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3生物對環境的影響一、學習目標1.舉例描述生物對環境的影響。2.學會使用干濕計測量空氣濕度。二、學習過程【探究新知】活動1:分析生物對環境的影響1.觀察課本P28圖2-5“森林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能夠凈化空氣”和“地衣分泌地衣酸腐蝕巖石形成土壤” 思考回答下列問題:這兩個例子說明生物可以 。你能舉出相同的例子嗎?請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閱讀課本P28“中國蜣螂出國記”,分析生物對環境的影響。(1)牛、蜣螂各自對環境產生了什么影響?(2)澳大利亞政府為什么要引進蜣螂,而不用人工的方法清除牛糞和噴灑滅蠅的殺蟲劑?說說其中的道理。(3)根據上述事例,你認為生物對環境有影響嗎?說出你的理由。活動2: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1. 什么叫空氣濕度? ,用什么工具來測空氣濕度? 。2. 選擇裸地、草坪、灌木叢3種不同的植被分別測量、記錄和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提出問題作出假設制定方案 獲取科學數據的方法是 ;取數據的 值。實施計劃 植 被裸 地草 坪灌 木 叢時間段早中晚早中晚早中晚第1次746480708377第2次705875648273第3次786686708674平均值得出結論 (1)空氣濕度大小順序: (2)說明植被能 空氣濕度(增加或減少),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注意事項:為什么不能在有水源的地方進行測量?還要注意什么?本實驗最終能說明【學以致用】在盛夏時節,人們走進樹林,會明顯感覺涼爽、清新,這說明樹木對環境有何影響?三、學習反饋1.在內陸地區大面積植樹造林,能夠 ( )A.增加空氣濕度,減少降雨量 B.增加空氣濕度,增加降雨量 C.提高大氣氧含量,減少降雨量 D.降低大氣氧含量,增加降雨量 2.灌木叢中的空氣濕度裸地的空氣濕度。 (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D.不能比較3.下列各項中,不是反映生物對環境影響的是 ( )A.螳螂成蟲的翅展開時像鮮艷的花朵B.黃山松等植物的根部能夠分泌酸性物質,使巖石分解C.土壤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能夠使土壤中礦質元素的含量保持平衡D.森林能夠增加降水量4.在同一地區的同一時段,以下環境中,空氣濕度最大的是 ( )A.裸地 B.草地 C.灌木叢 D.森林5.“探究不同植被對空氣濕度的影響”時,必須使用到的實驗材是 ( )A.干濕計 B.顯微鏡 C.放大鏡 D.計時器6.將下列生物與其生活環境之間的相互關系用線連起來①大雨過后蚯蚓常常會爬到地面上來②蚯蚓的糞便能增加土壤的肥力 A 環境對生物的影響③夾竹桃能夠吸收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凈化空氣④葵花朵朵向太陽⑤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B生物對環境的影響⑥人類活動導致全球“溫室效應”加劇⑦光照時間短、溫度太低導致植物死亡參考答案:1-5:B A A D A 6:①④⑤⑦--A ②③⑥--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