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水【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 知道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2、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自凈和水的污染情況。3、 知道自來水生產的一般過程及原理。4、知道水的組成。5、理解水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6、了解水的檢驗方法。7、知道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會區分溶質、溶劑。8、知道懸濁液、乳濁液。9、知道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自然界水的自凈過程和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掌握過濾等物質提純的基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2、使學生通過了解如何防止水資源的污染,樹立科學發展觀優良品質。【教學重點和難點】1、 知道自來水生產的一般過程及原理。2、知道水的組成。3、理解水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4、了解水的檢驗方法。5、知道溶液、溶質、溶劑的概念及會區分溶質、溶劑。【課時安排】3課時第一課時一、天然水和自來水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了解自然界中水的分布2、 知道水的組成。3、 了解水在自然界的自凈和水的污染情況。4、 知道自來水生產的一般過程及原理。過程與方法:通過了解自然界水的自凈過程和自來水的生產過程掌握過濾等物質提純的基本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節約用水的良好習慣。使學生通過了解如何防止水資源的污染,樹立科學發展觀優良品質。二、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水的凈化方法和自來水的生產過程難點:從微觀角度知道水的組成。三、教學方法引導探究,合作交流四、教學過程一、引入:【問題情景】:展示一杯清澈的水。你知道嗎?這杯水有什么用途?(展開想象)【交流總結】:水可用于各行各業,是人類的重要資源。寫標題:天然水和自來水【問題引入】:展示一杯渾濁的水。你能直接飲用嗎?為什么?【教師設問】:你能說出水中會混有哪些雜質?【學生交流】:水中會混有:泥土、沙子、食鹽、氧氣、細菌、有機物(動植物殘體)等等【教師總結】:水中可能存在有可溶性或不溶性固體、液體或氣體等,因此,飲用前需要凈化,如經過自來水廠處理等(那么如何把自然界里水通過人工手段變成人類能飲用的水?)(然后討論,討論出結果了,寫標題:這就是水的凈化)有自凈和人工凈化。二、新授一、水的凈化【教師設問】:我們的祖輩學會運用哪些凈化的方法?可除去哪類雜質??【學生交流】:【問題引入】:展示圖片:水缸、井、蓄水池【學生交流】:水缸——沉淀——除去大顆粒固體物質。井——吸附、過濾——除去難溶性固體。蓄水池——蒸餾——得到蒸餾水【教師設問】:為什么古時候的人可以直接飲用天然水?【學生交流】:少污染【教師引導】:展示圖片:流水、瀑布揮發——除去水中的易揮發物質氧化——有機物與氧氣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除去水中的有機雜質。自然界有自凈的能力,【討論交流】:閱讀書本P65圖3.1-2水在自然界里的循環。自然界的自凈過程是如何進行的?【教師引導】:水的自凈能力包括稀釋擴散、沉淀堆積、氧化還原以及水中微生物對有機物的分解等。【創設問題】:現在,為什么人們不再喝天然水了?【引導交流】:自凈和污染的平衡被打破,自然界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嚴重的污染必須要通過人工凈化才能作為生活和生產用水。【活動探究】:自己動手凈化只含有固體小顆粒的渾濁的水。【學生交流】:凈化方法—沉淀展示樣品:一杯放置一天后仍略帶渾濁的水。一杯放置一天加有明礬的清澈的水【教師設問】:加明礬靜置后有什么現象?明礬的作用是什么?【引導總結】:使小顆粒凝聚成大顆粒,易于沉降。稱其為凝聚劑或凈水劑。常見有明礬或氯化鐵【學生交流】:凈化方法—過濾操作(學生演示)【教師設問】:過濾后的液體還渾濁嗎?濾紙上有物質嗎?【問題探究】:展示凈水器,凈水器的原理是什么?【學生交流】:沉淀、過濾、吸附【問題引入】:當你打開水龍頭的時候你可知道自來水是怎么生產出來的嗎?二、自來水的生產【創設問題】:展示圖片:閱讀書P66圖3.1-3自來水廠凈水流程自來水生產經過哪幾個過程【引導小結】:加凈水劑(明礬或氯化鐵) 氧氣 氯氣取水 沉淀 過濾 曝氣 消毒 配水【教師設問】:自來水生產的凈化原理是什么?哪些是物理變化?哪些是化學變化?【學生交流】:沉淀—過濾—揮發、氧化—消毒。曝氣和消毒屬于化學變化,其余為物理變化。【教師設問】:加凈水劑(明礬或氯化鐵)、氧氣、氯氣它們分別有什么作用?【交流總結】:使小顆粒凝聚(物理變化)。使有機雜質氧化。消毒殺菌。曝氣池:讓水沸騰使水中的氣體揮發,并通入氧氣使之凈化。自來水生產的原理與水的自凈很相似。需要經歷復雜的凈化過程,我們應珍惜每一滴水。三、水的合理利用【問題情景】:地球被稱為水球,水是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上海處于長江下游,是否屬于缺水城市?展示海洋圖片,展示水資源含量示意圖,展示我國各城市水分布圖片:【引導交流】:海水含有氯化鈉、氯化鎂等多種物質,不適宜作生活用水.1、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只占總水量的1%還不到。2、上海是一個水質型缺水的城市。水質型缺水:水源的水質達不到國家規定的飲用水水質標準而造成的缺水【問題情境】:你知道造成水污染的人為因素主要有有哪些?展示水污染圖片、水污染的危害圖片【交流總結】:3.造成水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1)工廠上“三廢”不經處理任意排放。(2)農業上化肥、農藥的不合理施用。(3)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4、愛護水資源世界水日:3月22日我國水法宣傳周:3月22日—3月28日【問題討論】:奉賢區要建設一個化工開發區,如果你是位總設計師,你能提出哪些具體方案,確保不污染居民生活用水?四、探究水的組成1、實驗摸擬器實驗現象: 通電后,電極上出現了氣泡,在 正極 產生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的氣體—— 氧氣 ; 在 負極 產生的氣體能燃燒,出現淡藍色火焰—— 氫氣 。 負極產生的氣體和正極產生的氣體的體積比約 2:1 。記憶方法:負氫大。(父親大)通過電解水的實驗,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成 氫氣和氧氣 ,這說明水是由 氫元素和氧元素 組成的,水是一種化合物。電解水的反應可以表示如下:2H2O 2H2 ↑ + O2↑展示微觀粒子的變化過程,交流:科學研究證明,化學變化時,水分子分解成了 氫原子和氧原子 ,每2個氫原子結合成1個 氫分子 ,很多 氫分子 聚集成氫氣;每2個氧原子結合成1個 氧分子 ,很多 氧分子 聚集成氧氣。根據精確的實驗還測定出,每個水分子是由 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 構成的,因而水的化學式是H2O。三、課堂小結:你能用一句話概括出水的重要意義嗎? 水是人類寶貴的資源。四、作業:(1) 基礎練習,書本P73/ 4、5。 (2) 實踐活動,書P73/ 6【板書設計】一、水的凈化揮發——除去水中的易揮發物質氧化——有機物與氧氣在微生物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除去水中的有機雜質。沉淀、過濾、吸附…二、自來水的生產加凈水劑(明礬或氯化鐵) 氧氣 氯氣取水 沉淀 過濾 曝氣 消毒 配水三、水的合理利用四、探究水的組成通電PAGE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