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2 氧氣(第1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氧氣的物理性質和主要用途;掌握氧氣的化學性質和檢驗方法。過程與方法初步學會觀察、描述、對比分析的方法;滲透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又體現性質的學科思想。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描述,培養嚴謹規范的科學態度。教學重點氧氣的化學性質。教學難點通過實驗來探究氧氣的化學性質及對實驗現象的準確描述。實驗準備酒精燈、鑷子、玻璃片、燃燒匙、細鐵絲、火柴;木炭、澄清石灰水、一瓶純凈的氧氣、硫、蒸餾水。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活動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環節一氧氣的檢驗環節二氧氣的物理性質環節三氧氣的化學性質布置作業對比總結木炭、鐵絲、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以及文字表達式,找出上述反應的共同點(3條以上)。思考、表述,學生親自上講臺檢驗。展示一瓶氣體,創設問題情境:集氣瓶中裝的是什么氣體?作出猜想并且說說驗證的方法。回憶、思考。確認檢驗氧氣的方法,復習氧氣的用途。總結回答:無色、無味氣體。先予以肯定,再追問:氧氣一定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嗎?播放液氧視頻。性質決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質,請歸納:氧氣有哪些物理性質?觀看、思考、聆聽。深刻理解:條件對物質的顏色、狀態的影響。總結完善物理性質并規范的表述物理性質。介紹氧氣的溶解性。提問:哪些用途可以說明氧氣不易溶于水?聆聽、記筆記。思考。氧氣能夠支持燃燒,供給呼吸。提問:具體哪些物質能和氧氣發生反應?思考、回答。細致對比觀察。認真思考、記筆記。回答。體會氧氣濃度不同,現象不同。演示實驗:木炭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指導現象的觀察、示范現象描述、產物檢驗的方法和要點。演示改進實驗:向集氣瓶中持續通入氧氣,保證實驗觀察到白光。提問:為什么木炭在空氣中和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不同?演示實驗2-3:硫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請觀察并描述實驗現象。細致對比觀察、模仿描述現象、記筆記。對比木炭與氧氣反應的裝置異同。提問:反應前向瓶中加水的作用是什么?結合實驗現象以及老師的提示思考、回答。記筆記。結合實驗思考、總結回答記筆記追問:為什么提倡使用脫硫煤?知識拓展:記筆記、理解。觀察、描述實驗現象。演示實驗2-4:鐵絲分別在空氣和氧氣中燃燒。實驗完成后,針對實驗操作、實驗裝置、實驗現象等提出你的問題。指導、協助。針對實驗步驟、實驗裝置、實驗現象提出問題。疑問。相互討論、分析問題,解決疑問、記錄。結合實驗思考、總結。回答。記筆記。總結氧氣的化學性質。提問:如何區分氧氣、空氣、氮氣和二氧化碳四瓶無色氣體?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