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 考察探究主題活動一 我的新發現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使學生初步學會提出各種問題,培養學生善于發現的習慣,教給學生簡單的發現方法。2、學會收集和整理信息能力。3、通過小組交流、養成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溝通和表達能力。活動重難點:1、活動重點: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初步學會提出問題。2、活動難點:通過小組交流、養成認真傾聽他人發言的良好習慣,培養學生溝通和表達能力。活動準備:收集一些關于科學家的發明、發現的故事。活動課時:1課時活動過程:一、談話導入。教師:新的發現一定是科學家的專利嗎?當然不是,在習以為常的生活中或司空見慣的現象中藏著許多鮮為人知的秘密,不信你可以從一個小小的雞蛋開始,當回小小的發現者。二、新課探究。(一)做雞蛋遇醋實驗。任務單:1、準備實驗用品:白醋、生雞蛋、玻璃杯。2、實驗步驟:首先把白醋裝入玻璃杯中,再把雞蛋放進去,記得要注意觀察雞蛋放進白醋后的變化。2-3天后,小心地把雞蛋從醋里拿出來,沖洗于凈,把雞蛋放在燈光下觀察。3、實驗結論匯報。(二)小組匯報課前收集科學發明、發現的故事。1、牛頓——萬有引力的發現。從蘋果落地中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 ( https: / / www. / s wd=%E4%B8%87%E6%9C%89%E5%BC%95%E5%8A%9B%E5%AE%9A%E5%BE%8B&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2、瓦特——發明蒸汽機。3、富爾頓——輪船的首創者。 4、貝爾——電話發明家。5、阿基米德——洗澡發現了定律。……6、點擊查看和發明、發現有關的主題網站、網頁。 (三)交流與思考 1、說一說:“新發現”主題故事會 2、排一排:聽了以上故事,你能給科學家探索發現的規律排排序嗎?觀察現象 嘗試驗證 解決問題 提出問題( ) ( ) ( ) ( )3、生活中處處可以發現,讓我們從觀察身邊的事物開始學會提問。(1)很多蘋果為什么一半紅一半黃?(日照多的一面紅)(2)表皮帶斑點的蘋果為什么更甜?(那是熟的都長小斑。 或者接受太陽光照射太多。 光照強的自然甜。)(3)為什么切開蘋果放久了會發黃?(當蘋果削皮后,植物細胞中的酚類物質便在酚酶的作用下,與空氣中的氧化合,產生大量的醌類物質,導致蘋果變黃)(4)左邊的那排樹為什么往右邊倒?4、生活中你還對哪些現象關注過?產生了什么疑問?(四)閱讀與思考。(出示: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動發聲) 去年春天,聶利到一個養蜂場去玩,發現許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沒有煽動,仍然嗡嗡叫個不停,于是她對教材、科普讀物和老師的講解產生了質疑,并開始了對蜜蜂的試驗和研究。她先把蜜蜂的雙翅用膠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發出聲音。她剪去蜜蜂的雙翅,也能聽到蜜蜂的叫聲。兩種方法交替進行了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試驗結果表明:蜜蜂不振動翅膀也能發聲。為了探究蜜蜂的發音器官 ( https: / / www. / s wd=%E5%8F%91%E9%9F%B3%E5%99%A8%E5%AE%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鏡仔細查找,觀察了一個多月,終于在蜜蜂的雙翅根部發現兩粒比油菜籽還小的黑點,蜜蜂叫時,黑點上下鼓動。她用大頭針捅破小黑點,蜜蜂就不發聲了。她又找來一些蜜蜂,不損傷雙翅,只刺破小黑點,放在蚊帳里。蜜蜂飛來飛去,再也沒有聲音。這項試驗她反復做了10次,結果都一樣。她將這一發現寫成論文,認為蜜蜂的發音器官 ( https: / / www. / s wd=%E5%8F%91%E9%9F%B3%E5%99%A8%E5%AE%98&tn=SE_PcZhidaonwhc_ngpagmjz&rsv_dl=gh_pc_zhidao" \t "_blank )就是這兩個小黑點。1、看了聶利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相信你的發現也會與眾不同,嘗試用不同的方法尋找問題的答案。2、填寫教材第3頁圖表。三、分享與評價 開展一次“我的新發現”主題發布會,與大家分享你的新發現,并將你的新發現寫在成長記錄卡上。 四、總結與拓展 (一)討論:什么樣的新發現才是有價值的? (二)用照片,圖畫或文字等你喜歡的方式記錄你的新發現。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