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制取氧氣》教案(課時1)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單元課題3制取氧氣在新課程標準中屬于“科學探究和身邊的化學物質”這個一級主題,又屬于“基本實驗技能和地球周圍的空氣”這個二級主題,是初中化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本課題是典型的物質制取課,也是學生初次通過化學反應來獲取新物質,初次體驗科學探究過程的實驗課。 在教材的知識體系中,本節課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與化學實驗基本操作和氧氣的性質等知識相鏈接;啟下,為以后系統地學習二氧化碳的制取奠定了理論和實踐基礎。因此,本課題是初中化學必須處理好的重點內容之一。學情分析:學生對于氣體的制取尚屬首次接觸,為此,如何來選擇藥品、如何來確定裝置根本無從著手。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對氧氣知識的一定積累,創設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在進行本課題的教學時,要善于采用對比、分析、討論、歸納等方法來確定藥品的選擇以及儀器裝置的配備,并在學生的探究活動中加以鞏固。難點的突破應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歸納、判斷,使學生的認知從感性上升到理性。教學目標:1. 知識與技能:重點掌握實驗室制取氧氣的實驗原理和步驟;通過實驗原理,知道實驗室制取氣體的裝置儀器選擇。2. 過程與方法:將信息技術與實踐操作的精神融入實驗中,培養學生自主創新、共同合作的科學品質。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體驗操作實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和實踐的欲望。【重點】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種原理。【難點】初步學會氣體制備的步驟和方法。教學準備(分組實驗):實驗用品:藥品:過氧化氫溶液、二氧化錳固體、高錳酸鉀固體儀器:廣口瓶,雙孔橡皮塞,單孔橡膠塞,分液漏斗,酒精燈,導管,水槽,玻璃片,集氣瓶,小燒杯,鑷子,藥匙其他:火柴,小木條,棉花教學過程:信息技術的運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宗旨與意圖愛剪輯希沃蒙層希沃,平板電腦。平板電腦拍照功能希沃蒙層平板電腦的“模擬實驗室”希沃、平板電腦“搶答”功能希沃,授課寶,動圖希沃,授課寶,平板電腦平板電腦、智慧課堂希沃,快剪輯 【引入】由“大象牙膏”魔術引出課題。【過渡】國家的強大在國防方面尤為突出。下面讓我們通過一個短片來領略中國現代海軍的風采。提問:短片中,我們看到潛水艇每下潛一次能夠在水中工作3到 4個小時不浮上來。里面工作人員呼吸所需要的氧氣可以通過如上反應制得。請問這個反應能夠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嗎?原因又是什么?提問:工業上、自然界也有制取氧氣的方法,它們適用于實驗室制取氧氣嗎?得出制取氧氣的三個原理。【過渡】我們已經掌握了制取氧氣的三種原理,現在同學們能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制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嗎?歸納出兩類發生裝置。【布置任務】同學們都知道了根據反應物的狀態和反應條件來選擇發生裝置,下面請各小組討論,從桌面上的器材中找出合適的儀器,分別組裝出兩種類型的發生裝置,這個發生裝置必須是你們小組最滿意的。最后組長將小組成果利用平板電腦拍照上傳 。智慧課堂投影四個小組的裝置,請各小組介紹裝置組裝的依據。小組互評。師:我們要制取氧氣,有了“制”的裝置,還少一個收集的裝置。我們用什么方法收集氧氣呢?理由是什么?【過渡】制取氧氣的裝置我們已經確定,而且同學們還有不同的方案。現在讓我們先走進化學模擬實驗室來學習高錳酸鉀氧氣的實驗步驟。在實驗的過程中,請同學們自覺地把步驟總結歸納出來。師:下面我們通過搶答賽的形式檢測同學們。實驗注意事項: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中,為防止高錳酸鉀進入導管,你的做法是?用排水法什么時候開始收集氣體?高錳酸鉀制取氧氣,實驗結束時的操作順序?原因?高錳酸鉀制取氧氣的實驗步驟解決后,解決使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裝置來開展實驗的步驟,重點解決檢查氣密性的問題。師:現在每個小組可以開始牛刀小試了。【布置任務】講清實驗要求,各小組選擇一套裝置制取一瓶氧氣分工明確。有疑問可以結合老師希沃投屏的操作注意事項。實驗過程中,利用授課寶投影一個小組的實驗過程。老師用另一個授課寶收集學生操作中的不足。實驗完成后,學生互評。【練習反饋】今天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制取氧氣的原理,實驗裝置的選擇以及實驗步驟。接下來老師想通過幾道題目檢測同學們的學習情況。請同學們拿出平板電腦。【課堂總結】我們課前做的大象牙膏實驗,就是利用今天所學習的制取氧氣的三個原理中的一個完成的。是哪個原理呢?解決課前遺留的大象牙膏實驗問題。鼓勵學生平日學生善于發現和思考,并用于提問和探究。 學生協助老師完成。觀看中國航母、潛水艇的視頻生:思考分析。不用過氧化鈉是因為生成的氧氣混有二氧化碳不純。工業制取氧氣溫度要降到零下196攝氏度以下,實驗室普通設備很難到達這個條件。光合作用生成氧氣速率太慢,不適合。生:高錳酸鉀過氧化氫氯酸鉀生:高錳酸鉀,固體,加熱。生:過氧化氫是溶液,二氧化錳固體,反應不需要加熱。生:氯酸鉀是固體,二氧化錳固體,反應需要加熱。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學生分組開始組裝兩類發生裝置,組長負責拍照上傳。學生分享裝置,并闡述理由。小組之間互評。生: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氣法。生:氧氣不易溶于水,且不與水發生反應。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學生開始平板模擬實驗。學生通過搶答,反饋學習情況。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學生嘗試介紹氣密性檢查的方法。學生實驗。實驗完成后,各小組派代表將制得的氧氣拿上講臺展示。學生互評實驗過程中的不足。學生思考解釋:利用過氧化氫制取氧氣的原理。學生暢談收獲。 通過小魔術,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通過視頻感受我們國家國防的強大,培養愛國情懷。借此引出潛水艇制取氧氣的原理和藥品的選擇。拓展學生課外知識的同時,加深了對實驗室制取氣體原理的選擇。通過對比得到實驗室制取氧氣的三個原理,從更深層面讓學生了解藥品選擇的條件。學生通過藥品實物,加深對發生裝置的選擇的條件。實踐操作,通過分組實驗,讓學生感受操作的真實性有效性,并從中認識到:化學是一門基于實驗的科學。以此達到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的實現。小組互評環節,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還強化了學生對知識點的認知。強化基礎知識。“模擬實驗課堂”能加深學生對實驗操作步驟的理解,讓學生能身臨其境的感受實驗的操作 。為接下來的實踐操作奠定了基礎。模擬實驗作為新技術,豐富了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和感受。借助信息技術手段開啟小組競爭機制,提高了課堂興趣,還促進小組間的互助合作。“你追我趕”的課堂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發散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思維。小組合作的形式開展實驗,達到三維目標中的知識與技能的實現。科學探究中的自我反思與評價環節,培養了學生的善于反思不足和交流經驗的科學素養。練習反饋,鞏固新知。首尾呼應。情感升華,培優學生的科學探究精神。板書設計:課題3 制取氧氣實驗原理實驗裝置實驗步驟環節1(實驗原理)(7分鐘)環節2(實驗儀器的選擇)(10分鐘)環節3(實驗步驟+實驗)(16分鐘)環節4(反饋+總結)(7分鐘)1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