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科學方法科學方法 定義 舉例控制變量法 (一般包含了對照法) 在研究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對影響事物變化規律的因素和條件加以人為控制,只改變某個變量的大小,而保證其它的變量不變,最終解決所研究的問題。 1.蒸發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 2.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3.液體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4.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5.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6.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 7.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8.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9.導體的電阻與哪些因素有關; 10.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 11.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 12.探究電流做功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 13.探究電流的熱效應與哪些因素有關; 14.探究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等。轉換法 物理學中對于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 1.研究物體內能與溫度的關系(我們無法直接感知內能的變化,只能轉換成測出溫度的改變來說明內能的變化); 2.在研究電熱與電流、電阻的關系時,將電熱的多少轉換成溫度計液柱上升的高度; 3.我們在研究電功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時候,將電功轉換成砝碼上升的高度; 4.在我們回答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時,我們將動能轉化為小木塊在平面上被推動的距離,距離越遠則動能越大。 5.證明聲音是由振動產生的,敲擊音叉后放入水中,水花四濺。 6.物體發生形變或運動狀態改變可證明一些物體受到力的作用; 7.馬德堡半球實驗可證明大氣壓的存在; 8.霧的出現可以證明空氣中含有水蒸氣; 9.影子的形成可以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10.奧斯特實驗可證明電流周圍存在著磁場; 11.指南針指南北可證明地磁場的存在; 12.擴散現象可證明分子做無規則運動; 13.鉛塊實驗可證明分子間存在著引力; 14.運動的物體能對外做功可證明它具有能等。放大法 (通常和轉換法一起用) 在有些實驗中,實驗的現象我們是能看到的,但是不容易觀察。我們就將產生的效果進行放大再進行研究。 1.物體的振動產生聲音; 2.力能使桌面發生形變; 3.利用細玻璃管內水面的變化來放大玻璃瓶的微小形變(既有放大法又有轉換法)類比法 將兩個相似的事物做對比,從已知對象具有的某種性質推出未知對象具有相應性質的方法。 用水流類比電流; 用水壓類比電壓 用水波類比聲波 用太陽系的結構類比原子的結構。等效替代法 將直接解決不了的科學問題,通過變通替代的辦法間接解決而達到效果完全相同的方法。 1.在研究串并聯電路的總電阻時,用一個大電阻等效替代兩個小電阻之和; 2.在平面鏡成像的實驗中,利用了一個完全相同的另一根蠟燭來等效替代像的大小 ; 3.用浮力替代液體對物體的各個方向的壓力; 4.曹沖稱象,用石頭的質量替代像的質量。 5.小石塊體積用排開水的體積代替科學推理法 (理想實驗) 突出研究對象的主要因素,借助邏輯思維和想象力,排除次要和無關因素的干擾,形成理想化的研究客體,以代替實際客體進行研究的一種方法。 1.研究真空能否傳聲; 2.伽利略理想實驗設計; 3.研究牛頓第一定律;建立模型法 實際現象和過程一般都十分復雜,涉及到眾多因素,采用模型方法可起到簡化和純化的作用,忽略次要因素,從復雜事物中抽象出理想模型,合理近似的反應所研究事物的本質特征。 1.光線(光線是看不見的,我們使用一條看得見的實線來表示); 2.磁感線(為了研究磁場,我們引入一條線將研究的問題簡化,其實這條線并不存在); 3.研究肉眼觀察不到的原子結構時,建立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4.電路圖是實物電路的模型; 5.力的示意圖或力的圖示是實際物體和作用力的模型; 6.實驗室常用手搖交流發電機及掛圖來研究交流發電機的原理和工作過程(柴油機、汽油機模型等)模擬實驗 (模型法和模擬法不分那么細,可以算一個) 模仿實驗對象制作模型,或者模仿實驗的某些條件進行實驗,這樣的實驗叫做模擬實驗。 1.用籃球和鉛筆模擬海平面遠去的帆船; 2.模擬泥石流的實驗。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