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微專題10 自由組合定律中的特殊比例及成因一、9∶3∶3∶1的變式(總和等于16)巧用“合并同類型”解特殊自由組合分離比問題【典例1】 (2021·福建龍巖調研)香豌豆的花色有紫花和白花兩種表現,顯性基因C和P同時存在時開紫花。兩個純合白花品種雜交,F1開紫花,F1自交,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7。下列分析不正確的是( )A.兩個白花親本的基因型為ccPP與CCppB.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5種C.F2紫花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9D.F1測交結果紫花與白花的比例為1∶1答案 D解析 由題干可知,F2的性狀分離比為紫花∶白花=9∶7,是9∶3∶3∶1的變形,說明C/c、P/p兩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F1基因型為CcPp,親本表現為白花且為純合子,親本基因型為CCpp和ccPP,A正確;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C_pp、ccP_、ccpp,共5種,B正確;F2紫花為9/16,純合子為1/16,故紫花中純合子的比例為1/9,C正確;F1測交結果紫花與白花的比例為1∶3,D錯誤。[對點練1] (2019·全國卷Ⅱ,32)某種甘藍的葉色有綠色和紫色。已知葉色受2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顯性性狀。某小組用綠葉甘藍和紫葉甘藍進行了一系列實驗。實驗①:讓綠葉甘藍(甲)的植株進行自交,子代都是綠葉實驗②:讓甲植株與紫葉甘藍(乙)植株雜交,子代個體中綠葉∶紫葉=1∶3回答下列問題:(1)甘藍葉色中隱性性狀是________,實驗①中甲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2)實驗②中乙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子代中有________種基因型。(3)用另一紫葉甘藍(丙)植株與甲植株雜交,若雜交子代中紫葉和綠葉的分離比為1∶1,則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葉,則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葉,且讓該子代自交,自交子代中紫葉與綠葉的分離比為15∶1,則丙植株的基因型為________。答案 (1)綠色 aabb (2)AaBb 4 (3)Aabb、aaBb AABB、AAbb、aaBB、AaBB、AABb AABB解析 (1)(2)根據題干信息可知,甘藍葉色受2對獨立遺傳的基因A/a和B/b控制,只含隱性基因的個體表現為隱性性狀,其他基因型的個體均表現為顯性性狀。由于綠葉甘藍(甲)植株的自交后代都表現為綠葉,且綠葉甘藍(甲)和紫葉甘藍(乙)的雜交后代中綠葉∶紫葉=1∶3,可推知甲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乙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實驗②中aabb(甲)×AaBb(乙)→Aabb(紫葉)、AaBb(紫葉)、aaBb(紫葉)、aabb(綠葉),故實驗②中子代有4種基因型。(3)紫葉甘藍的可能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甲植株與紫葉甘藍植株雜交,可能出現的結果為:aabb×Aabb→Aabb(紫葉)、aabb(綠葉)或aabb×aaBb→aaBb(紫葉)、aabb(綠葉)或aabb×AABB→AaBb(紫葉)或aabb×AABb→AaBb(紫葉)、Aabb(紫葉)或aabb×AAbb→Aabb(紫葉)或aabb×AaBB→AaBb(紫葉)、aaBb(紫葉)或aabb×aaBB→aaBb(紫葉)或aabb×AaBb→3紫葉∶1綠葉,故若雜交子代中紫葉和綠葉的分離比為1∶1,則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若雜交子代均為紫色,則丙植株所有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F1:AaBb(紫葉),F1自交,F2的基因型為9/16A_B_(紫葉)、3/16A_bb(紫葉)、3/16aaB_(紫葉)、1/16aabb(綠葉),即紫葉∶綠葉=15∶1。二、致死遺傳現象 “先拆分,后組合”【典例2】 (合子致死)(2021·河北邢臺質檢)蝴蝶的翅形(正常翅對殘缺翅為顯性)和翅長(長翅對短翅為顯性)分別由位于常染色體上的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和B、b決定。基因A純合時雄蝶致死,基因b純合時雌蝶致死。基因型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交配得到F1,F1隨機交配得到F2。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為( )A.6∶2∶3∶1 B.15∶5∶6∶2C.9∶3∶3∶1 D.15∶2∶6∶1答案 D解析 基因型為aabb的雄蝶和基因型為AABB的雌蝶交配,F1的基因型為AaBb,F1隨機交配所得F2蝴蝶中,雌雄個體的比例為1∶1,基因A純合時雄蝶致死,雄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6∶2∶3∶1,基因b純合時雌蝶致死,雌蝶中正常長翅∶殘缺長翅=9∶3,則F2蝴蝶中正常長翅∶正常短翅∶殘缺長翅∶殘缺短翅為15∶2∶6∶1,D正確。[對點練2] (配子致死)(2021·山東臨沂調研)果蠅的體色有黃身(H)、灰身(h)之分,翅形有長翅(V)、殘翅(v)之分。現用兩種純合果蠅雜交,因某種精子沒有受精能力,導致F2的4種表型比例為5∶3∶3∶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果蠅體色和翅形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B.親本果蠅的基因型是HHvv和hhVVC.不具有受精能力的精子基因組成是HVD.F2黃身長翅果蠅中雙雜合子的比例為2/5答案 D解析 5∶3∶3∶1是9∶3∶3∶1的變式,這說明果蠅體色和翅形這兩對性狀的遺傳遵循自由組合定律,A正確;F1的基因型是HhVv,一種精子不具有受精能力使F2比例為5∶3∶3∶1,這種精子的基因型只能為HV,則親本基因型為HHvv和hhVV,B、C正確;F2黃身長翅果蠅的基因型是HhVV、HHVv、HhVv,比例為1∶1∶3,所以雙雜合子的比例為3/5,D錯誤。三、基因遺傳的累加問題(1)表型(2)原因:A與B的作用效果相同,但顯性基因越多,效果越強。注 該比例是以2對等位基因控制一對相對性狀為例進行分析的,解答時要根據具體條件進行具體分析。【典例3】 (2020·四川綿陽模擬)小麥種皮有紅色和白色,這一相對性狀由作用相同的兩對等位基因(R1、r1;R2、r2)控制,紅色(R1、R2)對白色(r1、r2)為顯性,且顯性基因效應可以累加。一株深紅小麥與一株白色小麥雜交,得到的F1為中紅,其自交后代F2的性狀分離比為深紅∶紅色∶中紅∶淺紅∶白色為1∶4∶6∶4∶1。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這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B.F1產生的雌雄配子中都有比例相同的4種配子C.淺紅色小麥自由傳粉,后代可出現三種表型D.該小麥種群中,紅色植株的基因型為R1r1R2r2答案 D解析 分析題意可知,F1自交后代F2的性狀分離比為深紅∶紅色∶中紅∶淺紅∶白色為1∶4∶6∶4∶1,該比例為9∶3∶3∶1的變式,因此控制該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兩對同源染色體上,A正確;由于后代出現1∶4∶6∶4∶1的比例,因此F1的基因型為R1r1R2r2,F1產生的雌雄配子中都有比例相同的4種配子,即R1R2∶R1r2∶r1R2∶r1r2=1∶1∶1∶1,B正確;淺紅色小麥的基因型為R1r1r2r2、r1r1R2r2,淺紅色小麥自由傳粉,后代可出現中紅、淺紅、白色三種表型(兩個顯性基因、一個顯性基因、沒有顯性基因),C正確;該小麥種群中,紅色植株的基因型中含有兩個顯性基因,即R1R1r2r2、r1r1R2R2、R1r1R2r2,D錯誤。四、基因完全連鎖遺傳以A、a和B、b兩對基因為例(不考慮交叉互換)連鎖類型 基因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和b在另一條染色體上 基因A和b在一條染色體上,基因a和B在另一條染色體上圖解配子類型 AB∶ab=1∶1 Ab∶aB=1∶1自交后代 基因型 1AABB、2AaBb、1aabb 1AAbb、2AaBb、1aaBB表型 性狀分離比3∶1 性狀分離比1∶2∶1測交后代 基因型 1AaBb、1aabb 1Aabb、1aaBb表型 性狀分離比1∶1 性狀分離比1∶1【典例4】 (2020·四川五校聯考)某研究所將擬南芥的三個耐鹽基因SOS1、SOS2、SOS3導入玉米,篩選出成功整合的耐鹽植株(三個基因都表達才表現為高耐鹽性狀)。如圖表示三個基因隨機整合的情況,讓三株轉基因植株自交,后代中高耐鹽性狀的個體所占比例最小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三者相同答案 C解析 結合題中信息可知,三個耐鹽基因SOS1、SOS2、SOS3都表達的植株才表現為高耐鹽性狀,甲植株自交,產生高耐鹽植株的概率為3/4;乙植株自交,產生高耐鹽植株的概率為9/16;結合題圖可知,丙植株體內的SOS1和SOS2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而SOS3基因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其中一條染色體上,丙植株自交產生高耐鹽植株的概率為3/8,詳解過程如下,假設SOS1、SOS2、SOS3基因分別用A、B、C表示,染色體相應位置沒有插入抗旱基因用O表示,則丙植株的基因型為AOBOCO,因為A、B基因在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兩條染色體上,C基因在另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其中一條染色體上,丙植株產生配子的類型為1/4AOC、1/4AOO、1/4OBC、1/4OBO。丙植株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如下,用棋盤法表示:雌配子 雄配子 1/4AOC 1/4AOO 1/4OBC 1/4OBO1/4AOC 1/16AAOOCC 1/16AAOOCO 1/16AOBOCC 高耐鹽 1/16AOBOCO 高耐鹽1/4AOO 1/16AAOOCO 1/16AAOOOO 1/16AOBOCO 高耐鹽 1/16AOBOOO1/4OBC 1/16AOBOCC 高耐鹽 1/16AOBOCO高耐鹽 1/16OOBBCC 1/16OOBBCO1/4OBO 1/16AOBOCO 高耐鹽 1/16AOBOOO 1/16OOBBCO 1/16OOBBOO[對點練3] (2021·江蘇揚州中學模擬)如圖表示兩對等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分布情況(顯性基因對隱性基因為完全顯性),若圖1、2、3中的同源染色體均不發生交叉互換,則圖中所示個體自交后代的表型種類數依次是( )A.2、2、4 B.2、3、4C.2、4、4 D.4、4、4答案 B解析 圖1和圖2所示細胞中染色體上基因的遺傳遵循基因的分離定律,對于兩對等位基因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問題,先分析其中的一對等位基因,然后再根據兩對等位基因的關系將另一對等位基因代入。圖1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產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代入基因B/b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共有2種表型;圖2中,基因型為Aa的個體自交產生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aa=1∶2∶1,代入基因B/b后,子代基因型及比例為AAbb∶AaBb∶aaBB=1∶2∶1,共有3種表型;圖3中,兩對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其自交產生的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A_B_∶A_bb∶aaB_∶aabb=9∶3∶3∶1,共有4種表型。五、蜜蜂的遺傳方式蜜蜂是一種營社群生活的動物,一個蜂群中有蜂王、雄蜂和工蜂三類,其中蜂王和工蜂都是雌蜂,它們是由受精卵發育而來的,蜂王專職產卵,工蜂沒有生殖能力,負責采集花粉、喂養幼蟲、清理蜂房等工作。雄蜂只是同蜂王交尾,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育而成的,稱為孤雌生殖。【典例5】 (2021·河北衡水金卷)蜜蜂中,雌蜂是由雌雄配子結合的受精卵發育而成的個體,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細胞直接發育而來的。某對蜜蜂所產生子代的基因型為:雌蜂是AADD、AADd、AaDD、AaDd,雄蜂是AD、Ad、aD、ad。這對蜜蜂的基因型是( )A.AADd和ad B.AaDd和aDC.AaDd和AD D.Aadd和AD答案 C解析 由子代中雄蜂的基因型可推測親本雌蜂的基因型為AaDd,雌蜂是由雌雄配子結合的受精卵發育而來的,據此推測親本雄蜂的基因型為AD,C正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