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單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課題1:金剛石 石墨和C60教學設計課題 金剛石 石墨和C60教材分析:本節內容與生活、生產實際密切聯系,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本節課中一是要讓學生知道金剛石、石墨和C60是碳的單質,理解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二是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學情分析: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元素符號、化學式、化學方程式等化學符號,也學習了空氣、氧氣、水等具體物質的知識,現在學習碳,是把已學的知識加以運用、鞏固并加深理解,是學習物質知識的繼續和發展。學生對本節內容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但是對于物質的結構決定性質、性質決定用途的核心思想體會較淺,還沒能站在理性的高度認識物質,因此需要通過以知識為載體,形成一條滲透這種核心思想的主線來突破這個難點。教學設計思想:基于對課程標準和目前學生認知的進一步分析,本節課本著“教學應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們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的基本理念設計教學。緊緊圍繞“結構決定性質決定用途”這一主線設置學生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預習、展示、反饋自主建構本節課的重點知識,并使學生逐步掌握學習化學的方法。教學中,引導學生從木材——石墨——金剛石的轉變聯系學生的求學過程,樹立刻苦、勤奮的學習態度三維目標:1、學會分析、歸納展示的資料和課本內容,了解金剛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質和用途;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碳的單質,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2、通過對金剛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懂得物質結構、性質和用途之間的關系。樹立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的觀點。3、能認真觀察實驗現象,并對現象進行分析歸納和探究,4、從木材——石墨——金剛石的轉變,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養成勤奮好學的進取精神,從而感悟人生。教學重點:碳單質的物理性質和用途教學難點: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同一元素也可以組成不同的物質教具準備:儀器用品:針筒、電子、不同規格的鉛筆、藥 品:紅墨水、烘烤過的活性炭、濾紙、棉花教學過程: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引導學生利用學案復習化學式的書寫導入新課:利用紅磷、白磷;氧氣、臭氧的化學式特點引出同種元素可以組成不同物質從而引入課題預習指導學生預習課本,完成學案活動一(5分鐘)展示鼓勵學生主動展示預習結果(10分鐘)播放視頻:金剛石、石墨、C60指導學生實驗:(3分鐘)石墨導電實驗(改進)指導學生預習課本,完成學案活動二(2分鐘)展示圖片:木炭、活性炭、焦炭、炭黑指導學生實驗:實驗6-1,活性炭的吸附性(改進)(10分鐘)探究:提出問題:紅墨水顏色消失是不是棉花和濾紙過濾的結果呢?引導學生做出猜想、設計實驗、觀察現象、得出結論小結播放金剛石發光的視頻反饋練習:學案作業:能力培養與測試 書寫化學式分析組成化學式的元素預習、歸納總結小組展示預習成果欣賞、交流小組合作實驗思考、小組討論閱讀課本、小結欣賞小組實驗合作探究設計實驗方案描述現象得出結論感悟人生自我測評 回顧所學知識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培養閱讀、分析的能力培養描述、歸納能力強化動手能力培養描述、歸納能力培養合作探究意識熟悉探究過程進行情感教育樹立勤奮、好學的學習態度板書設計:課題1:金剛石 石墨和C601、金剛石 石墨和C60結構、物理性質和用途物質性質決定用途2、石墨的導電性3、活性炭的吸附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