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7張PPT)看視頻思考:“狼孩”是真正意義上的“人”嗎?只有通過社會,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由“生物的我”向“社會的我”的轉變,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才能真正實現我們人生的社會價值。新課導入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1.2在社會中成長第一單元 走進社會生活6.1 國家權力機關核心素養目標知道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掌握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能夠自覺培養自己的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的習慣;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投身社會實踐。樹立“謙讓”“分享”“助人”“合作”“同情”“安慰”等親社會行為的意識;培養親近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的自覺性。教學重點:讓學生認識到自身發展與社會的關系,初步認識和理解社會的復雜性。教學難點:培養學生人際交往、合作及融入社會的能力。合作探究指導:請同學們自主學習課本P6-9內容,完成下面的目標思考題,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讀,并且用鉛筆圈點勾畫重難點知識,時間5分鐘。1.1、如何理解個人在社會課堂中成長?2、什么是親社會行為?3、親社會行為的表現4、為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5、怎樣養成親社會行為?合作探究(5分鐘)第一目在社會課堂中成長PART 0101運用你的經驗 打開書本P6,談談:你是否有與王潔類似的經歷?與大家分享你的付出與收獲?06八年級學生王潔和小伙伴利用周末時間,在小區里組織了“小小英語角”活動。周末的早晨,在小區里帶領小學生一起大聲朗讀英語。他們在教小學生的同時,自己的英語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小學生們的英語也進步很快。一段時間下來,王潔感覺自己的表達能力,交際能力和組織能力都得到大大提升......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新課探究06社會化生物個體社會人知識不斷豐富 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 價值觀念日漸養成嬰兒父母的撫養同伴的幫助老師的教誨社會的關愛國家的培養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合作探究:從我們出生到現在,我們個人是如何在社會課堂中成長?結論:(1)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新課探究1.什么是社會化?【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人的過程。在社會生活中,我們通過學習社會知識,了解和認識社會,并從中獲得社會經驗,形成社會認可的思維和行為方式,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7研讀“相關鏈接 ”部分,找到“社會化”含義。新課探究物質支持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7研讀"探究與分享 “,思考: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②我們的衣食住行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新課探究綜藝電影電視精神滋養②我們的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新課探究請同學們打開書本P7研讀"探究與分享 “,思考: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筆記總結總結筆記區2.社會對個人成長的作用/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②我們的衣食住行、學習和娛樂等都與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著千絲萬縷的聯系。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請同學們觀看視頻,思考:鴻星爾克積極向有困難的災區和群眾捐贈物資,伸出援助之手,這是什么行為?親社會行為新課探究第二目養成親社會行為PART 0202學以致用:以下行為屬于親社會行為嗎?親社會行為不是不是親社會行為含義:指人們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來的那些有利于社會和他人的行為。3、什么是親社會行為?(會分辨)新課探究你還了解哪些親社會行為?新課探究親社會行為不是親社會行為學會謙讓學會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4、親社會行為的表現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合作安慰新課探究筆記總結總結筆記區5、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意義)P8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P7②親社會行為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P8③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融入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P8請同學們打開P8研讀"書本,思考: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例如:志愿服務、愛心義賣、愛心捐書、文明禮讓,公交車上給孕婦、老人讓座;謙虛、平易近人、樂于分享;要有愛心、幫助他人;宣傳環保、交通知識,為災區人民捐款、捐物,扶助老弱病殘,到社區打掃衛生等看圖思考:中學生可以參加的親社會行為有哪些 (培養親社會行為的具體途徑)XX新課探究今年暑期臨近,學校組織了三個年級進行研學旅行,開展了體能訓練、小組合作、安全演練等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獨立生活和自主管理的能力,培養了學生謙讓、互助、友愛、感恩的精神。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探究活動: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新課探究同學日記分享一在這次研學活動過程中,早上同學們能按時起床進行訓練,就餐時能主動排隊,并且沒有大聲喧嘩,安靜就餐,秩序良好,得到了教官的表揚。遵守社會規則和習俗探究活動: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新課探究同學日記分享二讓我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是:在進行體能訓練拉力比賽的過程中,小林的腳受傷了,走的比較緩慢。為了不讓小林掉隊,有的同學幫小林拿東西,有的同學流攙扶小林,在同學們的鼓勵和幫助下小林終于到達了終點。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探究活動: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新課探究筆記總結總結筆記區6、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原因/意義)P8(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2)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在社會中成長在社會課堂中成長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人的生存和發展離不開社會(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養成親社會行為什么是親社會行為本課小結1.2 在社會中成長1.[2022 商丘一模]請你根據下列事例確定同學們的實踐主題( )事例一:利用周末時間到社區或者廣場宣傳憲法知識事例二:走進敬老院,陪老人聊天、打掃衛生等A.社會行為我參與 B.憲法知識我學習C.孝親敬長我行動 D.中華文化我弘揚A鞏固提升2.[2021 北京豐臺區期末]某班學生自發組織探究小組,利用暑假時間打卡博物館、科技館,去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式,跟隨父母體驗一天的工作……對該班的探究活動,認識正確的是( )A.占用太多的學習時間,得不償失B.在鮮活的社會課堂中學習、成長C.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D.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定的B鞏固提升3.[2021 青海]意大利某洞穴專家曾一個人度過了一年多暗無天日的地下生活后,變得情緒低落,不善與人交談,喪失了交際能力。這說明了( )①人的生存與發展離不開社會②我們需要在社會中獲得精神滋養③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④社會的進步和發展離不開個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鞏固提升4.[2021 鄭州期末]明代學者顧憲成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之余,往往評議朝政,并寫出“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名聯。這啟示我們要 ( )①尊重保護自然,享受美好生活②關注社會發展,關心國家大事③參加社會實踐,搜集奇聞軼事④認真讀書學習,發展提升自我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鞏固提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2 在社會中成長 課件.pptx 【奮斗者正青春】疫情防控志愿者:青春有愛 生命有光.mp4 志愿者.mp4 狼孩.mp4 視頻4:優秀人民教師張桂梅.mp4 鴻星爾克向河南災區捐款.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