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1秋教科版(2017)科學二年級上冊各單元知識點匯總歸納課文目錄第一單元 我們的地球家園 第二單元 材料1. 地球家園中有什么 1. 我們生活的世界2.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 2. 不同材料的餐具3. 太陽的位置和方向 3. 書的歷史4. 觀察月相 4. 神奇的紙5. 各種各樣的天氣 5. 椅子不簡單6. 不同的季節(jié) 6. 做一頂帽子7. 做大自然的孩子 科學閱讀第一單元《我們的地球家園》知識點歸納第1課地球家園中有什么1、地球家園包括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其中自然世界有山川、河海、動植物等,人工世界指人類用材料加工而成的各種物體;地球家園還包括地球外部全程的空氣和云等。2、站在地球家園往外看,更遠處還有日月星辰等天體,這些雖然不屬于地球家園的范圍,但是會對地球家園產生影響。第2課 土壤——動植物的樂園1、土壤不僅為植物提供必需的營養(yǎng)和水分,而且也是土壤動物賴以生存的棲息場所。2、土壤中有多種多樣的生物,我們可以通過放大鏡等工具從表層向深層的觀察校園內的土壤,我們能夠看到蚯蚓等生物。士國--動值物的樂園第3課 太陽的位置和方向1、太陽給我們的地球家園帶來光和熱,它的運動是有規(guī)律的,我們可以利用太陽的運動規(guī)律來辨認方向。2、太陽的光和熱對植物的生長、動物和人類的生存有著重要影響。3、早晨面對太陽時,我們的前方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中午我們面對太陽時,前面是南;傍晚我們面對太陽時,前面是西。第4課 觀察月相1、月相是變化的,不同的夜晚月相可能不相同。2、月相是逐漸發(fā)生變化的,有時月相亮面逐漸變大,有時逐漸變小。第5課 各種各樣的天氣1、天氣是一定區(qū)域短時段內的大氣狀杰及其變化的總稱。2、天氣現象有陰、晴、雨、雪、風等。3、降水、光照、風等天氣要素會影響動植物,也會影響農業(yè)灌溉、風力發(fā)電等在內的人們的生產生活。第6課 不同的季節(jié)1、我們的地球家園有四季,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的四個季節(jié),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2、季節(jié)變化對植物生長、動物遷徙和人類衣著會產生影響。第7課 做大自然的孩子1、人類的生活與動植物有著千絲萬縷的練習,有些聯系是直接的,有些聯系是間接的。2、人類的衣食住行離不開動植物提供的資源。第二單元 《材料》知識點歸納梳理一、我們生活的世界1、我們周圍的世界可分為自然世界和人工世界,人工世界是由人設計并制造出來的。2、物品是由材料制成的,不同材料具有各自的特點,可以把物品按材料分類。二、不同材料的餐具1、每種材料都有各自的特點,同種物品可以由不同材料組成。2、金屬、陶瓷、塑料、木都可以制成餐具,不停材料的餐具能滿足不同的功能需要,適合不同的人群使用,各有優(yōu)缺點。三、書的歷史1、書的發(fā)展過程中,人們根據需要,不斷選擇、優(yōu)化材料。四、神奇的紙1、普通的紙經過加工、改造、優(yōu)化,能夠制作出具有一定功能的物品。2、折疊后的瓦楞紙大大加強了普通紙的承載力和隔熱能力。五、椅子不簡單1、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椅子的不同部位所用材料不同。2、椅子由靠背、扶手、做點、支架、椅腳等部分構成,組成他們的材料可能有所不同。六、做一頂帽子1、我們在制作帽子測量頭尾的時候,可以先用軟尺測量出頭圍后在紙上畫圈,也可以用扭扭棒測量頭尾,還可以直接將測量了頭尾的扭扭棒在帽子里固定形狀。2、某些材料可以反復使用,一些廢棄的物品可以用來制造新的產品。期中知識點復習練習卷及答案一、填空題(每空1分,共18分)1. 在校園內我聽到過 、 、 和 等聲音,我們可以用高、 、 、 等科學詞匯來描述這些聲音。2. 聲音是由物體的 而產生的,物體停止 ,聲音也就消失了。3. 聲音能在 、 、 中傳播,聲音的傳播離不開 。4. 無論白天還是夜晚,我們都在 ,吸氣時, 擴張, 收縮;呼氣時, 收縮, 放松。二、判斷題(對的打“√”,錯的打“×”)(每題2分,共20分)1. 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飛濺,是因為音叉在振動。…………………………( )2. 聲音能向四面八方傳播。………………………………………………………………( )3. 聲音不能在木頭中傳播。………………………………………………………………( )4. 物體振動得越快,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得越慢,發(fā)出的聲音就越低。……( )5. 聲音在不同物體中的傳播效果是不一樣的,像米尺的傳播效果就比棉線要好。…( )6. 用不同的力氣敲擊同一個音叉,聲音的高低會發(fā)生變化。…………………………( )7. 彈簧沒有發(fā)出聲音,說明彈簧沒有發(fā)生變化。………………………………………( )8. 當鑼停止振動后,它還能發(fā)出聲音。………………………………………………( )9. 在平靜狀態(tài)下,人一分鐘呼吸次數一般在60~100下。………………………………( )10. 如果運動時我們的呼吸量增加了,說明我們的身體得到了鍛煉。………………( )三、選擇題(每題2分,共24分)1. 能讓橡皮筋發(fā)出聲音的是( )。A. 拉伸橡皮筋 B. 按壓橡皮筋 C. 彈撥橡皮筋2. 我們耳朵里有一個( ),它時時刻刻都在接收著各種聲音并產生振動。A. 鼓膜 B. 聽小骨 C. 耳蝸3. 在“1 1 5 5 6 6 5 - ”樂曲中,( )音最高。A. 1 B. 5 C. 64. 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約為( )米/秒。A. 1440 B. 340 C. 50005. 有關聲帶,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聲帶越緊,發(fā)出的聲音越低B. 發(fā)聲時,我們用手輕輕地放在喉結處,就能感覺到聲帶在振動C. 聲帶就像一根橡皮帶,能松能緊6. 用力擊打音叉后,立刻將音叉浸入水中,用耳朵貼近水槽,如圖所示,( )聽到聲音。A. 不能B. 能C. 不能確定7. 下列物質中傳播聲音效果最好的是( )。A. 鋁箔 B. 空氣 C. 棉線8. 物體振動的速度( ),物體發(fā)出的聲音就越高。A. 越慢 B. 越快 C. 不快、不慢9. 我們朗讀課文的聲音是由( )的振動而產生的。A. 嘴唇 B. 喉嚨 C. 聲帶10. 用相同的力去敲擊大小不同的音叉,( )發(fā)出的聲音高。A. 最大的音叉 B. 最小的音叉 C. 大小居中的音叉11. 下列( )活動每分鐘呼吸的次數將最多。A. 寫作業(yè) B. 慢走100步 C. 跳繩50個12. ( )是人體發(fā)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A. 肺活量 B. 彈跳力 C. 飯量四、連線題(共12分)撥動拉得較緊的橡皮筋撥動拉得較松的橡皮筋 聽到的聲音高用力敲擊鑼輕輕敲擊鑼 聽到的聲音低鼓皮振動得快鼓皮振動得慢 聽到的聲音強彈撥伸出桌面距離長的尺子彈撥伸出桌面距離短的尺子 聽到的聲音弱五、探究題(共26分)1. 下表是一般情況下人體吸進去和呼出來的氣體成分的比較,請你分析表格內容,回答以下問題。(16分)(1)反復呼吸后,呼出體外的氣體成分還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是“增多”、“減少”還是“不變”呢?請?zhí)钤诒砀窨瞻滋帯?br/>(2)一次呼吸后, 含量不變, 變少了, 和其他氣體增加了,由此可以看出,人體呼吸時需要的氣體是 。2. 先把表格填完整,再回答問題。(10分)物體振動發(fā)聲實驗記錄表(1)根據以上實驗現象,可以初步得出一個什么結論?(2)為了使實驗結果更加可靠,我們還可以怎么做?聰明泉(共5分)如圖所示,A杯里是新鮮空氣,B杯里是呼吸一次的空氣,C杯里是呼吸多次的空氣。將點燃的火柴分別放入三個杯中,在 杯中燃燒的時間最長, 杯中燃燒的時間最短,因為 。參考答案一、1. 鳥叫聲 喇叭聲 讀書聲 講話聲 低 強 弱 解析:還可以用悅耳、動聽、刺耳、難聽等詞匯來描述聲音。 2. 振動 振動 3. 固體 氣體 液體 物質 4. 呼吸 胸腔 腹部 胸腔 腹部二、1. √ 2. √ 3. × 4. √ 5. √ 解析:聲音能在固體中傳播,與棉線相比,在米尺中傳播效果好一些,因為在米尺中傳播能量損失小。6. × 7. × 8. × 9. × 解析:成年人在平靜狀態(tài)下的呼吸頻率大約是16~18次/分,人體活動加強時,呼吸的頻率也會增加。 10. √三、1. C 2. A 3. C 4. B 5. A 6. B 7. A 8. B 9. C 10. B 解析:用相同的力去敲擊音叉,音叉越小聲音越高。 11. C 12. A四、五、1. (1)不變 減少 增多 增多 (2)氮氣 氧氣 二氧化碳 氧氣 2. 皮筋 鼓皮 尺子 琴弦 (1)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2)振動產生后,立刻按住振動的物體,觀察物體是否振動,是否發(fā)出聲音。聰明泉、A C A杯中氧氣多,C杯中氧氣少,二氧化碳多期末知識點復習練習卷及答案一、分一分。(每空3分,共18分)1.下列物體中,與可以分為一類的是_________。這是按照它們的_________特征進行的分類。① ② ③④ ⑤2.請將下列動物有共性的序號填入相應的類別。② ③④ ⑤ ⑥⑦ ⑧會飛的 : _________ _________會走的: __________________會爬的 : ________ _________會游的: __________________二、判一判。(對的打√;錯的打×)(每小題2分,共16分)1.觀察物體時是對物體的顏色、形狀、輕重和其他其他特征進行描述 。 ( )2.水是透明的,毛衣顏色,沒有氣味。 ( )3.植物離不開水,動物能離開水生活。 ( )4.如果將乒乓球和小方塊平鋪在同一個盒子里面,乒乓球會鋪滿整個盒子,沒有縫隙。 ( )5.蝸牛是軟體動物,它的家是溫暖潮濕、干凈清潔的。 ( )6.做完實驗后,我們要把實驗材料整理好。( )7.蚯蚓可以使土壤疏松,利于植物的成長。 ( )8. 動物需要經歷生長、運動、進食、呼吸、繁殖等過程。 ( )三、選一選。(共18分)1.我們學習觀察比較了水、空氣和木塊,請根據比較的結果完成下面的表格。在相應的格子里打“√”(每空2分,共30分)特征 形狀 流動 輕重 是否透明 顏色固定 不固定 會 不會 很輕 較重 是 不是 有 無空氣水木塊四、看一看。記一記(共22分)1.把鹽、紅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請先給下面的探索步驟排序。(8分)攪拌 ②放入前,先觀察③放入后,靜靜觀察 ④攪拌后,再觀察2. 觀察到了什么現象?顏色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12分)我們的發(fā)現:食鹽、紅糖、木塊放入水中,食鹽和紅糖在水中________,并沒有_________;木塊在水中__________。(①溶解②不會溶解③消失);我們放入食鹽的水杯顏色是_________,放入紅糖的水杯顏色是_________,放入石頭的水杯顏色是_________。(①沒有變色②水變色)五、寫一寫,畫一畫。1.利用我們學過的知識, 用看、聞、摸、稱向大家介紹一個你熟悉的物體的特征:(4分)例如:顏色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校園里的動物真多,請用簡圖畫下來(12分)1 2 34 5 6答案一、分一分。1.是否會流動(或者形狀是否固定) ①③ ②④2.①③⑤ 形狀二、判一判。1.√ 2.√ 3.√ 4.× 5.× 6.√ 7.√三、選一選。1.③ 2.⑥④ 3.① 4.⑤ 5.②四、實驗回顧。1.②—一③——①—一④2.① ③ ②3.想一想,答一答。1.形狀 流動 輕重 看見固定 不固定 會 不會 很輕 較重 能 不能空氣 √ √ √ √水 √ √ √ √木塊 √ √ √ √2.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