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上歷史與社會第二單元第二課 第二框《氣象萬千》教學設計一、課標解讀課標:1-1-2 描述世界地形、河流湖泊和氣候類型的總體特征及其分布,列舉自然條件對人類生活有重要影響的實例。解讀:本課主要向學生介紹世界自然環境的總體特征。自然環境是了解一個地區區域特征的重要內容,小到一個城鎮,大到整個地球,區域差異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自然環境的差異。自然環境特征主要通過地形、氣候、景觀等因素來反映。課標的要求立足于學生的年齡特征和認知水平,利用各種圖片、地圖文字等資料對世界的地形和氣候是怎樣的作了形象、直觀、生動的呈現,但對比較抽象的氣象知識,教材特別注重圖文的配合,引導學生去發現差異、總結規律,降低了難度。列舉實例的要求則明顯體現了課標對人的生產生活與自然環境的密切聯系的重視。二、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1.利用地圖,認識世界各地各種氣候類型及其特征。2.知道氣溫和降水是形容一個地區氣候的主要要素。(二)過程與方法1. 通過閱讀圖片資料,理解世界各地由于地形和氣候的差異,造成自然景觀的地區差異。2.通過比較分析,了解氣候的多樣性、主要氣候的分布地區及對人們生活生產的影響。(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在學習中感受自然環境與人類生產生活的密切關系。三、【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氣候的特征與分布,人類生產生活與氣候的關系。難點:氣候特征及根據動植物判別氣候類型。四、【教學策略】:1.主要采用案例教學法。創設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教學在潛移默化中進行。2.融入生活元素,增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生活實踐能力。3.運用多媒體形象直觀的展示手段,為呈現案例、案例分析、問題創設提供情境條件。五、【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 過程設計導 入 直接出示2022年×月×日安吉的天氣預報內容,引起學生對自天氣的了解興趣,進而引發學生對天氣與氣候區別的學習與探究。 師:憑借古人的智慧加上現在高科技的發展,我們現在已經具備了呼風喚雨的神力,相信么? (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圖片導入氣象部門經過仔細分析表明“北京奧運會期間大多為小、中雨,8月8日降雨概率為50%”,既然如此那么奧運會時為何沒下雨呢? 這是因為氣象學家在主會場90-120千米、45-60千米、15-20千米的的范圍內設置3道防線,利用飛機、火箭等先進設備,盡量攔截降雨,并與河北、恬靜等周邊地區進行聯動聯防。)旱災引入人工降雨就是通過一定的手段在云霧厚度比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劑(碘化銀)從而達到降雨目的。一是增加云中的凝結核數量,有利水汽粒子的碰并增大;二是改變云中的溫度,有利擾動并產生對流。而云中的擾動及對流的產生,將更加有利于水汽的碰并增大,當空氣中的上升氣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飄浮時,便產生了降雨。知識點: 師:先進的科學技術幫助智慧的人類創造了現在舒適方便的生活,我們再向地球不斷索取資源的同時也在破壞著我們的家,出示圖片(后天日本地震海嘯等災害)面對這樣的矛盾,我們該怎么做呢? 生:保護生命呵護地球 師:我們今天了解了氣象氣象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希望大家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制作一張氣象小報,再普及氣象知識的同時呼吁更多人參與到環境保護中來!環節一:識概念 情境創設1:“天氣與氣候”——明確本課時主題詞“氣候”的含義 教學方式: 引導學生對比天氣與氣候有何不同,知道其各自的特點,從而明確氣候的概念,通過對圖2-18的閱讀,學生了解熱帶雨林氣候、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季風氣候的大致特征,在此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發現規律并掌握描述氣候的方法——從氣溫和降水兩方面來說明。環節二:知類別 情境創設2: “氣象萬千”——呈現世界氣候類型圖,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 教學方式: 引導學生仔細閱讀課本和圖冊上相關的氣候地圖和圖片,分析文字材料,說說世界上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讓學生了解其各自特征及主要分布地區。環節三:辨特征 情境創設3: “讀圖識氣候”——從氣溫和降水看氣候特征 教學方式: 引導學生讀圖2-19,根據圖旁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柱狀圖,選擇一種氣候類型,描述它的特點。進而對比各種氣候的相似之處,幫助學生理解氣候的變化和分布是有規律的。 選擇北京、上海作為例子,幫助學生認識氣候的特征與判定氣候特征的方法。環節四:析分布 情境創設4: “氣候分布有規律”——從氣候分布圖上尋找氣候分布的規律 教學方式: 讓學生觀察圖2-19上的各大洲區域,看看各洲分別主要有哪些氣候類型。 在此基礎上,總結各大洲氣候的總體特征(以亞洲為例)。環節五:找聯系 情境創設5: “人與自然緊相連”——從氣候看自然環境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教學方式: 引導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說說不同地區人們穿衣、飲食以及農業生產有何不同。 進一步引導學生認識:不同區域,由于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產生活也有差別。能力拓展 從動植物看氣候,根據動植物對于氣溫降水的不同要求,判別其生長區域所屬何種氣候類型,進一步認識氣候對一地自然、人文景觀的影響。課堂小結 重點掌握氣候的概念、類型、特征及其分布學習遷移 將本節課運用到的因果推理、歸納法、找規律等方法,遷移到對下一課時“眾多的湖泊”進行預習中,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六、【板書設計】:一、氣候的概念: 兩大要素:氣溫與降水二、世界主要氣候類型:三、特征:四、分布:五、氣候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