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5課 探尋新航路----【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5課 探尋新航路----【新課標背記要點與三年真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5課 探尋新航路
【2022年課標】
通過哥倫布、麥哲倫等航海家的探險活動,以及新航路開辟后的物種交換和全球貿易,認識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理解世界逐漸形成一個整體。
【思維導學】
【背記要點】
知識點1、探尋新航路的熱潮(必要性和可能性)
1.背景:原因:①隨著手工工場和租地農場的發展,歐洲市場需求擴大;商品經濟發展,資本主義出現,開拓市場;②《馬可.波羅行紀》③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東西商路。
2.條件:地理學的發展;“羅盤”技術傳入歐洲,應用于航海;造船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知識點2、探尋新航路
1.主要航海家及航海活動
航海家 出發(資助國家) 航海時間 成就
迪亞士 葡萄牙資助 1487年——1488年 到達非洲好望角,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的航路
達·伽馬 葡萄牙資助 1497年——1498年 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西海岸
哥倫布 西班牙資助 1492年 發現美洲大陸,開辟通往美洲的航路
麥哲倫 西班牙資助 1519年——1522年 他的船隊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
●好望角是誰發現的?當時稱它為什么角?是誰把它改稱好望角的?
好望角是迪亞士發現的;當時稱它為風暴角;葡萄牙國王約翰二世把它改稱好望角。
●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是誰? 被稱為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的是什么事件?
麥哲倫;被稱為世界航海史上創舉的是麥哲倫環球航行。
●最先到達發現美洲的航海家是誰?他先后幾次西航?他始終認為他到達的地方是哪里?他把把當地人稱為什么人? 最終確認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是誰?
最先到達發現美洲的航海家是哥倫布;哥倫布先后四次西航。哥倫布始終認為他到達的就是亞洲的印度,還把當地人稱為“印第安人”。
最終確認美洲新大陸的航海家是 亞美利哥(意大利人)。
●第一個打開了繞道非洲南端通往東方航路的航海家是誰?第一個找到從歐洲通往東方國家新航路的航海家是誰? 迪亞士 ; 達迦馬
●到達印度,帶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和黃金,獲得高出航行成本幾十倍利潤的是哪一位航海家?
1497年,達·伽馬帶回大量胡椒、肉桂等香料和黃金,獲得高出航行成本幾十倍的利潤。
2.影響:①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經濟基礎);②歐洲、亞洲、非洲、美洲建立起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密切;③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也從此逐步確立起來。為世界市場的形成創造了條件。。
●文藝復興(人的發現)和新航路開辟(世界的發現)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都促進資本主義發展。
●鄭和下西洋和歐洲新航路在目的、性質、影響上有何不同?
(1)目的: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宣揚國威和到西方獲取珍寶。新航路開辟是為了開辟市場,掠奪黃金等財富。
(2)性質:鄭和:友好交往; 新航路開辟:殖民擴張活動
(3)影響: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給國家財政造成嚴重的負擔;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連成一個整體,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也加劇了亞非拉的貧困與落后。
(4)相同:都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都促進了各地區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都有王室的支持;都有航海家的冒險精神;都增進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文明的傳播等。
●●●●●異同比較:
1、文藝復興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
項目 文藝復興 新航路開辟
相同點 背景 都受資本主義經濟萌芽的影響,代表新興資產階級
影響 都有利于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開始 意大利 西班牙、葡萄牙
地位 發現人的時代 發現世界的時代
性質 思想解放運動 殖民活動
聯系 (1)文藝復興運動解放了人們的思想,為新航路的開辟提供了精神支持(2)新航路的開辟為文藝復興的深入發展提供了實踐支持(3)文藝復興和新航路的開辟進一步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力量,為資產階級革命的到來奠定了精神和物質基礎
2. 鄭和下西洋與新航路開辟的比較
項目 鄭和下西洋 新航路開辟
相同點 背景 明朝初期,國家統一,經濟發展,國力雄厚 歐洲處于文藝復興及資本主義萌芽發展階段
時間 15世紀初(1405~1433年) 15世紀末開始
規模 比較大 比較小
目的 宣揚國威,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 掠奪財富,開拓市場
性質 朝貢貿易,友好交往 資本主義海外殖民活動
影響 促進了中國和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加強了我國和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 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美洲新大陸的發現;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以及大西洋沿岸貿易的繁榮
相同點 都是人類航海史上的壯舉;都促進了世界各地區之間的交往與聯系
【易錯點拔】
1. 文藝復興使“人”被發現,新航路開辟使“世界”被發現。
2. 新航路開辟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開始形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完成標志著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第二次工業革命后,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
【圖片解讀】
新航路開辟示意圖
解讀:
(1)一個中心:歐洲
(2)兩個方向:葡萄牙向東、西班牙向西
(3)兩條主要航線:葡萄牙:西歐→非洲(好望角)→亞洲;西班牙:西歐→美洲→亞洲
(4)四個航海家:迪亞士、達·伽馬、哥倫布、麥哲倫
(5)新航路的開辟連通了美、亞、非、歐四大洲,形成了全球航線
【三年真題】
(一)、2022年中考真題
1.(2022年河北)同學們在開展“中外海路交通發展史”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中,搜集到下面一幅示意圖。該圖所示歷史事件的結束距今
A.500周年 B.503周年 C.530周年 D.535周年
【答案】A
【解析】麥哲倫船隊在西班牙資助下于1519 年——1522 年,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今年是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500周年,A項正確;B、C和D時間不符合,排除。故選A項。
2. (2022年新疆建設兵團)新航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
A. 背景 B. 過程 C. 特點 D. 影響
【答案】D
【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新航路的開辟,開始把世界連結成一個整體,擴大了世界各地區、各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生產發展,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但是,也引發了西歐人殖民掠奪的狂潮。題干“新航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這反映了新航路開辟的影響。D項正確;“新航路的開辟大大提升了海路在世界貿易中的重要性,傳統的印度洋貿易和新興的大西洋貿易、太平洋貿易形成齊頭并進的態勢。”不是新航路開辟的背景、過程、及特點,排除ABC項。故選D項。
3.(2022年湖南湘西)新航路開辟以后,世界日益連為一個整體。如圖是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請問圖中d航線的船隊是
A.達 伽馬船隊 B.哥倫布船隊 C.麥哲倫船隊 D.迪亞士船隊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從西班牙出發,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船隊于1522年返回歐洲。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C項正確;達 伽馬開辟了從歐洲繞過非洲到達印度的航線,對應圖中c航線,排除A項;哥倫布發現了美洲,對應圖中a航線,排除B項;迪亞士從葡萄牙出發向東航行繞過非洲大陸發現了好望角,對應圖中b航線,排除D項。故選C項。
4.(2022年四川成都)1492年,一位探險家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1519—1522年,另一位探險家的船隊從歐洲出發,在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后,又回到了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的首次環球航行。這兩位探險家分別是
A.哥倫布和迪亞士 B.達·伽馬和麥哲倫 C.哥倫布和麥哲倫 D.迪亞士和達·伽馬
【答案】C
【解析】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從西班牙出發,開始橫渡大西洋,“發現”了美洲。麥哲倫船隊經過3年的航行,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歐洲。這次航行是世界航海史上的一次創舉,麥哲倫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的正確,由此可知,這兩位航海家是哥倫布和麥哲倫,C項正確;迪亞士從葡萄牙出發,發現了好望角,排除AD項;達·伽馬從葡萄牙出發,經過好望角,最終到達印度,排除B項。故選C項。
5.(2022年山東濰坊)右表中四位歷史人物分別到達了不同地域。對其認識正確的是( )
歷史人物 到達地域
迪亞士 到達好望角
達·伽馬 到達印度
哥倫布 發現美洲
麥哲倫 環球航行
A.掠奪非洲黑人奴隸 B.瘋狂傾銷工業產品 C.深受地圓學說影響 D.武力爭奪世界霸權
【答案】C
【詳解】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在地圓學說的影響下,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性,C項正確;據材料“右表中四位歷史人物分別到達了不同地域”可知,材料主旨是新航路的開辟,而非“掠奪非洲黑人奴隸”,排除A項;B項發生在工業革命時期,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殖民爭霸,排除D項。故選C項。
6.(2022年廣西河池)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產于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帶到歐洲,后來傳播到亞洲、非洲等其他洲。美洲物種的外傳主要得益于
A.文藝復興運動 B.新航路的開辟 C.工業革命興起 D.經濟的全球化
【答案】B
【解析】新航路開辟后,世界各大洲的聯系加強,歐洲殖民者把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煙草、花生、甘薯等帶到世界各地,同時把非洲的咖啡傳到歐美,把更多的中國茶葉運往歐洲。B項符合題意;文藝復興運動促進了人們思想的解放,與物種交流無關,排除A項;工業革命興起于18世紀60年代,排除C項;美洲物種的外傳主要得益于新航路的開辟,排除D項。故選B項。
7.(2022年四川雅安)表中內容反映的主題是
1492年 哥倫布到達新大陸
16世紀初 馬和牛被引進到新大陸
1555年 中國出現最早的玉米種植記錄
16世紀70年代 巴西成為主要的奴隸輸入地
16世紀80年代 巴西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產地
約1700年 歐洲人滲透地區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A.新航路開辟的利弊 B.殖民掠奪的罪惡
C.世界各地密切聯系 D.資本主義快速發展
【答案】A
【解析】根據題干中“16世紀初馬和牛被引進到新大陸”“1555年中國出現最早的玉米種植記錄”“16世紀80年代巴西成為世界最重要的蔗糖產地”可知,新航路開辟有利于物種的傳播和經濟的交流;根據題干中“16世紀70年代巴西成為主要的奴隸輸入地”“1700年歐洲人滲透地區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可知,新航路開辟引發了奴隸貿易和美洲土著人口的下降。因此,題干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后的利弊,A項正確;殖民掠奪的罪惡,表述不全面,排除B項;世界各地密切聯系,不是題干強調的重點,排除C項;資本主義快速發展,題干未體現,排除D項。故選A項。
8.(2022年江蘇宿遷)地理知識不再囿于一個地區或一個大陸,整個地球的外形弄清楚了,接近真實的世界地圖也制成了。這說明新航路開辟
A.有助于世界市場的形成 B.促進了西歐資本主義發展
C.加劇了殖民擴張與掠奪 D.使世界觀念逐步確立起來
【答案】D
【解析】根據材料“地理知識不再囿于一個地區或一個大陸,整個地球的外形弄清楚了,接近真實的世界地圖也制成了”可知,新航路的開辟,讓人們對世界有了更為清楚的認知,使世界觀念逐步確立起來,D項正確;新航路開辟以后,歐洲大西洋沿岸工商業經濟繁榮起來,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同時,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也加劇了殖民擴張與掠奪,由此可知,ABC項說法無誤但與材料無關,排除。故選D項。
9. (2022年四川瀘州)下圖是收錄在德國植物學家廖恩哈德·福克斯1542年編纂出版的《植物志》中的玉米植株圖。福克斯寫到:“它現在生長在德國的庭院中,幾乎到處都是。”這主要是因為
A. 文藝復興推動繪畫藝術繁榮 B. 新航路的開辟促進物種交流
C. 殖民擴張推動資本原始積累 D. 工業革命在德國迅速地擴展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原產于美洲的玉米在舊大陸的德國廣泛種植,這主要是因為新航路的開辟促進物種交流,B項正確;材料雖出現了玉米植株圖,但主旨不是說繪畫藝術繁榮,排除A項;材料沒有反映殖民擴張中的血腥掠奪,排除C項;“1542年”,工業革命還未開始,排除D項。故選B項。
10.(2022年山東聊城)15世紀末至16世紀初,原產于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甘薯等傳入歐、亞、非等大洲;與此同時,也有很多歐亞作物傳入美洲,如小麥、水稻等。促使上述現象出現的主要因素是
A.亞歷山大東征 B.鄭和下西洋 C.新航路開辟 D.阿拉伯帝國擴張
【答案】C
【解析】結合所學內容可知,原產美洲的高產作物傳入世界其他地區,世界其他地區的很多作物也傳入美洲,這是因為哥倫布到達美洲,開辟了新航路,C項正確;促使作物傳播的主要因素是新航路的開辟,與亞歷山大東征、鄭和下西洋和阿拉伯帝國的擴張無關,排除ABD項。故選C項。
11.(2022年湖南株洲)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動比較表
項目 鄭和下西洋 哥倫布到達美洲 達伽馬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
時間 1405—1433年 1492—1504年 1497—1498年
次數 7次 4次 1次
船數 大號寶船62艘(共百余艘) 17艘 4艘(一說3艘)
船只大小 大號寶船長44.4丈,寬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長151.8米,寬61.6米 旗艦100噸,長245米,寬6米,其他二艦50噸、40噸 分別有120噸、100噸和50噸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師教學用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下冊)
材料三 (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進程。它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海洋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引發了歐洲近代幾個世紀的大規模海外擴張,開始了歐洲對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歷史。
——馬世力主編《世界史綱》(下)
材料四 下面是對哥倫布開辟到達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
印第安人:哥倫布把歐洲強盜帶到了美洲,破壞我們的文化,掠奪我們的財富,他是一個惡魔。
歐洲人: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把歐洲文明傳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個功臣。
——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國歷史》(九年級上冊)
請回答
(1)新航路開辟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請在材料一的圖2中找出當時新“發現“的地點(至少兩個)。根據圖1和圖2,比較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在航線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2)根據材料二,歸納鄭和下西洋的特點。
(3)根據材料三,分析新航路開辟的影響。
(4)材料四中印第安人和歐洲人的看法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評價歷史事件的正確原則應該是什么?
【答案】(1)美洲大陸、好望角、菲律賓;都開辟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航線大多緊挨海岸線。
(2)時間長,次數多,規模大,航程遠,到達國家和地區多。
(3)開啟人類文明一體化;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推動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發生變化;開始歐洲對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歷史。
(4)他們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看問題;辯證地評價歷史事件。
【解析】
(1)新航路開辟又被稱為“地理大發現”,材料一的圖2中當時新“發現“的地點有美洲大陸、好望角、菲律賓。根據圖1和圖2,鄭和下西洋和新航路開辟在航線上都開辟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線;航線大多緊挨海岸線。
(2)根據材料二“三大航海家航海活動比較表”可知,鄭和下西洋的特點是時間長,次數多,規模大,航程遠,到達國家和地區多。
(3)據材料三“打破了以往人類文明區域性分割和孤立發展的局面,首次把全球人類聯系起來,開始了人類文明一體化進程。它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海洋在人類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開始發生重大變化。……引發了歐洲近代幾個世紀的大規模海外擴張,開始了歐洲對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歷史”可知,新航路開辟的世界影響是開啟人類文明一體化;擴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推動世界的人種地理分布、宗教與文化格局發生變化;開始歐洲對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歷史。
(4)結合材料四的內容,依據所學知識可知,他們看法矛盾的原因是他們站在各自的立場上看問題,哥倫布發現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巨大災難,但同時新航路的開辟密切了世界之間的聯系,使世界開始成為個整體,在客觀上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其進步意義是主要的。評價歷史事件的正確原則應該是辯證地評價歷史事件。
(二)、2021年中考真題
1.(2021年無錫中考真題)新航路開辟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下圖①中是由哪位航海家開辟的路線
A.哥倫布 B.達·伽馬 C.麥哲倫 D.迪亞士
【答案】A
【詳解】根據地圖可知(1)的航海家從西班牙出發,橫渡大西詳,到達中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島,結合所學可知是1492年的哥倫布發現美洲,故選A ; B沿著非洲西海庫繞過好望角,到達印度,排除; C沿著南美洲東海岸穿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實現環球航行排除: D發現好望角,不符題意,排除。
2.(2021年四川雅安中考真題)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15世紀,隨著歐洲的海外擴張使各地區的民族相互發生直接交往,世界歷史的地區性階段宣告結束。”這句話意在強調新航路的開辟
A.使歐洲開始與其他地區聯系 B.使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
C.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D.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擴張
【答案】B
【詳解】根據材料“隨著歐洲的海外擴張使各地區的民族相互發生直接交往,世界歷史的地區性階段宣告結束”可知,新航路的開辟是人類征服自然的偉大創舉,打破了人類相對隔絕的狀態,使世界逐漸連為一體,選項B符合題意;歐洲與其他地區早已有聯系,“開始”不準確,選項A排除;“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資本主義世界擴張”并非材料主旨,選項CD排除。
3.(2021年浙江寧波中考真題)對下圖所示歷史事件評價最恰當的是
A.將世界連為整體 B.進行殖民掠奪擴張
C.促進中外友好交流 D.享譽史冊的航海
【答案】D
【詳解】根據題干“鄭和及船隊開始下西洋”“迪亞士發現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可知,這些歷史事件都是航海史上的壯舉,D正確;將世界連為整體的是新航路的開辟,與“鄭和及船隊開始下西洋”不符合,排除A;進行殖民掠奪擴張與“鄭和及船隊開始下西洋”不符合,排除B;促進中外友好交流的只有“鄭和及船隊開始下西洋”,排除C。故選D。
4.(2021年廣西北部灣中考真題)可可原產于美洲,后來從美洲大陸運輸到其他大陸,豐富了人們的生活。這得益于15-16世紀的
A.租地農場建立 B.文藝復興 C.新航路開辟 D.拉丁美洲獨立運動
【答案】C
【詳解】根據材料,15-16世紀,可知此時期為新航路開辟,哥倫布發現美洲,增強了各州之間的聯系,因此C項正確;租地農場主要在歐洲,與美洲無關,因此排除A項;文藝復興是在思想領域,且與材料時間不符,因此排除B項;拉美獨立運動主要在18世紀末到19世紀初,因此與材料時間不符,因此排除D項,綜上所述排除ABD三項,選擇C項。
5.(2021年貴州畢節中考真題)有學者估計,哥倫布航行美洲的總費用為200萬馬拉維迪(貨幣單位),而哥倫布個人只籌措了25萬馬拉維迪,不足部分從西班牙國庫預支,為此,女王伊莎貝拉還曾打算把她王冠上的珠寶換錢。這說明新航路開辟
A.受到文藝復興運動影響 B.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C.使大量財富流入西班牙 D.使世界連為了一個整體
【答案】B
【詳解】依據題干“女王伊莎貝拉還曾打算把她王冠上的珠寶換錢”的信息可知,哥倫布的新航線的開辟,得到了西班牙王室的支持,B符合題意;A是新航路開辟的原因,與題干材料無關,排除;CD題干材料中沒有涉及,排除;故選B。
6.(2021年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新航路的開辟結束了世界各地相對孤立的狀態,歐洲、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直接聯系,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這個“市場”的中心應該位于
A.北美 B.地中海 C.西歐 D.大西洋
【答案】C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西班牙和葡萄牙最早開辟了新航路,英荷法等國緊隨其后,這些國家都屬于西歐國家,以這些西歐國家為中心,通過貿易將全球各地聯系起來,世界市場的雛形開始出現,C項正確;北美是當時世界市場的組成部分,但不是中心,排除A項;歐洲傳統航路的中心是地中海沿岸,排除B項;大西洋的范圍太廣,不如“西歐”表述準確,排除D項。故選C項。
7.(2021年南京中考真題)“1500-1600年,西歐人在向海外擴張的同時,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領域內進行了重大變革。”這一時期的歐洲
A.進入封建社會 B.走向資本主義
C.形成凡爾賽體系 D.出現聯合的趨勢
【答案】B
【詳解】依據“1500-1600年,西歐人在向海外擴張的同時,也在文化、思想、宗教及政治等領域內進行了重大變革。”和所學知識,這一時期,歐洲積極開辟新航路并進行早期殖民擴張,為資本主義的發展提供了資本積累,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思想解放運動也在歐洲開展,這些都推動了歐洲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B正確;476年,西羅馬帝國在日耳曼人的打擊下滅亡,此后歐洲進入中世紀即封建社會,A排除;1919年一戰中戰勝的協約國列強召開巴黎和會,形成凡爾賽體系,C排除;1945年二戰結束后,在美蘇兩極格局下,歐洲提出聯合自強,出現聯合的趨勢,歐洲一體化啟動,D排除。故選B。
8.(2021年浙江嘉興中考真題)1620年11月中旬,“五月花”號的乘客終于登陸了英國人布雷德福在報道中寫道:“回顧身后,那里是他們曾經跨越的汪洋大海,現在它成了把他們與世界上所有的文明社會隔開的主要障礙和鴻溝。”據此推斷,他們到達的地方是
A.印度 B.中國 C.非洲 D.北美
【答案】D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五月花號并非從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第一艘船只,但卻是英國移民駛往北美的一艘最為著名的船只。五月花號載重約180噸,長19.5米。以運載一批分離派清教徒到北美建立普利茅斯殖民地和在該船上制定《五月花號公約》而聞名,因此D正確,ABC排除。故選D。
9.(2021年浙江溫州中考真題)八里爾銀幣的流通可以說明
“八里爾銀幣”,一種西班牙錢幣,取材于美洲波托西銀礦,于16世紀70年代首次鑄造后,在短短幾十年內就傳遍了亞洲、歐洲、非洲和美洲,所建立起來的全球優勢一直持續到19世紀。
A.整個美洲變成了西班牙的殖民地 B.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范圍內擴展
C.經濟全球化已成為世界基本特征 D.主要大洲間建立了直接商業聯系
【答案】D
【詳解】依據題干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新航路的開辟使世界連成了一個整體,各大洲建立了商業聯系,所以八里爾銀幣才可以在世界各地流通,故D正確;曾經美洲大部分地區是西班牙殖民地,但不是整個美洲,故A錯誤;資本主義制度強調的是政治,而題干信息銀幣的流通主要原因是商業經濟的互相往來,故B錯誤;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基本特征,故C錯誤。綜上故選D。
10.(2021年重慶B卷中考真題)1500年到1800年間的幾個世紀,刮起了以玉米、馬鈴薯、馬等動植物為代表的洲際物種交流之風,給世界各地帶來了驚人的變化。這一交流之風開始出現的前提是
A.墾殖運動的出現 B.新航路的開辟 C.資產階級革命爆發 D.工業革命興起
【答案】B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將玉米、馬鈴薯、馬等動植物帶到歐洲,之后迅速傳到全世界,這種物種交流之風,給世界各地帶來驚人的變化,這一交流之風開始于新航路的開辟,故選B;ACD與物種交換沒有關系,排除。
11.(2021年青海省西寧市城區中考真題)閱讀材料,結合所學回答問題。
材料一 明朝中期的中國,綜合實力走在世界前列。但中國人沒有恃強凌弱,28年間,鄭和船隊秉持“共享太平之福”理念,發展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是世界公認的和平之旅。有人這樣評價,“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于友邦,宣詔頒賞,厚往薄來。”(摘編自《中國水運報》等資料)
材料二 義務教育統編《世界歷史(九上)》:來自東方的絲綢、香料、瓷器、寶石和黃金等在歐洲市場大受歡迎;達·伽馬的航行,帶回大量香料和黃金,獲得高出航行成本幾十倍的利潤;葡萄牙人海上冒險的成功,刺激西班牙人也想尋求一條通往亞洲的航路;1519年,麥哲倫奉西班牙國王之命,繼續尋找盛產黃金和香料的亞洲……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殘酷,壓榨和殺戮,以及致命的傳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幾乎滅絕,致使美洲勞動力極度缺乏。為此,罪惡的黑奴貿易開始了。馬世力《世界史綱(下冊)》:(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歐洲近代幾個世紀的大規模海外擴張,開始了歐洲對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歷史。
材料三 《左傳·隱公六年》:“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尚書·虞書·堯典》:“百姓昭明,協和萬邦。”習近平主席在2019年5月15日亞洲文明對話大會主旨演講中指出,“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
(1)分別寫出15世紀初鄭和航海和15世紀末哥倫布航海最遠到達的地區。
(2)結合材料一、二和所學知識,從動機和后果兩方面綜合來看,明代的鄭和下西洋和西方探險家開辟新航路有什么本質的不同
(3)閱讀材料三,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你是怎樣理解習近平主席“親仁善鄰”“協和萬邦”這一人類文明交往理念的
【答案】
(1)鄭和航海最遠到達的地區:非洲東海岸和紅海沿岸。(只答非洲、非洲東海岸、紅海沿岸)
哥倫布航海最遠到達的地區:美洲的西印度群島和加勒比海地區。(回答巴哈馬群島中的圣薩爾瓦多島,或者回答古巴和海地,也可)
(2)鄭和下西洋的本質:明政府宣揚國威(示中國富強)、不惜犧牲自身經濟利益(厚往薄來)而與亞非國家友好貿易的和平之航。(意思相近即可。答出本質〈如和平之航、友好貿易、友好交往等〉,只答出目的〈如宣揚國威、厚往薄來等〉或只答出意義。)
西方探險家開辟新航路的本質:為了追求財富(掠奪黃金)而展開的殖民(奴役)之航。(意思相近即可。答出本質〈如殖民之航、奴役之航、殖民貿易等〉。)
(3)“親仁善鄰”:與鄰邦鄰國之間和睦相處、守望相助。
“協和萬邦”:協調、和諧各國關系,實現合作共贏。
(按“親仁善鄰”“協和萬邦”分層評分,意思相近即可。若所答未分層,但包含了兩層意思,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商共建共享等)
【詳解】
(1)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七次下西洋,經歷亞非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最遠到達紅海沿岸和非洲東海岸。鄭和下西洋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友好關系,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1492年,哥倫布率領船隊橫渡大西洋,經過兩個多月的航行,歷經千辛萬苦,哥倫布船隊到達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打破了美洲大陸與世隔絕的狀態。
(2)根據材料一“鄭和時代的中國,則是真正承擔了一個文明大國的責任:強大卻不稱霸,播仁愛于友邦,宣詔頒賞,厚往薄來。”可知,明代的鄭和下西洋明政府宣揚國威(示中國富強)、不惜犧牲自身經濟利益(厚往薄來)而與亞非國家友好貿易的和平之航。根據“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對印第安人的殘酷,壓榨和殺戮,以及致命的傳染病,殖民地的印第安人幾乎滅絕,致使美洲勞動力極度缺乏。為此,罪惡的黑奴貿易開始了”“(新航路的開辟)引發了歐洲近代幾個世紀的大規模海外擴張,開始了歐洲對世界征服和侵略的歷史”可知,西方探險家開辟新航路是為了追求財富(掠奪黃金)而展開的殖民(奴役)之航。
(3)根據材料“親仁善鄰、協和萬邦是中華文明一貫的處世之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親仁善鄰”反映的是與鄰邦鄰國之間和睦相處、守望相助。“協和萬邦”反映的是協調、和諧各國關系,實現合作共贏。
(三)、2020年中考真題
1.(2020年黑龍江大慶)某位航海家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這位航海家是
新航路的開辟示意圖
哥倫布 B.鄭和 C.麥哲倫 D.杰斐遜
【答案】C
【解析】依據題干“某位航海家成為第一位橫渡太平洋的歐洲人。他的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結合所學知識,新航路開辟過程中,麥哲倫船隊實現了首次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學說的正確,C正確;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不符合題意,A排除;鄭和是中國古代明朝時期的航海家,不是歐洲人,B排除;杰斐遜是美國獨立戰爭時期《獨立宣言》的起草者,不符合題意,D排除。故選C。
2.(2020年四川資陽)在新航路開辟過程中,有一支船隊在太平洋上有3個多月沒有補充給養,只能吃碎成粉末、滿是蛀蟲的餅干,喝又黃又臭的水,這支船隊是
A.哥倫布船隊 B.迪亞士船隊 C.達·伽馬船隊 D.麥哲倫船隊
【答案】D
【解析】依據所學可知,1519年—1522年麥哲倫船隊環球航行,D項符合題意;哥倫布船隊穿越大西洋;迪亞士船隊也是在大西洋航行,到達好望角;達·伽馬船隊從大西洋到印度洋。由此分析ABC不合題意,故此題選D。
3.(2020年浙江嘉興)歷史學家斯塔夫里阿諾斯認為:從長遠來看,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衰落的更基本原因是達 伽馬1498年在印度的登陸使意大利遭受的經濟打擊。這是從一個側面闡述新航路開辟的
A.原因 B.條件 C.經過 D.影響
【答案】D
【解析】據材料“從長遠來看,意大利文藝復興運動開始衰落的更基本原因是達 伽馬1498年在印度的登陸使意大利遭受的經濟打擊”可知,這是從一個側面闡述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新航路開辟后,貿易中心由地中海轉移大西洋沿岸,這是意大利衰落的原因之一。故選D。
4.(2020年四川樂山)如圖是十五世紀鄭和下西洋和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路線圖。這兩次遠洋航行的共同點是
①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 ②有利于各地區的交流
③都具有開拓冒險精神 ④確立了現代工廠制度
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A
【解析】依據課本所學可知,鄭和下西洋先后到達亞洲和非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所到之處,訪問當地首領,贈送物品,表達通好的意愿,同時與當地居民進行交易;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有利于各地區的交流;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歐洲、美洲、非洲等地交通往來,建立直接經濟聯系,往來日益密切,增進了各地區的了解;鄭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創舉,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非海上交通;航海家在大洋上航行開辟新航路,二者都有具有開拓冒險精神。①②③正確,A符合題意;工業革命的進行,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取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被確立。④錯誤,BCD排除;故選A。
5.(2020年湖南益陽)1500年左右,大西洋一變而成一座橋梁,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世界的觀念從此逐步確立起來。引起這一變化的歷史事件是
A.鄭和下西洋 B.三角貿易 C.新航路開辟 D.工業革命
【答案】C
【解析】1500年前后,隨著新航路的開辟,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故C符合題意;鄭和下西洋是從1405年到1433年的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海活動,排除A;在16世紀到19世紀,歐洲奴隸販子活躍于歐洲西部、非洲的幾內亞灣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島之間,以販運黑奴為主,航線大致構成三角形狀,故又稱“黑三角貿易”,排除B;工業革命始于英國,爆發于18世紀中后期,使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排除D。故選C。
6.(2020年山東德州)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一書中說:“15世紀結束,葡萄牙人開始了對亞洲的滲透。西班牙人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其中“西班牙人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的標志事件是
A.迪亞士到達好望角 B.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
C.達.伽馬到達印度 D.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
【答案】B
【解析】根據“15世紀結束,葡萄牙人開始了對亞洲的滲透。西班牙人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可得出與新航路開辟有關,而“西班牙人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指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發現了美洲新大陸,故B項正確;AC兩人的航行都是葡萄牙支持的,不符合題意,排除AC項;麥哲倫完成環球航行與“開始了對美洲的滲透”不符合,排除D項。故選B。
7.(2020年浙江衢州)下列這張年表節選自美國歷史學家阿邁斯托創作的鴻篇巨著﹣﹣《世界:一部歷史》。
1492年 哥倫布到達新大陸,開始生物交流過程
16世紀初期 馬和牛被引進新大陸
1555年 中國首次玉米種植記錄
它反映出新航路開辟
A.沖破了宗教束縛 B.造成了非洲長期貧窮落后
C.促進了物種交流 D.加快了中國自然經濟解體
【答案】C
【解答】1492年,哥倫布到達美洲,發現新大陸,開始生物交流過程;16世紀初期,原產于亞洲的馬和牛被引進美洲;1555年,原產于美洲的玉米被引進到中國,因此表格反映的是促進了物種交流。
【點評】本題以新航路開辟為背景,考查學生分析史料和識記歷史知識能力。
8.(2020年湖南郴州)“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沒有了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由此可知新航路開辟
①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轉變 ②帶動了拉美地區的繁榮發展
③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 ④使地中海成為歐洲航運中心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根據材料信息“由于新航路的開辟,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可知,新航路開辟推動了人類文明進程的轉變;根據“沒有了美洲貢獻的大量金銀與物質財富,沒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墾殖區,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將會緩慢得多,英國也不可能成為發動工業革命的國家”可知,新航路開辟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①③符合題意;②帶動了拉美地區的繁榮發展和④使地中海成為歐洲航運中心,在材料內容中沒有涉及。故選B。
9.(2020年青島)由于他的這種英勇的自我犧牲精神,五艘破舊不堪、孤零零的小船敢于去向無人知曉的海域挑戰。這種非凡的膽略是不會被人忘記的,他本人也不會被人忘記。他是第一個提出環球航行這個最大膽想法的人,而且是他的最后一艘船實現了這一理想。“他”是
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 伽馬 D.麥哲倫
【答案】D
【解析】根據題干“他是第一個提出環球航行這個最大膽想法的人,而且是他的最后一艘船實現了這一理想”可知,“他”是麥哲倫。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519年﹣1522年,奉西班牙國王之命,麥哲倫率領船隊,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歐洲,完成了人類歷史上首次環球航行,故D符合題意。迪亞士到達了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達 伽馬到達印度,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ABC都沒有實現環球航行,排除;故選D。
10.(2020年內蒙古通遼)亞當·斯密曾指出,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人、最重要的兩件事。這樣評價是因為這些事件使
A.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 B.西歐獲得了急需的金銀
C.世界貿易中心轉至美洲 D.西歐擁有新的殖民航線
【答案】A
【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題干的“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指的是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過程中,哥倫布發現了美洲新大陸,達伽馬找到了通往東方的航線。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的隔絕狀態,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由此可見,美洲的發現和經由好望角抵達東印度的航線的開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人、最重要的兩件事。故A符合題意;西歐獲得了急需的金銀和西歐擁有新的殖民航線不是對新航路開辟的評價。故BD不符合題意;新航路開辟使世界貿易中心轉至大西洋沿岸,故C說法錯誤。故選A。
11.(2020年四川德陽)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5世紀末至16世紀晚期的世界
(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舉出當時的兩位航海家及其探尋新航路的重大成果。
(2)根據材料,簡析新航路開辟帶來的影響。
【答案】(1)示例:迪亞士到達非洲好望角;哥倫布發現美洲;達·伽馬到達印度;麥哲倫船隊完成環球航行,證明了地圓說。
(2)影響:加強了各大洲之間的聯系,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引發了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促進了各洲之間的物種交換。
【解析】
(1)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以判斷材料所示的示意圖為新航路的開辟,那么圖中所示的四條線路分別為①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②迪亞士到達好望角、③達 伽馬到達印度、④麥哲倫船隊第一次完成了環球航行,證明地圓學說。
(2)從圖中航線可以看出,新航路的開辟使各大洲之間被聯系在一起,世界開始連城一個整體;圖中出現中國茶葉、美洲的玉米、馬鈴薯等物品在各州之間的流動,可以得出新航路的開辟促進了各洲之間的物種交換;從圖中顯示16世紀西班牙、葡萄牙占領區,再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引起了西方國家進行殖民擴張和殖民掠奪。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兴和县| 房山区| 涡阳县| 宝清县| 蒙阴县| 屏山县| 遵义县| 阳信县| 方正县| 武定县| 贵溪市| 三都| 双鸭山市| 新邵县| 华池县| 佛坪县| 水富县| 靖边县| 格尔木市| 吴堡县| 南部县| 新干县| 沅江市| 北安市| 疏附县| 耒阳市| 婺源县| 高平市| 定安县| 包头市| 东方市| 界首市| 靖西县| 六安市| 永康市| 新化县| 高青县| 乌拉特后旗| 盐源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