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信息技術必修一第五單元《數據分析與人工智能》知識點回顧走進數據分析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就是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從而得出一些有意義的結論的技術。數據分析主要用于現狀分析、原因分析和預測分析。數據分析的方法:對比分析、平均分析。對比分析,比如對比某一相同時間段內城市中各條主干道上的車流情況,看哪一條道理更加暢通,從而通過導航系統規劃更加合理的交通路線。平均分析,比如分析學生高中階段歷次考試成績,來判斷高考成績,并提供相應可供參考的大學和專業。2.數據可視化表達數據可視化表達以圖形、圖像和動畫等方式更加直觀生動地呈現數據及數據分析結果,揭示數據之間的關系、趨勢和規律等的表達方式稱為數據可視化表達。圖表是最常用的數據可視化表達方式之一。基本類型有柱狀圖、餅圖、折線圖、雷達圖等。大數據大數據是以容量大、類型多、存取速度快、應用價值高為主要特征的數據集合,它正快速發展為對數量巨大、來源分散、格式多樣的數據進行采集、存儲和關聯分析,從中發現新知識、創造新價值、提升新能力的新一代信息技術和服務業態。一般認為大數據的門檻在TB數量級以上,很多企業級用戶集合多項數據形成了PB級的數據量。知識點補充:1 TB=________ GB, 1 PB=___________ TB。大數據的意義在于對數據的挖掘,可以從中挖掘出有價值的數據,并運用于管理、工業、農業、商業、教育、醫療等各個社會領域,為社會發展服務。大數據分析帶來價值的同時,也在隱私保護、安全問題等方面帶來危機。合理、健康的使用大數據,遵循“數據道德”是我們的必備品質。二、探秘人工智能1.認識人工智能根據問題的實際,不斷尋找可利用的知識,構造一條推理路線解決問題,這個過程就是啟發式搜索。按預定的控制策略進行搜索,而不考慮問題本身特性的搜索,稱為盲目搜索,這種搜索一般適用于求解比較簡單的問題。人工智能1950年的“圖靈測試”揭開了人工智能的序幕。人工智能分為弱人工智能和強人工智能。弱人工智能一般指實現特定功能的專用智能設備,不能真正實現推理和解決問題。強人工智能是指真正能思考、有知覺、有自我意識的人類級別的智能機器。2.揭秘智能算法機器學習當前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術之一。目的是使計算機能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獲取新的知識或技能,重新組織已有的知識結構,從而不斷完善自身的性能。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之間的關系如下圖:BP(Back Propagation)神經網絡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算法,它是一種按照誤差逆向傳播算法訓練的多層前饋神經網絡。人工智能領域的關鍵技術目前主要包括機器學習、知識圖譜、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視覺、人機交互、生物特征識別、虛擬現實與增強現實等。3.神經元芯片目前通用型處理器的存儲和運算處理分離,因此需要大量讀寫運行操作的深度神經網絡受到傳輸數據帶寬的制約,效率低下。2016年中國科學院計算機技術研究所發布了寒武紀神經元芯片,用硬件直接“繪制”大腦的結構。它采用專門的硬件神經元。實驗表明其效率是普通CPU的1000倍。4.智能傳感器智能傳感器是具有信息處理功能的傳感器。它帶有微處理機,具有采集、處理、交換信息等功能,是處理器集成化與微處理機相結合的產物。未來,高敏度、高精度、高可靠性、微型化、集成化將成為只能傳輸器發展的重要趨勢。章節練習選擇題1.在用圖表分析數據時,需要表示數據隨時間的變化趨勢用到的圖表類型是( )A. 餅圖 B. 柱狀圖 C. 折線圖 D. 雷達圖2.下列關于數據分析的說法,錯誤的是( )A. 數據分析主要用于現狀分析、原因分析和預測分析B. 數據分析的目標是提出假設,并用數據證明假設是正確的C. 數據分析就是對數據進行計算、處理,從而得出有意義的結論的技術。D. 數據分析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對比分析和平均分析3.下列關于大數據的特點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容量大 B. 類型多 C. 存取速度快 D應用價值不高4.下列二進制的存儲單位中,數量級最大的是( )A. PB B. KB C. GB D. TB5.現在很多地圖軟件提供十字路口的全景模式,全景模式需要存儲路口的照片,現在假設該模式需要在一個路口的中央分別向四個方向拍8張照片,每張照片大小為4 MB,現在有一個500G的硬盤用來存儲這些照片,請問最大能存幾個路口的全景照片( )A. 400 B.4000 C. 40000 D. 4000006.下列應用不屬于人工智能的是( )A. 自動駕駛 B. 車牌識別C.仿真實驗室 D. 刷臉支付7.在人機圍棋大戰中,Google公司的AlphaGo以4:1的比分輕松戰勝了世界冠軍李世石,說明( )A. 人工智能已遠遠超過了人的智慧B. 人工智能近幾年突飛猛進,較之前有了很大進步C. 電腦已能像人腦一樣思考D. 博弈并不是人工智能的應用8.對智能手機直接說出聯系人的名字,手機會自動撥號呼叫該聯系人,這主要應用了人工智能的( )A. 圖像識別技術 B. 指紋識別技術C. 字符識別技術 D. 語音識別技術參考答案:C B D A B C B 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