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溶液復習》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說明溶液是一種重要的分散體系,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工農業生產及科學研究都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因此“溶液”是初中化學重要的學習內容之一,但同時也是難點之一,相關概念不僅內容多,而且比較枯燥抽象,計算乏味,學生不易掌握且易混淆。新授課的學習可能已經讓一些學生產生抵觸心理,看似知識點已經掌握,但實際情況往往并不理想,主要薄弱點在于相關知識點間不能很好的聯系起來,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待提高。為了構建溶液知識體系,本節課嘗試以氯化鈉溶液為主線,通過設置一系列問題,將溶液的知識一一串聯成知識網絡,在“情境―認知―解決問題”螺旋式上升的過程中,讓學生消除厭學情緒的同時,既鞏固了溶液的相關知識,又充分擴展了學生的思維張力,使學生在縱深發展的思維過程中形成科學探究的學習品質。本課興趣點在于讓學生在問題情境中體會化學學習的價值,拓展點在于改變溫度時溶液狀態及溶質質量分數的改變,成功點在于鞏固熟練相關知識的同時,建立相關知識點間的聯系,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二、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通過復習,加深對飽和溶液、不飽和溶液、溶解度以及溶質質量分數等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通過復習進一步熟練關于溶解度、溶質質量分數的簡單計算。通過復習能綜合運用飽和溶液、溶解度、溶質質量分數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過程與方法:經歷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分析溶液組成的過程,關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認識物質的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驗化學學習的價值,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三、教學重點、難點重點:建立各相關知識間的聯系。難點:綜合運用相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四、教學準備燒杯,食鹽,水,玻璃棒五、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 入 課 題 [圖片展示] 俗話說:“秋冬到,鼻炎鬧”,秋冬季節是鼻炎的高發季節,一些鼻炎患者會用清洗鼻子的方法來預防或減輕癥狀。 [設問] 你知道用來洗鼻子的液體是什么嗎? 觀察、 思考 回答 從實際生活情境出發引入課題。問題1 [提問]通過生理鹽水的標簽,你能知道哪些信息? [歸納]復習要點。 [展示] 生理鹽水常規制法 讀圖,回答。 復習溶液的組成,溶質質量分數的概念含義。問題2 [提問]根據我們所學的知識,你知道用食鹽和水如何配制25克20%的食鹽水嗎? [歸納]復習要點。 思考,回答 動手實驗 復習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配制溶液的步驟。問題3 [提問] 燒杯中的NaCl溶液是飽和溶液嗎?如何判斷? [引導]引導學生從定性方法向定量方法思考。 [追問] 你有哪些方法可以把燒杯中的溶液變成飽和溶液?飽和溶液又如何變成不飽和溶液呢? 討論寫出解決方法,并交流。 動手實驗 經歷定性和定量兩個角度分析溶液組成的過程,復習溶解度有關計算以及飽和溶液和不飽和溶液的相互轉化。問題4 [提問]你能計算出此時C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嗎? [歸納]復習要點。 [追問]20℃時,能否配制出溶質質量分數為28%的NaCl溶液?40℃呢? 學生思考寫出解決方法,并交流。 復習飽和溶液溶質質量分數的計算。問題5 [提問]在氯化鈉溶解度曲線上,燒杯中ABC三種溶液位置關系如何? [引導]引導學生理解溶解度曲線的含義。 [追問]改變下列溶液溫度,溶液狀態如何改變?溶質質量分數如何改變? 在溶解度曲線上找出三種溶液溶質質量的點,分別標記為A、B、C。 思考,分析,交流。 復習溶解度曲線上不同位置溶液狀態和溶液濃度。 提高學生對溫度改變時溶液狀態和溶液濃度改變的分析能力。課堂小結 回顧溶液知識網絡圖。 聆聽 重溫相關知識點間的聯系作業布置 一、鞏固練習;二、完善自己的知識網絡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