩定的混合物。 可見,溶液都是由幾個部分組成? 我們來找一找冰紅茶中的溶質和溶劑。 我們來看看實驗室中的溶液: 如果這杯是澄清石灰水,溶質和溶劑? 如果這杯是食鹽水,溶質和溶劑? 如果這杯是鹽酸,溶質和溶劑? 如果這杯是酒精溶液,溶質和溶劑? 可見,溶質可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三種狀態,那溶劑只能是水? 那么這些溶質的分散形式? 氫氧化鈣 氯化鈉 氯化氫 酒精 電解水時,向水中加稀硫酸或是氫氧化鈉溶液目的? 某些溶液能導電的原因? 某些溶液不能導電的原因? 兩個部分 被溶解的物質叫溶質 溶解溶質的物質叫溶劑 溶劑:水 溶質:白砂糖、紅茶粉、精制鹽、食品添加劑、食用香精等 氫氧化鈣 水 氯化鈉 水 氯化氫 水 酒精 水 不一定 比如:碘酒的溶劑是酒精 鈣離子和氫氧根離子 氯離子和鈉離子 氫離子和氯離子 酒精分子 增強水的導電性 溶液中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溶液中沒有自由移動的離子 讓學生真正了解“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含義 創設討論情境,激活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知知識就在我們身邊。溶液的性質 物質在溶解過程中,除了導電性可能發生了變化,還伴隨哪些變化? 水是無色的,溶液都是無色? 如果在水中分別加入硝酸銨、氫氧化鈉和氯化鈉,有什么變化? 可見,物質在溶解時,還伴隨能量的變化。 冬天在汽車的水箱里加入乙二醇能防止水結冰,這是利用了什么原理? 大量的實驗表明,少量的固體溶于水,還能使稀溶液的沸點升高。 我們再來看看農夫山泉的標簽: 那我們推測雪碧顯什么性? 不是 高錳酸鉀溶液是紫紅色 氯化鐵溶液是黃色 氯化亞鐵溶液是淺綠色 硫酸銅溶液是藍色 硝酸銨溶于水吸熱 氫氧化鈉溶于水放熱 降低了稀溶液的凝固點 農夫山泉略顯堿性 雪碧顯酸性 讓學生有充分展現自我的機會物質的溶解性 雪碧中的溶質和溶劑是什么? 在通常情況下,1L水中溶解1L的二氧化碳。在生產過程中,一般通過加壓將二氧化碳溶解的更多。 可見,氣體的溶解性和壓強有關。 同時,我們喝完汽水會打嗝,請解釋一下原因? 總結:影響氣體溶解性的因素?還有嗎? 我們知道: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氧氣不易溶于水 氫氣難溶于水 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一般不用排水法,但是可以在水上鋪一層植物油,利用原理? 那么,影響固體物質的溶解性的因素? 與氣體不同的是,大多數固體溶解性隨溫度升高而增強,極少數固體的溶解性隨溫度升高而減弱。 溶質是二氧化碳等 溶劑是水 壓強越大,氣體溶解能力越強 溫度升高,氣體溶解能力減弱 壓強和溫度 氣體溶解性還與氣體的性質有關。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但不溶于植物油 說明,氣體溶解性還與溶劑性質有關。 溶質性質 溶劑性質 溫度 引導學生確立“從生活走進化學,從化學走向社會”的學習意識。溶液的分類 一定溫度下,溶質能無限制的溶解在一定量的溶劑里嗎? 如果這杯是硝酸鉀溶液,它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 那這杯呢? 那如何將未溶解的硝酸鉀溶解呢? 因此,只有指明“一定溫度下”和“一定量的溶劑里”飽和溶液才有意義。 那這杯飽和溶液還能溶解其他物質? 從剛才的實驗設計中可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之間是可以相互轉化的。 根據溶液的狀態可以將溶液分為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我們還可以根據溶液溶質的質量分數大小還可以分為濃溶液和稀溶液,那它們之間有什么內在的關系? 不會 會達到飽和狀態 可能是飽和溶液 也可能是不飽和溶液 飽和溶液 里面還有未溶解的固體 升溫 加水 可以加高錳酸鉀試試 對不同的溶質來說,飽和溶液不一定是濃溶液,不飽和溶液也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一定的溫度下,同一種溶質的飽和溶液比不飽和溶液要濃。 讓學生通過自己研究,培養總結歸納的能力。溶液的配制 農業上用16%的食鹽水選種,是飽和溶液還是不飽和溶液? 請你配制50g16%NaCl溶液, 實驗室提供:足量的NaCl和蒸餾水、100g溶質質量分數為20%溶液你有哪些方法? 回顧溶液配制和溶液稀釋的一般步驟和儀器。 不飽和溶液 方法1: 8gNaCl溶解在42g水中 方法2: 40g20% NaCl溶液加10g水稀釋 結合化學學科特點,在學習方法和學習要求上,給予指導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線 結晶方法 在20℃時,在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可見20℃時,氯化鈉的溶解度? 固體物質溶解度四要素? 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可以用列表法: 從表中可以獲得哪些信息? 固體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除了可以用列表法還可以用坐標法。 我們以溫度為橫坐標,以溶解度為縱坐標,在坐標上先找到不同溫度下相應溶解度的點,再用光滑的曲線將這些點連接起來,就是溶解度曲線。 (1)你能獲得的信息 (2)你能在t1時配制溶質質量分數為20%的A溶液嗎 (3)在t2時,等質量A和B飽和溶液降溫至t1,析出晶體質量,所得溶液的質量,溶質質量、溶劑質量、溶質質量分數的大小? (4)在t2時,將25gA放在100g水中,形成A的______溶液(填“飽和”或“不飽和”) 降溫至t1時,溶液狀態將發生怎樣變化? 降溫結晶和蒸發結晶 A(B): B(A): 20g 一定溫度 100g溶劑 達到飽和狀態 溶質的質量 硝酸鉀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顯著增大。 氯化鈉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緩慢增大。 t1時,A和B的溶解度都是20g t1時,A和B飽和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相等。 t1時,等量A和B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相等。 不能 t1時,A的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是16.7% 析出晶體 A>B m液 A<B ω A=B m質 A<B m劑 A<B 不飽和 不飽和→飽和→有晶體析出 降溫結晶 蒸發結晶 加深對溶解度的認識,樹立學以致用的意識。板書設計: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