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學案(考點精講+中考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下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師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近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歷史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1.外交政策:新中國成立以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開國外交(1)外交成就:新中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為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1949年10月2日蘇聯和一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與我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2)不利因素: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并對中國實行封鎖和禁運。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
(2)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發展: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
(4)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
二、 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
1.背景: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
2.萬隆會議(1)時間:1955年。
(2)地點:印度尼西亞萬隆。
(3)性質: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
(4)內容: 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5)發展:中國代表團還積極開展會外交往,與很多國家的代表團舉行會晤,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拓展延伸】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答: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一.選擇題
1.(2022宿遷中考10.)右側照片是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的場景。該照片可以用來說明( C )
A.中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力爭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C.中國加強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D.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要求
2.(2022寧波中考6.)俄烏沖突伊始,我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希望當事方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中國這一立場是基于( D )
對國際事務的主導地位 B. 對國際規則的決定權力
C. 對國際局勢的完全掌控 D.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2022舟山中考6.)某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作了精彩發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此次會議( D )
推動了中國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促使中國站在了社會主義國家一邊
C. 引發了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建交熱潮 D. 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4.(2022揚州中考7.)建國初期,為發展同鄰近的民族獨立國家之間關系,消除他們對新中國的疑慮和誤解,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 A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求同存異”的方針
C.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5.(2022大慶中考23.)下列關于我國外交搭配正確是(A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基本準則
B. 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標志著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C.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標志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 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6.(2022河南中考13.) 1955年,亞非會議通過《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一切大小國家平等”等十項原則。這發展了我國主張的(A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C.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D.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7.(2022廣東中考18 .)萬隆會議前夕,中國代表團就認為,應該在會上多提亞非國家的共同性問題,不突出我國的特殊問題,為此,周恩來在大會發言時提出( A )
A. “求同存異”的方針 B.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C.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2021煙臺市14.)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國已不是原來的中國!2021年當地時間3月18日,楊潔篪、王毅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開場白中闡明中方有關立場: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要求一美方徹底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霸道行徑。據此可知,中國(D )
A. 開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B. 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C. 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 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9.(2021濰坊市14.)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獨立的非洲國家,如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紛紛同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主要是由于( B )
A.中國沖破西方孤立政策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C.中蘇兩國建立外交關系 D.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0.(2021聊城市17.) 1950年,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表明,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 A )
A. 獨立自主 B. 不結盟 C. “一邊倒” D. 睦鄰友好
11.(2021桂林市14.)1955年,來自亞洲、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亞洲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此后,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這次會議召開地點在( A )
A. 萬隆 B. 巴黎 C. 紐約 D. 柏林
12.(2021安順市6.)整理知識要點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是歷慎思同學整理的知識要點,由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D )
A. 開羅會議 B. 雅爾塔會議 C. 日內瓦會議. D. 萬隆會議
13.(2021貴港市10.)鄧小平認為:“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好的方式。……總結國際關系的實踐,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主要是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A )
A. 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和平與發展的愿望 B. 能處理國與國之間的一切關系
C. 被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接受和支持 D. 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14.(2020深圳16.)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這反映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布局是( D)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處
C.求同存異 D.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
15.(2020銅仁19.)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關系。下列選項中不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的是( A )
A.求同存異 B.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6.(2019賀州7 .)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國同蘇聯、保加利亞、朝鮮、瑞典、丹麥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這表明,新中國在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B )
A.只注重與近鄰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B.打破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孤立封鎖
C.加強了同亞非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D.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7.(2019龍東9 .)對外交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外交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以下哪一選項不屬于這一時期( A )
A. 萬隆會議 B. 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 尼克松訪華 D. 中美正式建交
18.(2019達州8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7-8小題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了與會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樣是為了促進團結與合作,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在他的講話稿中,有可能出現(B  )
A.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B. “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
C. “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
D. “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19.(2019廣安9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參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產生了積極影響, 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有了“中國的聲音”。這一時期的中國外交活動是( A )
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萬隆亞非會議的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B.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納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C.美國在中美建交的《聯合公報》中承認臺灣是中國的部分
D.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2019常德 13 .)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間的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D )
A.中蘇建立外交關系 B.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C.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 D.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21.(2019長春11 .)20世紀50年代,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萬隆會議并取得成功。這些成就( D )
A.消除了與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 B.反映了中美關系從對抗走向緩和
C.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D.體現了外交政策的獨立自主精神
22.(2019福建 16.)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創造了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和平解決爭端的范例。這直接推動了( B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廣泛交往
C.中國同歐洲國家關系的改善 D.中美兩國外交系的建立
23.(2019云南15 .)下面一組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C )
A.新中國的國防建設 B.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C.共和國的外交成就 D.現代科技文化成就
24.(2019蘇州 12 .) “它取得了亞洲鄰國的信任,取消了緬甸、泰國等周邊國家對中國這個大國的‘恐懼’心理,與新獨立的亞非國家結成了戰略方陣,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天地。”與上述材料有關的史實是( A )
A.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美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
C.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25.(2019無錫 12.)周恩來恰如名睿智的大國棋手,在風云變幻的外交大棋局中縱橫捭闔,談笑風生,使新中國外交突破重圍,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與右圖相符的周思來外交語言是( B )
A.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B.我們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
C.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 D.各國之間一定能找到共同點
26.(2019鄂州8 .)如圖為“我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情況簡表(累計)”,我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段是圖中的( A )
A.① B.② C.③ D.④
27.(2018自貢10.)“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 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下列選項中能體現周恩來“光榮”和“不朽”的是( B )
①領導南昌起義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參加萬隆會議④加入世貿組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2018遂寧4.)2018年3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下列重大歷史事件中周恩來直接參與的有( B  )
①領導秋收起義②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③赴重慶談判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2018濱州15.)下圖是建國以來我國外交成就示意圖,其中“突破”階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A )
A. 參加萬隆會議 B. 重返聯合國 C. 尼克松訪華 D. 中美建交
30.(2018十堰市23.)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指令有關部門對華采取限制措施……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收關稅。對此中國政府進行了大力度反擊。你認為特朗普政府這一做法違背了我國政府長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哪一項內容 ( B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D.互不干涉內政
二.非選擇題
1.(2022涼山中考14.) 舉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答案】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2.(2022泰安中考19.)體育是傳播和平與友誼的使者,體育外交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1950年,蘇聯男子籃球隊訪華,這是新中國第一次接受外國體育代表團的訪問1956年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隊訪問中國,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1952年,赫爾辛基舉辦第15屆奧運會,由于西方國家阻撓,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臨近結束才趕到。1954年,美國企圖在國際奧委會內部制造“兩個中國”的既成事實。1958年,中國發表了同國際奧委會斷絕關系的聲明。
(1)從新中國參加體育活動的兩種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狀況。
材料二 從50年代中后期開始,新中國體育外交擴展到亞非拉國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發起、中國聯合倡議的新興力量運動會于1963年11月在雅加達舉行,這是新中國首次全面參加的一個綜合性大型國際運動會。
(2)依據材料二指出中國體育外交的特點。
材料三 1971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賽會結束后,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乒乓外交”開創了以人民之間的友誼促動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識形態障礙的國際體育交流。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中國體育邁出了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
(3)20世紀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識形態障礙,推動了外交關系的發展,外交事業取得顯著成就。請任意舉出兩例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 進入21世紀,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體育事務,開展多邊體育交往,擴大國際體育交流,承辦大型國際體育盛會,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圓滿舉辦第29屆奧運會。2014年,成功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2022年2、3月,勝利舉辦第24屆冬奧會、第13屆冬殘奧會。
(4)“多邊體育交往”體現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進入21世紀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外交布局?
(5)綜合上述材料回答:我國一貫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輝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么?
【答案】(1)推行“一邊倒”的外交政策,同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建立外交關系;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實行外交孤立政策,采取敵視態度。
(2)廣泛開展同亞非拉國家的外交關系。
(3)推動中美、中日關系正常化,建立正式外交關系。(第26屆聯大恢復中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也可)
(4)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外交布局。
(5)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國綜合國力的增強。
3.(2019杭州32 .)(8分)百年來中國外交發生了巨變,尤其是建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外交成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代表團發表文告解釋不簽字之理由,謂和會關于山東問題之解決殊欠公允,中國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國首相會議提出抗議……
——巴黎二十八日路透社電《中代表不簽字之通告》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為什么要“提出抗議”?(2分)
材料二 凡屬被國民黨政府所承認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大使館、公使館、領事館及其所屬的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在人民共和國和這些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以前,我們一概不予承認……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十八·中央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建國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針?列舉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兩項外交成就。(3分)
材料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當前國際形勢和兩國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有幾點始終沒有改變。一是中國對中法關系的重視始終沒有改變。二是中法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的共同追求始終沒有改變。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贏的屬性始終沒有改變。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華社《習近平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
(3)中法建交55年來,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三中“幾點始終沒有改變”對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有何啟示?(3分)
【答案】(1)中國的正當要求被拒絕,巴黎和會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一切權益轉讓給日本,這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2)“另起爐灶”。1953年,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中國分別與印度、緬甸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加強了中國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3)從兩極格局到多極化趨勢。啟示:我們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4.(2018貴陽18.)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新中國成立初期與我國建交的國家
1949年(10個) 1950 年 (9個) 1951年(1個) 1952年(0個) 1953年(0個) 1954年(1個) 1955年(3個) 1956年(3個)
蘇聯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鮮
波蘭
蒙古國
民主德國
阿爾巴尼亞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亞
瑞典
丹麥
緬甸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蘭 巴基斯坦 挪威 南斯拉夫
阿富汗
尼泊爾 敘利亞
也門
埃及
(1)依據材料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第一個建交高峰出現在什么時候,這一時期與新中國建交的主要是哪一類型的國家?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怎樣的外交政策?
(2)新中國首先是針對哪一個國家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為什么是在1953年底提出了這一原則?
(3)舉出20世紀50年代中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重要國際會議上付諸實踐、發揚光大的兩例史實,并說出該原則對中美關系發生重大轉折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案】(1)新中國成立初期;社會主義國家;政治上孤立,經濟上封鎖、軍事上包圍。
(2)印度;建國初期外交政策是“一邊倒”,依附于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與西方陣營相對抗,1953年周恩來總理對印度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以后,中國走上了獨立自主的外交道路,不絕對排斥資本主義或者社會主義,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下,與一切國家發展外交關系。
(3)日內瓦會議是中國首次以世界五大國之一的地位參加的國際會議,萬隆會議,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促進了中美關系的正常化,對中美關系的轉折有重要的意義。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八下第16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學生版)
中考真題凝聚全國各地歷史精英智慧,準確把握大綱要求,緊跟時代步伐,展示各地中考文化。本專輯精選近年本課全國各地中考歷史真題,助力同步教學,歡迎下載。
一、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1.外交政策:新中國成立以后,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開國外交(1)外交成就:新中國展開積極的外交活動,在成立后的第一年里,就同蘇聯等十幾個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為恢復經濟建設創造一個好的外部環境。(1949年10月2日蘇聯和一個宣布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并與我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2)不利因素: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敵視態度,實行外交孤立政策,不與中國建交,并對中國實行封鎖和禁運。
3.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1)提出:1953年底,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處理兩國關系的原則。
(2)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發展:1954年,周恩來訪問印度和緬甸,分別與印度總理尼赫魯、緬甸總理吳努發表聯合聲明,雙方一致同意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作為指導中印、中緬兩國關系的基本原則。
(4)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原則。
二、 加強與亞非國家的團結合作
1.背景:新中國積極發展與亞非國家的友好關系,促進亞非國家之間的團結與合作。
2.萬隆會議(1)時間:1955年。
(2)地點:印度尼西亞萬隆。
(3)性質:第一次沒有殖民主義國家參加的亞非會議。
(4)內容: 周恩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了會議的圓滿成功。
(5)發展:中國代表團還積極開展會外交往,與很多國家的代表團舉行會晤,加強了同亞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
【拓展延伸】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容是什么?
答: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一.選擇題
1.(2022宿遷中考10.)右側照片是周恩來總理在萬隆會議上發言的場景。該照片可以用來說明( )
A.中國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國力爭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
C.中國加強同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D.改善中美關系成為兩國共同要求
2.(2022寧波中考6.)俄烏沖突伊始,我國外交部發表聲明:希望當事方通過談判和平解決問題。中國這一立場是基于(  )
對國際事務的主導地位 B. 對國際規則的決定權力
C. 對國際局勢的完全掌控 D.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3.(2022舟山中考6.)某次國際會議上,周恩來作了精彩發言:“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此次會議(  )
推動了中國全方位外交格局的建立 B. 促使中國站在了社會主義國家一邊
C. 引發了西方國家與中國的建交熱潮 D. 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
4.(2022揚州中考7.)建國初期,為發展同鄰近的民族獨立國家之間關系,消除他們對新中國的疑慮和誤解,周恩來在接見印度代表團時首次提出(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求同存異”的方針
C.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5.(2022大慶中考23.)下列關于我國外交搭配正確是(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基本準則
B. 求同存異方針的提出,標志著中日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C. 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標志中美正式建立外交關系
D. 一國兩制構想的形成是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6.(2022河南中考13.) 1955年,亞非會議通過《關于促進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提出“尊重一切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承認一切大小國家平等”等十項原則。這發展了我國主張的( )
A.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 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C.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D. “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7.(2022廣東中考18 .)萬隆會議前夕,中國代表團就認為,應該在會上多提亞非國家的共同性問題,不突出我國的特殊問題,為此,周恩來在大會發言時提出( )
A. “求同存異”的方針 B. 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
C.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8.(2021煙臺市14.)1901年和2021年都是辛丑年,但中國已不是原來的中國!2021年當地時間3月18日,楊潔篪、王毅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開場白中闡明中方有關立場:美國沒有資格居高臨下同中國說話……要求一美方徹底放棄干涉中國內政的霸道行徑。據此可知,中國( )
A. 開始成為獨立自主的國家 B. 提出“求同存異”方針
C. 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D. 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9.(2021濰坊市14.)20世紀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末,一批新獨立的非洲國家,如阿爾及利亞、摩洛哥等紛紛同我國建立了外交關系。這主要是由于( )
A.中國沖破西方孤立政策 B.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C.中蘇兩國建立外交關系 D.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
10.(2021聊城市17.) 1950年,中蘇兩國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001年,中俄等六國簽署《上海合作組織成立宣言》。2017年,“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在北京舉行。這表明,中國外交政策的基石是( )
A. 獨立自主 B. 不結盟 C. “一邊倒” D. 睦鄰友好
11.(2021桂林市14.)1955年,來自亞洲、非洲2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在亞洲舉行了第一次亞非會議。此后,發展中國家作為一支新興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舞臺。這次會議召開地點在( )
A. 萬隆 B. 巴黎 C. 紐約 D. 柏林
12.(2021安順市6.)整理知識要點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下圖是歷慎思同學整理的知識要點,由此判斷他學習的內容是( )
A. 開羅會議 B. 雅爾塔會議 C. 日內瓦會議. D. 萬隆會議
13.(2021貴港市10.)鄧小平認為:“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最好的方式。……總結國際關系的實踐,最具有強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主要是因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
A. 符合世界各國人民和平與發展的愿望 B. 能處理國與國之間的一切關系
C. 被世界上大多數的國家接受和支持 D. 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14.(2020深圳16.) “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這反映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總布局是( )
A.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和平共處
C.求同存異 D.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
15.(2020銅仁19.)中國始終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其他國家發展友好關系。下列選項中不是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內容的是( )
A.求同存異 B.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C.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16.(2019賀州7 .)1949年10月~1950年10月,新中國同蘇聯、保加利亞、朝鮮、瑞典、丹麥等17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這表明,新中國在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下( )
A.只注重與近鄰國家建立外交關系 B.打破了帝國主義對中國的孤立封鎖
C.加強了同亞非國家的團結與合作 D.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17.(2019龍東9 .)對外交往是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展現。20世紀70年代,我國的外交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以下哪一選項不屬于這一時期( )
A. 萬隆會議 B. 第26屆聯合國大會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C. 尼克松訪華 D. 中美正式建交
18.(2019達州8 .)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回答7-8小題
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啟了與會各國合作共贏的新篇章。同樣是為了促進團結與合作,在萬隆會議上,周恩來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在他的講話稿中,有可能出現(  )
A.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我看只有實行‘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B. “我們并不要求各人放棄自己的見解,……在亞非國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識和社會制度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求同和團結。”
C. “世界已分為‘極權政體’和‘自由國家’兩個敵對堡壘”
D. “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
19.(2019廣安9 .)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參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動并產生了積極影響, 國際政治舞臺開始有了“中國的聲音”。這一時期的中國外交活動是( )
A.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萬隆亞非會議的成功作出重要貢獻
B.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并被接納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
C.美國在中美建交的《聯合公報》中承認臺灣是中國的部分
D.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倡議設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
20.(2019常德 13 .)孔子曾提出過“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諧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沖突”,運用這種思想處理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間的關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是( )
A.中蘇建立外交關系 B.中美建立外交關系
C.美蘇爭霸局面的出現 D.萬隆會議的圓滿成功
21.(2019長春11 .)20世紀50年代,中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萬隆會議并取得成功。這些成就( )
A.消除了與帝國主義國家的矛盾 B.反映了中美關系從對抗走向緩和
C.實現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D.體現了外交政策的獨立自主精神
22.(2019福建 16.)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提出“求同存異”方針,創造了在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和平解決爭端的范例。這直接推動了( )
A.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 B.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廣泛交往
C.中國同歐洲國家關系的改善 D.中美兩國外交系的建立
23.(2019云南15 .)下面一組圖片反映的共同主題是(  )
A.新中國的國防建設 B.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
C.共和國的外交成就 D.現代科技文化成就
24.(2019蘇州 12 .) “它取得了亞洲鄰國的信任,取消了緬甸、泰國等周邊國家對中國這個大國的‘恐懼’心理,與新獨立的亞非國家結成了戰略方陣,開創了中國外交的新天地。”與上述材料有關的史實是( )
A.中國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B.中美兩國關系開始正常化
C.中國恢復了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 D.中日正式建立了外交關系
25.(2019無錫 12.)周恩來恰如名睿智的大國棋手,在風云變幻的外交大棋局中縱橫捭闔,談笑風生,使新中國外交突破重圍,朋友遍天下。下列表述與右圖相符的周思來外交語言是( )
A.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B.我們是來求同而不是來立異的
C.越中情誼深,同志加兄弟 D.各國之間一定能找到共同點
26.(2019鄂州8 .)如圖為“我國與各國建立外交關系情況簡表(累計)”,我國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時段是圖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7.(2018自貢10.)“周恩來,這是一個光榮的名字、 不朽的名字。每當我們提起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下列選項中能體現周恩來“光榮”和“不朽”的是( )
①領導南昌起義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③參加萬隆會議④加入世貿組織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28.(2018遂寧4.)2018年3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下列重大歷史事件中周恩來直接參與的有(   )
①領導秋收起義②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③赴重慶談判④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9.(2018濱州15.)下圖是建國以來我國外交成就示意圖,其中“突破”階段的外交成就不包括( )
A. 參加萬隆會議 B. 重返聯合國 C. 尼克松訪華 D. 中美建交
30.(2018十堰市23.)2018年3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備忘錄……指令有關部門對華采取限制措施……對自中國進口的商品加收關稅。對此中國政府進行了大力度反擊。你認為特朗普政府這一做法違背了我國政府長期奉行的外交政策的哪一項內容 ( )
A.互不侵犯 B.平等互利 C.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D.互不干涉內政
二.非選擇題
1.(2022涼山中考14.) 舉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2022泰安中考19.)體育是傳播和平與友誼的使者,體育外交是國家總體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 1950年,蘇聯男子籃球隊訪華,這是新中國第一次接受外國體育代表團的訪問1956年2月,南斯拉夫足球代表隊訪問中國,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接見。
1952年,赫爾辛基舉辦第15屆奧運會,由于西方國家阻撓,中國代表團在奧運會臨近結束才趕到。1954年,美國企圖在國際奧委會內部制造“兩個中國”的既成事實。1958年,中國發表了同國際奧委會斷絕關系的聲明。
(1)從新中國參加體育活動的兩種不同境遇,概括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狀況。
材料二 從50年代中后期開始,新中國體育外交擴展到亞非拉國家,并上升到主要位置。由印度尼西亞總統蘇加諾發起、中國聯合倡議的新興力量運動會于1963年11月在雅加達舉行,這是新中國首次全面參加的一個綜合性大型國際運動會。
(2)依據材料二指出中國體育外交的特點。
材料三 1971年,中國體育代表團參加了在日本舉行的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賽會結束后,美國乒乓球代表團訪華,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接見。“乒乓外交”開創了以人民之間的友誼促動國家之間的交流與和解的成功模式,是跨越意識形態障礙的國際體育交流。1979年,國際奧委會恢復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席位,中國體育邁出了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
(3)20世紀70年代,“乒乓外交”跨越意識形態障礙,推動了外交關系的發展,外交事業取得顯著成就。請任意舉出兩例重大外交成就。
材料四 進入21世紀,我國積極參與國際體育事務,開展多邊體育交往,擴大國際體育交流,承辦大型國際體育盛會,全面走向世界。2008年8月,圓滿舉辦第29屆奧運會。2014年,成功舉辦第二屆夏季青年奧運會…2022年2、3月,勝利舉辦第24屆冬奧會、第13屆冬殘奧會。
(4)“多邊體育交往”體現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結合所學知識回答,進入21世紀我國形成了怎樣的外交布局?
(5)綜合上述材料回答:我國一貫奉行的外交政策及取得輝煌外交成就的根本原因分別是什么?
3.(2019杭州32 .)(8分)百年來中國外交發生了巨變,尤其是建國70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外交成就。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中國代表團發表文告解釋不簽字之理由,謂和會關于山東問題之解決殊欠公允,中國曾于五月四日向各國首相會議提出抗議……
——巴黎二十八日路透社電《中代表不簽字之通告》
(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中國為什么要“提出抗議”?(2分)
材料二 凡屬被國民黨政府所承認的資本主義國家的大使館、公使館、領事館及其所屬的外交機關和外交人員,在人民共和國和這些國家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以前,我們一概不予承認……
——《中共中央文件選集十八·中央關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2)材料二體現了我國建國初期的哪一外交方針?列舉我國20世紀50年代的兩項外交成就。(3分)
材料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也是中法建交55周年……當前國際形勢和兩國關系都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有幾點始終沒有改變。一是中國對中法關系的重視始終沒有改變。二是中法對和平、發展、公平、正義的共同追求始終沒有改變。三是中法合作互利共贏的屬性始終沒有改變。
——摘自2019年3月25日新華社《習近平會見法國總統馬克龍》
(3)中法建交55年來,世界政治格局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材料三中“幾點始終沒有改變”對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有何啟示?(3分)
4.(2018貴陽18.)閱讀下列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
材料 新中國成立初期與我國建交的國家
1949年(10個) 1950 年 (9個) 1951年(1個) 1952年(0個) 1953年(0個) 1954年(1個) 1955年(3個) 1956年(3個)
蘇聯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
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
朝鮮
波蘭
蒙古國
民主德國
阿爾巴尼亞 越南
印度
印度尼西亞
瑞典
丹麥
緬甸
瑞士
列支敦士登
芬蘭 巴基斯坦 挪威 南斯拉夫
阿富汗
尼泊爾 敘利亞
也門
埃及
(1)依據材料指出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第一個建交高峰出現在什么時候,這一時期與新中國建交的主要是哪一類型的國家?美國等一些帝國主義國家對新中國采取怎樣的外交政策?
(2)新中國首先是針對哪一個國家提出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為什么是在1953年底提出了這一原則?
(3)舉出20世紀50年代中期,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重要國際會議上付諸實踐、發揚光大的兩例史實,并說出該原則對中美關系發生重大轉折具有什么重要意義。
考點精講
中考真題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关岭| 卢湾区| 凉山| 宜宾市| 巴南区| 二连浩特市| 乌拉特后旗| 合山市| 沾化县| 靖州| 宁陕县| 高邮市| 海淀区| 淅川县| 泸水县| 梁河县| 阜新市| 依安县| 新邵县| 阳江市| 如东县| 安阳县| 朝阳市| 屏东市| 三亚市| 托里县| 观塘区| 修武县| 高台县| 温宿县| 温州市| 镇宁| 仁怀市| 贵阳市| 堆龙德庆县| 富源县| 贺州市| 都江堰市| 普兰店市| 双江| 西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