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認識溶液的酸堿性。(2)學會用酸堿指示劑判斷溶液的酸堿性。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和動手操作的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指示劑的發現過程,讓學生感受追求真知永不困倦,探究真理永無止境的精神。(2)會用溶液的酸堿性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二、重難點重點:溶液的酸堿性。難點:酸性溶液與堿性溶液的應用。三、教學過程一:化學來自生活教師:酸甜苦辣是我們知道的幾種味道,人們常用””酸甜苦辣來形容生活的多種滋味,本節課準備一杯檸檬汁,蘇打水,讓學生大膽品嘗進行分辨。教師:生活中那些物質給我們留下酸的感覺?學生:食醋,橘子,青蘋果等教師:生活中可以通過品嘗來知道酸味,味道是物質某種性質的反映但通常情況下,我們是不允許品嘗化學試劑的味道的,那么我們怎么確認物質的酸性和堿性呢?二:化學高于生活展示:鹽酸,醋酸,碳酸鈉,氫氧化鈣,食鹽水,糖水等溶液教師:這幾種溶液你可知是酸性還是堿性強調:三不原則提問:有沒有好的方法學生:用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學生回憶:在上冊的學習中,我們將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溶液由紫色變成紅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了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探究微粒在不斷運動時,學習了氨水能使無色酚酞變紅。前面學習了紫色石蕊試液、無色酚酞試液,那這兩種試液在酸性、堿性、中性溶液中顏色如何變化呢?教師:演示實驗,歸納,總結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分辨白醋、碳酸鈉溶液、糖水、稀鹽酸、石灰水、食鹽水的酸堿性學生分組實驗:向白醋、碳酸鈉溶液、糖水、稀鹽酸、石灰水、食鹽水分別滴入1~2滴紫色石蕊試液或無色酚酞記錄現象。)探究歸納:稀鹽酸、白醋這些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表現出酸性;純堿溶液、石灰水等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藍,這些溶液顯堿性;食鹽水、糖水等溶液不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呈中性。無色酚酞只能鑒別出堿性溶液。討論:無色酚酞試液和紫色石蕊試液的異同教師:為使用方便,我們制作了紅色石蕊試紙和藍色石蕊試紙實驗:⑴稀鹽酸、稀硫酸與藍色石蕊試紙⑵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與紅色石蕊試紙)探究歸納:⑴稀鹽酸、稀硫酸等酸性溶液能使藍色石蕊試紙反應變紅色;⑵氫氧化鈉溶液、石灰水等堿性溶液能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酸堿指示劑這么好用。那他們是如何被發現的呢三:追求真理的波義耳視頻:波義耳與酸堿指示劑的發現多媒體播放《波義耳與酸堿指示劑》動畫的第一部分,主要內容為300多年前的一天清晨波義耳偶然發現酸液使紫羅蘭的花瓣變紅了。教師:一個偶然的發現讓我們認識到了一位偉大的波義耳。教師:強調科學探究精神教師:生活中還有哪些物質可以用于制作酸堿指示劑呢?怎么制作呢?視頻:自制酸堿指示劑四:知識賜予了我們一雙火眼金睛教師:實驗臺上有三瓶無色溶液,分別是鹽酸、氯化鈉溶液、石灰水,但是標簽已經脫落。你能設計實驗來區別出這三種液體分別是什么溶液?教師:習題教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呢?(引導學生討論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去總結) 教師:同學們總結得非常好。通過觀察,我發現同學們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有著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想象力和較強的科學探究能力,只要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肯定會學有所成,我們就是未來的波義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