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4課 中國共產黨誕生學習 目標 1.了解李大釗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史實。 2.掌握中共一大召開的時間、地點、主要內容,以及中共二大的民主革命綱領。 3.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課前導學一、馬克思主義的傳播1.背景: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使中國先進知識分子看到了曙光。2.表現:①1919年,李大釗的文章《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對馬克思主義作了較為系統的介紹。②全國各地建立了許多研究和宣傳馬克思主義的團體。③不少知識分子開始走向工人群眾,宣傳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開始與中國工人運動結合起來。二、中國共產黨的成立1.條件:①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②階級基礎:工人階級力量不斷壯大。③組織基礎: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建立。④外部條件:共產國際的幫助。2.標志: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的召開。(1)時間/地點:1921年7月23日開幕;上海(后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船上)。(2)參會人員:毛澤東、董必武、李達等13位代表(代表全國50多個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等。(3)會議主要內容:確定黨的名稱為“中國共產黨”,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大會確定黨的中心工作是領導和組織工人運動;成立了黨的中央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當選為中央局書記。3.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歷史上開天辟地的大事變。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4.中共二大:(1)時間/地點:1922年7月;上海。(2)主要內容:重申了黨的最終奮斗目標是實現共產主義;最低綱領規定,在民主革命階段,黨的主要任務是打倒軍閥,推翻帝國主義的壓迫,將中國統一為真正的民主共和國。(3)歷史意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三、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漲——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潮1.時間:從1922年初到1923年春。2.領導機構: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3.頂峰:1923年2月,京漢鐵路工人舉行大罷工,將第一次全國工人運動的高潮推向頂峰。4.結果:罷工遭到帝國主義和直系軍閥吳佩孚的血腥鎮壓。此后,全國工人運動暫時轉入低潮。5.啟示:中國共產黨認識到,單槍匹馬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戰勝強大的敵人。課堂助學 閱讀本課內容,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綱領上有何不同?對此你有何認識?不同:中共一大明確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二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認識:中共二大是中共一大的繼續,其綱領符合當時中國的國情。1.“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貌就煥然一新了”中的“新”體現在哪些方面?(1)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2)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3)新的領導政黨——思想統一、組織嚴密、目標堅定的中國共產黨,不僅代表工人階級的利益,還代表整個中華民族的利益。(4)新的奮斗目標——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2.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革命的面貌發生了怎樣的變化?(1)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人民指明了正確的斗爭方向和目標。(2)中國共產黨發動工農群眾開展革命斗爭,在中國掀起了第一次工人運動高潮,開始依靠廣大人民群眾,相信人民群眾,團結人民群眾。【例題】創建中國共產黨是一個過程,不是一下子通過一個行動來實現的。中共黨史從何處講起,這是一直為學界討論的問題。毛澤東認為“從辛亥革命說起差不多,從五四運動說起可能更好”。以上材料表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A)A.是中國革命階段發展的產物B.早于資產階級政黨誕生C.有力推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D.歷史久遠已經無從考證【思路點撥】根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掃除了政治障礙;辛亥革命促進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成長壯大了中國工人階級。五四運動使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又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所以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推動的結果。達標檢測1.(2022 廣東)(側重歷史解釋)上海共產主義小組為啟發工人的階級覺悟,創辦刊物《勞動界》。《勞動界》很快從上海傳播到多地,1920年9月至1921年3月間成為湖南銷量最大的新文化刊物。這說明,當時(A)A.馬克思主義傳播廣泛B.工人成為新文化運動主力C.中國共產黨已經誕生D.北伐戰爭成輿論關注熱點2.1919年李大釗將《新青年》第六卷第五號編為“馬克思主義研究”專號,發表《我的馬克思主義觀》,并幫助北京《晨報》副刊開辟了“馬克思研究”專欄。據此可知(C)A.李大釗最早吹響新文化運動號角B.《新青年》主要宣傳馬克思主義C.李大釗積極推動馬克思主義傳播D.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已廣泛建立3.(2022 涼山州)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前,從太平天國到義和團到辛亥革命的綱領口號,都沒有正面地明確地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張,都沒有認識到中國革命的基本任務是反對帝國主義和反對封建主義。中國共產黨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提出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是在(B)A.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B.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C.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D.中華蘇維埃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4.《百年中國》的解說詞中說:“1921年注定照耀史冊,它并非世紀起點的標志,卻是一個全新時代的開始。”上述說法是因為1921年(A)A.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B.工人階級登上政治舞臺C.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新潮流D.民主共和深入人心5.學習歷史需要對歷史知識進行整理歸納,張曉同學整理了中共一大的相關知識點。以下說法正確的是(B)A.參與中共一大的代表有陳獨秀等12人B.中共一大的召開宣告中國共產黨成立C.中共一大最開始是在北京召開的D.中共一大制定了黨的最低綱領6.1923年,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遭到北洋軍閥的殘酷鎮壓,全國工人運動轉入低潮。對此,中國勞動組合書記部發表文告稱:“勞動者能有武器,豈能任他們如此殺戮?”這表明,中國共產黨開始認識到(D)A.建立統一戰線的重要性B.打擊封建軍閥的緊迫性C.實行戰略轉移的可能性D.發起武裝斗爭的必要性素能提升1.(跨學科 語文)“朦朦朧朧張眼一瞧,黑暗里忽然突出一線紅。這是什么?原來是北極下來的新潮,由近東卷到遠東。”這節選自民國七年(1918年)詩人劉大白寫的《紅色中華》。其中的“新潮”指的是(C)A.民主與科學 B.三民主義C.馬克思主義 D.白話文的使用2.(史料實證)曾經參加過中共一大的陳潭秋回憶說:“以實現無產階級專政為黨的基本任務……決定建立嚴密的戰斗的工人政黨。”這可以作為研究中國共產黨黨史的(A)A.口述史料 B.文獻史料C.音像史料 D.實物史料3.(側重歷史解釋)中共一大規定: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中共二大則指出: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是民主革命的動力。這表明中國共產黨(C)A.萌發了建立革命統一戰線的思想B.對中國社會各階級有了清醒的認識C.逐漸正確認識了當時的中國國情D.將馬克思主義與工人運動相結合4.《中國共產黨的三十年》在評價1922—1923年中國鐵路工人的英勇斗爭時指出:“一方面,表示了工人階級組織力量和革命積極性的迅速增長……另一方面,也證明了工人階級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同盟軍……就無法在毫無民主權利的條件下戰勝全副武裝的反動派。”這說明(B)A.農民是中國革命的主力軍B.必須團結一切可能的同盟者C.中國革命已找到正確的道路D.工人階級正式登上歷史舞臺5.(歷史解釋、論從史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近代以來中國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需要。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鴉片戰爭以來,中國人民和仁人志士進行了一系列挽救國家危亡的斗爭……19世紀末20世紀初,改良派和革命派發起的政治運動都歸于失敗,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沒有改變,救國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到了先進生產力的代表中國工人階級的身上。——曲青山《中國共產黨百年輝煌》材料二 五四運動中,工人階級以獨立的姿態登上政治舞臺。自6月5日起的幾天內,上海就有六七萬工人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隨后,北京、漢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繼罷工,工人階級成為斗爭的主力。面對工人聲援帶來的強大壓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釋放被捕學生,罷免曹汝霖、章宗祥、陸宗輿。工人階級在五四運動中表現出的偉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識分子開始同工人建立聯系。這一聯系,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中國共產黨簡史》材料三 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第一個黨綱,寫明:(1)本黨定名為“中國共產黨”;(2)革命軍隊必須與無產階級一起推翻資本家階級的政權,必須支援工人階級,直到社會的階級區分消滅為止;(3)承認無產階級專政,直到消滅社會的階級區分;(4)消滅資本家私有制……歸社會公有。——《中共中央文件選編》(1)材料一中“歸于失敗”的政治運動有哪些?這些政治運動都是由哪個階級領導的?它們“歸于失敗”的理由是什么?運動:戊戌變法(百日維新),辛亥革命。 領導階級:資產階級。 理由:未能改變中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2)根據材料二,概括“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在五四運動中表現出的偉大力量。說明這偉大力量所產生的影響。(3)材料三中通過“第一個黨綱”的大會是什么?概括該黨綱所確定的奮斗目標。大會: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共一大)。奮斗目標:推翻資產階級政權,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共產主義。(4)綜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國共產黨誕生的必然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