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3章第三節《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教學設計一、教材分析《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是九年義務教育教科書北師大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上冊第3章第三節的一節內容,本課是“細胞”這一章的結束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細胞的結構與功能后,進一步研究細胞的增殖過程。學習的內容主要圍繞與學生共同探究:“細胞為什么這么小?”、“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遺傳物質的變化”這幾個問題展開。“細胞為什么這么小?”可以通過兩個活動:“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及“研究細胞大小與物質擴散的關系”加以解決,讓學生通過活動理解細胞的大小與其物質代謝的關系,進一步分析出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通過播放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視頻,引導學生自己描述出分裂過程,通過對比異同點,突破并強化重點知識。最后通過播放細胞分裂過程染色體復制、數量倍增和平均分配的動畫,引導學生理解遺傳物質的變化過程,突破本課難點。二、學情分析經過對前面動、植物細胞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動、植物細胞的基本結構和功能,這為他們學習細胞的增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七年級學生思維活躍,敢于質疑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但還不能完全離開實物的支持,且以往學習中較少涉及細胞知識,同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觀察、操作和分析能力的差異會產生不同層次的學習效果。而且七年級學生對“細胞大小與外界物質擴散的關系”的理解有一定難度,因此本節課程設計通過教師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探究活動,來提高課堂效率。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思考討論,使學生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符合認知規律,并且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三、核心素養用模型實驗代替研究對象,進行分析推理,從復雜的生物學問題中提取主要因素進行探索,最終歸納出生物學規律。四、教學目標分析(一)知識目標 (1)說出細胞體積小的主要原因。(2)描述動植物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及遺傳物質變化過程。(3)舉例說明細胞分裂的意義。(二)能力目標 (1)通過“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的探究活動,提高預測、數據處理和結論分析的能力。(2)嘗試通過體驗活動過程,形成知識的聯系和遷移。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以及語言表達能力。(三)情感目標(1)培養學生團體合作精神。(2)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五、重、難點分析重點: (1)活動: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2)描述動植物細胞分裂的過程。難點: (1)嘗試解釋細胞不能無限長大的原因。(2)嘗試解釋細胞分裂時遺傳物質的平均分配。六、教法與學法分析教法:模型法,觀察法,比較法等。學法:倡導學生思考質疑,探索發現,鍛煉能力,鞏固提高。七、教學流程設計 復習鞏固 知識遷移 → 創設情景 引入新課 → 根據現象 提出問題 → 反饋練習 達到目標 → 自我小結 培養能力 → 活動探究 獲得新知 八、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復習鞏固 展示細胞的各部分結構 熟練說出細胞各部分結構的功能創設情境 觀察圖片:小鼠和大象、嬰兒和成年人 對比圖片,引導學生思考:成年人身材較嬰兒高大,是因為細胞大還是細胞多?初步了解不同生物及同種生物,體型差異與細胞數量多少有關。 觀察并對比圖片,思考問題。引入新課 我們已經知道,構成人體的細胞數量非常多,生物如何產生這么多細胞呢? (板書:第3節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 帶著問題思考,思維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活動一: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 人體細胞數量很多,但是非常小,需要借助顯微鏡進行觀察,那么,細胞為什么這么小? 活動一: 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 (板書:一、細胞體積為什么這么小 1.活動一:研究細胞體積與表面積的關系) 課件展示教材中的活動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模型建構: 正方體——細胞 表面積——細胞膜 體積——細胞大小 重點思考:表面積/體積代表的意義? 引導學生計算大小不同的4個立方體的有關數據。 完成表格后分組進行思考:立方體的體積增大時,表面積與體積之比的變化有什么規律? 通過拆解魔方,促進學生理解,相對表面積的意義。 師生交流并完成探究報告:當立方體的邊長增加時,表面積的增加幅度比體積的增加幅度小,即體積越大,相對表面積越小。 繼續思考:細胞大小會不會影響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 進行模型建構,理解正方體與細胞的關系。 計算結果、記錄數據、完成表格。 學生匯報計算數據。 分析數據,從中發現規律并進行預測和總結。 討論交流,預測結果。 結論: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思考: 細胞大小與細胞的物質擴散有什么關系? 歸納總結:細胞不能無限長大。 較小的細胞表面積相對較大,更易于保證細胞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從而保證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細胞若無限生長時,較大的細胞表面積相對較小,細胞膜將不能保證從外界環境獲得足夠的營養物質,所以細胞不能無限變大。 歸納總結,回答出本節課探究的主要問題:細胞為什么這么小? 細胞分裂概念 細胞不能無限生長,當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停止生長,有些細胞可以一分為二,成為兩個新細胞,這就是細胞分裂。 明確細胞分裂的定義。 動植物細胞分裂的過程及規律性 思考: ①細胞的分裂過程是怎樣的呢? ②動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是不是一樣的? (板書:細胞分裂的過程) 播放視頻: 動、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動植物細胞的分裂過程,比較并找出動植物細胞在分裂過程中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相同點不同點動物細胞細胞核先一分為二,遺傳物質均分,一個細胞變成兩個極為相似的新細胞細胞膜向內凹陷、斷開,一分為二植物細胞在兩個細胞核之間形成新的細胞膜、細胞壁,斷開,一分為二 觀察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動植物細胞分裂的過程。 通過對比,歸納動植物細胞分裂過程的異同點。細胞分裂過程中遺傳物質保持恒定 觀察思考: ①細胞分裂過程中遺傳物質變化的規律是什么? 播放動畫:遺傳物質變化過程 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的變化,尤其是細胞核內染色體數量的變化情況,從中尋找規律。 歸納小結: 在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核里的遺傳物質經過復制而數量倍增,并且平均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這樣就保證新細胞與親代細胞具有相同的遺傳物質。 觀察圖片,積極質疑,認真尋找變化規律。 觀看動畫,總結、歸納結論。細胞分裂的意義 討論: 你們有沒有想過,細胞分裂對生物體有何意義呢? (板書:4.細胞分裂的意義) 展示單細胞生物和多細胞生物細胞分裂的圖片,引導學生積極思考,自主歸納出細胞分裂對不同生物體具有的重要意義。教師給予積極鼓勵和評價,結束新課學習。 歸納總結:單細胞生物通過細胞分裂進行繁殖;多細胞生物的細胞分裂不僅與繁殖新個體有關,而且能促使新個體由小長大,使生物體不斷更新衰老、死亡的細胞,從而保證生物體的正常生命活動。課堂小結 1、細胞為什么這么小? 2、細胞分裂過程。 3、細胞分裂意義。 培養學生歸納總結和語言表達能力。鞏固練習 課件展示隨堂練習題。 1.植物細胞分裂的順序是( ) ①細胞質分成兩份,每份含有一個新的細胞核 ②細胞核分裂成兩個新的細胞核 ③母細胞中央形成新的細胞膜和細胞壁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①③② 2. 無論是動物細胞還是植物細胞,分裂時都 是 最先分裂成兩個。 3、細胞分裂前,染色質經過 而數量 ,并且 分配到兩個新細胞中。 4、細胞分裂的意義: 、 、 的基礎。 思考、完成有關問題。 九、板書設計第3節 細胞通過分裂而增殖一.細胞為什么這么小?二.動植物細胞分裂的過程。三.細胞分裂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