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溶液的形成一、學習目標設置(一)設置學習目標的依據1.課程標準相關內容及解讀(1)相關內容:①認識溶解現象,知道溶液時有溶質和溶劑組成的②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劑,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見的溶劑③能說出一些常見的乳化現象④了解溶液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意義(2)內容解讀:課標分解,行為動詞是知道、認識、理解,核心概念是溶液。而核心概念暗含以下內容,溶液的組成,乳化現象。其中,溶液定義以及由定義衍生出的特征是理解的,并且會運用這個定義去做題,溶液的組成要求會判斷,能區分。而乳化現象則是能說出即可。根據課標,溶液定義根據微觀動畫,小組討論完成,溶液組成以練習的形式完成,乳化現象則是要求學生能列舉生活實例。2.教材分析:本節內容,學生前知識較為充分。溶液是一種常見的混合物,與人們的生活和生產密切相關。教材把“溶液”一節安排在第九章,在這以前學生只有一些生活常識,但存在著“迷思概念”。本節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有關溶液、溶劑、溶質的概念,了解除水以外的各種常見溶劑。為學生再化學中進一步學習有關物質的溶解過程、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溶解度、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等概念奠定基礎。另外,第十單元的《酸和堿》,大部分反應也是在溶液中進行的。3.學情分析:學生在本節課之前,已有一些生活常識,但存在著“迷思概念”。他們盡管知道水是最常見的溶劑,但對于還有沒有其他溶劑缺乏實驗依據。對于溶液中的溶質、溶劑的概念也是缺乏的。此外,判斷溶液中各部分的組成是學生的薄弱環節。尤其是對于用簡稱或者俗稱表示的溶液,更是容易判斷錯誤。(二)學習目標的表述1. 通過自研、討論,能依據溶液、溶劑、溶質概念,判斷某溶液的溶質和溶劑。(重、難)2. 通過實驗探究,知道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重)3. 通過對比,了解懸濁液、乳濁液定義,并會運用乳化現象解釋洗滌劑除油污的原理。(難)(三)評價方式設置目標1:實驗中師生問答形式說出溶液中的溶質、溶劑;小組討論,個人隨機展示相關題目答案;課后目標達成檢測目標2:實驗引導,師生隨機問答說出依據實驗現象得出的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因素;正確解釋汽油除油污的原理目標3:準確說出乳化現象;辨析汽油除油污和洗滌劑除油污的區別;課后目標達成檢測二、學習過程預設學 習 活 動 課 堂 評 價 設計意圖學習環節 學 習任 務 評價方式 評價標準自主預習夯實基礎 一、溶液的組成1. 叫溶液。其中 叫溶質, 叫溶劑。溶液的特點是 2.溶液由 和 組成,其中溶質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 和 。溶劑一般為液體,常見的溶劑有 、 、 等。通常不指明溶劑的溶液,一般指的是 。3.兩種液體相互溶解時,一般把量多的叫 ,量少的叫 。如果其中一種是水,一般把水叫做溶劑。如75%的醫用酒精中, 是溶質, 是溶劑。4.物質的溶解性與溶質、溶劑的性質有關,請舉例5.什么叫乳濁液,乳濁液的特點是什么,什么叫乳化現象? 評價方式:獨立準確完成自主復習部分,1、2、3三項中內容評價標準:1.能說出溶液的定義、組成----目標一2.能舉例說出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目標二3.能準確說出乳化作用----目標三 使學生通過獨自復習,了解溶液、乳濁液和乳化作用的定義,會判斷簡單的溶質溶劑新課導入 地球上大部分都是海洋,海洋是苦澀的,為什么?因為里面溶解了很多物質,主要是氯化鈉。從化學的角度,海洋就是氯化鈉溶液。那么溶液是什么,怎么形成的? 切近生活激發學生興趣問題引領合作探究 一、溶解過程的圍觀解釋師:1.海水是混合物還是純凈物2.從微觀解釋氯化鈉去哪里了?生:思考后回答師:播放氯化鈉溶解的微觀動畫,并做旁白解釋二、溶液的定義、特點、組成、命名師:ppt展示溶液的定義、特點、組成,并做簡單解釋。引入探究內容——剖析溶液真面目生:自學后小組合作,并展示師:“真溶液”我們給他們的名字,統稱為溶質的溶劑溶液,如蔗糖的水溶液,溶劑為水,則可簡稱蔗糖溶液 評價方式:1. 正確展示小組合作內容的答案,并做解釋2. 評判真假溶液評價標準:1. 理解溶液的定義----目標一 突破學生關于溶液特征的“易錯點”實驗探究 過渡:我們知道水是最常見的溶劑,那水是不是可以溶解所有的物質呢?師:物質的溶解性,也就是溶解能力,是由溶質和溶劑的性質決定,誰能舉個例子生:回答師:那我們用三個對比實驗來探究一下物質溶解性的影響因素。所用藥品為高錳酸鉀、碘,水、酒精問題:高錳酸鉀能溶于水,已經知道,我們想看看碘是不是能溶于水,又會不會溶于酒精師:演示實驗高錳酸鉀,什么溶液?溶質?碘如果溶,顏色會變,如果沒變色,就不溶?這里,碘是不是溶質?為啥?用的想讓他們溶解的物質一樣不?那對比說明,不同的物質在同一種溶劑中,溶解性不同。那有沒有能把碘溶解掉的溶劑呢?我們試試酒精。在水中不溶解的碘,和在酒精中溶解的碘,這兩個對比說明什么?生:觀看,并說出現象師:汽車修理工,滿手油污,水能不能洗干凈,為什么?結果它用汽油洗了,什么原理?拓展問題:解釋汽油除油污的原理 評價方式:1. 依據實驗現象,說出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2. 會解釋汽油除油污的原理評價標準:1. 知道影響物質溶解性的因素----目標二 用實驗突破學生的“前知識”—水是常見溶劑,對于其他溶劑沒有實驗依據重點剖析學以致用 過渡:我們已經知道常見溶劑,分別為水、酒精汽油,而溶質大多數是固體,也有氣體和液體,誰能舉例子師:我們制取二氧化碳時,用的稀鹽酸,我們書寫方程式時用什么表示它的有效成分生:氯化氫師:那這個氯化氫是什么狀態,對,就是氣態的。既然溶質是氯化氫,那么鹽酸叫做氯化氫氣體的什么溶液?師:那有沒有溶質是液態的。白酒,它的溶質是酒精,而酒精和水也是可以以任意比例互溶的。那對于溶液中溶質和溶劑的判斷,前兩種一目了然,對于液液溶解的,有水出現水就是溶劑,沒有水時,量多的為溶劑。問題:判斷溶質溶劑師:很多化學反應都在溶液中進行,所以對于溶液體系中溶質溶劑的判斷很重要。師:追問,如果是少量鋅和足量稀硫酸反應,溶質又是誰? 評價方式:1. 正確說出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評價標準:1. 能判斷某溶液的溶質和溶劑----目標一 分解突破學生在溶質溶劑判斷過程中的易錯點,練習強化。拓展延伸 過渡:研究完了真溶液,我們還得關注一下假溶液。他們的歸宿是什么?屬于什么呢?師:分別是乳濁液和懸濁液。定義很無味,實驗見真知。師:加入水、油,不是溶液為什么?是什么?生:乳濁液師:小液滴分散到液體形成的混合物師:泥入水,分層,振蕩靜置后還分層,固體小顆粒分散到液體中形成的混合物師:這個試管我一到掉,水一沖洗就干凈,那這個呢?怎么洗,洗滌劑師:為什么洗滌劑能除油污呢?這是因為洗滌劑可以把把不溶于水的大油珠分散為小油滴,使它被水沖走,這個過程成為乳化現象,而洗滌劑所特有的這個作用成為乳化作用。師:拿起三個液體,請問它們的區別 評價方式:1. 會判斷實驗中的乳濁液和懸濁液評價標準:1. 了解乳濁液、懸濁液在生活的用途----目標三 實驗代替定義講解,加深理解,增強趣味性生活化學 師:盡管這三種形態的混合物特點不同,但他們在生活的不同領域都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你所了解的有哪些,任何一種都行生:暢所欲言師:正如大家所說,他們在生活中有廣泛用途。而這也正是我們學習研究他們的原因。 體會化學的實用性提升學科價值三、作業設計(5分鐘,50分)1.(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目標一、二、三A.溶液都是無色、透明的液體B.溶液中只能有一種溶質 C.汽油和洗滌劑除油污的原理不同D.豆漿和牛奶都是溶液2.( )當水分不蒸發,溫度不改變時,KNO3溶液放置一年時間后,KNO3將A.會沉降下來 -------目標一B.不會分離出來C.會浮上水面D.不能確定3.( )下列各組物質中,前者是后者的溶質的是 -------目標一A.生石灰、石灰水B.銅、硫酸銅C.水、稀硫酸D.氯化氫、鹽酸4.寫出下列溶液中的溶質和溶劑: -------目標一、二(1)0.9%的氯化鈉注射液(俗稱生理鹽水)溶質是 ,溶劑是 。(2)澄清的石灰水,溶質是 ,溶劑是 。(3)碘酒,溶質是 ,溶劑是 。(4)38°“稻花香”白酒,溶質是 ,溶劑是 。(5)將足量鋅粒放入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所得溶液的溶質是 。5.請設計實驗鑒別食鹽水和水。 -------目標一四、板書設計溶液的形成一、溶液1. 定義: 均一性、穩定性、混合物溶 質: 固 、液 、氣2.組成溶 劑: 水、酒精、汽油二、乳濁液乳化作用三、懸濁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