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下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知識要點】
必背知識點一: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1.背景: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為了奪取更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19世紀后半期法國與德國之間、俄國與奧匈帝國之間、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2.形成: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20世紀初,英國分別與法國、俄國締約,建立起三國協約。
3.性質: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4.影響: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沖突不斷,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必背知識點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時間:1914年7月
2.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
3.根本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不平衡。
4.交戰雙方:同盟國集團一協約國集團。(戰爭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必背知識點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和結果
1.戰場:主要在歐洲,并形成東線、西線和南線三條戰線,后來逐步擴大到非洲、亞洲等地。
2.重要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3.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4.性質: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5.危害:時間長,規模大,破壞性強。
.影響: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巧記:資本主義速發展,爭奪霸權起沖突;三國同盟德意奧,三國協約英法俄;薩拉熱窩導火索,三條戰線起戰火;戰爭轉折凡爾登,十月革命俄退出;德國投降戰結束,規模空前災難深)
必記圖片
名稱:德國向英國發起挑戰(漫畫)
解說: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市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真題演練】
一.選擇題
1.(2022北京中考16.)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是1790-1914年間歐洲主要戰爭中死亡人數總和兩倍以上;戰爭期間,英國國債總額提高了12倍,德國的國家負債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說明一戰( )
A. 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 B. 以同盟國集團的失敗告終
C. 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 D. 結束后確立新的國際秩序
2.(2022溫州中考7.)如表數據可用于研究(  )
表:四國建造新軍艦的費用(單位:萬英鎊)
英國 法國 俄國 德國
1909 1108 452 176 1018
1914 1888 1177 1310 1032
A. 新航路開辟動機 B. 一戰爆發的背景
C. 法西斯勢力崛起 D. 冷戰格局的形成
3.(2022重慶中考B卷14.)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最終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斷,判斷戰爭性質的重要依據是( )
A. 戰爭的動機 B. 戰爭的規模 C. 戰爭的勝負 D. 戰爭的后果
4.(2022南充中考18.) 俄烏沖突已持續3個多月,國際局勢仍然錯綜復雜。某班學習小組受此啟發,對“一戰”進行合作探究,整理了以下內容,他們探究的主題應該是( )
1.四年的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削弱了歐洲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
3.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4.巴黎和會對中國主權的破壞,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5.對戰敗國的宰割,滋生了德國人民的復仇情緒。
A. “一戰”的背景 B. “一戰”的性質 C. “一戰”的經過 D. “一戰”的影響
5.(2022泰安中考11.)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表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持續時間 4年多
參戰國家 30多個
死傷人數 3000多萬
經濟損失 3400多億美元
A. 引發了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B. 瓦解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
C. 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 D. 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6.(2022赤峰中考16.)《歐洲史》中寫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歐洲強國在戰爭中失去了世界霸權。人們從此轉向華盛頓和莫斯科。”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
A. 這里的“時代”是資本主義時代 B. 歐洲因一戰完全失去國際政治話語權
C. 美國、蘇聯因參加一戰實力大增 D. 一戰使傳統的國際格局發生改變
7.(2022連云港中考17.)下圖信息反映了一戰的(  )
A.殘酷性 B.正義性 C.偶然性 D.復雜性
8.(2022懷化中考17.)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先后參戰的國家共計30多個,約15億人卷入戰爭,超過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一半,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參戰各國的死傷人數超過3000萬。這段話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 )
A. 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B. 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C. 導致中國五四運動的直接原因 D. 一場正義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9.(2022綏化中考29.)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 )
A. 三國同盟形成 B. 三國協約建立 C. 薩拉熱窩事件 D. 凡爾登戰役
10.(2022大慶中考36.)“歷時約10個月之久的凡爾登戰役異常慘烈,交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因而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和‘屠場'之稱。”材料旨在強調( )
A. 戰爭的規模 B. 戰爭的性質 C. 戰爭的殘酷 D. 戰爭的結果
11.(2022河北中考9.)下圖所示歷史現象( )
A. 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B. 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的背景
C.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D. 使西歐國家走上聯合自強道路
12.(2021銅仁市11.)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薩拉熱窩事件
③美國對德宣戰 ④凡爾登戰役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13.(2021鹽城市15.)某戰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百萬入,故有“絞肉機”“屠場”之稱,這場戰役發生在( )
A.薩拉熱窩 B.凡爾登 C.斯大林格勒 D.珍珠港
14.(2021溫州市19.)19世紀未20世紀初,德國在全境“拼盡全力鋪設鐵路,為的只是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動員更大規模的士兵奔赴戰場”。戰爭爆發后,技術的進步卻讓“幾千名士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A.科學革命迎來技術發明的高潮 B.一戰波及到亞、非、歐和太平洋地區
C.工業革命加劇了戰爭殘酷程度 D.戰爭粉碎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野心
15.(2021赤峰市17.)德國普魯士邦的內政大臣貝特曼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英國首相在上院宣稱:“我們必須把任何國家在波斯灣建立海軍基地或設防港口的行為看做對英國利益的一種十分嚴重的威脅,而我們必須毫無疑問地使用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以上材料可以用來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
A.過程 B.規模 C.性質 D.影響
16.(2021樂山市24.)右圖所示漫畫反映的是19世紀后半期“德國向英國發起挑戰“,它生動的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
A.根源 B.進程
C.結果 D.導火線
17.(2021攀枝花19.)1914年9月,協約國的生鐵、鋼、煤等重要軍需品產量均落后于同盟國,到1917年卻都大幅超過同盟國。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意大利背棄同盟國集團 B.協約國突破工業技術
C.十月革命爆發俄國退戰 D.美國參加協約國作戰
18.(2021臨沂市22.) 下圖是某一戰役的部分信息,該戰役的作戰雙方是( )
A. 法國軍隊與德國軍隊 B. 德國軍隊與俄國軍隊
C. 英法聯軍與德國軍隊 D. 英法聯軍與德奧聯軍
19.(2021大連市25.)歷史課上,某小組圍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展開討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
A B C D
20.(2021懷化市15.)1914年之前,整個歐洲都彌漫著一股不安全感,許多人都預感到戰爭難以避免。這場不可避免的戰爭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莫斯科保衛戰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21.(2021宜昌市19.)歷史圖片記錄了歷史瞬間的鏡頭,并且真實地再現了歷史。下列圖片中,記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是( )
A. “遭到轟炸珍珠港美軍機場” B. “遭到炮轟后的凡爾登”
C. “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D. “諾曼底登陸”
22.(2021廣東28.)如題28表可知( )
歐洲主要國家國防預算表 (單位:千萬英鎊)
德國 奧匈帝國 意大利 英國 法國 俄國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極不平衡 B.軍備競賽促成兩大軍事集團形成
C.爭奪世界霸權引發列強軍備競賽 D.兩大軍事集團國防預算相差無幾
23.(2021北京17.) 1907年《英俄協約》簽訂。學者蒙格指出,英國與俄國締約的主要動機“是改變歐洲的力量對比,尤其要加上一個對付德國的砥碼”。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
A.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 B. 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
C.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D. “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
24.(2021福建27.)下列對下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解讀,最準確的是( )
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軍事對抗 B.英國與德國矛盾的激化
C.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歐洲各國開展軍備競賽
25.(2020貴港中考14.)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如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  )
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表
持續時間 參加國家 死傷人數 經濟損失
4年多 30多個國家 3000多萬人 3400多億美元
A.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B.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C.導致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
D.一場正義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26.(2020天水12.)19 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形成,國際局勢更加動蕩不安,爭霸各國劍拔弩張,歐洲大陸的上空密布著戰爭的烏云。這兩大集團的核心國家是( )
A.意大利和法國 B.日本和美國 C.奧匈帝國和依國 D.德國和英國
27.(2020東營23.)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大國間力量重新組合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下列屬于協約國的是(  )
A.英、美、法 B.英、法、俄 C.德、意、奧 D.德、意、日
28.(2020泰安13.)遠離戰爭、珍愛和平是同學們學習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薩拉熱窩事件是戰爭爆發的導火線
B.爆發前在歐洲形成了兩大軍事對抗集團
C.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D.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29.(2020深圳24.)下表反映出,一戰期間協約國與同盟國的軍需品生產量出現了明顯變化,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意大利轉投協約國 B.美國加入戰爭 C.俄國退出戰爭 D.德國戰敗
30.(2020北京25.)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由歐洲列強分攤責任,德國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以下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
A.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德國迅速發展 B.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擴軍備戰
C.交戰國使用了許多新式武器 D.戰爭造成了 大的人員傷亡
二.非選擇題
1.(2022涼山中考16.) 一戰和二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和眾多國家卷入其中,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也對戰后世界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戰爆發前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是什么?一戰中有“絞肉機”“地獄” “屠場”之稱的是哪次重要戰役?
(2)二戰中不同制度、不同種族的國家面對法西斯威脅逐漸走向聯合,簽署了《聯合國家宣 言》,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聯合國是在二戰中哪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的?
2. (2022營口中考2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戰爭苦難思和平,構建和諧社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凡爾登是法國的軍事要塞,防御工事復雜堅固。它是通往巴黎的門戶和法軍戰線的中樞。1916年,德軍進攻凡爾登,用炮彈不斷轟擊法軍陣地,還使用了毒氣彈。這場戰役異常慘烈,死亡人數太多,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摘自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1)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場法國與德國的較量發生在哪次戰爭中?材料一中的凡爾登戰役被稱為“絞肉機”“地獄”“屠場”,說明了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事件年代尺
(2)請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標志。諾曼底登陸成功在戰爭中有什么作用?二戰中,中國成為牽制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國戰場在戰爭中的地位如何?結合年代的分析反法西斯國家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歷……人類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戰爭、締造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
——摘自2017年1月習近平在日內瓦發表的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
(3)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二戰后為“免于戰爭、締造和平”而建立的國際組織名稱根據材料三概括建立這一組織的作用。
(4)和平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夢想,請結合上述材料淡談你的感受。
3.(2019包頭1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德國經濟快速發展,法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當時的世界,煤炭和鋼鐵是最重要的工業材料,而法德邊境富繞的煤鐵資源成為兩國百年恩仇的根源。
材料二 美蘇“冷戰”開始后,西歐國家逐漸認識到,必須走聯合的道路才能獲得發展,而西歐聯合的關鍵是法德兩個國家實現和解。1950年,法國外交都長舒曼提出“煤鋼聯營計劃”,將法德兩國重工業發展的經濟利益綁定一處,這個計劃得到了德國的支持。
(1)根據材料一,說明法德兩國百年恩仇的根源。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法德兩國在一戰前后對立的表現。(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法德和解的方式并分析對歐洲發展的促進作用。(5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下第8課第一次世界大戰(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知識要點】
必背知識點一: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
1.背景:在兩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歐洲主要國家的經濟迅速發展。為了奪取更的市場、原料產地和投資場所,歐洲列強展開激烈爭奪。19世紀后半期法國與德國之間、俄國與奧匈帝國之間、英國與德國之間的矛盾不斷激化
2.形成:1882年,德國、奧匈帝國和意大利組成三國同盟;20世紀初,英國分別與法國、俄國締約,建立起三國協約。
3.性質:帝國主義軍事侵略集團。
4.影響:兩大軍事集團展開瘋狂的擴軍備戰,沖突不斷,世界大戰一觸即發。
必背知識點二: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1.時間:1914年7月
2.導火索:薩拉熱窩事件。
3.根本原因: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帝國主義國家政治經濟不平衡。
4.交戰雙方:同盟國集團一協約國集團。(戰爭爆發后,意大利為了自身利益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
必背知識點三:第一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和結果
1.戰場:主要在歐洲,并形成東線、西線和南線三條戰線,后來逐步擴大到非洲、亞洲等地。
2.重要戰役:凡爾登戰役、索姆河戰役。
3.結束:1918年11月,德國投降,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結束。
4.性質: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5.危害:時間長,規模大,破壞性強。
.影響: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地位;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進一步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巧記:資本主義速發展,爭奪霸權起沖突;三國同盟德意奧,三國協約英法俄;薩拉熱窩導火索,三條戰線起戰火;戰爭轉折凡爾登,十月革命俄退出;德國投降戰結束,規模空前災難深)
必記圖片
名稱:德國向英國發起挑戰(漫畫)
解說:1914年6月28日,斐迪南大公夫婦在薩拉熱窩市被塞爾維亞族青年普林西普刺殺,這就是薩拉熱窩事件。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
【真題演練】
一.選擇題
1.(2022北京中考16.)據統計,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亡人數是1790-1914年間歐洲主要戰爭中死亡人數總和兩倍以上;戰爭期間,英國國債總額提高了12倍,德國的國家負債增加了30倍。以上材料說明一戰( C )
A. 是帝國主義瓜分世界的戰爭 B. 以同盟國集團的失敗告終
C. 給人類社會帶來了巨大災難 D. 結束后確立新的國際秩序
2.(2022溫州中考7.)如表數據可用于研究( B )
表:四國建造新軍艦的費用(單位:萬英鎊)
英國 法國 俄國 德國
1909 1108 452 176 1018
1914 1888 1177 1310 1032
A. 新航路開辟動機 B. 一戰爆發的背景
C. 法西斯勢力崛起 D. 冷戰格局的形成
3.(2022重慶中考B卷14.)第一次世界大戰是西方列強為重新瓜分世界、爭奪世界霸權而發動的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最終大大削弱了歐洲的力量,由此可以推斷,判斷戰爭性質的重要依據是( A )
A. 戰爭的動機 B. 戰爭的規模 C. 戰爭的勝負 D. 戰爭的后果
4.(2022南充中考18.) 俄烏沖突已持續3個多月,國際局勢仍然錯綜復雜。某班學習小組受此啟發,對“一戰”進行合作探究,整理了以下內容,他們探究的主題應該是( D )
1.四年的戰爭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2.削弱了歐洲力量,從根本上動搖了歐洲的優勢。
3.削弱了帝國主義的殖民力量,促進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覺醒。
4.巴黎和會對中國主權的破壞,是五四運動爆發的直接原因。
5.對戰敗國的宰割,滋生了德國人民的復仇情緒。
A. “一戰”的背景 B. “一戰”的性質 C. “一戰”的經過 D. “一戰”的影響
5.(2022泰安中考11.)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歷史學習的一種重要方法。下表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表(部分),由此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C )
持續時間 4年多
參戰國家 30多個
死傷人數 3000多萬
經濟損失 3400多億美元
A. 引發了薩拉熱窩刺殺事件 B. 瓦解了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
C. 是人類歷史上的巨大災難 D. 推動了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
6.(2022赤峰中考16.)《歐洲史》中寫道:“第一次世界大戰標志著一個時代的結束,……歐洲強國在戰爭中失去了世界霸權。人們從此轉向華盛頓和莫斯科。”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D )
A. 這里的“時代”是資本主義時代 B. 歐洲因一戰完全失去國際政治話語權
C. 美國、蘇聯因參加一戰實力大增 D. 一戰使傳統的國際格局發生改變
7.(2022連云港中考17.)下圖信息反映了一戰的( A )
A.殘酷性 B.正義性 C.偶然性 D.復雜性
8.(2022懷化中考17.)第一次世界大戰歷時四年多,先后參戰的國家共計30多個,約15億人卷入戰爭,超過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一半,戰爭造成了大量人員傷亡,參戰各國的死傷人數超過3000萬。這段話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 A )
A. 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B. 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C. 導致中國五四運動的直接原因 D. 一場正義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9.(2022綏化中考29.)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 C )
A. 三國同盟形成 B. 三國協約建立 C. 薩拉熱窩事件 D. 凡爾登戰役
10.(2022大慶中考36.)“歷時約10個月之久的凡爾登戰役異常慘烈,交戰雙方損失近百萬人,因而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和‘屠場'之稱。”材料旨在強調( C )
A. 戰爭的規模 B. 戰爭的性質 C. 戰爭的殘酷 D. 戰爭的結果
11.(2022河北中考9.)下圖所示歷史現象( C )
A. 激起了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爭 B. 是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展的背景
C.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 D. 使西歐國家走上聯合自強道路
12.(2021銅仁市11.)下列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D )
①俄國爆發十月革命,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戰 ②薩拉熱窩事件
③美國對德宣戰 ④凡爾登戰役
A.④②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13.(2021鹽城市15.)某戰役是典型的陣地戰、消耗戰。雙方傷亡近百萬入,故有“絞肉機”“屠場”之稱,這場戰役發生在( B )
A.薩拉熱窩 B.凡爾登 C.斯大林格勒 D.珍珠港
14.(2021溫州市19.)19世紀未20世紀初,德國在全境“拼盡全力鋪設鐵路,為的只是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動員更大規模的士兵奔赴戰場”。戰爭爆發后,技術的進步卻讓“幾千名士兵在幾分鐘內就可能被機槍掃射殆盡!”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C )
A.科學革命迎來技術發明的高潮 B.一戰波及到亞、非、歐和太平洋地區
C.工業革命加劇了戰爭殘酷程度 D.戰爭粉碎了法西斯德國的侵略野心
15.(2021赤峰市17.)德國普魯士邦的內政大臣貝特曼說:“皇上首要的和基本的思想就是粉碎英國的霸權,以有利于德國。”英國首相在上院宣稱:“我們必須把任何國家在波斯灣建立海軍基地或設防港口的行為看做對英國利益的一種十分嚴重的威脅,而我們必須毫無疑問地使用我們所掌握的一切手段去抵抗它。”以上材料可以用來說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C )
A.過程 B.規模 C.性質 D.影響
16.(2021樂山市24.)右圖所示漫畫反映的是19世紀后半期“德國向英國發起挑戰“,它生動的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 A )
A.根源 B.進程
C.結果 D.導火線
17.(2021攀枝花19.)1914年9月,協約國的生鐵、鋼、煤等重要軍需品產量均落后于同盟國,到1917年卻都大幅超過同盟國。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D )
A.意大利背棄同盟國集團 B.協約國突破工業技術
C.十月革命爆發俄國退戰 D.美國參加協約國作戰
18.(2021臨沂市22.) 下圖是某一戰役的部分信息,該戰役的作戰雙方是( A )
A. 法國軍隊與德國軍隊 B. 德國軍隊與俄國軍隊
C. 英法聯軍與德國軍隊 D. 英法聯軍與德奧聯軍
19.(2021大連市25.)歷史課上,某小組圍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的原因”展開討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B )
A B C D
20.(2021懷化市15.)1914年之前,整個歐洲都彌漫著一股不安全感,許多人都預感到戰爭難以避免。這場不可避免的戰爭是( A )
A.第一次世界大戰 B.莫斯科保衛戰
C.第二次世界大戰 D.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21.(2021宜昌市19.)歷史圖片記錄了歷史瞬間的鏡頭,并且真實地再現了歷史。下列圖片中,記錄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是(B )
A. “遭到轟炸珍珠港美軍機場” B. “遭到炮轟后的凡爾登”
C. “北約轟炸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D. “諾曼底登陸”
22.(2021廣東28.)如題28表可知( C )
歐洲主要國家國防預算表 (單位:千萬英鎊)
德國 奧匈帝國 意大利 英國 法國 俄國
1890年 2.88 1.28 1.48 3.14 3.74 2.9
1914年 11.08 3.66 2.82 7.68 5.74 8.82
A.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發展極不平衡 B.軍備競賽促成兩大軍事集團形成
C.爭奪世界霸權引發列強軍備競賽 D.兩大軍事集團國防預算相差無幾
23.(2021北京17.) 1907年《英俄協約》簽訂。學者蒙格指出,英國與俄國締約的主要動機“是改變歐洲的力量對比,尤其要加上一個對付德國的砥碼”。以上材料可用于研究( A )
A.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背景 B. 經濟大危機的根本原因
C.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 D. “冷戰”對峙局面的形成
24.(2021福建27.)下列對下表所示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原因的解讀,最準確的是( C )
A.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軍事對抗 B.英國與德國矛盾的激化
C.政治經濟軍事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D.歐洲各國開展軍備競賽
25.(2020貴港中考14.)運用數據進行分析是學習歷史的一種重要方法。如表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戰是(A  )
第一次世界大戰情況統計表
持續時間 參加國家 死傷人數 經濟損失
4年多 30多個國家 3000多萬人 3400多億美元
A.人類歷史上的空前浩劫
B.一場非正義的帝國主義戰爭
C.導致五四運動爆發的原因
D.一場正義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
26.(2020天水12.)19 世紀末20世紀初,隨著三國同盟與三國協約的形成,國際局勢更加動蕩不安,爭霸各國劍拔弩張,歐洲大陸的上空密布著戰爭的烏云。這兩大集團的核心國家是( D )
A.意大利和法國 B.日本和美國 C.奧匈帝國和依國 D.德國和英國
27.(2020東營23.)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大國間力量重新組合形成了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兩大帝國主義侵略集團。下列屬于協約國的是( B )
A.英、美、法 B.英、法、俄 C.德、意、奧 D.德、意、日
28.(2020泰安13.)遠離戰爭、珍愛和平是同學們學習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后的最大感悟。下列有關第一次世界大戰歷史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D  )
A.薩拉熱窩事件是戰爭爆發的導火線
B.爆發前在歐洲形成了兩大軍事對抗集團
C.凡爾登戰役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D.第一次世界大戰是一場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戰爭
29.(2020深圳24.)下表反映出,一戰期間協約國與同盟國的軍需品生產量出現了明顯變化,發生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B )
A.意大利轉投協約國 B.美國加入戰爭 C.俄國退出戰爭 D.德國戰敗
30.(2020北京25.)多數歷史學家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應由歐洲列強分攤責任,德國不是戰爭的唯一發動者。以下能說明這一觀點的是( B )
A.第二次工業革命使德國迅速發展 B.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擴軍備戰
C.交戰國使用了許多新式武器 D.戰爭造成了 大的人員傷亡
二.非選擇題
1.(2022涼山中考16.) 一戰和二戰是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戰爭,世界上大部分人口和眾多國家卷入其中,給世界帶來巨大災難,也對戰后世界秩序產生了深遠影響。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一戰爆發前形成的兩大軍事集團的名稱是什么?一戰中有“絞肉機”“地獄” “屠場”之稱的是哪次重要戰役?
(2)二戰中不同制度、不同種族的國家面對法西斯威脅逐漸走向聯合,簽署了《聯合國家宣 言》,它的主要內容有哪些?聯合國是在二戰中哪次會議上決定成立的?
【答案】(1)三國協約、三國同盟,凡爾登戰役。
(2)簽字國保證使用自己的全部軍事和經濟資源,對德、日、意及其仆從國作戰,相互合作,決不單獨同敵人停戰議和。雅爾塔會議。
2. (2022營口中考27.) 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戰爭苦難思和平,構建和諧社會、共筑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材料一 凡爾登是法國的軍事要塞,防御工事復雜堅固。它是通往巴黎的門戶和法軍戰線的中樞。1916年,德軍進攻凡爾登,用炮彈不斷轟擊法軍陣地,還使用了毒氣彈。這場戰役異常慘烈,死亡人數太多,有“絞肉機”“地獄”“屠場”之稱。
——摘自統編版義務教育教科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
(1)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這場法國與德國的較量發生在哪次戰爭中?材料一中的凡爾登戰役被稱為“絞肉機”“地獄”“屠場”,說明了什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戰主要事件年代尺
(2)請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的標志。諾曼底登陸成功在戰爭中有什么作用?二戰中,中國成為牽制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力量,中國戰場在戰爭中的地位如何?結合年代的分析反法西斯國家取得勝利的主要原因。
材料三 回首最近100多年的歷……人類遭受了兩次世界大戰的劫難,那一代人最迫切的愿望,就是免于戰爭、締造和平……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是人類孜孜以求的目標,也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基本遵循。
——摘自2017年1月習近平在日內瓦發表的題為《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演講
(3)請結合所學知識,寫出二戰后為“免于戰爭、締造和平”而建立的國際組織名稱根據材料三概括建立這一組織的作用。
(4)和平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夢想,請結合上述材料淡談你的感受。
【答案】(1)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戰);說明了戰爭的殘酷性;戰役異常慘烈;戰役死傷慘重。(答出一點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題意也可得分)
(2)《聯合國家宣言》的簽署/發表/頒布/發布;開辟歐洲第二戰場;德國陷入東西兩個戰場的夾擊之中。(答出一點即可得分)中國戰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世界反法西斯國家的聯合;世界反法西斯國家協同作戰;世界人民的團結合作;各國人民并肩戰斗的偉大勝利;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偉大勝利。
(3)聯合國;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有利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
(4)珍愛和平,反對戰爭;鑄劍為犁,守衛和平;加強國際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維護世界和平安寧;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為維護全球和平與安全做出自己的貢獻,樹立大國典范;始終堅持和平發展理念,積極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維護世界秩序,為維護世界和平注入強大活力。
3.(2019包頭13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分)
材料一 第二次工業革命后,德國經濟快速發展,法國的經濟發展速度相對緩慢。當時的世界,煤炭和鋼鐵是最重要的工業材料,而法德邊境富繞的煤鐵資源成為兩國百年恩仇的根源。
材料二 美蘇“冷戰”開始后,西歐國家逐漸認識到,必須走聯合的道路才能獲得發展,而西歐聯合的關鍵是法德兩個國家實現和解。1950年,法國外交都長舒曼提出“煤鋼聯營計劃”,將法德兩國重工業發展的經濟利益綁定一處,這個計劃得到了德國的支持。
(1)根據材料一,說明法德兩國百年恩仇的根源。結合所學知識,列舉法德兩國在一戰前后對立的表現。(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法德和解的方式并分析對歐洲發展的促進作用。(5分)
【答案】(1)根源:爭奪煤鐵資源。對立表現:三國同盟和三國協約的對抗;一戰中的凡爾登戰役;戰后法國參與簽訂懲罰德國的《凡爾賽條約》。(4分
(2)方式:經濟合作(經濟利益綁定,煤鋼聯營)
作用:逐漸消除了戰爭留下的積怨,實現了和解,有利于歐洲一體化進程;隨著歐洲各國合作的不斷加強。促進了歐洲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高。(5分)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古丈县| 霸州市| 蓝田县| 康定县| 巴林左旗| 苏尼特左旗| 卢龙县| 汪清县| 延川县| 小金县| 温州市| 焉耆| 泸州市| 灌阳县| 固镇县| 桂东县| 屏东县| 西青区| 镇赉县| 鄄城县| 许昌县| 若尔盖县| 苗栗县| 同仁县| 来宾市| 柳州市| 遂昌县| 乌海市| 石河子市| 会宁县| 灵武市| 安阳市| 高阳县| 莱芜市| 班玛县| 嘉荫县| 饶平县| 涞源县| 乌拉特后旗| 合水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