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金屬的化學性質(1)一、教材分析:1.教材內容的地位與作用分析在課題1介紹金屬的物理性質的基礎上,本課題側重介紹金屬的化學性質,重點介紹金屬和氧氣的反應,金屬和酸的反應。學生在前一階段的學習中已經做過鎂條、鐵絲等在氧氣中反應的實驗,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教材采用實驗事實――歸納的編寫方法,重點說明大多數金屬都能與氧氣反應,但反應的難易和劇烈程度不同,由此也可在一定意義上反映金屬的活潑程度:如鎂、鋁比較活潑,鐵、銅次之,金不活潑。教材的重點放在對金屬活動順序的探究上,采用實驗――討論的探究模式,通過對實驗事實的分析,層層誘導,由學生自己歸納得出置換反應的特點,并通過某些金屬在酸中活動性的比較,進而引出金屬活動性順序。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應用置換反應和金屬活動性順序解釋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2.教材內容的有序性分析(1)結合生活,以社會熱點話題(如南海一號打撈現場、古文物的出土等)為引導,學生最熟悉處入手,用階梯性問題,激發學生進行探究思維與討論,為學生活動創設空間,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2)通過學生動手打磨鎂條和銅絲,能讓學生深刻比較出鎂條在常溫下就被氧化了。(3)本節課涉及到較多重要的化學方程式,課前讓學生預習課本,并書寫與本課時有關的物質化學式,為下面書寫化學方程式降低難度,寫化學方程式時更容易掌握。二、學情分析1.學生認知水平分析①學生從生活經驗中已經了解到一些常見的金屬,但對金屬的性質和一些現象不是很了解。 通過這節課的探究,對“真假黃金”、“真金不怕火煉”“鋁為什么有良好的抗腐蝕性能” 等問題的討論和解釋,讓學生懂得化學的價值,體驗化學的價值觀。②本節課涉及到的化學方程式比較多,尤其金屬與酸的反應,老師設疑引導學生分析生成物的成分,從而能書寫出正確的化學學方程式。2.學生能力水平分析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動手實驗,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更深刻地理解金屬的化學性質(與氧氣和酸的反應)。同時學生自己準備藥槽作為反應是儀器,讓他們明白生活中的物品都可以作為反應裝置,以及知道微型實驗的最大優點是節約藥品。三、有序教學實施策略分析1.教學重及難點分析重點:①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②金屬與酸的反應③置換反應的概念金屬活動性順序。難點:金屬與酸反應的實驗現象和化學反應方程式的書寫2.三維目標分析(1)知識與能力①知道鎂、鋁、鐵、銅等常見金屬與氧氣的反應。②了解金屬與鹽酸、硫酸的置換反應,能用置換反應解釋一些與生活有關的化學問題。(2)過程與方法①教學過程問題情景→實驗探究→得出結論→練習鞏固→聯系實際。通過視頻了解金屬的保存情況,刺激學生對金屬初步探究的興趣。②初步學會運用觀察、實驗等方法獲取信息,并能用圖表和化學語言表達有關的信息。③討論對真假黃金的鑒別方法,學以致用,提高小組合作的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①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勤于思考,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②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通過對某些社會現象的分析,加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③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和生產的密切關系。3.有序教學實施策略(1)知識儲備。提前讓學生預習新課,并練習與本節課相關的物質的化學式,為本節課書寫大量化學方程式做好鋪墊作用。(2)小組合作。通過小組合作親自動手探究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的反應,最后交流得出實驗結論加強了學生對探究實驗題的解題能力。(3)學以致用。探究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酸的反應后,學生已經對金屬的化學性質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接著學習設計實驗方案,對假黃金的鑒別方法作為本節課的歸納總結。四、教學流程五、教具準備教師用具:鎂條、銅片、鋁條、黃金飾品、酒精燈、坩堝鉗、火柴、砂紙、試管、木條學生用具:稀鹽酸、稀硫酸、鎂條、鐵絲、鋅粒、銅絲、砂紙、藥槽。六【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課前引入 【展示】南海一號打撈現場視頻(1分鐘),再展示南海一號的部分金屬文物以及古代金、銀、銅、鐵等金屬制品的圖片。【問題情景】沉睡在海底800多年的南海一號沉船上文物近日被展示在世人面前的消息成為中外關注的大事,跟以前所挖掘出的文物相像之處都是金制品保存得很好,而鐵、銅制品卻銹跡斑斑,為什么有的金屬保留這么完整;而有的表面卻有這么大的改變呢?這與金屬的什么性質有關?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研究的內容之一。【板書】課題2金屬的化學性質 回憶相關反應的現象、條件,書寫化學方程式。3Fe+2O2 Fe3O42Mg+O22MgO 創設情境,吸引學生注意,輕松轉入課題引導學生猜測:什么物質使之變色?探究一 比較鎂條、銅絲打磨前后的變化 學生動手打磨兩種金屬,觀察打磨前后的鎂條與銅絲有何差別 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觀察能力,并為下面金屬與酸反應作準備。通過對比實驗,證明鎂、鋁較活潑,鐵、銅次之,金最不活潑。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作用。【小結】常溫下,鎂易被氧化,銅不易氧化,而金不氧化提出:如何檢驗鋁常溫下是否與氧氣反應?要求閱讀課本P9 學生小組討論、匯報現象,師生得出實驗結論打磨鋁條,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在加熱的條件下情況又怎樣?展示鐵在純氧中燃燒圖片、銅絲在火焰上灼燒的實驗 學生回憶鐵絲在純氧中燃燒的現象和化學方程式對“真金不怕火煉”進行驗證實驗【板書】一、金屬與氧氣反應1.反應條件、劇烈程度不同2.金屬活動性:Mg Al>Fe Cu>Au 由學生代表把一枚金戒子放在火焰上燒知識過渡 回憶實驗室用什么藥品制取H2?是否所有的金屬都能與稀硫酸反應?下面,我們就通過實驗來比較鎂、鋅、鐵、銅的活動性。 學生:鋅與稀硫酸。猜想、假設、設計實驗方案 學生課前準備好用藥槽做反應器,微型實驗,知道優點是節約藥品。探究二 提出實驗的注意事項:1.折取已經打磨過的鎂條放在凹槽中2.鐵絲、銅絲要卷成一團3.滴取酸液是不能太滿實驗完畢后,提問學生所做的實驗記錄老師總結四種金屬的實驗現象,用圖片展示展示課本漫畫 把實驗分為兩組:A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鹽酸反應B組:鎂、鋅、鐵、銅分別與稀硫酸反應對比兩組的實驗現象是否相同學生邊做實驗邊記錄實驗現象鎂、鋅、鐵與鹽酸或稀硫酸反應時的劇烈程度不同。鎂反應最劇烈,其次是鋅,然后是鐵,銅不反應引導學生歸納出實驗室制取H2的最佳藥品:鋅粒(速率適中)漫畫配上音樂,營造寬松氣氛。 通過對比突破難點,并為金屬活動性順序做鋪墊。培養學生思維推理能力和實驗設計能力。檢查學生的實驗效果在討論、交流中,吸取別人有益的意見,讓不同的意識在碰撞中相互同化。通過親身的參與體會學習的樂趣,激發探究欲望提出問題:要完成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必需要符合質量守恒定律,知道生成物是什么,如何證明產生的氣體演示:1、用生成的氣體吹肥皂泡 2、點燃氣體 3、展示氯化亞鐵溶液(淺綠色)展示學生書寫的化學方程式,并作出評講、批改提醒書寫化學式時一定要應用化合價和配好平。【板書】二、金屬與酸反應1.反應劇烈程度、反應速度不同 2.金屬活動性:Mg>Zn>Fe>Cu 根據質量守恒定律,推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A組:Mg+2HCl==MgCl2+H2↑Zn+2HCl == ZnCl2+H2↑Fe+2HCl==FeCl2+ H2↑B組:Mg+H2SO4==MgSO4+H2↑Zn +H2SO4== ZnSO4+ H2↑Fe+ H2SO4==FeSO4 + H2↑ 學生對演示實驗很感興趣,同時對氫氣的性質和檢驗進一步了解。知識點三 【討論】請大家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物質類別如單質、化合物的角度分析,這些反應有什么特點?它與我們學習過的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的特點是否相同?【評價】回答的很好。化學上,我們把具有這一特點的反應叫做置換反應。【板書】三、置換反應1.定義: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2.通式:A + BC = B + AC 同學討論回答:下列哪些反應是置換反應:H2 + CuO === Cu + H2OC + 2CuO === 2 Cu + CO2↑Fe + CuSO4 === Cu + FeSO4CO + CuO === Cu + CO2 學以致用,加深對置換反應定義的理解課堂小結 一、金屬的化學性質(1)金屬與氧氣反應(2)金屬與酸反應二、置換反應(1)概念:單質 + 化合物==單質 +化合物(2)通式:A+BC===AC + B 學生自己總結本節課學習要點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總結歸納的能力拓展練習 向學生提出現在社會上出現以黃銅(銅鋅合金)冒充黃金的事件,如何應用所學知識鑒別真假黃金, 積極討論,提出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步驟 通過典型例題,使學生對金屬的性質的運用加深理解。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板書 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一、金屬與氧氣的反應1、反應條件、劇烈程度不同2、金屬活動性:Mg、Al>Zn、Fe、Cu> Au 二、金屬與酸的反應1、反應的劇烈程度、反應速度不同2、金屬活動性:Mg > Zn > Fe > > Cu 三、置換反應------- 單質+化合物=單質+化合物通式:A + BC == AC + B附學生導學案:課題2 金屬的化學性質(1)【核心目標】1.初步掌握常見金屬與O2、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 2.會判斷置換反應【知識儲備】預習課本P9-11 評價1.焊錫是錫鉛合金,把鉛加入錫中制成焊錫合金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熔點 B.提高熔點 C.增加延展性 D.增強抗腐蝕性2.寫出下列物質或主要成分的化學式。鹽酸 、氯化鎂 、氯化亞鐵 、氯化鋅 、氯化鋁 、硫酸 、硫酸鎂 、硫酸鋅 、硫酸亞鐵 、硫酸鋁【課堂導學】知識點一、金屬與氧氣反應活動與探究一:比較不同金屬與氧氣反應的情況,寫出相關化學方程式:1.常溫時,Mg、Al等能與氧氣反應: 、討論:鋁制品有較好的抗腐蝕性能的原因是: 。2.常溫時,Fe、Cu很難跟氧氣反應,但高溫時能與氧氣反應:鐵在純氧中燃燒: ;銅在空氣中加熱3.“真金不怕火煉”說明金即使在高溫時也 與氧氣反應實驗結論:(1)大多數金屬會與氧氣發生反應,生成相應的 物。不同的金屬與氧氣反應的劇烈程度_ __。(2)以上實驗事實可以得出Mg、Al、Fe、Cu、Au五種金屬中, 比較強, 次之, 最不活潑。知識點二、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活動與探究二:比較不同金屬與酸反應的情況金屬 反應現象 完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稀鹽酸(A組) 稀硫酸(B組) 稀鹽酸(HCl)/稀硫酸(H2SO4)鎂 A組: Mg + HCl — __ _ __ + ↑B組: Mg + H2SO4 — __ _ __ + ↑鋅 A組: Zn + HCl — __ ___ + ↑B組: Zn + H2SO4 — __ ___ + ↑鐵 A組: Fe + HCl — __ ___ + ↑B組: Fe + H2SO4 — __ ___ + ↑銅【小組合作】探究金屬與酸反應的規律。(1)根據反應時的劇烈程度,上述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 。(2)鐵單質與酸發生反應時,從 價變成 價,形成的溶液顏色為 色。(3)依據金屬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金屬 + 酸 金屬化合物 +從物質分類的角度歸納此類反應的特點:單質 + 化合物 +與之前的化合、分解反應類型是否相同? 。知識點三.置換反應1.定義:由一種 和一種 反應,生成另一種 和另一種 的反應。2.用字母表示為: 。練習:寫出鋁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學以致用】黃金飾品中的假貨常常魚目混珠,社會上有些不法分子時常以黃銅冒充黃金進行詐騙活動。因為黃銅(銅、鋅合金)從顏色、外型上看,與黃金極為相似,所以很難區分,現請你設計化學實驗鑒別真假黃金戒指。實驗步驟 現象及結論方案一方案二……【達標檢測】 評價1.金屬單質家族四兄弟W、X、Y、Z,不小心掉入稀鹽酸池,神情如右圖所示,四兄弟的金屬活動順序為( )A.X>W>Z>Y B.Z>X>W>Y C.W>X>Y>Z D.Y>Z>X>W2.考古學家發掘出的一些清代的鋁制品,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好。這些鋁制品未銹蝕的主要原因是( )A.鋁不易被氧化 B.鋁不易發生化學反應C.鋁的氧化物容易發生還遠反應 D.鋁易氧化,但氧化鋁具有保護內部鋁的作用3.如圖所示,試管中盛有某種液體,將氣球中的某種固體小心地倒入試管中,不能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的一組物質是( )A.鋅粒和稀硫酸 B.石灰石和稀鹽酸C.二氧化錳粉末和過氧化氫溶液 D.銅粉和稀硫酸4.芯片是電腦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純度硅制成。下面是生產單質硅的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反應:SiO2 + 2C === Si + 2CO ,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 )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都不屬于5.社會上一些不法分子以銅鋅合金(金黃色,俗稱黃銅)假冒黃金進行詐騙活動。為了鑒別黃銅和黃金,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觀察顏色 B.稱取質量 C.用磁鐵吸引 D.放入稀鹽酸中課前預習,知識回顧。鞏固重要知識點,為本節課學習作鋪墊小組小結知識點、完成探究練習題目學會把知識應用在生活經驗上把金屬的化學性質應用金屬鑒別中提高探究的綜合能力,實現化學價值觀課堂小結、學以致用小組合作探究實驗知識儲備課題引入觀看古沉船打撈視頻及部分文物照片經過打磨鎂條和銅,認識鎂條“真面目”小組討論驗證鋁與在空氣中也反應激發學生探求金屬腐蝕現象的真相。掌握科學探究的步驟,學會做對照實驗在討論過程,加深對實驗探究的了解探究一A組:稀鹽酸B組:稀硫酸 分別與鎂、鋅、鐵、銅反應探究二、驗證生成氣體是氫氣小組討論完成實驗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書寫原則講練結合,加深理解教學內容認知學習目標教學環節高溫PAGE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