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物質反應后成分的探究知識與技能:1.進一步學習一些重要物質的化學性質,了解它們的鑒別和檢驗方法。2.通過對一些物質反應后成分的探究,初步學習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3.體驗科學探究的樂趣,初步建立一些化學學科觀念。過程與方法:1、體驗物質鑒別“取樣—加試劑—看現象—得結論” 的一般步驟。2、能設計簡單的實驗并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解決問題。能主動參與討論,表達自己的觀點,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培養學生通過實驗手段來歸納總結物質性質的能力2、通過實驗操作,激發學生持續學習化學的興趣,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加強參與意識和協作精神。教學重點:1.溶液酸堿性的檢驗方法。2. 常見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熟悉常見的酸堿鹽的化學性質,設計簡單的實驗并運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解決問題。導入:科學探究的基本步驟:提出問題 猜想與假設 設計實驗方案實驗探究 得出結論 交流與討論教師展示圖片放置很長時間的氫氧化鈉溶液提出問題:氫氧化鈉溶液樣品是否變質?做出假設:猜想一: NaOH溶液樣品沒有變質只含 NaOH猜想二: NaOH溶液樣品已經變質含 NaOH 、 Na2CO3猜想的依據是:思考與交流檢驗NaOH溶液樣品是否變質,可以檢驗NaOH溶液樣品中是否存在 。思考與交流可選用哪些試劑來檢驗Na2CO3溶液?【制定計劃】請你設計實驗方案,探究NaOH溶液樣品是否變質?探究實驗1試劑 步驟 現象氫氧化鈉溶液 酚酞試液 取適量氫氧化鈉溶液于3支試管中,再分別滴加酚酞試液、稀鹽酸和氯化鈣溶液 變紅稀鹽酸 有氣泡產生氯化鈣溶液 有沉淀產生結論:氫氧化鈉已經變質問題:氫氧化鈉是全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呢?①NaOH溶液全部變質猜想②NaOH溶液部分變質交流與討論檢驗NaOH溶液樣品是完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可以檢驗變質后的溶液 中是否含制定計劃:先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再滴加酚酞實驗探究步驟 現象氫氧化 鈉溶液 加入過量的氯化鈣溶液直到溶液不在有沉淀產生,再滴加酚酞觀察實驗現象 變紅結論: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解決問題:問題1:久置的氫氧化鈉變質了嗎?問題2:如果變質,變成了什么物質了呢?問題3:這些氫氧化鈉是否全部變質了呢?習題:1. 加入稀鹽酸,一開始若沒有氣泡生成,能否說明NaOH溶液沒有變質產生Na2CO3?2. 若選用稀鹽酸來檢驗產生了Na2CO3,對所加稀鹽酸的量有什么要求?3. 寫出NaOH固體變質的化學方程式4. 能否用酚酞試液檢驗NaOH是否變質,說明理由。5.為證明變質的固體中仍然存在NaOH,某同學按如下操作進行實驗:① 取少量固體溶于水,向其中加入足量CaCl2溶液,現象為______________。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取①所得的溶液于試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的______,現象為_____。其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實驗反思】保存NaOH的方法是:歸納小結: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