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學案(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學案(教師版+學生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高一歷史學科導學案 ● 班級: 姓名: 編號:001
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編制人:高一歷史備課組 審核人:湯紅亮
【目標導航】
課標要求 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
學習要點 1.重點:認識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國家的特征2.難點:私有制、階級與國家產生的關系
【知識解讀】
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學習聚焦:中國人類早期起源的特點是什么?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代表性的文化遺存 距今約170萬年 人(門齒化石) 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 黃河中游④ 文化 1.典型器物:彩繪陶器2.主要栽培作物:粟3.典型遺址:陜西西安臨潼姜寨聚落遺址
黃河下游⑤ 文化 /
長江下游⑥ 文化 1.農業:種植水稻2.手工業:掌握養蠶繅絲技術
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 人 距今約5000年 黃河中下游⑦ 文化 1.代表器物: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2.典型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 1.出土精美的玉器2.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
遼河上游⑧ 文化 典型遺址:牛河梁遺址
長江下游⑨ 文化 典型遺址:良渚古城城墻
生產力 生產工具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生產方式 從事漁獵和采集已經學會用火 開始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生活逐漸穩定大量使用陶器,
生產關系 社會組織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會 父系氏族社會
特點 過著③ 生活 共同勞動,成果共享 1.社會貧富分化2.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
中國人類起源特點 分布廣泛,奠定了⑩ 一體的發展基礎
二、從部落到國家
★學習聚焦:夏朝是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依據是什么?
部落 古史相傳 三皇五帝 三皇:時代較早,名稱眾說不一,神話色彩濃重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考古學證明 萬邦時代 1.時間:大約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2.典型遺址:① 遺址3.特點:具備國家的初始形態:宮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種禮器
國家 夏朝 考古 二里頭文化遺址
建立 1.約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2.禹死后,其子啟繼位,② 制代替了禪讓制
概況 政治 1.最高統治者:夏王2.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3.地方:夏部族聚族而居實行③ 統治,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④ 統治
文化 1.歷法:《夏小正》,載有一年中的各個月份的物候、天象、氣象和農事等內容
滅亡 標志: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發兵討桀,,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滅亡
國家誕生的標志 ⑤
3、商和西周
★學習聚焦:中國夏商周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
商朝 西周
建立 約公元前 1600 年,湯滅夏后建立了商朝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
概況 政治 1.最高統治者:商王2.中央:商王之下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3.地方:實行內外服制①內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②外服: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族 1.分封制①背景:武王伐紂;井田制②內容:“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除包括王族外,還有⑴ 功臣和⑵ 貴族③影響: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治;帶有血緣色彩2.宗法制①背景:解決⑶ 問題制度核心:嫡長子繼承制;大小宗原則:⑷ 對應分封制下不同的政治地位④影響:A.宗法制與分封制相互補充,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權力和財產分配方面的沖突與矛盾B.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結合,形成血緣政治的特點
經濟 1.農業主要生產部門①生產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⑸ 農具極少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隸主土地⑹國有制,周天子名義上占有全國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隨意買賣③經營方式:⑺ 耕種公田2.手工業:青銅鑄造是主要部門
文化 甲骨文:是商人刻寫的占卜記錄,是一種成熟的文字,神權思想嚴重 人文思想發展 民本思想
滅亡 標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眾伐紂,雙方在商都南郊牧野激戰。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犬戎破京: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內亂,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早期國家特征 ⑻
【基本線索】
【自建體系】
【解答謎底】
一①元謀②北京③群居④仰韶⑤大汶口⑥河姆渡⑦龍山⑧紅山⑨良渚⑩多元一體
二①陶寺②世襲制③直接④間接 ⑤ 1考古依據 城市 宮殿 祭祀 禮器等 2文獻依據 王位世襲制
三⑴異姓功臣⑵先代貴族⑶繼承問題⑷大小宗⑸青銅農具⑹國有⑺集體
⑻1家國一體,國家地域管理中血緣政治色彩依然濃厚2較前等級森嚴,較后世權利尚不高度集中,較分散
3神權主導,禮樂為代表的人文思想產生并發展
【教材問答】
1.P2思考點:中國是遠古人類的重要起源地。觀察《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你能指出中國早期人類分布的基本特點嗎?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參考答案:中國早期人類遺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分布廣泛。
2.P5學思之窗:關于啟的繼位,為什么會出現上述不同說法?
參考答案:關于啟繼位的不 ( http: / / www.21cnjy.com )同說法目前還不能確定孰是孰非,這反映了從公天下的禪讓制到家天下的世襲制轉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根據《史記 夏本紀》的記載,禹先舉薦培養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舉薦益作為接班人,說明禪讓制在禹的時代仍有很大影響,他還不敢明目張膽地將位置傳給啟。《戰國策》以及《史記》中關于啟和益、有扈氏的沖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說明這一轉變并非理想化的風平浪靜。21教育網
3.P6思考點:商朝為什么推行內外服制?
參考答案:商朝是中國早期國家,社會生產 ( http: / / www.21cnjy.com )力水平還不高,社會組織中的血緣關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沒有能力對王畿之外的廣大地區實行直接控制。內外服制是當時能夠達到有效統治的最佳方式。www.21-cn-jy.com
4.P8問題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樣的思想觀念?有什么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這兩則材料反映了西周統治者從 ( http: / / www.21cnjy.com )重神觀念向重人觀念的轉變,統治者逐漸認識到民的重要性,這一轉變對中國歷史上民本思想的產生有重大影響。孔子、孟子的“仁”與“仁政”思想,以及歷代以民為本、民為邦本的呼聲,在治國理政上發揮出積極作用。中國歷史上國家治理比較好的時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視的時期。
5.P8學習拓展:閱讀這段話,查閱相關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資料,考察其分布特點,就中華文明起源的多源性與統一性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2·1·c·n·j·y
參考答案:考古發現證明,黃河流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長江流域、珠江流域、西遼河流域、北方草原文化區,都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呈現出多源性。但中華文明起源又表現出統一性,即以中原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是主干,對周邊產生深刻影響。夏商西周早期王朝國家都是在這一區域形成并發展起來的。【來源:21·世紀·教育·網】
【隨堂練習】
1.(2021·全國高一課時練習)《禮記 ( http: / / www.21cnjy.com )·禮運》記載,禹選擇頗有威望的偃姓部落首領皋陶為繼承人……可皋陶……已至耄耋之年,等不到實行禪讓便先禹而死。禹又舉薦沒有多少影響的益為繼承人。禹死后……各個部落并不擁護他,而擁戴啟。這表明www-2-1-cnjy-com
A.禹仍嚴格堅持禪讓制度 B.啟通過禪讓取得政權
C.禹為啟掌權鋪平了道路 D.禹反對啟繼承其王位
2.(2021·山東高一期末)《哈佛 ( http: / / www.21cnjy.com )極簡中國史》中寫道:“這一時期,中國人清理土地并焚燒表層,種植粟、白菜,稍晚期開始種植水稻和大豆。這一時期的工具均為石器:石斧、石鋤等,居民畜養豬、羊、牛、狗、雞等,狩獵依然是重要的經濟活動。”這一時期是2-1-c-n-j-y
A.舊石器時代 B.早期國家形成發展時期
C.新石器時代 D.華夏認同觀念產生時期
3.(2021·河北秦皇島一中高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國史綱》一書中指出:“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21*cnjy*com
A.都與王室有血緣關系 B.對土地可以任意買賣
C.剝削農民收取租稅 D.應該遵從朝廷的調遣
4.(2021·河南高一期末)西周時期的銅礦等礦藏被發現和確認后,就被視為王室擁有的財產,不容他人染指。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出處:21教育名師】
A.王室奢靡生活的需要 B.工商食官的規定
C.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 D.土地國有的影響
5.(2021·重慶高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商朝王位繼承本來以兄終弟及為主,國君即位時年紀較長,對民情有一定了解,統治較為得法。自第26任商王庚丁時起,繼承法改為父死子繼,新君養于深宮。《尚書﹒無逸》有云:“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是從”。據此不能得出【版權所有:21教育】
A.商朝政治加速腐敗 B.宗族關系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
C.商朝以血緣關系維護政治聯系 D.商朝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秩序
6.(2021·浙江)據《左傳·定公四 ( http: / / www.21cnjy.com )年》記載:西周建國后,將“殷民六族”分賜給魯公,使其“帥其宗氏,輯其分族……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給予康叔(衛國)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權力,便于其執行王室任命的職務。對以上記載分析正確的是21*cnjy*com
①分散了商朝遺民的力量②說明魯衛兩國處于王畿地區
③利于文化共同體的發展④體現了諸侯權利義務的統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1·浙江高一學業考試)根據考古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家的最新推測“著名的四川三星堆文化最終結束時間應該在殷墟文化中期偏后階段,絕對年代應該距離盤庚遷都殷墟這一事件不太遠。”據此判斷,三星堆文化結束時的中原地區
A.尊奉夏王為最高統治者 B.開始推廣使用青銅農具
C.用甲骨文記錄占卜內容 D.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8.(2021·廣西高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禮記.王制》列舉許多不鬻于市的東西,其中包括“五谷不時(即不合時令的作物)”“果實未熟”“不到砍伐時期的樹木”“不到捕殺時期的禽獸魚鱉”。這體現了古代商業政策
A.嚴格限制商人活動 B.蘊含樸素的生態意識
C.利于各地商品流通 D.易致市場商品的匱乏
9.(2021·廣東)西周分封制之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封諸侯從周天子那里不僅得到了土地、民眾和表示身份與權力的彝器等,還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權和開疆拓土的軍事征伐權。這一現象有助于
A.擴大國家統一局面 B.突出血緣宗法色彩
C.調整地方行政體制 D.大一統觀念的形成
10.(2021·江西高一期末)在大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發掘的一個氏族社會晚期的133座墓葬中,有8座無隨葬品,125座有一般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的45座還有豬的下頜骨隨葬,少數墓中有玉器、象牙器、骨雕制品等物品隨葬。材料表明當時
A.已出現貪污腐化現象 B.隨葬物品開始生活化
C.階級差別已日益凸顯 D.貧富分化已較為明顯
11.(2021·廣東高一期末)在良渚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較多帶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與良渚文化形狀相似的玉琮,但沒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遺址發掘出與商王朝時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現象說明
A.南北文化漸趨一致 B.中華文化多元一體
C.不同文化間互動頻繁 D.古蜀文化相對先進
12.(2021·四川高一期末)甲骨文中提及 ( http: / / www.21cnjy.com )“黍”字最多,多有“求黍”及“求黍年”等字句,但未見有“求麥”“求稻”,《詩經》也多提到黍和稷,據此可以推斷
A.黍比稷更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B.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
C.黍和稷是商周時期重要的農作物 D.黍稷稻麥都屬于中國古代作物系列
13.(2021·全國)在鎬京郊外南 ( http: / / www.21cnjy.com )山遼闊原野里,有由王室主持開墾的大片良田。這些良田,都是經過精心的疆理,按正南北和正東西的方向,有縱橫交錯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溝渠,整治成十分方正的大小相連的方塊田,這就是漢代儒學家記載的周代井田。由此可見,漢儒眼中的周代井田( )21·世紀*教育網
A.帶有理想主義色彩 B.進行合理休耕輪作
C.農夫進行集體耕作 D.可以隨意買賣轉讓
14.(2021·湖北宜昌·高一期中)圖1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圖。其中,河姆渡文化以種植水稻和制作黑陶為特征
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種植粟為特征;其它文化也各具特色。這表明中華文明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多源性 B.統一性 C.先進性 D.延續性
15.(2021·安徽省定遠中學高一月 ( http: / / www.21cnjy.com )考)如圖是姜寨遺址(位于陜西西安臨潼),內有五組房屋,系五個大家族。大房子是族內舉行集會議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長使用,小房子供各家庭使用。據此推斷該聚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居民的血緣關系相對固定 B.以水稻為主要栽培作物
C.已經產生明顯的貧富分化 D.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
16.(2021·湖北)下表為原始社會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況,表中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
遺址 墓編號 出土情況
大何莊 墓14 隨葬36塊豬的下顎骨
半坡 墓152 三歲女孩墓,隨葬79件手工業產品,陶器6件,石球3個,青白色帶孔玉石耳墜1件
華縣元君廟 墓458 男性老人墓,隨葬6件陶器,礫石圍成石棺
姜寨 墓7 隨葬尖底瓶、陶器和精美玉石耳墜共20多件
A.生產力水平的日益提高 B.貧富分化導致差距在擴大
C.社會等級觀念逐漸產生 D.私人占有財物和商品交換
17.(2021·松潘縣中學校高一期末)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記載:周初的分封是一種武裝駐防事業,其目的主要在于作為王室的助手,以監視被征服的各族人民。我們知道,周王當時所能直接統治的只有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諸侯國,諸侯不過按期納貢朝覲,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濟畿內的災患而已。材料中不能反映的是21cnjy.com
A.周王可以對諸侯進行直接干涉 B.周初對諸侯進行分封
C.分封制穩定了政治秩序 D.諸侯需要盡到自己的義務
18.(2021·云南彌勒市一中高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月考)周初受封的幾個大諸侯國,如齊、魯、晉、燕等,在夏商時期皆為蠻、夷、戎、狄各族所居,長期徘徊于原始社會軍事民主制階段,分封制推行后,這些封國所在地區無例外地建立起奴隸制政權,由此可見,分封制21·cn·jy·com
A.推動了區域社會形態的進步 B.使周疆域內各民族形成同源共族觀念
C.促進了官僚政治的日益完善 D.有利于實現周天子對天下的垂直管理
19.(2021·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校附屬外國語學校高一月考)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銅器“克盉”記載:(周成王)命克(召公長子)做屢(燕)的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馭族、微族。克進駐優(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動亂。對此文物,下列認識錯誤的是【來源:21cnj*y.co*m】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印證了北京城市的發展歷史 B.佐證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史實
C.展現了周代青銅器工藝水平 D.反映克因為立了戰功而受封
20.(2021·山東高三二模)關于啟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繼位,古書中有不同記載。《史記·夏本紀》寫道:“益(禹晚年培養的接班人)讓帝禹之子啟。”《戰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這說明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A.久遠的歷史難以形成統一的定論 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必然
C.文獻史料主要用于印證同一史實 D.從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風順
參考答案
01—10:CCCDD CCBAD 11—20 BCAAA AAADD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外歷史綱要(上)
第一單元 從中華文明起源到秦漢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與鞏固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
編制人:高一歷史備課組 審核人:湯紅亮
【目標導航】
課標要求 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特征
學習要點 1.重點:認識中華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國家的特征2.難點:私有制、階級與國家產生的關系
【知識解讀】
一、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
★學習聚焦:中國人類早期起源的特點是什么?
舊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
代表性的文化遺存 距今約170萬年 ①元謀人(門齒化石) 距今約7000至5000年前 黃河中游④仰韶文化 1.典型器物:彩繪陶器2.主要栽培作物:粟3.典型遺址:陜西西安臨潼姜寨聚落遺址
黃河下游⑤大汶口文化 /
長江下游⑥河姆渡文化 1.農業:種植水稻2.手工業:掌握養蠶繅絲技術
距今約70萬至20萬年 ②北京人 距今約5000年 黃河中下游⑦龍山文化 1.代表器物:黑陶,胎壁薄如蛋殼,被稱為“蛋殼陶”2.典型遺址:山西襄汾陶寺遺址 1.出土精美的玉器2.出現較大規模的祭壇和神廟
遼河上游⑧紅山文化 典型遺址:牛河梁遺址
長江下游⑨良渚文化 典型遺址:良渚古城城墻
生產力 生產工具 打制石器 磨制石器
生產方式 從事漁獵和采集已經學會用火 開始從事原始農業,飼養家畜,生活逐漸穩定大量使用陶器,
生產關系 社會組織 原始人群 母系氏族社會 父系氏族社會
特點 過著③群居生活,/ 共同勞動,成果共享 1.社會貧富分化2.私有制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中國即將邁入階級社會的門檻
中國人類起源特點 分布廣泛,奠定了⑩多元一體的發展基礎
二、從部落到國家
★學習聚焦:夏朝是第一個奴隸制國家的依據是什么?
部落 古史相傳 三皇五帝 三皇:時代較早,名稱眾說不一,神話色彩濃重
五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
考古學證明 萬邦時代 1.時間:大約相當于五帝后期的龍山文化時代2.典型遺址:①陶寺遺址3.特點:具備國家的初始形態:宮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種禮器
國家 夏朝 考古 二里頭文化遺址
建立 1.約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了我國最早的奴隸制國家夏朝2.禹死后,其子啟繼位,②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概況 政治 1.最高統治者:夏王2.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與職官3.地方:夏部族聚族而居實行③直接統治,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進行④間接統治
文化 1.歷法:《夏小正》,載有一年中的各個月份的物候、天象、氣象和農事等內容
滅亡 標志:約公元前1600年,商湯發兵討桀,,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滅亡
國家誕生的標志 ⑤ 1考古依據 城市 宮殿 祭祀 禮器等 2文獻依據 王位世襲制
3、商和西周
★學習聚焦:中國夏商周早期國家政治制度的特點是什么?
商朝 西周
建立 約公元前 1600 年,湯滅夏后建立了商朝 公元前 1046 年,周武王滅商建立周朝,定都鎬京,史稱西周
概況 政治 1.最高統治者:商王2.中央:商王之下設有尹及各類事務官3.地方:實行內外服制①內服: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區②外服:商王間接控制的方國和部族 1.分封制①背景:武王伐紂;井田制②內容:“封建親戚,以蕃屏周”,除包括王族外,還有⑴異姓功臣和⑵先代貴族③影響:加強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治;帶有血緣色彩2.宗法制①背景:解決⑶繼承問題制度②核心:嫡長子繼承制;大小宗③原則:⑷大小宗對應分封制下不同的政治地位④影響:A.宗法制與分封制相互補充,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權力和財產分配方面的沖突與矛盾B.宗法制與分封制的結合,形成血緣政治的特點
經濟 1.農業主要生產部門①生產工具:主要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質的工具,⑸青銅農具極少②土地制度:井田制奴隸主土地⑹國有制,周天子名義上占有全國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隨意買賣③經營方式:⑺集體耕種公田2.手工業:青銅鑄造是主要部門
文化 甲骨文:是商人刻寫的占卜記錄,是一種成熟的文字,神權思想嚴重 人文思想發展 民本思想
滅亡 標志: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眾伐紂,雙方在商都南郊牧野激戰。紂王自焚而死,商朝滅亡 犬戎破京: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內亂,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
早期國家特征 ⑻1家國一體,國家地域管理中血緣政治色彩依然濃厚2較前等級森嚴,較后世權利尚不高度集中,較分散3神權主導,禮樂為代表的人文思想產生并發展
【基本線索】
【自建體系】
【解答謎底】
一①元謀②北京③群居④仰韶⑤大汶口⑥河姆渡⑦龍山⑧紅山⑨良渚⑩多元一體
二①陶寺②世襲制③直接④間接 ⑤ 1考古依據 城市 宮殿 祭祀 禮器等 2文獻依據 王位世襲制
三⑴異姓功臣⑵先代貴族⑶繼承問題⑷大小宗⑸青銅農具⑹國有⑺集體
⑻1家國一體,國家地域管理中血緣政治色彩依然濃厚2較前等級森嚴,較后世權利尚不高度集中,較分散
3神權主導,禮樂為代表的人文思想產生并發展
【教材問答】
1.P2思考點:中國是遠古人類的重要起源地。觀察《中國舊石器時代重要人類遺址分布圖》,你能指出中國早期人類分布的基本特點嗎?21教育網
參考答案:中國早期人類遺址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分布廣泛。
2.P5學思之窗:關于啟的繼位,為什么會出現上述不同說法?
參考答案:關于啟繼位的不同說法目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還不能確定孰是孰非,這反映了從公天下的禪讓制到家天下的世襲制轉變過程,并非一帆風順。根據《史記 夏本紀》的記載,禹先舉薦培養了皋陶,因皋陶早卒,禹又舉薦益作為接班人,說明禪讓制在禹的時代仍有很大影響,他還不敢明目張膽地將位置傳給啟。《戰國策》以及《史記》中關于啟和益、有扈氏的沖突也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說明這一轉變并非理想化的風平浪靜。2·1·c·n·j·y
3.P6思考點:商朝為什么推行內外服制?
參考答案:商朝是中國早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家,社會生產力水平還不高,社會組織中的血緣關系尚未完全被打破,商朝沒有能力對王畿之外的廣大地區實行直接控制。內外服制是當時能夠達到有效統治的最佳方式。www-2-1-cnjy-com
4.P8問題探究: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樣的思想觀念?有什么歷史意義?
參考答案:這兩則材料反映了西周統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從重神觀念向重人觀念的轉變,統治者逐漸認識到民的重要性,這一轉變對中國歷史上民本思想的產生有重大影響。孔子、孟子的“仁”與“仁政”思想,以及歷代以民為本、民為邦本的呼聲,在治國理政上發揮出積極作用。中國歷史上國家治理比較好的時期,也是民本思想受到重視的時期。
5.P8學習拓展:閱讀這段話,查閱相關史前文化遺址的考古資料,考察其分布特點,就中華文明起源的多源性與統一性問題談談自己的認識。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
參考答案:考古發現證明,黃河流域 ( http: / / www.21cnjy.com )、長江流域、珠江流域、西遼河流域、北方草原文化區,都是中華文明的搖籃,呈現出多源性。但中華文明起源又表現出統一性,即以中原為核心的文明具有相對的穩定性,是主干,對周邊產生深刻影響。夏商西周早期王朝國家都是在這一區域形成并發展起來的。21*cnjy*com
【隨堂練習】
1.(2021·全國高一課時練習) ( http: / / www.21cnjy.com )《禮記·禮運》記載,禹選擇頗有威望的偃姓部落首領皋陶為繼承人……可皋陶……已至耄耋之年,等不到實行禪讓便先禹而死。禹又舉薦沒有多少影響的益為繼承人。禹死后……各個部落并不擁護他,而擁戴啟。這表明
A.禹仍嚴格堅持禪讓制度 B.啟通過禪讓取得政權
C.禹為啟掌權鋪平了道路 D.禹反對啟繼承其王位
2.(2021·山東高一期 ( http: / / www.21cnjy.com )末)《哈佛極簡中國史》中寫道:“這一時期,中國人清理土地并焚燒表層,種植粟、白菜,稍晚期開始種植水稻和大豆。這一時期的工具均為石器:石斧、石鋤等,居民畜養豬、羊、牛、狗、雞等,狩獵依然是重要的經濟活動。”這一時期是
A.舊石器時代 B.早期國家形成發展時期 C.新石器時代 D.華夏認同觀念產生時期
3.(2021·河北秦皇島一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高一期末)《中國史綱》一書中指出:“嚴格地說封建的社會的要素是這樣: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寶塔式的幾級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而兼地主”。材料中的“地主”
A.都與王室有血緣關系 B.對土地可以任意買賣
C.剝削農民收取租稅 D.應該遵從朝廷的調遣
4.(2021·河南高一期末)西周時期的銅礦等礦藏被發現和確認后,就被視為王室擁有的財產,不容他人染指。這一現象產生的原因是21·世紀*教育網
A.王室奢靡生活的需要 B.工商食官的規定
C.諸侯割據紛爭的局面 D.土地國有的影響
5.(2021·重慶高一期末)商朝王位繼承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來以兄終弟及為主,國君即位時年紀較長,對民情有一定了解,統治較為得法。自第26任商王庚丁時起,繼承法改為父死子繼,新君養于深宮。《尚書﹒無逸》有云:“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是從”。據此不能得出
A.商朝政治加速腐敗 B.宗族關系成為基本的政治關系
C.商朝以血緣關系維護政治聯系 D.商朝形成“天子—諸侯—卿大夫—士”的等級秩序
6.(2021·浙江)據《左傳·定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年》記載:西周建國后,將“殷民六族”分賜給魯公,使其“帥其宗氏,輯其分族……以法則周公,用即命于周”。給予康叔(衛國)以“殷民七族”和其它權力,便于其執行王室任命的職務。對以上記載分析正確的是
①分散了商朝遺民的力量②說明魯衛兩國處于王畿地區
③利于文化共同體的發展④體現了諸侯權利義務的統一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2021·浙江高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業考試)根據考古學家的最新推測“著名的四川三星堆文化最終結束時間應該在殷墟文化中期偏后階段,絕對年代應該距離盤庚遷都殷墟這一事件不太遠。”據此判斷,三星堆文化結束時的中原地區
A.尊奉夏王為最高統治者 B.開始推廣使用青銅農具
C.用甲骨文記錄占卜內容 D.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
8.(2021·廣西高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末)《禮記.王制》列舉許多不鬻于市的東西,其中包括“五谷不時(即不合時令的作物)”“果實未熟”“不到砍伐時期的樹木”“不到捕殺時期的禽獸魚鱉”。這體現了古代商業政策
A.嚴格限制商人活動 B.蘊含樸素的生態意識
C.利于各地商品流通 D.易致市場商品的匱乏
9.(2021·廣東)西周分封制之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受封諸侯從周天子那里不僅得到了土地、民眾和表示身份與權力的彝器等,還得到了因地制宜的行政權和開疆拓土的軍事征伐權。這一現象有助于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
A.擴大國家統一局面 B.突出血緣宗法色彩
C.調整地方行政體制 D.大一統觀念的形成
10.(2021·江西高一期末)在大汶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發掘的一個氏族社會晚期的133座墓葬中,有8座無隨葬品,125座有一般的生產工具和生活用具,其中的45座還有豬的下頜骨隨葬,少數墓中有玉器、象牙器、骨雕制品等物品隨葬。材料表明當時2-1-c-n-j-y
A.已出現貪污腐化現象 B.隨葬物品開始生活化
C.階級差別已日益凸顯 D.貧富分化已較為明顯
11.(2021·廣東高一期末)在良渚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遺址的考古發掘中,發現了較多帶有神徽的玉琮;殷商帝王墓中也出土了與良渚文化形狀相似的玉琮,但沒有神徽。近日,四川三星堆遺址發掘出與商王朝時期一致的玉琮。以上現象說明
A.南北文化漸趨一致 B.中華文化多元一體
C.不同文化間互動頻繁 D.古蜀文化相對先進
12.(2021·四川高一期末)甲骨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提及“黍”字最多,多有“求黍”及“求黍年”等字句,但未見有“求麥”“求稻”,《詩經》也多提到黍和稷,據此可以推斷
A.黍比稷更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 B.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
C.黍和稷是商周時期重要的農作物 D.黍稷稻麥都屬于中國古代作物系列
13.(2021·全國)在鎬京郊外南山遼闊原 ( http: / / www.21cnjy.com )野里,有由王室主持開墾的大片良田。這些良田,都是經過精心的疆理,按正南北和正東西的方向,有縱橫交錯的大小道路和灌溉溝渠,整治成十分方正的大小相連的方塊田,這就是漢代儒學家記載的周代井田。由此可見,漢儒眼中的周代井田( )
A.帶有理想主義色彩 B.進行合理休耕輪作
C.農夫進行集體耕作 D.可以隨意買賣轉讓
14.(2021·湖北宜昌·高一期中)圖1是中國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存分布圖。其中,河姆渡文化以種植水稻和制作黑陶為特征
仰韶文化以彩陶和種植粟為特征;其它文化也各具特色。這表明中華文明具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多源性 B.統一性 C.先進性 D.延續性
15.(2021·安徽省定遠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學高一月考)如圖是姜寨遺址(位于陜西西安臨潼),內有五組房屋,系五個大家族。大房子是族內舉行集會議事的公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長使用,小房子供各家庭使用。據此推斷該聚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居民的血緣關系相對固定 B.以水稻為主要栽培作物
C.已經產生明顯的貧富分化 D.是良渚文化的典型代表
16.(2021·湖北)下表為原始社會晚期部分墓葬出土情況,表中現象出現的根本原因是( )
遺址 墓編號 出土情況
大何莊 墓14 隨葬36塊豬的下顎骨
半坡 墓152 三歲女孩墓,隨葬79件手工業產品,陶器6件,石球3個,青白色帶孔玉石耳墜1件
華縣元君廟 墓458 男性老人墓,隨葬6件陶器,礫石圍成石棺
姜寨 墓7 隨葬尖底瓶、陶器和精美玉石耳墜共20多件
A.生產力水平的日益提高 B.貧富分化導致差距在擴大
C.社會等級觀念逐漸產生 D.私人占有財物和商品交換
17.(2021·松潘縣中學校高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期末)白壽彝在《中國通史》中記載:周初的分封是一種武裝駐防事業,其目的主要在于作為王室的助手,以監視被征服的各族人民。我們知道,周王當時所能直接統治的只有王畿之地。王畿之外,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諸侯國,諸侯不過按期納貢朝覲,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濟畿內的災患而已。材料中不能反映的是21cnjy.com
A.周王可以對諸侯進行直接干涉 B.周初對諸侯進行分封
C.分封制穩定了政治秩序 D.諸侯需要盡到自己的義務
18.(2021·云南彌勒市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中高一月考)周初受封的幾個大諸侯國,如齊、魯、晉、燕等,在夏商時期皆為蠻、夷、戎、狄各族所居,長期徘徊于原始社會軍事民主制階段,分封制推行后,這些封國所在地區無例外地建立起奴隸制政權,由此可見,分封制
A.推動了區域社會形態的進步 B.使周疆域內各民族形成同源共族觀念
C.促進了官僚政治的日益完善 D.有利于實現周天子對天下的垂直管理
19.(2021·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附屬外 ( http: / / www.21cnjy.com )國語學校高一月考)北京出土的西周青銅器“克盉”記載:(周成王)命克(召公長子)做屢(燕)的諸侯,管理和使用羌族…馭族、微族。克進駐優(燕)地,接收了土地,平息了動亂。對此文物,下列認識錯誤的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 )
A.印證了北京城市的發展歷史 B.佐證西周實行分封制的史實
C.展現了周代青銅器工藝水平 D.反映克因為立了戰功而受封
20.(2021·山東高三二模)關于啟的繼 ( http: / / www.21cnjy.com )位,古書中有不同記載。《史記·夏本紀》寫道:“益(禹晚年培養的接班人)讓帝禹之子啟。”《戰國策·燕策一》記載:“啟與支黨攻益,而奪之天下,是禹名傳天下于益,其實令啟自取之。”這說明
A.久遠的歷史難以形成統一的定論
B.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必然
C.文獻史料主要用于印證同一史實
D.從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風順
參考答案
01—10:CCCDD CCBAD
11—20 BCAAA AAADD
具體參考答案解析
1.C
【詳解】
題目提供的材料表明,禹把政治權力傳給自己的兒子啟是早有預謀的。因此,C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正確答案。
2.C
【詳解】
依據題干“中國人清理土地并焚燒表層,種植粟、 ( http: / / www.21cnjy.com )白菜,稍晚期開始種植水稻和大豆……”可知與原始農業有關,新石器時代中國的遠古居民已經過上了原始農耕生活,如河姆渡人最早種植水稻,半坡人最早種植粟,C正確;舊石器時代遠古居民尚未過上原始農耕生活,A排除;早期國家形成發展時期是在夏商周時期,B排除;華夏認同觀念產生于春秋戰國時期,D排除。故選C。
3.C
【詳解】
根據材料“在一個王室的屬下,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寶塔式的幾級封君,雖然對于上級稱臣,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而兼地主”可知考查的是西周的分封制,分封的諸侯依靠在封國內剝削農民收取租稅,C項正確;分封的對象有子弟、功臣、先代貴族等,不一定都與王室有血緣關系,排除A項;材料中未涉及土地買賣的內容,排除B項;根據材料“事實上是一個區域的世襲的統治者而兼地主”可知諸侯權力很大,“應該遵從朝廷的調遣”與材料描述不符,排除D項。
4.D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時期,銅礦等礦藏與土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樣,被視為王室財產的原因在于,土地國有的影響,D項正確;王室奢靡生活的需要并非礦產資源國有的原因,A項錯誤;工商食官是礦產等國有的結果和表現,而非原因,B項錯誤;諸侯割據紛爭是春秋戰國時期才出現的現象,C項錯誤。www.21-cn-jy.com
5.D
【詳解】
題干只提及商王繼承方式的變 ( http: / / www.21cnjy.com )化,并不能得出商朝的政治結構特征,D符合題意;繼承方式的變化使得新繼任商王不了解國情民情,容易導致政治腐敗,A不符合題意,排除;父死子繼的繼承方式屬于宗法關系內容,說明商朝以血緣關系維護政治聯系,B、C不符合題意,排除。
6.C
【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西周建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將“殷民六族”賜給魯公,“殷民七族”給予康叔(衛國),分散了商朝遺民的力量,魯國、衛國的諸侯統治其國內各族,執行周公的法制和王室的命令,有利于文化共同體的發展,體現了諸侯權利、義務的統一,說法①③④符合題意,C項正確;魯、衛作為兩個諸侯國,所處并非王畿地區,說法②錯誤,與之組合的ABD三項不符合題意。
7.C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考古學家最新推測三星堆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化最終結束時間距離盤庚遷都殷墟這一事件不太遠。結合所學可知,盤庚遷都殷墟發生在商朝中期,當時中原地區用甲骨卜辭記錄社會生活狀況,包括祭祀、生產、田獵、戰爭等,內容相當豐富,故C項正確;“尊奉夏王為最高統治者”出現在夏朝,與材料無關,故A項錯誤;商周時期,青銅器主要用于祭祀和戰爭,極少用于農業生產,故B項錯誤;“普遍實行嫡長子繼承制”出現在西周,故D項錯誤。
8.B
【詳解】
“不到砍伐時期的樹木”“不到捕殺時期的禽 ( http: / / www.21cnjy.com )獸魚鱉”體現了古代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故選B;材料重點強調按時令采伐農作物和進行捕獵活動,體現了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并非突出對商人活動的限制,排除A;材料禁止不按照時令采伐農作物和進行捕獵活動,這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商品流通,排除C;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
【點睛】
9.A
【詳解】
從材料可以看出,西周時期,地方諸侯 ( http: / / www.21cnjy.com )擁有諸侯國內統治權力和軍事征伐權,這有利于地方諸侯開拓疆土,有利于擴大國家統治范圍,故選A;材料沒有體現血緣宗法的內容,排除B;材料沒有體現地方行政體制的調整,排除C;材料沒有強調大一統觀念,排除D。21·cn·jy·com
10.D
【詳解】
據題意可知,大汶口遺址中的墓葬在隨 ( http: / / www.21cnjy.com )葬品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差別,這說明貧富分化已經比較明顯,故選D;隨葬品的差別并不能說明出現貪污腐化,“開始”的說法無從體現,排除AB;材料表明的是貧富分化明顯,不能說明階級差別日益凸顯,排除C。【來源:21cnj*y.co*m】
11.B
【詳解】
從材料反映的不同地方發掘的玉 ( http: / / www.21cnjy.com )琮來看,總體上形狀相似,但存在一定區別,說明中華文化既是多元的,又是一體的,故答案為B項;材料不是反映南北文化的發展趨勢,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不同文化之間的互動,排除C項;材料沒有比較不同文化之間的先進與落后,排除D項。21*cnjy*com
12.C
【詳解】
根據材料可知,《詩經》和甲骨文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量提到黍稷,說明黍稷是商周時期重要的農作物,故C項正確;材料只強調甲骨文中提及“黍”字最多,《詩經》也多提到黍和稷,未體現“黍比稷更能滿足人們的生活需要”,故A項錯誤;材料沒有提供其他國家來做比較,所以無法說明“中國是世界上農業起源最早的地區”,故B項錯誤;“黍稷稻麥都屬于中國古代作物系列”與材料主旨不符,故D項錯誤。
【版權所有:21教育】
13.A
【詳解】
從材料信息看,漢儒眼中的周代井田錯落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致,整齊劃一,四方周正,具有理想化的色彩,故選A項;材料沒有體現休耕輪作、集體耕作、買賣轉讓等信息,排除B、C、D項。
14.A
【詳解】
根據材料,中國新石器時代包括紅山文化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汶口文化、河姆渡、屈家嶺、馬家窯等文化遺址,各個遺址都有自己的文化特色,說明中國文明具有多源性,故選A;中國新石器時期出現多個文明中心,各具特色,說明了多源性,不能體現統一性、先進性和延續性,排除BCD。【來源:21·世紀·教育·網】
15.A
【詳解】
根據“大房子是族內舉行集會議事的公 ( http: / / www.21cnjy.com )共房子,中型房子供族長使用,小房子供各家庭使用”可知姜寨遺址中房屋的功能固定,說明居民的血緣關系也相對固定,故選A;以水稻為主要栽培作物的是河姆渡居民,排除B;根據房屋的功能不能說明產生明顯的貧富分化,排除C;姜寨遺址不是良渚文化的代表,排除D。【出處:21教育名師】
16.A
【詳解】
材料反映了原始社會晚期部分墓葬中出現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一定數量和種類的手工業品、陶器和玉石等隨葬品。結合所學可知,原始社會晚期,由于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出現,一些墓葬中出現了一定數量和種類的隨葬品,故選A;貧富分化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B;社會等級觀念只是材料現象的原因之一,而根本原因在于生產力的發展,故排除C;私人占有財物和商品交換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其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D。
17.A
【詳解】
周朝實行分封制,周王對諸侯國進行間 ( http: / / www.21cnjy.com )接管理,周王不可以對諸侯進行直接干涉,A符合題意,故選A;“周室先后封立了很多諸侯國”說明周初對諸侯進行分封,B不符合題意,排除;根據“其目的主要在于作為王室的助手,以監視被征服的各族人民”可知,分封制有利于鞏固統治,穩定政治秩序,C不符合題意,排除;根據“諸侯不過按期納貢朝覲,出兵助王征伐,以及救濟畿內的災患而已”可知,諸侯需要盡到自己的義務,D不符合題意,排除。
【點睛】
18.A
【詳解】
在齊、魯、晉、燕等諸侯國 ( http: / / www.21cnjy.com )統治下的蠻、夷、戎、狄各族,逐漸結束原始社會軍事民主制階段,建立起奴隸制政權,推動了少數民族地區生產關系的進步,故A項正確;材料不能說明分封制導致周疆域內各民族形成同源共族觀念,故B項錯誤;材料與官僚政治的建立無關,故C項錯誤;分封制并非中央集權的政治體制,故D項錯誤。
19.D
【詳解】
根據材料“(周成王)命克( ( http: / / www.21cnjy.com )召公長子)做屢(燕)的諸侯”和所學知識可知,克屬于王族,并非是功臣,D說法錯誤,符合題意;ABC關于材料的描述均符合史實,不符合題意。故選D。
20.D
【詳解】
根據材料材料可知,關于啟的繼位, ( http: / / www.21cnjy.com )古書中有不同記載。《史記·夏本紀》認為是益禪讓于啟;《戰國策·燕策一》認為是啟搶奪了益的權力。這體現了禪讓制仍有較大影響,世襲制的建立并非一帆風順,進而說明從公天下到家天下并非一帆風順,故D項正確;《史記·夏本紀》、《戰國策·燕策一》對啟繼位的說法不一,是因為撰寫者占有材料不同、立場不同等原因所致,并不是因為久遠的歷史難以形成統一的定論,故A項錯誤;材料無法體現世襲制代替禪讓制是歷史的必然,故B項錯誤;兩則材料對啟的繼位說法有差異,作為文獻史料并不能相互印證,故C項錯誤。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肃宁县| 株洲县| 长治市| 姜堰市| 洮南市| 江川县| 五河县| 上虞市| 肥东县| 太仆寺旗| 绥芬河市| 调兵山市| 轮台县| 达日县| 诏安县| 金川县| 平定县| 东阳市| 修武县| 渝北区| 新乐市| 宁津县| 宜阳县| 策勒县| 宜兰县| 甘泉县| 康乐县| 遵义县| 清水县| 万山特区| 拜城县| 新营市| 尤溪县| 玉门市| 武夷山市| 新兴县| 大新县| 阳春市| 迁西县| 甘肃省| 宜宾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