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一輪學案】第5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 微專題9 分離定律遺傳特例全掃描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一輪學案】第5單元 遺傳的基本規律 微專題9 分離定律遺傳特例全掃描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微專題9 分離定律遺傳特例全掃描
一、致死遺傳問題
現以親本基因型均為Aa為例進行分析:
【典例1】 (2014·海南卷,23)某動物種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個體依次占25%、50%、25%。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理論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為(  )
A.3∶3∶1 B.4∶4∶1
C.1∶2∶0 D.1∶2∶1
答案 B
解析 若該種群中的aa個體沒有繁殖能力,其他個體間可以隨機交配,就是AA、Aa這兩種基因型的雌雄個體間的隨機交配,AA占1/3、Aa占2/3,用棋盤法:產生雌雄配子的概率
♀配子 子代 ♂配子 A a
A AA Aa
a Aa aa
理論上下一代AA∶Aa∶aa基因型個體的數量比為4∶4∶1。
【典例2】 (2021·許昌市調研節選)果蠅的某一對相對性狀由等位基因(N、n)控制,其中一個基因在純合時能使合子致死(注:NN、XnXn、XnY等均視為純合子)。有人用一對果蠅雜交,得到F1中果蠅共185只,其中雄蠅63只。控制這一性狀的基因位于________染色體上。
答案 X
解析 F1中果蠅共185只,其中雄蠅63只,則雌蠅∶雄蠅=2∶1,說明致死基因導致雄蠅部分致死,由此可知該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
 常染色體基因致死形成的遺傳規律中的“差錯”與性別無關,只是某種基因型的個體數量改變。性染色體基因致死形成的遺傳規律中的“差錯”與性別相關,往往造成雌雄比例不同。
[對點練1] (2021·江西紅色七校模擬)一豌豆雜合子(Aa)植株自交時,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若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可能是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的
B.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2∶2∶1,可能是隱性個體有50%的死亡造成的
C.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可能是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造成的
D.若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1∶2∶1,可能是花粉有50%的死亡造成的
答案 B
解析 理論上Aa自交后代應為AA∶Aa∶aa=1∶2∶1,若自交后代AA∶Aa∶aa=2∶3∶1,則可能是含有隱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造成的,A正確;若自交后代AA∶Aa∶aa=2∶2∶1,則可能是顯性雜合子和隱性個體都有50%的死亡造成的,B錯誤;若含有隱性基因的配子有50%的死亡,則自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是4∶4∶1,C正確;若花粉有50%的死亡,并不影響花粉的基因型比例,所以后代的性狀分離比仍然是1∶2∶1,D正確。
[對點練2] (2021·湖南懷化期中)果蠅缺失1條染色體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條則致死。Ⅱ號染色體上的翻翅對正常翅為顯性。缺失1條Ⅱ號染色體的翻翅果蠅與缺失1條Ⅱ號染色體的正常翅果蠅雜交,關于F1的判斷錯誤的是(  )
A.染色體數正常的果蠅占1/3
B.翻翅果蠅占2/3
C.染色體數正常的翻翅果蠅占2/9
D.染色體數正常的正常翅果蠅占0
答案 C
解析 假設翻翅基因用A表示,正常翅基因用a表示,缺失1條Ⅱ號染色體的翻翅果蠅基因型為AO,缺失1條Ⅱ號染色體的正常翅果蠅的基因型為aO,則子代基因型為AO、aO、Aa、OO(致死)。其中AO和Aa為翻翅果蠅,aO為正常翅果蠅,其比例為1∶1∶1,故染色體數正常的果蠅占1/3,翻翅果蠅占2/3,染色體數正常的翻翅果蠅占1/3,染色體數正常的果蠅只有翻翅,無正常翅,A、B、D正確,C錯誤。
二、從性遺傳現象
從性遺傳是指由常染色體上基因控制的性狀在表型上受個體性別影響的現象,這種現象主要通過性激素起作用。如男性禿頂的基因型為Bb、bb,女性禿頂的基因型只有bb。
【典例3】 (2017·全國卷 Ⅰ,32節選改編)已知某種羊的有角和無角基因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N/n)控制,請分析:
公羊中基因型為NN或者Nn的表現為有角,nn無角;母羊中基因型為NN的表現為有角,nn或Nn無角。若多對雜合體公羊與雜合體母羊雜交,則理論上子一代群體中母羊的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公羊的表型及其比例為________。
答案 有角∶無角=1∶3 有角∶無角=3∶1
解析 多對雜合體公羊與雜合體母羊雜交,Nn×Nn→NN、Nn、nn,比例為1∶2∶1。由于母羊中基因型為NN的表現為有角,基因型為nn或Nn的表現為無角,所以子一代群體中母羊的表型及其比例為有角∶無角=1∶3;由于公羊中基因型為NN或者Nn的表現為有角,基因型為nn的表現為無角,所以子一代群體中公羊的表型及其比例為有角∶無角=3∶1。
[對點練3] (2021·河北保定調研)人類的禿頂表現類型及其對應的遺傳因子組成如表所示。一對夫婦中,妻子非禿頂,妻子的母親禿頂;丈夫禿頂,丈夫的父親非禿頂,則這對夫婦所生的一個女孩禿頂的概率和禿頂男孩的概率分別為(  )
BB Bb bb
男 非禿頂 禿頂 禿頂
女 非禿頂 非禿頂 禿頂
A.1/4;3/8 B.1/8;3/4
C.1/8;3/8 D.1/8;1/4
答案 A
解析 妻子非禿頂,妻子的母親禿頂,可知妻子遺傳因子組成為Bb;丈夫禿頂,丈夫的父親非禿頂,可知丈夫遺傳因子組成為Bb。這對夫婦所生女孩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為1/4BB、1/2Bb、1/4bb,禿頂的概率為1/4;所生孩子為男孩的概率為1/2,男孩的遺傳因子組成及比例為1/4BB、1/2Bb、1/4bb,其中遺傳因子組成為Bb、bb時都會禿頂,概率為3/4,所以禿頂男孩的概率為3/4×1/2=3/8。
 從性遺傳≠伴性遺傳
從性遺傳和伴性遺傳的表型都與性別有密切的聯系,但它們是兩種截然不同的遺傳方式——伴性遺傳的基因位于性染色體上,而從性遺傳的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后者基因在傳遞時并不與性別相聯系,這與位于性染色體上基因的傳遞有本質區別。從性遺傳的本質為:表型=基因型+環境條件(性激素種類及含量差異)。
三、不完全顯性遺傳
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親本雜交后,F1表現介于顯性和隱性親本之間的性狀,如等位基因A和a分別控制紅花和白花,在完全顯性時,Aa自交后代中紅∶白=3∶1,在不完全顯性時,Aa自交后代中紅(AA)∶粉紅(Aa)∶白(aa)=1∶2∶1。
【典例4】 (2021·福建泉州模擬)某種植物的葉色與花色皆是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研究人員任取紅葉植株與綠葉植株雜交,F1均表現淡紅葉;任取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1均表現淡紅花。研究人員經分析認為葉色和花色是由同一對基因控制的,若讓淡紅葉淡紅花植株自交,則下列關于子代的預期不能支持該看法的是(  )
A.紅葉植株皆開紅花    B.綠葉植株皆開白花
C.淡紅葉淡紅花植株占1/4    D.紅葉紅花植株占1/4
答案 C
解析 紅葉植株與綠葉植株雜交,后代全部為淡紅葉植株,則控制紅葉和綠葉的性狀為不完全顯性;紅花植株與白花植株雜交,F1均表現淡紅花,控制紅花和白花的性狀也為不完全顯性,由于這兩對相對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假設相關基因用A、a表示,淡紅葉淡紅花基因型為Aa,Aa自交后代中Aa個體比例為1/2,即淡紅葉淡紅花植株占1/2,C錯誤。
[對點練4] (2021·安徽江淮十校模擬)某異花傳粉植物種群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基因型AA、Aa、aa花色分別表現為紅色、粉色、白色,aa個體不具有繁殖能力。經統計該種群子一代中開紅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數量依次是14 850、9 900、1 650株,則親代中開紅色、粉色、白色花的植株數量比可能為(  )
A.4∶2∶1 B.4∶3∶2
C.4∶2∶3 D.5∶5∶1
答案 D
解析 根據題意紅花(AA)∶粉色(Aa)∶白色(aa)=14 850∶9 900∶1 650=9∶6∶1,aa占1/16,說明親代種群中a的基因頻率為1/4,A的基因頻率為3/4。親代中aa個體不具有繁殖能力,AA、Aa具有繁殖能力,依此判斷兩種基因型的個體比例應該為1∶1,D正確。
[思維拓展] 不完全顯性和共顯性的比較
四、復等位基因
若同源染色體的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數目在兩個以上,稱為復等位基因。如控制人類ABO血型的IA、IB、i三個基因,ABO血型由這三個復等位基因決定。因為IA對i是顯性,IB對i是顯性,IA和IB是共顯性,所以基因型與表型的關系如下表:
表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基因型 IAIA、IAi IBIB、IBi IAIB ii
【典例5】 (2021·西安五校聯考)在某小鼠種群中,毛色受三個復等位基因(AY、A、a)控制,AY決定黃色、A決定鼠色、a決定黑色,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其中基因AY純合時會導致小鼠在胚胎時期死亡,且基因AY對基因A、a為顯性,A對a為顯性。現用AYA和AYa兩種黃毛鼠雜交得F1,F1個體自由交配得F2,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F1中小鼠的表型和比例為黃色∶鼠色∶黑色=1∶1∶1
B.F2中黃色鼠所占的比例為4/9
C.F2中AY的基因頻率是1/4
D.F2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8
答案 C
解析 由題意可知AYA和AYa兩種黃毛鼠雜交得F1,F1的基因型為1/3AYA(黃色)、1/3AYa(黃色)、1/3Aa(鼠色),因此F1中黃色∶鼠色=2∶1,AY的基因頻率=1/3,A的基因頻率=1/3,a的基因頻率=1/3。F1個體自由交配所得F2中,AYA(黃色)所占比例為÷(1-)=,AYa(黃色)所占比例為÷(1-)=,Aa(鼠色)所占比例為÷(1-)=,AA(鼠色)所占比例為÷(1-)=,aa(黑色)所占比例為÷(1-)=;因此F2中AYA(黃色)∶AYa(黃色)∶Aa(鼠色)∶AA(鼠色)∶aa(黑色)=2∶2∶2∶1∶1,則F2中黃色∶鼠色∶黑色=4∶3∶1。由此可知,F1中小鼠的表型和比例為黃色∶鼠色=2∶1
(遺傳圖解如圖所示),A錯誤;F2中黃色∶鼠色∶黑色=4∶3∶1,因此F2中黃色鼠所占的比例為1/2,B錯誤;F2中AY的基因頻率=×+×=1/4,C正確;F2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D錯誤。
五、“表型模擬”問題
“表型模擬”:是指生物的表型不僅僅取決于基因型,還受所處環境的影響,從而導致基因型相同的個體在不同環境中表型有差異。
【典例6】 (2021·安徽蕪湖期末)果蠅的長翅(A)對殘翅(a)為顯性。將孵化后4~7 d的長翅果蠅幼蟲,放在35~37 ℃(正常培養溫度為25 ℃)環境中處理一定時間后,表現出殘翅性狀?,F有一只殘翅雄果蠅,讓該果蠅與多只正常發育的殘翅雌果蠅交配,孵化的幼蟲在正常的溫度環境中培養,觀察后代的表現。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
A.殘翅性狀可能受基因組成和環境條件的影響
B.若后代出現長翅,則該果蠅的基因型為AA
C.若后代表現均為殘翅,則該果蠅的基因型為aa
D.基因A、a一般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
答案 B
解析 基因A控制果蠅的長翅性狀,但將孵化后4~7 d的長翅果蠅幼蟲放在35~37 ℃環境中處理一定時間后,卻表現出殘翅性狀,這說明殘翅性狀可能受基因組成和環境條件的影響,A正確;現有一只殘翅雄果蠅(aa或A_),讓該果蠅與多只正常發育的殘翅雌果蠅(aa)交配,孵化的幼蟲在正常的溫度環境中培養,若后代出現長翅,則該果蠅的基因型為AA或Aa,若后代表現均為殘翅,則該果蠅的基因型為aa,B錯誤,C正確;基因A、a為一對等位基因,等位基因一般位于同源染色體的相同位置,D正確。
六、“母性效應”問題
是指子代的某一表型受到母本基因型的影響,而和母本的基因型所控制的表型一樣。因此正反交不同,但這種遺傳不是由細胞質基因所決定的,而是由核基因的表達并積累在卵細胞中的物質所決定的。
【典例7】 (2021·河北省邯鄲市模擬)“母性效應”是指子代某一性狀的表型由母體的核基因型決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椎實螺是一種雌雄同體的軟體動物,一般通過異體受精繁殖,但若單獨飼養,也可以進行自體受精,其螺殼的旋轉方向有左旋和右旋的區分。旋轉方向符合“母性效應”,遺傳過程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螺殼旋轉方向有關基因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
B.螺殼表現為左旋的個體和表現為右旋的個體的基因型都有3種
C.讓圖示中F2個體進行自交,其后代螺殼都將表現為右旋
D.欲判斷某左旋椎實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實螺作為父本進行交配
答案 D
解析 與螺殼旋轉方向有關的基因是一對等位基因,且F1自交后代出現三種基因型,其比例是1∶2∶1,說明與螺殼旋轉方向有關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A錯誤;螺殼表現為左旋,說明母本的基因型為dd,故螺殼表現為左旋的個體的基因型為dd或Dd(2種),螺殼表現為右旋,說明母本的基因型為DD或Dd,故螺殼表現為右旋的個體的基因型為DD、dd或Dd(3種),B錯誤;“母性效應”是指子代某一性狀的表型由母體的核基因型決定,而不受本身基因型的支配,因此,讓圖示中F2個體進行自交,基因型為Dd和DD的個體的子代螺殼都將表現為右旋,而基因型為dd的個體的子代螺殼將表現為左旋,C錯誤;左旋椎實螺的基因型是Dd或dd,欲判斷某左旋椎實螺的基因型,可用任意的右旋椎實螺作父本進行交配,若左旋椎實螺基因型為dd,則子代螺殼均為左旋,若左旋椎實螺基因型為Dd,則子代螺殼均為右旋,D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寻甸| 棋牌| 上思县| 青冈县| 内江市| 调兵山市| 鹤庆县| 淳安县| 白玉县| 承德市| 博乐市| 皮山县| 通许县| 福海县| 罗源县| 伊吾县| 乌兰浩特市| 麻城市| 搜索| 通辽市| 湘潭县| 方城县| 公安县| 治县。| 象州县| 达日县| 乐山市| 平昌县| 祁连县| 防城港市| 西峡县| 张北县| 张家口市| 鹤庆县| 城市| 沧源| 锦州市| 佳木斯市| 来宾市| 正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