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新課程理念下創新教學設計 周 節課題 第三課 認清基本國情第二節 黨的基本路線 授課類型 新課 授課時間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黨的基本國情制定依據和內容。把握“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具體相關內容。能力目標: 3M()sO6U 提高全局分析和認識事物能力。 [,GsP mX E I$5+*S= 提高抽象思維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uf MpY=J *^vFd b 培養收集資料、分析資料并從中得出結論的能力。 \(%)DiC R7"+9 l U 培養學以致用的能力 }*!u!Bn NkG\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樹立堅持黨基本路線不動搖的堅定信念,培養學生愛家、愛國情懷。重難點 重點:黨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難點: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課前準備 教師:相關知識儲備和拓展,收集資料,了解學情,制作課件,預測課堂。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多方面收集圖片資料。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 時間教學環節 明確目標:見本頁上課堂學習:用5分鐘時間精心通讀教材內容,包括小字內容,再用5分鐘細讀課文正文部分,然后找出本課要掌握的知識要點,能用術語提出問題并能解決問題。學習檢測:1.制定黨的基本路線的依據是 ;根本出發點是 。2.黨的基本路線的內容是: 。核心內容是: ,即 。3.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就是要把 擺在首要位置。 明確學習方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互助學習能力。 2分10分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 時間教學環節 4. 是興國之要,是我們黨、我們國家興旺發達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5.四項基本原則,即 。6. 是立國之本,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生存發展的政治基石。﹙原因﹚7. 是強國之路,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發展進步的活力源泉。﹙原因﹚8.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 。9.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重要性﹙即為什么要堅持﹚:① ② 10. 堅持基本路線不動搖的要求﹙即怎樣堅持﹚:① 。② 。③ 。提升拓展:【活動一】討論美好生活的愿望如何實現?﹙見課本P37﹚答:A堅持黨的 不動搖,關鍵是堅持以 為中心不動搖。B、 是強國之路。C、 的正確領導和好的方針政策。D、只有 才能發展中國。E、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奮斗。【活動二】辨析:201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2周年,某班同學在參觀了“改革開放32年成就展”以后,紛紛發表自己的看法:小明: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已經達到小康水平。因此,改革開放是我們當前一切工作的中心。小麗:中國強大了,我國已經結束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你怎么看?【活動三】小青一家過上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見課本P39﹚答:A、堅持以 為中心;B、堅持黨的 不動搖;C、堅持 ??;D、只有中國特色 才能發展中國;E、中國 的正確領導和好的方針政策。 時段識記:出發點、依據、內容、核心內容、簡明概括、首要地位、興國之要、根本要求、立國之本、強國之路、政治基石、活力源泉、政治保證、生命線鞏固練習:1、黨的基本路線是一條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路線,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路明燈。制定這一基本路線的依據是( ) 解決本課基礎知識,通過互評互批,了解學生學習情況深化知識,提升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通過小組討論,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活化課堂。內化知識 5-810-125教 學 過 程 設計意圖 時間教學環節 A、“三個有利于”標準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C、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 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2、黨的基本路線是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群眾的幸福線。其核心內容是(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C、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D、“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3、我國的興國之要,我們黨和國家興旺發達的和長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 )A、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B、以經濟建設為中心C、堅持改革開放 D、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4、“房子大了,電話小了,感覺越來越好;假期多了,收入高了,工作越來越好;商品精了價格活了,心情越來越好;天更藍了,水更清了,環境越來越好?!睂υ絹碓胶迷蚍治霾徽_的是 ( ?。?、我們堅定不移地堅持了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B、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C、我們堅持了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D、我們已經建成了全面小康社會5、中國30年的變化,得益于改革開放。中國要實現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現代化目標,仍然要靠改革開放。之所以要堅持改革開放是因為( ?。〢、改革是解決我國現階段一切問題的關鍵 B、改革能夠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C、改革是改變社會主義制度的根本性變革 D、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政治保證6、民生是和諧之本,我國當前的民生問題主要表現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勞動就業等方面。要解決上述民生問題,最根本的途徑是( ?。?、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 B、堅持以人為本,落實科學發展觀C、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D、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7. 發展與改革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這表明( )A改革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 B發展是我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C穩定是發展與改革的前提和保證 D維護社會穩定是現階段工作中心 檢測學習成果,學以致用。 13課后反思 本課教學以學生學習、體驗為主旨,充分展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以學定教。在教學中,以學生活動為主線,把知識訓練、技能的培養,與動手操作探究等實踐活動貫穿起來,讓學生得到大量動腦、動口、動手的機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