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2.3《開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區》說課稿一、說教材1.教材地位及作用開放的珠江三角洲是歷史與社會人教版(人文地理)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第二課《南方地區》第三框《開放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內容。它是在學生學習了中國的自然環境、自然資源和經濟發展的總體概況,以及幾個主要省級行政區的地理特點、差異的基礎上,讓學生認識的中國的省內區域。珠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改革開放起步最早、經濟發展創造的奇跡最多的前沿地帶,是我國一個富有特色的地理區域。因此,教材選擇廣東省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作為學生學習省內區域的典型區域。本節教材的內容有:1、對外開放的前沿。2、外向型經濟。3、城鎮的發展。2.說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1.利用地圖說明珠江三角洲的重要地理位置;2.結合地圖說明我國區域分工合作的基本模式──“前店后廠”;(二)能力目標1.能夠在地圖上準確填寫與珠江三角洲地區有關的地理名稱;2.通過有關地圖和材料,培養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辯證思維能力、比較能力及相互協作等能力。(三)德育目標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重要位置、經濟和城鎮的發展狀況,認識黨的改革開放政策的正確性;2.激發對愛國華僑的敬佩之情和身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一員的自豪感;3.說重點、難點重點1、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飛速發展的表現及其原因。2、外向型經濟。難點:珠江三角洲地區經濟飛速發展的原因分析二、說教法根據地理教學的一般特點和初中生的認知規律,采用以下兩種主要教法:①問題討論法:通過教師創設情境,設置疑問,引導學生讀書讀圖,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在主動的學習中獲取知識,變學會為會學。②讀圖分析法;通過教師指導學生動眼識圖、動腦析圖、動口說圖和動手繪圖等多項措施的訓練過程,理解和鞏固地理知識,培養用圖習慣和發展地理智能。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三、說學法 1.讀;培養學生閱讀地理課文和地理插圖的習慣和能力,正確掌握閱讀插圖的步驟和方法—圖文結合讀。2.思:即思考,通過教師提問啟發,學生積極思考,達到學習的要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達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目的)3.議:即討論,學生在初步掌握知識的基礎上,圍繞教師的置疑,互相討論,進一步深入理解課文內容。4.小組學習、討論、練習安排:四、說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采用歌曲導入法,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提問學生幾個關于這首歌的背景的問題,得出大背景是改革開放,然后導入今天新課2022年8月18最新新聞報道廣東打響珠江口綜合治理攻堅戰 到 2025 年建成三個美麗海灣近日,廣東印發《珠江口鄰近海域綜合治理攻堅實施方案》(下稱 " 方案 "),將通過十項行動任務,打響廣東珠江口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攻堅戰。方案明確,到 2025 年,基本完成珠江口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基本建成大鵬灣、情侶路岸段、鎮海灣 3 個具有全國示范價值的美麗海灣。珠江三角洲地區,“珠三角”的全稱。組成珠江的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沖積沉淀而成的一個三角洲。面積約1萬多平方千米。珠三角是中國經濟最發達,最有活力的都市群。“大珠三角”指廣東、香港、澳門三地構成的區域。面積18.1萬平方千米,以經濟規模論,相當于長三角的1.2倍。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都市群。★設計意圖:使用大家熟悉的歌曲,新聞及百度查詢的珠江三角洲的定義導入,利用這首歌將記憶拉到改革開放上面,導入今天的主題,增強課堂趣味性2、講述新課①. 展示眾多珠江三角洲城市改革開放前后經濟對比圖表和人民生活的對比照片★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圖表更能直觀的體現差異性,讓學生能充分了解珠江三角洲的變化★②. 設疑思考:人們說面向海洋的開放地區——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那么它為什么能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設計意圖:使學生能夠明白珠江三角洲地區之所以成為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與它的重要地理位置有關。珠江三角洲地區位于廣東省東南部,南部沿海地區最大的河流——珠江下游,毗鄰港澳,面向海洋,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南大門”。③.展示珠江三角洲吸引外資表,設疑探討思考題:為什么珠江三角洲地區吸引的外資無論從數量上還是速度上都高居全國榜首呢?它有哪些方面的優勢呢?進行分組討論,得出結論 總結得出:區位因素:地形平坦,平原廣闊,氣候溫暖濕潤,水網密布,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人口稠密,經濟發達人文因素:具有對外開放的歷史傳統,很多地方是著 名的僑鄉區政策因素:國家對珠江三角洲地區實施了“對外開放,優先發展”(設特區全開放;先富帶后富)的策略設計意圖:這階段內容比較難懂,偏重于理論內容,比較空洞,所以使用小組探討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積極思考,提高問題解決的能力。④. 閱讀材料——地域分工與合作的獨特模式“前店后廠”得出外向型經濟發展的條件:(1)緊鄰港澳和東南亞,地理位置優越(2)海陸交通便利(3)很多地方是著名的僑鄉★設計意圖:使學生理解前店后廠的模式,尤其是外向型經濟⑤ . 展示珠江三角洲城市景觀的對比,要求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1、珠江三角洲城鎮化的發展有什么變化?2、城鎮化發展過快,有什么影響?★設計意圖: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討論城鎮化發展影響,可以幫助學生更深刻認識城鎮化現象,增強學生關于社會的了解,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和能力。⑥.知識梳理(1)珠江三角洲位于我國廣東省的 東南 部,珠江(河流)下游,毗鄰 香港、澳門 特別行政區,與 東南亞 地區隔海相望,交通便利,被稱為我國的“ 南大門 ”。(2)1980年我國建立的四個經濟特區是:深圳、珠海 廈門、汕頭 其中,廣東省就占了三個,位于珠江口東西兩側的經濟特區,分別是 深圳、珠海。 位于福建省的經濟特區是廈門。珠江三角洲的 廣州 (城市)為我國著名的沿海開放城市。香港位于 深圳 (經濟特區)以南,澳門位于 珠海(經濟特區)以南。★設計意圖:在課堂的最后幫忙學生梳理知識結構,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率記牢知識,提高課堂效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