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下第13課羅斯福新政(學生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知識要點】必背知識點一:從繁榮到危機1.背景: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但是繁榮的表象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3.爆發: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股票價格突然暴跌,經濟大危機開始。4.特點: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大。5.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人民群眾深受其害;引發各國政治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動蕩。.應對:德國、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權;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必背知識點二:羅斯福新政1.目的: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2.內容:(1)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2)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3)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4)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的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5)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3.特點: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4.結果: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5.積極意義: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局限性:新政是美國政府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必記圖片名稱:羅斯福發表演說相關史實:羅斯福新政貢獻:羅斯福主導實施“新政”;領導美國人民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名稱: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解說詞:這是羅斯福新政期間推行“以工代賑”的典型事例【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2雅安中考18.) 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制定了一個大規模的公共工程計劃來吸收無職業者,起先是給各州蓋房、筑路、修橋、興校提供貸款,后來是實施直接的聯邦工程方案。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 )A. 穩定農產品價格 B. 恢復銀行信用C. 加強對工業指導 D. 解決失業問題2.(2022金昌市中考18.)“‘新政’以資產階級民主范圍內的國家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由于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前所未有的干預,從而大大擴大了聯邦政府和總統的權力。”通過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 )A. 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 建立健全社會立法C. 恢復對國家制度的信心 D. 擴大聯邦政府權力3.(2022婁底中考19.)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德國、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道路。美國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A. 新經濟政策 B. 羅斯福新政 C. 斯大林模式 D. 馬歇爾計劃4.(2022北京中考17.) 1935年,美國政府成立農村電氣化管理局,提供低息貸款發展農村供電系統。1941年,美國五分之二的農場用上了電。這得益于( )A. 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 D.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5.(2022云南省中考22.) 羅斯福新政實施后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其中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的措施是( )A. 整頓金融體系 B. 推行“以工代賑” C. 調整農業政策 D. 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6.(2022臺州中考5.)某同學在探究羅斯福新政時運用了史料實證的方法。下列信息反映了美國采取應對危機的手段是( )◆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政府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國家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A. 市場調節 B. 同伴互助 C. 國家干預 D. 對外侵略7.(2022天津中考24.) 羅斯福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出“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政府對待這項任務就像對待戰爭的緊急狀態一樣。”表明他準備( )A. 調節農業生產和銷售 B. 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C. 增加人們的就業崗位 D. 宣布國家進入備戰的狀態8.(2022涼山中考11.)1929-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1/3以上,貿易額減少了2/3。美國的工業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70%。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美國( )A. 進行南北戰爭 B. 實施羅斯福新政C. 廢除黑奴制 D. 走上法西斯道路9.(2022廣安中考13.)“爐邊談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通過廣播的形式向美國民眾進行政策解讀、宣傳乃至社會動員的演講方式。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任期間發表“爐邊談話”30余次,其內容包括( )A. 頒布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B. 爭取民眾對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政的支持C. 支持玻利瓦爾、圣馬丁領導的南美洲獨立運動D. 分世界為“自由國家”和“極權政體”兩個營壘10.(2022泰安中考13.) 1929—1933年,美國的工業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70%,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1500萬~1700萬人失業。這反映了美國( )南北戰爭破壞性巨大 B. 經濟危機空前嚴重C. 以工代賑措施受挫 D. 整頓金融體系失敗11.(2022赤峰中考17.)下表是美國政府投資修建公共工程。其直接目的是( )時間 項目1933—1937年 國有林區740萬英畝;國有公園20萬畝1935—1942年 公路664萬英里;機場285個A. 緩解就業壓力 B. 完善基礎設施 C. 加速戰爭準備 D. 推廣科技成果12.(2022營口中考24.)下圖是新政期間,美國政府為增加就業機會而建設的田納西水利工程,這體現了( )A. 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B. 美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C. 國家走上對外擴張道路 D. 政府延續自由放任政策13.(2022鹽城中考18.)羅斯福說:“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定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的制度面臨毀滅邊沿的時候,是這個政府挽救了它。”其意在表明新政( )A.徹底消除了經濟大危機 B. 恢復了自由放任政策C.解決了社會的根本矛盾 D. 維護了資產階級利益14.(2022恩施州中考13.) 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蘇俄和美國都通過改革來應對危機,這兩次改革的相同點是( )A. 都從根本上解決了危機 B. 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 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D. 都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15.(2022綏化中考30.)1933年,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一上任就宣布實施新政的美國總統是( )A. 克里孟梭 B. 威爾遜 C. 馬歇爾 D. 羅斯福16.(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23.)羅斯福1938年談到“新政”。時說:“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其中“新應用”指的是( )A. 革新技術完成產品升級換代 B. 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緩和危機C. 通過殖民擴張開拓海外市場 D. 發揮信息技術對經濟的促進作用17.(2022大慶中考39.)互聯網上有這樣一位人物的簡介,他是連任四屆的“輪椅總統”,實施新政,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為打敗法西斯國家做出了貢獻。據此,你可以斷定這位人物是( )A. 勞和·喬治 B. 希特勒 C. 丘吉爾 D. 富蘭克林·羅斯福18.(2022百色中考14 .)1933年,美國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各行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這表明美國( )A. 不再實行市場經濟 B. 全面實行了國有化政策C. 開始實行計劃經濟 D. 推行國家干預經濟政策19.(2022廣東中考 27.) 1938年,羅斯福政府頒布的《公平勞動標準法》規定:工人最低工資每小時40美分,最高工時每周40小時,加班工資增半。但這一法案并未把海員、漁民、家仆及農業工人等列入在內。材料表明美國( )A. 全面粗暴干預經濟危機 B. 階級矛盾根本消除C. 并未普遍實現公平勞動 D. 社會已經分崩離析20.(2022白銀中考7 .)"他無意發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便它恢復健康。"材料評述的是( )A. 美國南北戰爭 B. 羅斯福新政C. “歐洲復興計劃” D. 美國"新經濟”21.(2022安徽中考14 .)1934年,洛雷納·希科克在美國訪問數月后感慨道:我原以為至少在大工業中法規會起作用,但我現在敢斷言,99%的美國大企業正試圖撕毀法規,而小企業則連假裝遵守都不干。這表明,羅斯福新政( )A. 克服了經濟危機沖擊 B. 遭到了部分資本家抵制C. 解決了社會的基本矛盾 D. 實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22.(2022福建中考26 .)1933年6月,美國羅斯福政府頒布的《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將全國的工業劃分為17個部門,分別成立協商委員會,負責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時數。其頒布的主要目的是( )A. 國家干預生產提高勞動效率 B. 調整生產規模以穩定物價水平C. 調節生產與消費及勞資關系 D. 奠定美國工業生產發展的基礎23.(2021阜新市16.)1935年,美國國會以372票通過了《社會保障法》,頒布此法令的總統是( )A. 華盛頓 B. 林肯 C. 羅斯福 D. 威爾遜24.(2021北部灣經濟區15.)將不同類型的史料相互結合、相互印證,能促進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以下兩則史料能印證( )A.美國開展了工業革命 B.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C.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 D.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5.(2021赤峰市3.)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主持興修農田水利等若干基礎工程,他命人從登記造冊的貧苦農戶中,優先招募7000 多名農夫參加基礎工程建設,不僅政績斐然,而且扶貧作用非常明顯。1000多年后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應對經濟危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這種做法屬于( )A.輕徭薄賦 B.勤政愛民 C.以工代賑 D.社會保障26.(2021遂寧市8.)“羅斯福無意發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使它恢復健康。”材料表明羅斯福新政( )A. 是資本主義內部的一次自我調節 B. 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模式C. 放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D. 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27.(2021攀枝花23.)“各工業企業制定公平競爭法規,確定各企業的生產模式、價格水平、工資標準和工作時數。”這一規定屬于羅斯福新政中的( )A.整頓金融體系 B.對工業的計劃指導C.調整農業政策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28.(2021甘孜州32.)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給農民適當的補貼,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牲畜。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A.提供就業機會 B.調節產銷矛盾C.維護生態平衡 D.保障工人權益29.(2021達州市25.)2021年6月,央視新聞追蹤報道:云南省的亞洲野象群為尋找食物北遷,沿途造成大量損失……針對這一情況,當地政府立即采取補貼民眾損失,提供大象食物、修筑象群通往市中心的隔離墻等措施,以保護人和大象的安全。促進人與動物的和諧共生。下列歷史事件與上述材料在解決國內社會問題時采用了相似手段的是( )A.馬歇爾計劃 B.彼得一世改革C.杜魯門主義 D.羅斯福新政30.(2021聊城市23.) 1933年,經濟學家凱恩斯在給某一國家領導人的信中寫道:“您已經成為各國力求在現行制度范圍內運用明智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病的人們的委托人。”該領導人應是( )A. 斯大林 B. 赫魯曉夫 C. 威爾遜 D. 羅斯福二.非選擇題1.(2022衡陽中考26.)2022年6月6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目前我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1萬億元。閱讀有關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歷史,完成答題。【水沃天府】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壩)……又灌溉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形容蜀地物產豐饒,像大海一樣富有)。故……曰:“水旱從人,不知饑懂。”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三《蜀志》【千里通波】材料二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蘇聯奇跡】材料三 蘇聯一五計劃期間在第聶伯河上修建的水電站【新政工程】材料四 田納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建立起來的大型綜合項目。田納西河流域面積廣闊,但由于無節制的開發,這一地區水土流失嚴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建立田納西流城管理局,允許該局建造和管理田納西河流域的水壩。田納西流域局管理局不僅解決了大量工人的就業問題,而且刺激了經濟的恢復和增長。經過綜合開發和治理,田納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護,許多土地恢復耕種。田納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發揮了什么作用?(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大運河中心城市的名稱,并分析大運河修建產生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為什么能在短期內完成這一偉大工程?(4)根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分析田納西流域管理局設立的背景及發揮的作用。【你建議】(5)入夏,南方進入汛期,出現洪澇災害:各個地方也會存在不同的水利問題。請就本地水利問題談談你的建議。2.(2022郴州中考23.) 大國興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是,農奴制嚴重制約了這一時期俄國的經濟發展。1853—1856年,俄國同奧斯曼帝國在克里木半島進行戰爭,英、法支持奧斯曼帝國,俄國戰敗。這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下俄國軍事和經濟的落后,同時加劇了俄國國內的社會矛盾。材料二 美國南北方不同的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同時,對美國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態度也不相同……(1)19世紀六十年代俄美兩國都面臨嚴重危機,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兩國應對危機的辦法。材料三(2)請你指出材料三兩幅圖片之間的內在聯系。材料四 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的工業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蘇聯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也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沒有尊重經濟規律,隨著時間推移,蘇聯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20世紀70年代,為了同美國展開軍備競賽,蘇聯把科技進步的重心放在軍事方面,國民經濟呈現畸形發展狀態。蘇聯的一些重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常規武器、核武器、航天技術可以同美國抗衡,但是,蘇聯的輕工業產品和新興產業明顯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為蘇聯經濟的痼疾。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領導人。不久,他開始實施加速經濟改革的方案,但總體效果仍然不佳,又轉向政治體制改革,取消蘇共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倡導“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這些措施使人們的思想發生混亂,無政府狀態蔓延,局勢迅速失控。西方國家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加緊推行“和平演變”戰略。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以上材料皆摘編自部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3)根據材料四,概括蘇聯解體的原因。(4)綜合上述所有材料,請你談談美蘇的興衰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啟示?3.(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14.)【學有所悟】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曾出現一些以“新”命名的事件,下列材料涉及到其中的兩例:材料一 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經濟政策”(NEP),這一政策允許局部地恢復資本主義。農民們被準許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私人可以經營小商店和小工廠。農民和新商人都能雇傭勞動力,并能保留他們在經營中獲得的利潤……對列寧來說,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史學界一直對羅斯福新政持批評態度,認為羅斯福并沒有放棄他的階級屬性,羅斯福新政的目的仍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摘自部編版九年級下冊《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經濟政策”到底“新”在哪里你認為列寧所說的“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的含義是什么?(2)“羅斯福新政”之“新”指什么?二所述觀點,你是否費同?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3)了解“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相關內容后,你有什么感悟?1929年10月24日,美國證券市場股票價格暴跌。驚慌失措的人們聚集在位于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下第13課羅斯福新政(教師版)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知識要點】必背知識點一:從繁榮到危機1.背景:20世紀20年代,美國經濟空前繁榮,新興產業迅猛發展,但是繁榮的表象下隱藏著巨大的危機。2.根本原因:資本主義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產社會化和生產資料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3.爆發:1929年10月下旬,美國股票價格突然暴跌,經濟大危機開始。4.特點:時間長、波及范圍廣、破壞性大。5.影響: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人民群眾深受其害;引發各國政治危機,加劇了世界局勢的動蕩。.應對:德國、日本建立法西斯政權;美國實行羅斯福新政。必背知識點二:羅斯福新政1.目的: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2.內容:(1)整頓金融體系: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恢復銀行信用。(2)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制定公平競爭法規,協調各個工業部門的企業活動;規定雇員有組織起來進行談判的權利,確定最低工資標準,限制工時;通過《全國勞工關系法》,在一定范圍內維護工人合法權益。(3)調整農業政策:通過《農業調整法》,對全國農業生產和銷售進行調節,限制產量,穩定農產品價格。(4)推行“以工代賑”:通過投資興建大量的公共設施,如水庫、發電站、公路、橋梁、機場、運動場、公園等,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5)建立社會保障制度:通過《社會保障法》,建立社會保障制度;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3.特點:采用國家干預手段來扭轉經濟形勢。4.結果:新政期間,美國經濟開始緩慢復蘇,工業生產有所恢復,就業人數逐步增加,人民生活得到改善。5.積極意義:增強了美國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恢復了美國人民的信心,對資本主義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局限性:新政是美國政府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必記圖片名稱:羅斯福發表演說相關史實:羅斯福新政貢獻:羅斯福主導實施“新政”;領導美國人民參與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名稱:美國田納西水利工程解說詞:這是羅斯福新政期間推行“以工代賑”的典型事例【真題演練】一.選擇題1.(2022雅安中考18.) 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制定了一個大規模的公共工程計劃來吸收無職業者,起先是給各州蓋房、筑路、修橋、興校提供貸款,后來是實施直接的聯邦工程方案。美國這樣做的目的是( D )A. 穩定農產品價格 B. 恢復銀行信用C. 加強對工業指導 D. 解決失業問題2.(2022金昌市中考18.)“‘新政’以資產階級民主范圍內的國家干預,在一定程度上恢復了人們對美國國家制度的信心……由于政府通過國會新的立法對美國社會經濟生活實行前所未有的干預,從而大大擴大了聯邦政府和總統的權力。”通過材料可知,羅斯福新政的主要特點是( A )A. 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 B. 建立健全社會立法C. 恢復對國家制度的信心 D. 擴大聯邦政府權力3.(2022婁底中考19.)20世紀二三十年代,為了擺脫經濟危機,德國、意大利和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道路。美國采取的應對措施是( B )A. 新經濟政策 B. 羅斯福新政 C. 斯大林模式 D. 馬歇爾計劃4.(2022北京中考17.) 1935年,美國政府成立農村電氣化管理局,提供低息貸款發展農村供電系統。1941年,美國五分之二的農場用上了電。這得益于( B )A. 糧食稅代替余糧收集制 B. 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 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計劃 D. 互聯網技術的應用5.(2022云南省中考22.) 羅斯福新政實施后美國經濟緩慢復蘇。其中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的措施是( B )A. 整頓金融體系 B. 推行“以工代賑” C. 調整農業政策 D. 加強對工業的計劃指導6.(2022臺州中考5.)某同學在探究羅斯福新政時運用了史料實證的方法。下列信息反映了美國采取應對危機的手段是( C )◆國會通過《緊急銀行法案》,對銀行業進行整頓◆政府通過投資興建大量公共設施,為失業者提供就業機會◆國家建立應急的救濟機構,利用過剩物資救濟失業家庭A. 市場調節 B. 同伴互助 C. 國家干預 D. 對外侵略7.(2022天津中考24.) 羅斯福在總統就職演說中提出“我們最重大的首要任務,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這一任務,政府對待這項任務就像對待戰爭的緊急狀態一樣。”表明他準備( C )A. 調節農業生產和銷售 B. 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C. 增加人們的就業崗位 D. 宣布國家進入備戰的狀態8.(2022涼山中考11.)1929-1933年,整個資本主義世界的工業產量下降1/3以上,貿易額減少了2/3。美國的工業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70%。為應對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美國( B )A. 進行南北戰爭 B. 實施羅斯福新政C. 廢除黑奴制 D. 走上法西斯道路9.(2022廣安中考13.)“爐邊談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通過廣播的形式向美國民眾進行政策解讀、宣傳乃至社會動員的演講方式。富蘭克林·羅斯福在任期間發表“爐邊談話”30余次,其內容包括( B )A. 頒布世界上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B. 爭取民眾對國家干預經濟的新政的支持C. 支持玻利瓦爾、圣馬丁領導的南美洲獨立運動D. 分世界為“自由國家”和“極權政體”兩個營壘10.(2022泰安中考13.) 1929—1933年,美國的工業產量下降超過40%,貿易額減少70%,大量企業破產,銀行倒閉,失業人數激增,1500萬~1700萬人失業。這反映了美國( B )南北戰爭破壞性巨大 B. 經濟危機空前嚴重C. 以工代賑措施受挫 D. 整頓金融體系失敗11.(2022赤峰中考17.)下表是美國政府投資修建公共工程。其直接目的是( A )時間 項目1933—1937年 國有林區740萬英畝;國有公園20萬畝1935—1942年 公路664萬英里;機場285個A. 緩解就業壓力 B. 完善基礎設施 C. 加速戰爭準備 D. 推廣科技成果12.(2022營口中考24.)下圖是新政期間,美國政府為增加就業機會而建設的田納西水利工程,這體現了( A )A. 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B. 美國建立資產階級專政C. 國家走上對外擴張道路 D. 政府延續自由放任政策13.(2022鹽城中考18.)羅斯福說:“從來在美國沒有另外一個人比我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私人企業、私有財產和私人利潤有著更堅定的信仰……當這個私人利潤和自由企業的制度面臨毀滅邊沿的時候,是這個政府挽救了它。”其意在表明新政( D )A.徹底消除了經濟大危機 B. 恢復了自由放任政策C.解決了社會的根本矛盾 D. 維護了資產階級利益14.(2022恩施州中考13.) 改革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蘇俄和美國都通過改革來應對危機,這兩次改革的相同點是(D )A. 都從根本上解決了危機 B. 都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C. 都是資產階級性質的改革 D. 都是對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15.(2022綏化中考30.)1933年,為應付日益嚴峻的經濟大危機,一上任就宣布實施新政的美國總統是( D )A. 克里孟梭 B. 威爾遜 C. 馬歇爾 D. 羅斯福16.(2022牡丹江、雞西中考23.)羅斯福1938年談到“新政”。時說:“作為一個國家,我們拒絕了任何徹底的革命計劃。為了永遠地糾正我們經濟制度中的嚴重缺點,我們依靠的是舊民主秩序的新應用。”其中“新應用”指的是( B )A. 革新技術完成產品升級換代 B. 用國家干預經濟的方式緩和危機C. 通過殖民擴張開拓海外市場 D. 發揮信息技術對經濟的促進作用17.(2022大慶中考39.)互聯網上有這樣一位人物的簡介,他是連任四屆的“輪椅總統”,實施新政,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為打敗法西斯國家做出了貢獻。據此,你可以斷定這位人物是( D )A. 勞和·喬治 B. 希特勒 C. 丘吉爾 D. 富蘭克林·羅斯福18.(2022百色中考14 .)1933年,美國通過《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各行業企業制定本行業的公平經營規章,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標準和工作日時數等,以防止出現盲目競爭引起的生產過剩。這表明美國( D )A. 不再實行市場經濟 B. 全面實行了國有化政策C. 開始實行計劃經濟 D. 推行國家干預經濟政策19.(2022廣東中考 27.) 1938年,羅斯福政府頒布的《公平勞動標準法》規定:工人最低工資每小時40美分,最高工時每周40小時,加班工資增半。但這一法案并未把海員、漁民、家仆及農業工人等列入在內。材料表明美國( C )A. 全面粗暴干預經濟危機 B. 階級矛盾根本消除C. 并未普遍實現公平勞動 D. 社會已經分崩離析20.(2022白銀中考7 .)"他無意發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便它恢復健康。"材料評述的是(B )A. 美國南北戰爭 B. 羅斯福新政C. “歐洲復興計劃” D. 美國"新經濟”21.(2022安徽中考14 .)1934年,洛雷納·希科克在美國訪問數月后感慨道:我原以為至少在大工業中法規會起作用,但我現在敢斷言,99%的美國大企業正試圖撕毀法規,而小企業則連假裝遵守都不干。這表明,羅斯福新政(B )A. 克服了經濟危機沖擊 B. 遭到了部分資本家抵制C. 解決了社會的基本矛盾 D. 實施了全面公有制政策22.(2022福建中考26 .)1933年6月,美國羅斯福政府頒布的《全國工業復興法》規定:將全國的工業劃分為17個部門,分別成立協商委員會,負責確定各企業的生產規模、價格水平、市場分配、工資水平和工作時數。其頒布的主要目的是( C )A. 國家干預生產提高勞動效率 B. 調整生產規模以穩定物價水平C. 調節生產與消費及勞資關系 D. 奠定美國工業生產發展的基礎23.(2021阜新市16.)1935年,美國國會以372票通過了《社會保障法》,頒布此法令的總統是( C )A. 華盛頓 B. 林肯 C. 羅斯福 D. 威爾遜24.(2021北部灣經濟區15.)將不同類型的史料相互結合、相互印證,能促進我們對歷史真相的認識。以下兩則史料能印證( C )A.美國開展了工業革命 B.美國爆發了南北戰爭C.美國發生了經濟危機 D.美國參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25.(2021赤峰市3.)唐代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曾主持興修農田水利等若干基礎工程,他命人從登記造冊的貧苦農戶中,優先招募7000 多名農夫參加基礎工程建設,不僅政績斐然,而且扶貧作用非常明顯。1000多年后的美國總統羅斯福為應對經濟危機,采取了類似的做法,這種做法屬于( C )A.輕徭薄賦 B.勤政愛民 C.以工代賑 D.社會保障26.(2021遂寧市8.)“羅斯福無意發動一場革命,也無意為美國創造一種新的體制機構。相反,他是在設法醫治一個資本主義社會的暫時疾病,通過護理使它恢復健康。”材料表明羅斯福新政( A )A. 是資本主義內部的一次自我調節 B. 實行自由放任的經濟模式C. 放松了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 D. 從根本上消除了經濟危機27.(2021攀枝花23.)“各工業企業制定公平競爭法規,確定各企業的生產模式、價格水平、工資標準和工作時數。”這一規定屬于羅斯福新政中的( B )A.整頓金融體系 B.對工業的計劃指導C.調整農業政策 D.建立社會保障制度28.(2021甘孜州32.)羅斯福新政期間,美國政府給農民適當的補貼,讓農民縮減耕地和屠宰牲畜。這一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B )A.提供就業機會 B.調節產銷矛盾C.維護生態平衡 D.保障工人權益29.(2021達州市25.)2021年6月,央視新聞追蹤報道:云南省的亞洲野象群為尋找食物北遷,沿途造成大量損失……針對這一情況,當地政府立即采取補貼民眾損失,提供大象食物、修筑象群通往市中心的隔離墻等措施,以保護人和大象的安全。促進人與動物的和諧共生。下列歷史事件與上述材料在解決國內社會問題時采用了相似手段的是( D )A.馬歇爾計劃 B.彼得一世改革C.杜魯門主義 D.羅斯福新政30.(2021聊城市23.) 1933年,經濟學家凱恩斯在給某一國家領導人的信中寫道:“您已經成為各國力求在現行制度范圍內運用明智實驗以糾正我們社會弊病的人們的委托人。”該領導人應是( D )A. 斯大林 B. 赫魯曉夫 C. 威爾遜 D. 羅斯福二.非選擇題1.(2022衡陽中考26.)2022年6月6日,廣西大藤峽水利樞紐灌區工程正式開工建設:目前我國在建重大水利工程投資規模超1萬億元。閱讀有關水利工程的材料,探究歷史,完成答題。【水沃天府】材料一 秦孝文王以李冰為郡守。……冰乃壅江作堋(分水的堤壩)……又灌溉三郡,開稻田,于是蜀沃野千里,號為“陸海”(形容蜀地物產豐饒,像大海一樣富有)。故……曰:“水旱從人,不知饑懂。”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晉]常璩《華陽國志》卷三《蜀志》【千里通波】材料二 隋朝大運河示意圖【蘇聯奇跡】材料三 蘇聯一五計劃期間在第聶伯河上修建的水電站【新政工程】材料四 田納西流域管理局是在羅斯福新政時期建立起來的大型綜合項目。田納西河流域面積廣闊,但由于無節制的開發,這一地區水土流失嚴重,人民生活困苦。1933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建立田納西流城管理局,允許該局建造和管理田納西河流域的水壩。田納西流域局管理局不僅解決了大量工人的就業問題,而且刺激了經濟的恢復和增長。經過綜合開發和治理,田納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護,許多土地恢復耕種。田納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1)根據材料一,李冰修建的水利工程是什么?它的修建發揮了什么作用?(2)根據材料二,結合所學知識,寫出大運河中心城市的名稱,并分析大運河修建產生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的第聶伯河水電站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蘇聯為什么能在短期內完成這一偉大工程?(4)根據材料四及所學知識,分析田納西流域管理局設立的背景及發揮的作用。【你建議】(5)入夏,南方進入汛期,出現洪澇災害:各個地方也會存在不同的水利問題。請就本地水利問題談談你的建議。【答案】(1)都江堰;防洪、灌溉、水運。(2)洛陽;加強了南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3)當時蘇聯正處于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投入大部分精力建設重工業。(4)背景:田納西河流域面積廣闊,但由于無節制的開發,這一地區水土流失嚴重,人民生活困苦。作用:不僅解決了大量工人的就業問題,而且刺激了經濟的恢復和增長;田納西河流城的土地得到了保護,許多土地恢復耕種。田納西河流域居民的收入也大福提高。(5)結合當地實際興修水利工程,完善基礎設施;完善的管理制度,增強防洪意識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2022郴州中考23.) 大國興衰更替,留下了各具特色的發展道路和經驗教訓。啟迪著今天,也影響著未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19世紀中期,俄國資本主義經濟有所發展……但是,農奴制嚴重制約了這一時期俄國的經濟發展。1853—1856年,俄國同奧斯曼帝國在克里木半島進行戰爭,英、法支持奧斯曼帝國,俄國戰敗。這充分暴露了農奴制下俄國軍事和經濟的落后,同時加劇了俄國國內的社會矛盾。材料二 美國南北方不同的經濟類型的發展,加劇了南北矛盾同時,對美國西部新增加的土地,南北方的態度也不相同……(1)19世紀六十年代俄美兩國都面臨嚴重危機,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別指出兩國應對危機的辦法。材料三(2)請你指出材料三兩幅圖片之間的內在聯系。材料四 1928—1937年,蘇聯先后完成了第一個、第二個五年計劃,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了強大的工業國。工業總產值已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蘇聯的工業化速度引起全世界的關注。蘇聯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促進了蘇聯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也為蘇聯軍民奪取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沒有尊重經濟規律,隨著時間推移,蘇聯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嚴重體制障礙。20世紀70年代,為了同美國展開軍備競賽,蘇聯把科技進步的重心放在軍事方面,國民經濟呈現畸形發展狀態。蘇聯的一些重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常規武器、核武器、航天技術可以同美國抗衡,但是,蘇聯的輕工業產品和新興產業明顯落后。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為蘇聯經濟的痼疾。1985年,戈爾巴喬夫擔任蘇聯領導人。不久,他開始實施加速經濟改革的方案,但總體效果仍然不佳,又轉向政治體制改革,取消蘇共的領導地位,實行多黨制,倡導“公開性”和“政治多元化”,這些措施使人們的思想發生混亂,無政府狀態蔓延,局勢迅速失控。西方國家對蘇聯和東歐社會主義國家加緊推行“和平演變”戰略。1991年年底,蘇聯解體,美國成為唯一的超級大國。——以上材料皆摘編自部編版《世界歷史》九年級下冊(3)根據材料四,概括蘇聯解體的原因。(4)綜合上述所有材料,請你談談美蘇的興衰對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啟示?【答案】(1)俄國:1861年改革或亞歷山大二世改革;美國:南北戰爭。(2)圖一中的“胡佛村”居住的居民,反映了在圖二1929年-1933年反映的是經濟危機中失業工人的聚居區;1933年開始,羅斯福新政,國民生產總值提升。(3)蘇聯模式的弊端;蘇聯重點發展軍事方面,國民經濟發展畸形,輕工業和新興產業落后;戈爾巴喬夫的改革使人們的思想發生混亂,無政府狀態蔓延,局勢迅速失控;西方國家的“和平演變”。(4)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改革開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一切從實際出發等。3.(2022江漢油田潛江天門仙桃中考14.)【學有所悟】世界歷史發展進程中,曾出現一些以“新”命名的事件,下列材料涉及到其中的兩例:材料一 注重實際的列寧認識到讓步是不可避免的,因而于1921年采取了“新經濟政策”(NEP),這一政策允許局部地恢復資本主義。農民們被準許在公開市場上出售他們的農產品。私人可以經營小商店和小工廠。農民和新商人都能雇傭勞動力,并能保留他們在經營中獲得的利潤……對列寧來說,新經濟政策并不意味著社會主義在俄國的結束,而是暫時的退卻,“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摘自斯塔夫里阿諾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20世紀80年代以前,中國史學界一直對羅斯福新政持批評態度,認為羅斯福并沒有放棄他的階級屬性,羅斯福新政的目的仍是維護資產階級的利益,鞏固資本主義制度。——摘自部編版九年級下冊《世界歷史教師教學用書》(1)根據材料一指出,“新經濟政策”到底“新”在哪里你認為列寧所說的“后退一步,為的是前進兩步”的含義是什么?(2)“羅斯福新政”之“新”指什么?二所述觀點,你是否費同?請結合所學知識簡要說明理由。(3)了解“新經濟政策”和“羅斯福新政”相關內容后,你有什么感悟?【答案】(1)允許局部地恢復資本主義;局部恢復資本主義,不是要在蘇俄發展資本主義,而是為了更好地建設社會主義(2)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和指導;答案示例一:贊同,因為羅斯福新政的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利益,鞏固資本主義制度,具有一定的階級局限性;示例二:不贊同,因為羅斯福新政后,美國經濟緩慢復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示例三:部分贊同,因為新政雖然使美國經濟緩慢復蘇,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但新政是美國政府在維護資本主義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調整,它沒有改變資本主義的本質,無法解決美國社會的根本矛盾。(答出任意一種,意近即可)(3)任何政策的出臺都應符合本國國情(或符合人民的利益)1929年10月24日,美國證券市場股票價格暴跌。驚慌失措的人們聚集在位于華爾街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3課羅斯福新政(學生版).doc 第13課羅斯福新政(教師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