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下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教師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知識要點】必背知識點一:德川幕府與鎖國時代1.德川幕府:19世紀中期,日本處于德川幕府統治之下。2.鎖國時代:德川幕府推行鎖國政策,只允許日本同中國、荷蘭進行有限的貿易。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3.民族危機:1853年開始,美國等西方國家強迫日本打開國門,幕府統治發生動搖,民族危機加深。必背知識點二:倒幕運動面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德川幕府束手無策。1868年,一部分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支持天皇親政,結束了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機構遷到東京。必背知識點三:明治維新1.時間: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措施:(1)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軍事: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3)經濟: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4)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性質: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5.意義: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局限性: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2貴陽中考11.)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B )A.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B. 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C. 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D. 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2.(2022北京中考15.)1871年,明治政府派巖倉使團出訪歐美。使團成員認識到“英國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鐵”“國之生利益者,最重工業,而應以紡織為第一”。這一認識推動日本在改革中( B )A. 廢除農奴制,開啟近代化 B. “殖產興業”,發展近代經濟C.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D. 頒布憲法,確立了共和體制3.(2022溫州中考6.)1868年,日本確立“海軍建設為當今第一急務”;1873年,聘請34名英國海軍教官來日執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輝號”軍艦訪問歐洲。這些史實說明日本( C )A. 確立民主共和制度 B. 面臨尖銳社會矛盾C. 推行富國強兵政策 D.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4.(2022沈陽中考12.)下表是日本明治維新后紡紗廠、鐵路里程、煤產量的增長情況。與該表數值變化相關的措施是( B )時間 產業 數值變化1891一1899年 紡紗 36-83(家)1880一1900年 鐵路 100一3920(公里)1871一1913年 煤礦 20.8—2131.6(萬噸)A.廢藩置縣 B.殖產興業 C.文明開化 D.建立新式軍隊5.(2022聊城中考23.)19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一系列影響世界發展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如俄國1861年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等。這反映了( B )A.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D.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6.(2022重慶中考B卷12.)斯塔夫里阿諾斯(美)認為:“由于日本具有向偉大的中國文化世界借用某些東西的悠久傳統,因而,19世紀在同樣地借用西方世界的東西時,發生的沖突較少、痛苦較小,”這著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維新的( A )A. 有利因素 B. 發展過程 C. 具體內容 D. 重要地位7.(2022天津中考22.) 1868 年 3 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舊來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 表明日本將要( C )A. 學習唐朝進行大化改新 B. 發展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C. 改革舊制度向西方學習 D. 在美國扶植下進行社會改革8.(2022南充中考15.) “都市人及知識分子攝取西方文明,啟蒙了日本人千年以來禁錮封閉的思想狀態,打開了向西方先進國家貪婪的汲取營養的大門,引進了西方的‘天賦人權’”。下列改革措施最能體現材料內容的是( A )A. 提倡“文明開化” B.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C. 推行地稅改革 D.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9.(2022廣元中考14.)“明治天皇一改過去涂脂抹粉的形象,以斷發蓄須、軍裝戎馬的形象做出表率,皇室開啟西方近代飲食習慣,這種先導性示范效應很快影響到普通日本國民。”這則材料傳達的有效信息是( B )A. 廢藩置縣 B. 文明開化 C. 殖產興業 D. 實行征兵制10.(2022揚州中考16.)下圖反映了日本明治維新的一項成就,與此直接相關的措施是( B )A. 廢藩置縣 B. 殖產興業 C. 文明開化 D. 擴軍備戰11.(2022鹽城中考16.)明治維新期間,鹿鳴館是貴族官僚進行國際社交活動的場所,可在其中舉辦歐式的娛樂活動。材料體現的改革措施是( D )廢藩置縣 B. 殖產興業 C. 地稅改革 D. 文明開化12.(2022泰州中考19.)19世紀70年代起,在日本過去認為是臟物的牛肉、牛奶開始被列為上等食品,東京、大阪、橫濱、神戶各地出現許多牛肉菜館。士農工商、男女老少、賢愚貧富等都以不吃牛肉為不開化。上述變化源于明治政府(C )A. 實行政治改革 B. 實施殖產興業 C. 提倡文明開化 D. 推動教育發展13.(2022蘇州中考20.)歷史學家劉宗緒指出:到19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由此分析,這個時期美國、俄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A )A. 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B. 使三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C. 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D. 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14.(2022黔東南州中考11 .) 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的共同點是( B )①都是為了應對嚴重的社會危機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改變了社會的性質④都有利于社會的進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2022賀州中考12 .)20世紀初,日本大街上隨處可見留著短發、穿西裝的男子;家長有義務送學齡兒童接受教育,不服從者將受罰。這一現象得益于日本明治維新( A )A. 提倡“文明開化” B. 實行廢藩置縣C. 推行地稅改革 D. 建立新式軍隊16.(2022北部灣經濟區中考15 .)年代軸有助于我們梳理歷史發展的線索,下列歷史年代軸反映的學習主題是(D )A. 封建時代的世界 B. 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C. 走向整體的世界 D.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擴展17.(2022福建中考 25.)下圖是小史同學撰寫歷史小論文查找的日本明治維新的專項資料。據此判斷,該小論文研究的主題是( D )A. 廢藩置縣 B. 新式軍隊 C. “殖產興業” D. “文明開化”18.(2021張家界21.)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改革中,性質與其它改革不同的是( D )A.商鞅變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D.日本明治維新19.(2021紹興市9.)19世紀后期,日本明治政府規定:任何兒童就學年限不得少于3年。同時,又頒布《教育敕語》,宣揚“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規范。這反映了明治維新( D )①以中國文化為學習對象 ②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 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殘余 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③④20.(2021遂寧市7.)在“圖說世界改革史”活動中,張成在某博物館網站上發現了如下文物圖片。這一圖片可用于介紹明治維新哪一舉措( B )明治政府頒發的地契A.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 推行地稅改革,大力發展近代經濟C.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 D. 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21.(2021攀枝花15.)“以前日本是個典型的封建國家,到19世紀末它的國力不斷上升,成為西方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促使日本實現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D )A.倒幕運動,結束幕府統治 B.天皇親政,重掌國家實權C.對外擴張,推行軍國主義 D.明治維新,發展資本主義22.(2021廣安市14.)(2分)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 B )A.擺脫民族危機 B.加強中央集權C.仿效中國典章制度 D.結束幕府統治23.(2021甘孜州28.)日本明治維新中推行“改歷”“易服”“剪發”等措施的目的是( D )A.加強中央集權 B.建立新式軍隊 C.發展近代工業 D.促進文明開化24.(2021達州市24.)19世紀60年代,為順應時代潮流,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風起云涌,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發展。下列關于美、俄、日三國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說法,正確的是( D )A.美國內戰和俄國1861年改革都廢除了農奴制度B.美、俄、日三國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資產階級領導完成的C.美、俄、日三國通過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D.美、俄、日三國的革命或改革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5.(2021成都市23.) 圖 8 反映的是明治時期日本社會生活的場景。這類場景的出現源于當時日本政府推行( D )26.(2021南京市21.)19世紀中期,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地域上擴展的是( D )A. 但丁抨擊教會黑暗 B.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 英國“光榮革命” D. 日本“文明開化”27.(2021岳陽市15.)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的共同點是①都是為了應對嚴重的社會危機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B )③都改變了社會的性質④都有利于社會的進步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21常德市17.)歷史學習中應學會知識線索的構建與遷移,了解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從整體上把握歷史。下列事件中構成因果關系的是( A )A. 明治維新與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B. 《人權宜言》與美國獨立C. 《獨立宜言》與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 D. 《拿破侖法典》與法蘭西帝國建立29.(2021齊齊哈爾市24.) 社會轉型是指一個國家的社會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質變,也就是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下列選項屬于“社會轉型”的是( C )A. 彼得一世改革 B. 美國南北戰爭 C. 明治維新 D. 羅斯福新政30.(2021廣東27.)題27表為日本政府頒布的部分法規及內容。可見,這一時期日本( C )頒布時間 法規名稱 內容1872年 《學制》 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1884年 《町村會法》 規定選舉權只限男性1890年 《集會及政治結社法》 禁止女性從事政治活動1898年 《民法》 妻子加入附加,法律視為“無能力者”A.天皇制度發生動搖 B.選舉權的范圍擴大C.女性權利受到限制 D.社會生活文明開化二.非選擇題1.(2022宿遷中考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在1270—1871年,西方服飾、太陽歷法,以及星期天休假日就已經被采用了。1872年11月,一項法令確定西方服飾作為官方禮服,西服于是成為政府官員的規定服飾。1876年又頒布法令,規定及排扣長禮服為正式場合的標準盛裝。1803年時,日本只有550個學校。到了明治維新時期已經有了超過1.1萬所學校,用以滿足大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1872年,一份國民教育計劃要求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三級公共學校網絡。——馬里烏斯·B.詹森主編《劍橋日本史(第5卷)19世紀》材料二 由于明治維新的不徹底性,政治上掌握統治大權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繼承和發展,一批資產階級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躍在各領域且成為主導力量。至1880年代,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昭和時代軍部法西斯魁首東條英機等也是武士出身。日本實現民族獨立,擺脫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機后,很快就對東亞弱小鄰國進行領土擴張。正是將自己迅速轉化為壓迫民族才使得日本迅速崛起。東條英機一上臺就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法西斯統治到達了頂點。也正是太平洋戰爭加速了其軍事擴張走向了終結,日本法西斯最終走向了滅亡。——摘編自朱東來《大國崛起》(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治維新改革措施。(2分)(2)據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3分)(3)綜合上述材料,從日本的發展中,我們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分別是什么?(2分)【答案】(1)改革措施:學習西方生活方式,重視發展教育。(或“文明開化”)(2)積極影響:實現民族獨立,擺脫民族危機,迅速崛起。消極影響:保留大量封建軍事殘余(或大量封建武士保留下來、武士道精神被繼承和發展),走上侵略擴張道路,給東亞弱國乃至世界帶來災難。(3)經驗:順應歷史潮流,勇于改革;重視教育。教訓:改革要徹底;走和平崛起之路。2.(2020河南24.) (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興建了現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支撐了工業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日本民眾承擔了快速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和政治成本。1873年農民的土地稅占據了農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發展的開頭幾年相當于政府財政收入的90%。購買工業設備的外匯主要來自于低工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品出口。——摘編自《新全球史》材料三 明治天皇一改過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斷發蓄須、軍裝戎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開啟西方近代飲食習慣,這種先導性示范效應很快影響到普通日本國民。明治時期思想家森有禮以“開啟民智、文明開化”為己任,通過刊物引導日本國民移風易俗,教育家福澤諭吉創辦學堂,培養具備西方近代知識和國際視野的學生。——摘編自《明治維新如何讓日本移風易俗》(1)據材料一,指出當時日本社會面臨著怎樣的危機。(2分)(2)據材料二和材料三, 概括指出各種社會力量在日本近代社會轉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4分)(3)綜上所述,面對社會發展,你認為不同的社會力量應該怎樣承擔好自己的責任 (1分)【答案】(1)美國入侵,被迫開放港口;強藩割據,幕府統治已動搖;物價飛漲,市場混亂,社會矛盾尖銳。(2分,答出其中任意兩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2)政府:重視近代化基礎設施的興建,為日本經濟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和物質條件:民眾:創造社會財富,為日本近代經濟發展積累資金;皇室:改變形象和飲食習慣,為日本近代社會的文明開化起到示范引領作用;知識分子:通過報刊或學堂宣傳西方文明,推動日本社會的文明開化。(4分,每點1分,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發揮自身優勢,合力推動社會的發展。(1分,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3.(2020黔東南22.)提升歷史學科素養,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目標。【歷史解釋】(4歷史解釋是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與能力。立足亞洲看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是亞洲之幸,也是亞洲之不幸”。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分)【答案】(4)通過明治維新,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給亞洲其他國家走向獨立富強提供了成功的經驗,是亞洲之幸。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給亞洲各國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是亞洲之不幸。(2分,符合題意即可得分)廢藩置縣B. 殖產興業C. 征兵制D. 文明開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下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學生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知識要點】必背知識點一:德川幕府與鎖國時代1.德川幕府:19世紀中期,日本處于德川幕府統治之下。2.鎖國時代:德川幕府推行鎖國政策,只允許日本同中國、荷蘭進行有限的貿易。鎖國政策造成日本與外界隔絕,也阻礙了日本社會、經濟的發展。3.民族危機:1853年開始,美國等西方國家強迫日本打開國門,幕府統治發生動搖,民族危機加深。必背知識點二:倒幕運動面對民族危機和社會危機,德川幕府束手無策。1868年,一部分中下級武士聯合西南強藩和朝廷公卿,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支持天皇親政,結束了幕府統治,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天皇及政府機構遷到東京。必背知識點三:明治維新1.時間:1868年。2.人物:明治天皇。3.措施:(1)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2)軍事: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3)經濟:推行地稅改革,以“殖產興業”為口號,大力發展近代經濟。(4)社會生活: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4.性質:一場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5.意義:日本迅速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實現了富國強兵,開始躋身資本主義強國之列。.局限性:保留了大量舊制度的殘余,軍國主義色彩濃厚;日本強大起來后,很快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發動了侵略中國的甲午中日戰爭。【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2貴陽中考11.)歷史史實是指對歷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觀敘述,歷史解釋是對史實的分析或評判.。下列各項中屬于歷史解釋的是( )A. 1689年,英國議會通過了《權利法案》B. 1787年美國憲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C. 1792年,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D. 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2.(2022北京中考15.)1871年,明治政府派巖倉使團出訪歐美。使團成員認識到“英國之制作,其基本在于煤鐵”“國之生利益者,最重工業,而應以紡織為第一”。這一認識推動日本在改革中( )A. 廢除農奴制,開啟近代化 B. “殖產興業”,發展近代經濟C.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D. 頒布憲法,確立了共和體制3.(2022溫州中考6.)1868年,日本確立“海軍建設為當今第一急務”;1873年,聘請34名英國海軍教官來日執教;1878年,日本自主制造的“清輝號”軍艦訪問歐洲。這些史實說明日本( )A. 確立民主共和制度 B. 面臨尖銳社會矛盾C. 推行富國強兵政策 D. 掀起瓜分世界狂潮4.(2022沈陽中考12.)下表是日本明治維新后紡紗廠、鐵路里程、煤產量的增長情況。與該表數值變化相關的措施是( )時間 產業 數值變化1891一1899年 紡紗 36-83(家)1880一1900年 鐵路 100一3920(公里)1871一1913年 煤礦 20.8—2131.6(萬噸)A.廢藩置縣 B.殖產興業 C.文明開化 D.建立新式軍隊5.(2022聊城中考23.)19世紀60年代開始,全球范圍內發生了一系列影響世界發展進程的重大歷史事件,如俄國1861年改革、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等。這反映了( B )A. 資本主義制度的初步確立 B. 資本主義制度的擴展C. 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 D. 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6.(2022重慶中考B卷12.)斯塔夫里阿諾斯(美)認為:“由于日本具有向偉大的中國文化世界借用某些東西的悠久傳統,因而,19世紀在同樣地借用西方世界的東西時,發生的沖突較少、痛苦較小,”這著重分析的是日本明治維新的( )A. 有利因素 B. 發展過程 C. 具體內容 D. 重要地位7.(2022天津中考22.) 1868 年 3 月,日本政府宣布“破除舊來之陋習,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 表明日本將要( )A. 學習唐朝進行大化改新 B. 發展為中央集權制的封建國家C. 改革舊制度向西方學習 D. 在美國扶植下進行社會改革8.(2022南充中考15.) “都市人及知識分子攝取西方文明,啟蒙了日本人千年以來禁錮封閉的思想狀態,打開了向西方先進國家貪婪的汲取營養的大門,引進了西方的‘天賦人權’”。下列改革措施最能體現材料內容的是( )A. 提倡“文明開化” B.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C. 推行地稅改革 D.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9.(2022廣元中考14.)“明治天皇一改過去涂脂抹粉的形象,以斷發蓄須、軍裝戎馬的形象做出表率,皇室開啟西方近代飲食習慣,這種先導性示范效應很快影響到普通日本國民。”這則材料傳達的有效信息是( )A. 廢藩置縣 B. 文明開化 C. 殖產興業 D. 實行征兵制10.(2022揚州中考16.)下圖反映了日本明治維新的一項成就,與此直接相關的措施是( )A. 廢藩置縣 B. 殖產興業 C. 文明開化 D. 擴軍備戰11.(2022鹽城中考16.)明治維新期間,鹿鳴館是貴族官僚進行國際社交活動的場所,可在其中舉辦歐式的娛樂活動。材料體現的改革措施是( )廢藩置縣 B. 殖產興業 C. 地稅改革 D. 文明開化12.(2022泰州中考19.)19世紀70年代起,在日本過去認為是臟物的牛肉、牛奶開始被列為上等食品,東京、大阪、橫濱、神戶各地出現許多牛肉菜館。士農工商、男女老少、賢愚貧富等都以不吃牛肉為不開化。上述變化源于明治政府( )A. 實行政治改革 B. 實施殖產興業 C. 提倡文明開化 D. 推動教育發展13.(2022蘇州中考20.)歷史學家劉宗緒指出:到19世紀五六十年代.由早期資產階級革命建立起來的資本主義制度,經過200多年的發展.已經在世界范圍內確立起來。由此分析,這個時期美國、俄國、日本的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 )A. 促進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B. 使三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C. 推動了國際工人運動的蓬勃發展 D. 保留了大量封建農奴制殘余14.(2022黔東南州中考11 .) 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的共同點是( )①都是為了應對嚴重的社會危機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③都改變了社會的性質④都有利于社會的進步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5.(2022賀州中考12 .)20世紀初,日本大街上隨處可見留著短發、穿西裝的男子;家長有義務送學齡兒童接受教育,不服從者將受罰。這一現象得益于日本明治維新( )A. 提倡“文明開化” B. 實行廢藩置縣C. 推行地稅改革 D. 建立新式軍隊16.(2022北部灣經濟區中考15 .)年代軸有助于我們梳理歷史發展的線索,下列歷史年代軸反映的學習主題是( )A. 封建時代的世界 B. 共產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C. 走向整體的世界 D. 資本主義制度的確立與擴展17.(2022福建中考 25.)下圖是小史同學撰寫歷史小論文查找的日本明治維新的專項資料。據此判斷,該小論文研究的主題是( )A. 廢藩置縣 B. 新式軍隊 C. “殖產興業” D. “文明開化”18.(2021張家界21.)比較法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改革中,性質與其它改革不同的是( )A.商鞅變法 B.北魏孝文帝改革 C.俄國彼得一世改革 D.日本明治維新19.(2021紹興市9.)19世紀后期,日本明治政府規定:任何兒童就學年限不得少于3年。同時,又頒布《教育敕語》,宣揚“忠于天皇”是最高的道德規范。這反映了明治維新( )①以中國文化為學習對象 ②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制 ③保留了封建制度的殘余 ④有利于文化教育的發展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③④20.(2021遂寧市7.)在“圖說世界改革史”活動中,張成在某博物館網站上發現了如下文物圖片。這一圖片可用于介紹明治維新哪一舉措( )明治政府頒發的地契A. 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 B. 推行地稅改革,大力發展近代經濟C. 實行征兵制,建立新式軍隊 D. 提倡“文明開化”,向西方學習21.(2021攀枝花15.)“以前日本是個典型的封建國家,到19世紀末它的國力不斷上升,成為西方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促使日本實現跨越的根本因素是( )A.倒幕運動,結束幕府統治 B.天皇親政,重掌國家實權C.對外擴張,推行軍國主義 D.明治維新,發展資本主義22.(2021廣安市14.)(2分)日本大化改新和明治維新的共同點是( )A.擺脫民族危機 B.加強中央集權C.仿效中國典章制度 D.結束幕府統治23.(2021甘孜州28.)日本明治維新中推行“改歷”“易服”“剪發”等措施的目的是( )A.加強中央集權 B.建立新式軍隊 C.發展近代工業 D.促進文明開化24.(2021達州市24.)19世紀60年代,為順應時代潮流,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風起云涌,以不可阻擋之勢迅速發展。下列關于美、俄、日三國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的說法,正確的是( )A.美國內戰和俄國1861年改革都廢除了農奴制度B.美、俄、日三國的革命或改革都是資產階級領導完成的C.美、俄、日三國通過革命或改革都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D.美、俄、日三國的革命或改革都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25.(2021成都市23.) 圖 8 反映的是明治時期日本社會生活的場景。這類場景的出現源于當時日本政府推行( )26.(2021南京市21.)19世紀中期,推動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在地域上擴展的是( )A. 但丁抨擊教會黑暗 B. 哥倫布發現新大陸C. 英國“光榮革命” D. 日本“文明開化”27.(2021岳陽市15.)俄國農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維新、中國戊戌變法的共同點是①都是為了應對嚴重的社會危機②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③都改變了社會的性質④都有利于社會的進步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8.(2021常德市17.)歷史學習中應學會知識線索的構建與遷移,了解重大歷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從整體上把握歷史。下列事件中構成因果關系的是( )A. 明治維新與日本走上資本主義道路 B. 《人權宜言》與美國獨立C. 《獨立宜言》與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 D. 《拿破侖法典》與法蘭西帝國建立29.(2021齊齊哈爾市24.) 社會轉型是指一個國家的社會模式全方位、革命性的質變,也就是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發生了根本性轉變。下列選項屬于“社會轉型”的是( )A. 彼得一世改革 B. 美國南北戰爭 C. 明治維新 D. 羅斯福新政30.(2021廣東27.)題27表為日本政府頒布的部分法規及內容。可見,這一時期日本( )頒布時間 法規名稱 內容1872年 《學制》 男女平等接受初等教育1884年 《町村會法》 規定選舉權只限男性1890年 《集會及政治結社法》 禁止女性從事政治活動1898年 《民法》 妻子加入附加,法律視為“無能力者”A.天皇制度發生動搖 B.選舉權的范圍擴大C.女性權利受到限制 D.社會生活文明開化二.非選擇題1.(2022宿遷中考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在1270—1871年,西方服飾、太陽歷法,以及星期天休假日就已經被采用了。1872年11月,一項法令確定西方服飾作為官方禮服,西服于是成為政府官員的規定服飾。1876年又頒布法令,規定及排扣長禮服為正式場合的標準盛裝。1803年時,日本只有550個學校。到了明治維新時期已經有了超過1.1萬所學校,用以滿足大部分人口的教育需求。1872年,一份國民教育計劃要求建立一個全國性的三級公共學校網絡。——馬里烏斯·B.詹森主編《劍橋日本史(第5卷)19世紀》材料二 由于明治維新的不徹底性,政治上掌握統治大權的多是封建武士出身者,武士道精神被繼承和發展,一批資產階級化的“新武士”(士族)活躍在各領域且成為主導力量。至1880年代,中央及地方官吏的74%仍是士族,昭和時代軍部法西斯魁首東條英機等也是武士出身。日本實現民族獨立,擺脫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危機后,很快就對東亞弱小鄰國進行領土擴張。正是將自己迅速轉化為壓迫民族才使得日本迅速崛起。東條英機一上臺就發動了太平洋戰爭,日本法西斯統治到達了頂點。也正是太平洋戰爭加速了其軍事擴張走向了終結,日本法西斯最終走向了滅亡。——摘編自朱東來《大國崛起》(1)據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治維新改革措施。(2分)(2)據材料二,概括日本明治維新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3分)(3)綜合上述材料,從日本的發展中,我們得到的經驗和教訓分別是什么?(2分)2.(2020河南24.) (7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材料二 1868年,明治政府開始實行一系列改革。明治政府興建了現代化交通、通信和教育等基礎設施,這些基礎設施支撐了工業化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而日本民眾承擔了快速工業化帶來的社會和政治成本。1873年農民的土地稅占據了農民谷物收益的40%--50%,在明治發展的開頭幾年相當于政府財政收入的90%。購買工業設備的外匯主要來自于低工資、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紡織品出口。——摘編自《新全球史》材料三 明治天皇一改過去天皇涂脂抹粉之形象,以斷發蓄須、軍裝戎馬之形象做出表率,皇室開啟西方近代飲食習慣,這種先導性示范效應很快影響到普通日本國民。明治時期思想家森有禮以“開啟民智、文明開化”為己任,通過刊物引導日本國民移風易俗,教育家福澤諭吉創辦學堂,培養具備西方近代知識和國際視野的學生。——摘編自《明治維新如何讓日本移風易俗》(1)據材料一,指出當時日本社會面臨著怎樣的危機。(2分)(2)據材料二和材料三, 概括指出各種社會力量在日本近代社會轉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4分)(3)綜上所述,面對社會發展,你認為不同的社會力量應該怎樣承擔好自己的責任 (1分)3.(2020黔東南22.)提升歷史學科素養,是學習歷史的重要目標。【歷史解釋】(4歷史解釋是對歷史事件進行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判的態度與能力。立足亞洲看日本,“明治維新的成功是亞洲之幸,也是亞洲之不幸”。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說明。(2分)廢藩置縣B. 殖產興業C. 征兵制D. 文明開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學生版).doc 第4課日本明治維新(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