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愛護水資源》教學設計一、教學分析1、教材分析《愛護水資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 化學》九年級上冊(人教版)第四單元的教學內容。教材主要介紹了水資源概況和水資源保護兩部分內容。水資源概況,一方面從儲量上說明水的豐富,另一方面從可直接利用的淡水量上說明水的短缺,教材主要通過一些數據和圖表來說明水資源情況,如利用幾組對比數字突出我國大部分城市用水緊張的現狀,意在強化學生的愛水、節水意識。水資源保護是從節約用水和防治水污染兩個角度談的,同樣闡述不多,以圖、表代文字。這里只給學生關于節水和水污染問題的最基本、最主要的概念和思想,具體的內容留待學生在課內外的一些活動中自己去尋求、獲得。本課題內容難度不大,但課題內容又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培養學生關心社會,為社會作貢獻的社會責任感和學會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便成了本節教學的重點內容。2、學情分析本節課的主題是愛護水資源,主要介紹了水的分布及其與工農業生產的關系、水資源的保護三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本節主題是學生從小耳熟能詳的,但是為什么要愛護水資源、從哪些方面來愛護水資源對我們的生活又有什么改善卻是他們知識的空白點。在素材的選擇上有意識的挑選學生未知的或知之甚少的材料,這些材料新穎、典型,富有吸引力。在表現方法上,采用對比教學、運用多媒體來呈現,充分引起了學生的共鳴,喚醒學生主人翁的意識。學生“自我”進來,給心靈以觸動,聯系實際,學以致用。學生學得快樂,同時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二、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 了解世界和我國的水資源狀況。②認識水體污染的主要來源和危害。③認識保護水資源的重大意義,明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2、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及觀察、分析歸納和運用知識等能力;學會用辯證的方法看待事物的發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①培養學心社會、為社會做貢獻的社會責任感。②初步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三、教學重點、難點教學重點1、用辯證的方法看待水資源的豐富和有限;2、通過對水體污染與水資源豐富的認識,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教學難點:將課堂與社會緊密聯系,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四、設計思路本節內容主要介紹了水的分布及其與工農業生產的關系、水資源的保護三方面的內容。對于學生來說本節內容對學生學習知識沒有困難,但應該認識到本節內容是培養學生各種能力和進行德育教育的好教材,應充分發揮本節內容的作用,使學生從能力上、思想品質上有所提高。設計這樣一堂課,主要依據《化學課程標準》中的一些精神,使學生“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傊?,通過學習化學,要讓學生逐漸學會“用”化學,以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自然的關注程度,為他們成為環?!靶⌒l士”提供一些智力支持和實踐機會。 五、教學資源教學課件(PPt)六、教學準備1、教師:收集多媒體素材,制作多媒體課件。 2、學生:自主分成小組,對學校、家鄉的水資源現狀、使用以及污染程度進行調查。 七、教學過程教師活動 設 計 意 圖情 景導 入 教師運用多媒體展示一組《美麗水景圖》,通過欣賞大自然水體的美麗,讓學生感受到是水把大自然打扮得絢麗多彩,水是人類不可缺少的好朋友,從而產生熱愛祖國山水的感情。從而引出本章的課題《自然界的水》。 利用直觀的視頻給學生以強烈的視覺沖擊,為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讓他們對課堂教學充滿新奇感。【課件】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 地球是個水球,那我們還缺水嗎? 自然過渡引導學生進行新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閱讀教材、自主學習并思考:1.地面總水量;2.淡水總量及可利用淡水量;3.比較我國與世界人均水量;4.我省人均水量及存在的問題。 學生自主學習,教師補充講解,提高學習效率。問題設置 為什么說海洋是個大的化學資源庫 海水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和鹽,引出海水是不能直接飲用的。人類可利用的淡水資源狀況。 通過對教材中的圖表數據比較分析、文字信息的處理,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并逐步樹立愛護水資源的意識。怎樣解決水資源分布不均?(包括時間和區域) 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追問:將海水淡化作為飲用水可行嗎?實惠嗎? 讓學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識體系。【課件】二、愛護水資源 1、節約用水 2、防止水體污染【投影】中國節水標志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并回答: 1.節約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水污染源有哪些? 3.預防和防治水污染的途徑。(完成導學案第4大題)展示浪費水的相關圖片,讓學生例舉怎樣節約用水?分別從日常生活、農業、工業三方面闡述。 旨在讓學生聯系實際生活,學以致用,培養學生節約用水意識。【分析總結】節約水的基本思路和方法:(1)生活上: 用節水馬桶、刷牙時用口杯接水。(2)農業上: 把浸灌改為噴灌和滴灌(3)工業上: 重復利用水投影水污染的相關資料,結合教材圖片,找出水的污染源,并能根據污染源找到具體的防污染措施? 通過這一環節,使學生對本節課的教學重點、難點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合作交流】 水污染源有哪些? A.工業廢水的任意排放 B.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C.農業生產中不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引申】 預防和防治水污染的途徑:A.生活上: 把生活污水集中處理 B.農業上: 提倡使用農家肥,合理使用農藥和化肥C.工業上: 應用新技術、新技術、新工藝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分組討論 1.第一組愛水宣傳組(針對淡水資源短缺設計) 這一環節的設計,是對本課題三維目標的升華,使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化學學習的科學化、生活化、趣味化。 2.第二組節水模范組(針對節約用水設計)3.第三組環保局(針對防治水污染設計)【練習鞏固】1、地球的表面積約有多少被水覆蓋著?( )A、51% B、61% C、71% D、81%2、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是什么?( )A、江湖 B、海洋 C、冰川 D、溪流3、淡水約占全球總水儲量的多少?( )A、2.23% B、2.33% C、2.43% D、2.53%4、中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幾位 ( )A、第二位 B、第四位 C、第六位 D、第八位5、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國家是( )A、印尼 B、巴西 C、美國 D、中國6、中國人均水量約占世界平均值的多少 ( )A、1/2 B、1/3 C、1/4 D、1/5八、板書設計第四單元 自然界的水課題1 愛護水資源一、人類擁有的水資源1.地球表面約71%被水覆蓋著。2.淡水資源極度短缺。二、愛護水資源1.節約用水。2.防止水體污染。污染來源: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防治措施: ①樹立環保意識②工業廢水經處理后排放③生活污水集中處理后排放④合理使用農藥化肥九、教學反思本節所涉及的知識點較多是學生已接觸、了解過的,但卻是較零碎的,所以本節課的學習主要是引導學生對相關知識進行整合、梳理并發現問題,再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對知識加以應用,從而解決水資源如何合理利用的問題。亦可使學生樹立珍惜和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強化對人水關系、人地關系的認識。使學生“懂得運用化學知識和方法去治理環境污染……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引導“學生從已有經驗出發,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使學生懂得合理利用和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從而形成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良好品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