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7張PPT)2.3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教科版版六年級上冊教學目標一、學會在閱讀過程中使用文獻摘要,并通過閱讀文獻獲取地球運動的相關知識,知道“日心說”和“地心說”都是人類認識地球運動以及宇宙的歷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學說。二、能通過一系列的研究,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形成自己的的觀點,知道地球的運動狀態(tài)以及晝夜交替出現(xiàn)的真正原因。三、知道科學技術是推動社會與經(jīng)濟的發(fā)展的動力,知道科學技術的進步來之不易。新知導入晝夜交替確定地球和太陽的運動狀態(tài),才能解開晝夜交替成因之謎。模擬實驗告訴我們,對晝夜現(xiàn)象的解釋有多種可能。事實究竟是怎樣的?歷史上人們對地球的運動有過哪些看法呢?探索閱讀資料01我們該如何確認哪一種假說是正確的呢?我們還是先從歷史上人們對地球運動有過哪些看法說起吧。探索閱讀資料01方法:對比閱讀兩種學說的相同點與不同點。要求:一邊閱讀一邊記錄關鍵信息。思考:兩種理論模型的科學證據(jù)有哪些。總結:地球真實的運動狀態(tài)。閱讀要求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索經(jīng)歷了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資料閱讀托勒密的“地心說”。古時候,人們直觀地觀察到日月星辰都圍繞著地球旋轉,地球似乎是靜止不動的。古代天文學家托勒密(約生于公元100年)總結了前人的觀點。他在《天文學大成》中提出以下一些觀點:(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相對于宇宙而言,只是一個點,而且靜止不動。(3)日月星辰等所有天體隨著地球運動,并且每天做一次圓周運動,因此人們看到的是這些天體都有規(guī)律地東升西落。(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是宇宙中心,且靜止不動。(3)日月星辰等每天繞地球轉一次。托勒密的“地心說”。資料閱讀哥白尼的“日心說”。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受到古代學者的啟發(fā),提出了以太陽為中心的天體運動體系假說。他意識到,假說一定要有令人信服的證據(jù),為此他搭建了一個小型天文臺,設計了觀測儀器,進行了長達30年的觀測。最終他取得了可靠的觀測數(shù)據(jù),創(chuàng)立了“日心說”,并在臨終臨終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天體運行論》。(1)宇宙是球形的,地球是球形的。(2)天體的運動是圓周運動。(3)地球是在運動的,繞軸自轉,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4) 太陽是不動的,而且處于宇宙的中心,地球以及其他的行星都圍繞著太陽做圓周運動。(1)地球是球形的。(2)太陽是宇宙的中心,且靜止不動。(3)地球繞太陽轉且自轉一周要24小時。哥白尼的“日心說”。資料閱讀地心說與日心說的相同和不同地心說 日心說地球形狀 球形 宇宙中心 地球 太陽運動關系 太陽等天體圍繞地球運動 地球等天體圍繞太陽運動地球自轉 不轉 繞軸自轉資料閱讀日心說發(fā)表后,人們又陸續(xù)發(fā)現(xiàn)了一系列的支持“日心說”的證據(jù)。比如。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衛(wèi)星以木星為中心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旋轉,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說法。資料閱讀傅科擺1851年,法國物理學家傅科在巴黎先賢祠大廳的穹頂上懸掛了一條67米長的繩索,繩索的下面是一個重達28千克的擺錘。擺錘的下方是巨大的沙盤。每當擺錘經(jīng)過沙盤上方的時候,擺錘上的指針就會在沙盤上面留下運動的軌跡。按照日常生活的經(jīng)驗,這個碩大無比的擺應該在沙盤上面畫出唯一一條軌跡。可人們驚奇地發(fā)現(xiàn),傅科設置的擺每經(jīng)過一個周期的震蕩,在沙盤上畫出的軌跡都會偏離原來的軌跡。實驗證明地球在自轉。資料閱讀閱讀闖關學說 主要觀點 在你支持的學說下打“√”代表人物 地球形狀? 誰是宇宙中心? 地球是否自轉及特點 地球和太陽的相對運動狀態(tài)? 地心說 日心說 “日心說”提出后,有很多的科學家投身于天文觀測與計算,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被找到。 科學家 證 據(jù) 證實的觀點 伽利略 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衛(wèi)星以木星為中心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旋轉 傅科 傅科擺地面的刻度盤與擺的擺動方向發(fā)生偏移,證實地球在自轉。 托勒密哥白尼球形球形地球太陽不自轉繞軸自轉,且自轉一周24小時地球不動,太陽繞地球轉。太陽不動,地球繞太陽轉。地球不是宇宙中心地球自轉資料閱讀太陽、地球、月球新知講解地球繞太陽公轉,公轉一周是365天。地球繞地軸自轉,自轉一周是24小時。知識拓展中國古代天文智慧渾天說與蓋天說那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假設,哪個更符合事實呢?假設 是(√)否(×) 理由相當于“地心說”√ 地球是在運動的,繞軸自轉,并且24小時自轉一周地球繞太陽轉一周365天,與24小時交替一次不符地球繞太陽轉一周365天,公轉一天對晝夜交替幾乎沒影響探索再次模擬晝夜交替實驗,完善解釋02手電筒 地球模型 鐵絲 亮片 膠水1.實驗材料探索再次模擬晝夜交替實驗,完善解釋02●改進我們的地球模型●照射自轉地球模型。●貼亮片2.實驗操作根據(jù)地球是繞軸自轉的,所以用一根鐵絲貫穿地球模型的南北,當作“地軸”,注意地軸是傾斜的。在一個基本固定的位置自轉,代表24小時。在地球模型的幾塊大陸上,分別貼上幾個反光的小圓片,標上序號。代表觀察亮片位置的24小時晝夜變化情況。打開手電筒,用較強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時讓地球模型按逆時針方向自轉注意:在偏暗的環(huán)境中實驗,手電筒的光不能直射眼睛。探索再次模擬晝夜交替實驗,完善解釋02觀察反光貼紙的地點是否能在地球自轉一周過程中產(chǎn)生晝夜交替一次的現(xiàn)象。用連續(xù)組圖的形式繪制觀察現(xiàn)象,形成最終解釋。溫馨提示觀察順序:自轉半周前——自轉半周后自轉前——自轉1/4周——自轉半周——自轉3/4周——自轉一周探索再次模擬晝夜交替實驗,完善解釋023.觀察交流自轉半周前,亮片處于白晝狀態(tài),自轉半周后處于黑夜狀態(tài),地球模型自轉一周后,亮片經(jīng)歷了一次晝夜交替。探索再次模擬晝夜交替實驗,完善解釋02中午傍晚深夜黎明中午地球自轉一周后,1號地區(qū)經(jīng)歷了一次完整的白天和完整的黑夜,晝和夜交替了一次。新知講解地球會繞地軸自轉,地球自轉產(chǎn)生了晝夜交替現(xiàn)象。晝夜交替現(xiàn)象的成因?自轉?公轉?自轉同時公轉?晝夜交替一次是一天,自轉一周正好是一天。公轉一周是一年,公轉一天幾乎是原地自轉,對晝夜交替幾乎無影響。探索再次模擬晝夜交替實驗,完善解釋02中午傍晚深夜黎明中午不同地區(qū)的晝夜交替是不同時的。我們還發(fā)現(xiàn):1號地區(qū)是中午時,2號地區(qū)是黎明,3號地區(qū)是深夜。研討托勒密和哥白尼的觀點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他們?nèi)绾问棺约旱睦碚撃P透哂姓f服力??1地心說 日心說地球形狀 球形 宇宙中心 地球 太陽運動關系 太陽等天體圍繞地球運動 地球等天體圍繞太陽運動地球自轉 不轉 繞軸自轉說服力 托勒密總結了前人的觀點,提出“地心說”,編撰《天文學大成》。 哥白尼搭建小型天文合,設計觀測儀器,進行了長達30年的觀測,取得了可靠的觀測數(shù)據(jù)。研討再次做晝夜模擬實驗與前一次做晝夜模擬實驗有什么不同?2①增加“地軸”讓“地球”繞“地軸” 自轉;②增加反光小圓片,方便觀察反光小圓片在自轉過程中不同時的晝夜交替過程。實驗條件不同地球自轉產(chǎn)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實驗結果不同研討現(xiàn)在你認為晝夜現(xiàn)象是如何形成的?3地球自轉產(chǎn)生晝夜交替現(xiàn)象課堂練習托勒密球形地球哥白尼球形太陽地球的自轉伽利略木星自轉晝夜交替公轉課堂練習C1.“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共同觀點是( )A.地球是宇宙的中心 B.太陽是宇宙的中心 C.地球是球形的2、“傅科擺”在擺動時,由于慣性,擺動的方向始終不變,但擺尖在刻度盤上留下的痕跡卻發(fā)生了偏轉,這是因為( )A.地球在公轉 B.地球在自轉 C.月球在公轉3、提出“日心說”的天文學家是( )A托勒密 B哥白尼 C伽利略4、下列著作闡述了“日心說”的是( )A天文學大成 B天體運行論 C萬有引力BBB課堂練習課堂總結作業(yè)布置嘗試用冰塊磨制出一個放大鏡謝謝21世紀教育網(wǎng)(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wǎng)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3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pptx 傅科擺證明地球在自轉.mp4 地心說.mp4 地心說與日心說.mp4 地球月球和太陽.mp4 日心說.mp4 晝夜交替現(xiàn)象(改進實驗).mp4 渾天說.mp4 蓋天說.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