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下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知識要點】
必背知識點一: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1.概況: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
2.影響:
(1)積極:互聯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人際交往等領域,對現代社會生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現代社會也因互聯網變得豐富多彩;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2)消極: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必背知識點二:婦女地位的提高
1.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
2.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婦女的獨立意識增強。
3.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社會工作。
4.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必背知識點三:生態與人口問題
1.生態問題:
(1)表現:人類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化學污染破壞了臭氧層,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污染和浪費使有限的淡水資源面臨短缺危
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導致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響全球生態平衡。
(2)應對措施:提高對生態問題的認識,加強國際合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環保教育,改善人們的生活消費觀念。
2.人口問題:
(1)表現: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人口過快增長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由于發展程度不同,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質量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2)應對措施:加強國際協作,提高人口素質;制定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巧記:信息時代互聯網,重大發明計算機;女權意識在增強,婦女地位得提高;環境惡化要警惕,保護環境人人責;人口問題要重視,貧富差距客觀在)
【真題演練】
一.選擇題
1.(2022常德中考18.)科技的進步,不斷為人類經濟發展開拓廣闊的前景,同時也不斷催生新職業。以下按職業出現的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
A. 汽車司機-鐵路工人-計算機教師 B. 火車司機-網絡工程師-石油工人
C. 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工程師 D. 石油工人-輪船修理工-汽車司機
2.(2022臨沂中考25.)時至今日,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以下歷程: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信息時代。這種劃分時代的方法是( )
A. 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時代 B. 把社會制度的變革當作劃分各時代的標準
C. 將各時代的先進思想作為劃分時代的標準 D. 根據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來劃分各個時代
3.(2022蘇州中考24.)“今天.積累知識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樣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計算機儲存和檢索信息的速度,還有以光速一尤其是通過衛星向全世界發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當今社會呈現的特點是( )
A. 世界多極化 B. 經濟全球化 C. 文化多樣化 D. 社會信息化
4.(2022懷化中考21.)為了精準防控新冠疫情,“健康碼”“行程碼”“場所碼”等作為個人信息共享和出人通行電子憑證進人到我們的生活中,在精準防疫、復工復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便捷方式的出現得益于( )
A. 航天技術的應用 B. 信息技術的發展
C. 生物技術的進步 D. 能源技術的開發
5.(2022荊州中考12.)20世紀以來,世界工業生產一般經歷了從“噸重型”產品(如造船、機械、化工)為主到“公斤型”產品(如電子計算機、家用電器)為主,再到“克重型”產品(如微電子、新材料)為主的變化過程。這一變化過程說明了(  )
A. 重工業始終作為先導型產業 B. 科技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C. 國家逐漸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D. 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6.(2022黃岡、孝感、咸寧中考10.)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電腦鍵盤打字的流行,漢字書寫由持筆變為大部分由電腦完成,造成了國人提筆忘字,漢字書寫能力下降,漢字書寫也“漸行漸遠”。這反映出互聯網( )
A. 大大縮小了人類生活空間 B. 一定程度上沖擊傳統文化
C. 減少了人類獲取知識途徑 D. 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7.(2022大慶中考45.)計算機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催生了許多新興產業給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網絡成癮,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問題也隨之出現,以上現象說明了( )
A. 互聯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
B. 網絡給青少年學生的精神健康帶來危害,弊大于利
C.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D. 互聯網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
8.(2022海南中考20.)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約25億。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億。2011年,世界人口達到70億。人口過快增長帶來( )
A 人均資源增多 B. 環境壓力增大 C. 就業壓力減小 D. 性別歧視消除
9.(2022賀州中考14 .) 目前,賀州市一些縣區農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紛紛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銷售自己本地的特色農產品,推動農業生產發展。這反映了計算機網絡( )
A. 極大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B. 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C. 尚未影響農村生產生活方式 D. 使網絡銷售完全取代市場銷售
10.(2022廣東中考30 .)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為此,世界各國應該( )
A. 推進貿易自由 B. 追求攜手合作應對
C. 增強軍事實力 D. 提高婦女社會地位
11.(2022白銀中考8 .)2022年3月,印度氣溫飆升至1901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一個月,導致印度小麥作物在關鍵的生長期枯萎,這不僅使得該國小麥產量下降,也破壞了其出口預期。近年來,此類問題頻發。這表明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 )
A. 恐怖主義問題 B. 貧富分化問題 C. 毒品泛濫問題 D. 環境惡化問題
12.(2021阜新市25.)今天的中國,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網上購物;生活消費,微信支付;還可以線上辦公,線下體驗等,這說明中國充分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術是( )
A. 內燃機技術 B. 航天技術
C. 生物工程技術 D. 計算機網絡技術
13.(2022福建中考23 .)下圖分別呈現了三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內容。據此可知,其共同的影響是( )
A. 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式 B. 推動采礦和冶金業發展
C. 加劇資本主義國家矛盾 D. 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4.(2021鎮江市25.)20世紀90年代,戰后民族獨立運動的“非殖民化”歷史使命宣告完成,但大多數新興獨立國家卻出現了如下圖所示的現象。這說明( )
(據聯合國2016年的統計數據編制)
A.世界殖民體系的逐漸崩潰 B.民族獨立浪潮風起云涌
C.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高漲 D.新興國家面臨發展問題
15.(2021麗水市17.)下列四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①早期汽車 ②蒸汽機車 ③智能手機與圖像識別 ④世界首臺電子計算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6.(2021遂寧市12.)習近平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挑戰,只要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夠共克時艱,早日戰勝疫情,共同護佑世界各國人民的康寧。下列還需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共同應對的問題和挑戰有( )
①全球氣候變暖 ②人口過快增長 ③淡水資源豐富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2021鹽城市20.)近期日本要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發熱議,有網友創作漫畫諷刺日本的所謂“文明”,觀看到把核污水排入大海。此事件提醒人類要關注的問題是( )
A.人口增長過快 B.世界糧食短缺 C.全球氣候變暖 D.生態環境惡化
18.(2021廣安市15.)(2分)科技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解讀,不準確的是(  )
A.工業革命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誕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B.工業革命的發展,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C.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化強國,近代科學與文化開始產生
D.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19.(2021成都市24.)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的爆發再次證明∶沒有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隔絕的孤島,也沒有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大力提倡的是( )
利益至上 轉嫁污染 B. 貿易保護 抵制外貨
C. 對外擴張 單邊主義 D. 包容互鑒 合作共贏
20.(2021濰坊市25.)人類捕魚的歷史已經超過100萬年,但只有在過去一個半世紀里,捕撈活動因工業化漁業的誕生才變得無法持續發展。據此得到的認識是( )
A.全球化有助于經濟發展 B.經濟發展遵循自然規律
C.科技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D.工業化與時代潮流相背
21.(2021撫順、本溪、鐵嶺、葫蘆島24.)電子郵件和即時通信工具使人們方便地建立聯系,實現溝通,傳統的人際交流方式因此改變。這種“改變”的關鍵性技術是( )
A. 原子能技術 B. 生物工程技術 C. 計算機網絡技術 D. 航天技術
22.(2021桂林市15.)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最嚴重傳染病大流行。有專家提醒,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沒有控制好疫情,病毒就會向全世界蔓延。這說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要共同應對( )
A. 環境污染問題 B. 衛生健康問題 C. 世界糧食問題 D. 男女平等問題
23.(2021牡丹江、雞西25.)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對此應有的認識是( )
①人類面臨著許多挑戰 ②當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戰與變革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 ④應充分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21廣東30.)1990年,《紐約時報》一篇關于美國中西部工業的文章說:“有些工廠中發生了好像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變化,裝配生產線在全速運轉,并裁減了大部分操作工人。”由此可見( )
A.美蘇兩國冷戰達到新高潮 B.美國推進西部大開發
C.計算機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D.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
25.(2020隨州中考17.)全球經濟演變的本質就是科技突破帶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B.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
C.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推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學與技術都緊密相結合。
26.(2020廣元14.)二戰后,人類社會的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請你結合所學知識,選出有誤的一項(  )
A.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B.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婦女都沒有選舉權
C.隨著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環境惡化成為嚴重的問題
D.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
27.(2020天水15.)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后,教育部要求延遲開學。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大部分中小學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線上授課”應運而生。“線上授課”得益于( )
A.資產階級革命 B.第一次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
28.(2020咸寧12.)近代以來,新的科技發明不斷改變著社會,催生了很多新職業。下列職業按照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
A.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B.汽車司機﹣﹣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C.網絡管理員﹣﹣汽車司機﹣﹣火車司機
D.網絡管理員﹣﹣火車司機﹣﹣汽車司機
29.(2020臨沂2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發明了電子計算機,構建了計算機網絡。下列與之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
B.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生活空間
C.互聯網僅滲透到經濟、文化、娛樂領域
D.互聯網的普及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30.(2020黔東南15.)習近平主席在《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中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家園,沒有哪個國家能獨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下列與此相關的內容有( )
①全球氣候變暖 ②人口過快增長 ③水資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2022貴陽中考20.)敬畏自然,保護生態環境。閱讀材相井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時間 內容
18世紀以來 西方社會在“自然是供人類索取和利用的資源”的自然現影響下,毫無節制地開發資源,無所顧忌地排放廢棄物。
20世紀60-70年代以來 西方國家開始確立重視自然,與自和私睦相處并協調發展的現代觀念。
1972年6月 聯合國發布《人類環境空言》,第一次呼吁全人類要對自身的生存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之后,西方發達國家開始了對環境的認真治理。
1992年6月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合就世界環境與發展問題共商時策,探求協調今后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整理自梅雪芹《工業革命以來西方主要國家環境污染與治理的歷史號察》
材料三 中華先民得益于自然環境和廣大宇宙的善意滋養,生成天人合一的思維觀念。莊于主張“與天為一”“人與天一",明代王陽明提出“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可見,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論基礎與思維取向。習近平在2021年“領導人氣侯峰會”上宣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足見其對天人合一生態智慧的然繼承。
——整理自刁生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中華傳統生態智毖的傳承與發展》
(1)材料一反映了地球面臨哪些生態問題(至少兩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造成這些生態間題的歷史根源。
(2)根據材科二指出西方社會自然觀的變化。并歸納聯合國為保護生態環境所作的努力。
(3)根據材料三,說出中華先民在對待自然環境方面的態度,請你為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態環境提一條身體力行的建議。
2.(2021東營市29.)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化過程中,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風險和挑戰。人們希望有新的智慧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材料一
(1)圖-和圖二反映出人類面臨什么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世界正道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各大經濟板塊首次同時遭受重創,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運行受阻,貿易和投資活動持續低迷,發揮國際組織在經濟協調中的作用顯得格外重要。
——高飛《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2021年03月01日12:37:23中國人大網
(2)結合所學知識,舉出能“在經濟協調中”發揮作用的兩個國際組織。
材料三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之問,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2017年3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第2344號決議。這一理念集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
(3)據材料三,指出“中國方案”。對這一方案你有何認識?
3.(2021海南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社會信息化帶給人們便利的生活,如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一部手機即可全部解決。但同時也使保護個人隱私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影響著個人生命財產安全,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病毒、手機病毒讓人防不勝防:它讓網絡成為良籌不齊的各種意見的匯集地,甚至成為個別別有用心的國家、集團或個人利用的工具。
——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
材料二 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人與自然深層次矛盾日益顯現。近年來,氣侯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節選自習近平《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1)依據上述材料,概括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問題。
(2)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帶來的挑戰。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九下第22課不斷發展的現代社會(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本課知識要點和全國各地中考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知識要點】
必背知識點一:計算機網絡與現代社會生活
1.概況: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成為現代社會重要的基礎設施,標志著人類社會進入“信息時代”。
2.影響:
(1)積極:互聯網滲透到政治、經濟、文化、娛樂、人際交往等領域,對現代社會生活產生了前所未有的影響,現代社會也因互聯網變得豐富多彩;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創造了人類新的生活模式和文化觀念;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對人類的經濟活動產生了直接影響,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
(2)消極:網絡安全問題日益凸顯,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必背知識點二:婦女地位的提高
1.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婦女開始獲得選舉權。
2.20世紀六七十年代,隨著婦女解放運動的發展,歐美發達國家婦女的獨立意識增強。
3.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升,越來越多的婦女參加社會工作。
4.1979年,聯合國大會通過了《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
必背知識點三:生態與人口問題
1.生態問題:
(1)表現:人類使用煤炭、石油等礦物燃料,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加劇了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候變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化學污染破壞了臭氧層,直接威脅到人類的生存;污染和浪費使有限的淡水資源面臨短缺危
機;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土地荒漠化越來越嚴重;對森林資源的亂砍濫伐,導致熱帶雨林大片消失,直接影響全球生態平衡。
(2)應對措施:提高對生態問題的認識,加強國際合作;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加強環保教育,改善人們的生活消費觀念。
2.人口問題:
(1)表現: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在教育、就業、住房、社會保障等方面,人口過快增長也帶來了新的挑戰;由于發展程度不同,不同國家人們的生活質量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2)應對措施:加強國際協作,提高人口素質;制定人口政策,使人口增長和社會發展相適應,與資源環境相協調。
(巧記:信息時代互聯網,重大發明計算機;女權意識在增強,婦女地位得提高;環境惡化要警惕,保護環境人人責;人口問題要重視,貧富差距客觀在)
【真題演練】
一.選擇題
1.(2022常德中考18.)科技的進步,不斷為人類經濟發展開拓廣闊的前景,同時也不斷催生新職業。以下按職業出現的先后排列,正確的一組是( C )
A. 汽車司機-鐵路工人-計算機教師 B. 火車司機-網絡工程師-石油工人
C. 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工程師 D. 石油工人-輪船修理工-汽車司機
2.(2022臨沂中考25.)時至今日,人類文明的發展大致經過了以下歷程: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鐵器時代、蒸汽時代、電氣時代、原子時代、信息時代。這種劃分時代的方法是( A )
A. 用最具代表性的生產工具來代表一個時代 B. 把社會制度的變革當作劃分各時代的標準
C. 將各時代的先進思想作為劃分時代的標準 D. 根據當時的主流意識形態來劃分各個時代
3.(2022蘇州中考24.)“今天.積累知識的速度是空前的、爆炸性的……同樣空前的、爆炸性的是用計算機儲存和檢索信息的速度,還有以光速一尤其是通過衛星向全世界發送信息的速度。”材料反映了當今社會呈現的特點是(D )
A. 世界多極化 B. 經濟全球化 C. 文化多樣化 D. 社會信息化
4.(2022懷化中考21.)為了精準防控新冠疫情,“健康碼”“行程碼”“場所碼”等作為個人信息共享和出人通行電子憑證進人到我們的生活中,在精準防疫、復工復產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種便捷方式的出現得益于(B )
A. 航天技術的應用 B. 信息技術的發展
C. 生物技術的進步 D. 能源技術的開發
5.(2022荊州中考12.)20世紀以來,世界工業生產一般經歷了從“噸重型”產品(如造船、機械、化工)為主到“公斤型”產品(如電子計算機、家用電器)為主,再到“克重型”產品(如微電子、新材料)為主的變化過程。這一變化過程說明了( B )
A. 重工業始終作為先導型產業 B. 科技促進產業結構升級
C. 國家逐漸加強對經濟的干預 D. 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
6.(2022黃岡、孝感、咸寧中考10.) 隨著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電腦鍵盤打字的流行,漢字書寫由持筆變為大部分由電腦完成,造成了國人提筆忘字,漢字書寫能力下降,漢字書寫也“漸行漸遠”。這反映出互聯網( B )
A. 大大縮小了人類生活空間 B. 一定程度上沖擊傳統文化
C. 減少了人類獲取知識途徑 D. 極大地便利了人們的生活
7.(2022大慶中考45.)計算機網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催生了許多新興產業給人類社會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遇,同時網絡成癮,網絡詐騙,網絡暴力等問題也隨之出現,以上現象說明了(C )
A. 互聯網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唯一途徑
B. 網絡給青少年學生的精神健康帶來危害,弊大于利
C. 互聯網是一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
D. 互聯網已經完全取代了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
8.(2022海南中考20.)1950年,世界人口只有約25億。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突破50億。2011年,世界人口達到70億。人口過快增長帶來(B )
A 人均資源增多 B. 環境壓力增大 C. 就業壓力減小 D. 性別歧視消除
9.(2022賀州中考14 .) 目前,賀州市一些縣區農民積極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紛紛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銷售自己本地的特色農產品,推動農業生產發展。這反映了計算機網絡( A )
A. 極大影響著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 B. 安全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C. 尚未影響農村生產生活方式 D. 使網絡銷售完全取代市場銷售
10.(2022廣東中考30 .)建設美麗家園是人類的共同夢想。面對生態環境挑戰,人類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命運共同體,沒有哪個國家能獨善其身。為此,世界各國應該( B )
A. 推進貿易自由 B. 追求攜手合作應對
C. 增強軍事實力 D. 提高婦女社會地位
11.(2022白銀中考8 .)2022年3月,印度氣溫飆升至1901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一個月,導致印度小麥作物在關鍵的生長期枯萎,這不僅使得該國小麥產量下降,也破壞了其出口預期。近年來,此類問題頻發。這表明人類在發展中面臨著( D )
A. 恐怖主義問題 B. 貧富分化問題 C. 毒品泛濫問題 D. 環境惡化問題
12.(2021阜新市25.)今天的中國,人們可以足不出戶,網上購物;生活消費,微信支付;還可以線上辦公,線下體驗等,這說明中國充分應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技術是( D )
A. 內燃機技術 B. 航天技術
C. 生物工程技術 D. 計算機網絡技術
13.(2022福建中考23 .)下圖分別呈現了三次工業革命的有關內容。據此可知,其共同的影響是( A )
A. 改變了社會生活的方式 B. 推動采礦和冶金業發展
C. 加劇資本主義國家矛盾 D. 確立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14.(2021鎮江市25.)20世紀90年代,戰后民族獨立運動的“非殖民化”歷史使命宣告完成,但大多數新興獨立國家卻出現了如下圖所示的現象。這說明( D )
(據聯合國2016年的統計數據編制)
A.世界殖民體系的逐漸崩潰 B.民族獨立浪潮風起云涌
C.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高漲 D.新興國家面臨發展問題
15.(2021麗水市17.)下列四次工業革命的成果,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D )
①早期汽車 ②蒸汽機車 ③智能手機與圖像識別 ④世界首臺電子計算機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16.(2021遂寧市12.)習近平指出: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唯有團結協作才能應對各種全球性風險挑戰,只要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夠共克時艱,早日戰勝疫情,共同護佑世界各國人民的康寧。下列還需國際社會攜手努力,共同應對的問題和挑戰有( C )
①全球氣候變暖 ②人口過快增長 ③淡水資源豐富 ④土地荒漠化
A. 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7.(2021鹽城市20.)近期日本要將核污水排入太平洋引發熱議,有網友創作漫畫諷刺日本的所謂“文明”,觀看到把核污水排入大海。此事件提醒人類要關注的問題是( D )
A.人口增長過快 B.世界糧食短缺 C.全球氣候變暖 D.生態環境惡化
18.(2021廣安市15.)(2分)科技革命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遠影響。下列解讀,不準確的是( C )
A.工業革命造成了新的社會矛盾,馬克思主義誕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興起并蓬勃發展
B.工業革命的發展,為婦女社會地位的提高創造了條件,歐洲國家開始推廣大眾教育
C.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成為工業化強國,近代科學與文化開始產生
D.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推動了全球經濟的一體化發展
19.(2021成都市24.)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圍的爆發再次證明∶沒有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隔絕的孤島,也沒有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嚴峻挑戰。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應大力提倡的是( D )
利益至上 轉嫁污染 B. 貿易保護 抵制外貨
C. 對外擴張 單邊主義 D. 包容互鑒 合作共贏
20.(2021濰坊市25.)人類捕魚的歷史已經超過100萬年,但只有在過去一個半世紀里,捕撈活動因工業化漁業的誕生才變得無法持續發展。據此得到的認識是( B )
A.全球化有助于經濟發展 B.經濟發展遵循自然規律
C.科技發展阻礙社會進步 D.工業化與時代潮流相背
21.(2021撫順、本溪、鐵嶺、葫蘆島24.)電子郵件和即時通信工具使人們方便地建立聯系,實現溝通,傳統的人際交流方式因此改變。這種“改變”的關鍵性技術是( C )
A. 原子能技術 B. 生物工程技術 C. 計算機網絡技術 D. 航天技術
22.(2021桂林市15.)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最嚴重傳染病大流行。有專家提醒,只要世界上還有一個國家沒有控制好疫情,病毒就會向全世界蔓延。這說明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國要共同應對(B )
A. 環境污染問題 B. 衛生健康問題 C. 世界糧食問題 D. 男女平等問題
23.(2021牡丹江、雞西25.)十九大報告指出,世界正處于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貧富分化日益嚴重,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氣候變化等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對此應有的認識是( C )
①人類面臨著許多挑戰 ②當今世界并不太平 ③挑戰與變革是當今時代的兩大主題 ④應充分發揮聯合國等國際組織的作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4.(2021廣東30.)1990年,《紐約時報》一篇關于美國中西部工業的文章說:“有些工廠中發生了好像原子彈爆炸一樣的變化,裝配生產線在全速運轉,并裁減了大部分操作工人。”由此可見( C )
A.美蘇兩國冷戰達到新高潮 B.美國推進西部大開發
C.計算機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D.區域集團化趨勢加強
25.(2020隨州中考17.)全球經濟演變的本質就是科技突破帶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變革。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D )
A.工業革命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B.第二次工業革命使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出現了壟斷組織。
C.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的生活空間,推動了全球經濟一體化。
D.三次科技革命中科學與技術都緊密相結合。
26.(2020廣元14.)二戰后,人類社會的很多方面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人們的生活方式也隨之改變。請你結合所學知識,選出有誤的一項( B )
A.20世紀90年代以來,互聯網在全球迅速普及,標志著人類社會開始進入“信息時代”
B.今天,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和地區的婦女都沒有選舉權
C.隨著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環境惡化成為嚴重的問題
D.人口過快增長帶來了巨大的環境壓力,世界糧食問題日益凸顯
27.(2020天水15.)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后,教育部要求延遲開學。為了不耽誤學生的學習,大部分中小學開始嘗試新的教學方法,“線上授課”應運而生。“線上授課”得益于(D )
A.資產階級革命 B.第一次工業革命
C.第二次工業革命 D.第三次科技革
28.(2020咸寧12.)近代以來,新的科技發明不斷改變著社會,催生了很多新職業。下列職業按照出現的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A )
A.火車司機﹣﹣汽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B.汽車司機﹣﹣火車司機﹣﹣網絡管理員
C.網絡管理員﹣﹣汽車司機﹣﹣火車司機
D.網絡管理員﹣﹣火車司機﹣﹣汽車司機
29.(2020臨沂25.)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人們發明了電子計算機,構建了計算機網絡。下列與之相關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C )
A.計算機網絡將世界各地聯結成一個整體
B.計算機網絡極大地拓展了人類生活空間
C.互聯網僅滲透到經濟、文化、娛樂領域
D.互聯網的普及標志著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30.(2020黔東南15.)習近平主席在《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書中強調,人類只有一個家園,沒有哪個國家能獨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下列與此相關的內容有( D )
①全球氣候變暖 ②人口過快增長 ③水資源缺乏 ④土地荒漠化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1.(2022貴陽中考20.)敬畏自然,保護生態環境。閱讀材相井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一
時間 內容
18世紀以來 西方社會在“自然是供人類索取和利用的資源”的自然現影響下,毫無節制地開發資源,無所顧忌地排放廢棄物。
20世紀60-70年代以來 西方國家開始確立重視自然,與自和私睦相處并協調發展的現代觀念。
1972年6月 聯合國發布《人類環境空言》,第一次呼吁全人類要對自身的生存環境進行保護和改善。之后,西方發達國家開始了對環境的認真治理。
1992年6月 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合就世界環境與發展問題共商時策,探求協調今后環境與人類社會發展的方法。以實現“可持續發展”。
——整理自梅雪芹《工業革命以來西方主要國家環境污染與治理的歷史號察》
材料三 中華先民得益于自然環境和廣大宇宙的善意滋養,生成天人合一的思維觀念。莊于主張“與天為一”“人與天一",明代王陽明提出“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可見,天人合一思想是各家各派共同的理論基礎與思維取向。習近平在2021年“領導人氣侯峰會”上宣示:“中華文明歷來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足見其對天人合一生態智慧的然繼承。
——整理自刁生虎《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對中華傳統生態智毖的傳承與發展》
(1)材料一反映了地球面臨哪些生態問題(至少兩點)?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造成這些生態間題的歷史根源。
(2)根據材科二指出西方社會自然觀的變化。并歸納聯合國為保護生態環境所作的努力。
(3)根據材料三,說出中華先民在對待自然環境方面的態度,請你為保護我們共同的生態環境提一條身體力行的建議。
【答案】(1)溫室效應,植被破壞等。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與破壞。
(2)由向自然無止境的索取轉向對自然進行保護和改善,與自然和諧相處。發布《人類環境宣言》,召開環境保護會議。
(3)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減少浪費,綠色出行等。
2.(2021東營市29.)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演化過程中,人類面臨許多共同的風險和挑戰。人們希望有新的智慧提出新的解決方案。
材料一
(1)圖-和圖二反映出人類面臨什么問題?導致這些問題”產生的因素有哪些?
材料二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當前世界正道又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各大經濟板塊首次同時遭受重創,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運行受阻,貿易和投資活動持續低迷,發揮國際組織在經濟協調中的作用顯得格外重要。
——高飛《國際組織與全球治理》2021年03月01日12:37:23中國人大網
(2)結合所學知識,舉出能“在經濟協調中”發揮作用的兩個國際組織。
材料三 2017年1月18日,習近平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主旨演講。面對“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這一時代之問,習近平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的中國方案……2017年3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被寫入聯合國安理會第2344號決議。這一理念集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
(3)據材料三,指出“中國方案”。對這一方案你有何認識?
【答案】(1)生態環境問題、網絡安全問題。全球范圍內工業化的推進和互聯網的發展(科技的飛速發展)。
(2)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亞太經合組織(APEC)、歐盟、東盟、非盟、二十國集團(G20)、聯合國下屬經濟機構等(答出兩個即可)
(3)中國方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共贏共享。認識:這一理念集中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智慧,成為引領時代潮流和人類文明進步的鮮明旗幟。(從對中國的發展、對人類和世界的發展等角度答題均可)
3.(2021海南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社會信息化帶給人們便利的生活,如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共享經濟等,一部手機即可全部解決。但同時也使保護個人隱私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影響著個人生命財產安全,各種各樣的計算機病毒、手機病毒讓人防不勝防:它讓網絡成為良籌不齊的各種意見的匯集地,甚至成為個別別有用心的國家、集團或個人利用的工具。
——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
材料二 人類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人與自然深層次矛盾日益顯現。近年來,氣侯變化、生物多樣性喪失、荒漠化加劇、極端氣候事件頻發,給人類生存和發展帶來嚴峻挑戰。
——節選自習近平《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1)依據上述材料,概括現代社會中存在的問題。
(2)結合所學,請你談談如何應對這些問題帶來的挑戰。
【答案】(1)社會信息化帶給人們便利的生活,同時也使保護個人隱私變得越來越困難,甚至影響著個人生命財產安全,甚至成為個別別有用心的國家、集團或個人利用的工具;進入工業文明時代以來,在創造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加速了對自然資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態系統平衡。
(2)社會信息化能帶給我們便利的生活,堅持科技研發,提供更安全的支付環境,同時應注重保護個人的賬戶,防止泄露和盜用;我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應該注重對環境的保護,保持地球生態系統平衡,使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共同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晋城| 信宜市| 饶阳县| 邮箱| 东阿县| 黄冈市| 南平市| 佛学| 泰宁县| 万山特区| 鄂尔多斯市| 讷河市| 关岭| 新巴尔虎右旗| 贡山| 同心县| 安阳县| 台山市| 清丰县| 南漳县| 吉首市| 亳州市| 阿合奇县| 涿鹿县| 饶平县| 河东区| 昌宁县| 沁阳市| 安塞县| 平顺县| 江陵县| 万山特区| 永顺县| 拜城县| 松桃| 西吉县| 聂荣县| 赤壁市| 祁门县| 迁西县| 扶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