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3 水的組成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① 認識水的組成。② 了解氫氣的基本性質。③ 知道單質、化合物的區別及氧化物的含義。(2)過程與方法:① 認識化學實驗基本過程,形成嚴密的邏輯思維。② 通過交流與討論,形成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① 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嚴謹態度。② 初步養成分類思想,培養學生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的科學精神。學情分析水作為生活中常見物質,學生對水的認識已有生活經驗,而且其他學科也學過水的相關知識,所以學生對水的物理性質比較熟悉。但對于水的組成,學生并不是完全了解。通過電解水的實驗可以了解到水能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組成這兩種物質的元素都來源于水,從而得知水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學生在第二單元課題2“氧氣”中所學習的氧氣。檢驗方法是本課題學習的基礎之一。在本課題學習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問題,例如:1.水電解產生的氣體是不是水蒸氣?2.收集在小試管中的氣體接近酒精燈火焰時為什么會發出聲音?重點難點教學重點① 通過電解水實驗探究水的組成② 了解單質、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教學難點① 通過電解水實驗從宏觀、微觀兩個角度理解水的組成、結構。② 會判斷常見的單質、化合物、氧化物③ 體驗從具體到抽象、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方法。教學過程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圖片展示師:經過水廠凈化后的自來水是純凈物還是混合物?通過蒸餾制得的蒸餾水呢?(設計意圖通過圖片,鞏固舊知,引入課題,并為后面物質的分類做鋪墊。)過渡:純凈的水是由什么組成的呢?是一種“元素”嗎?這個問題在18世紀時就有科學家在探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沿著幾位科學家的腳步,來探究水的組成。首先我們模仿一下英國化學家普利斯特里的魔術——“空瓶爆炸”【教師表演魔術】。1781年,卡文迪許也進行類似實驗,并斷定普利斯特里實驗生成的液體是水。但他們沒有深入研究,仍然認為水是一種元素。1783年,拉瓦錫立即進行了跟蹤實驗, 不僅合成了水,同時還將水分解為氧氣和氫氣,確認了水的組成。同學們,你們想知道拉瓦錫具體是如何探究水的組成的嗎今天就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利用現代化的儀器,一起進入本節課的探究。(設計意圖通過小魔術和故事,引起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意識。同時為學習氫氣的性質和研究水分解產物做好鋪墊。)活動2【講授】二、猜想驗證,合作探究探究一:氫氣燃燒(實驗改進:在玻璃導管口點燃氫氣時,受鈉離子干擾,火焰呈黃色,可改用金屬導管或大注射器針頭)師:邊演示氫氣燃燒邊介紹。實驗裝置,注意事項,引導學生觀察氫氣驗純及燃燒時的現象,并從中分析氫氣的一些性質及該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生:觀察現象,小組合作填寫學案探究一的內容(見下),小組代表匯報展示。(設計意圖通過觀看演示實驗、討論總結,使學生在直觀現象的基礎上獲得知識,使重點得以突出,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能力和組織語言能力?;仡櫸淖直磉_式寫法,為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打下基礎。)探究一.氫氣(H2)燃燒1.氫氣的物理性質:________色、 無臭、________溶于水的氣體,密度比空氣________。2.氫氣的化學性質:________性(產生________色火焰)。3.氫氣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________反應。4.通過下圖驗純實驗可得到氫氣哪些性質(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探究二.水的電解1.通電時實驗現象:正負兩電極上都產生________,一段時間后V正 :V負=________2.用燃著的木條分別點燃兩個玻璃管尖嘴口氣體的現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討論:(1)上述實驗中水是否發生了分解反應?生成了幾種新物質?你能寫出反應的文字表達式嗎?(2)分析水的生成和分解實驗,說明其中的哪些現象和事實能夠說明水不是一種元素,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生:(1)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是水 通電 氫氣 + 氧氣,屬于分解反應(2)氫氣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了水滴;水在通電的條件下發生了分解反應,生成了氫氣和氧氣兩種物質。氫氣是由氫元素組成的,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的。元素的種類在化學反應前后不變,由此說明水不是一種元素,是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的。師:小結討論結果。進入第一個課堂測評環節。(設計意圖 通過討論、分析讓學生明白:任何實驗結論都離不開科學的探究。培養他們根據實驗現象和事實得出結論的能力。)活動3【測試】三、課堂測評PPt展示下列測評題,學生搶答。有關水電解實驗,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驗證水的組成2.證明了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組成的3.試管Ⅱ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4.試管Ⅰ和試管Ⅱ產生的氣體的質量比為1:25.電解水的反應屬于分解反應(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鞏固新知。)活動4【講授】四、動畫播放過渡:剛我們從宏觀上認識了水的組成,接下來我們從微觀上來認識一下水的構成。動畫播放:水分子分解模擬動畫,從微觀角度分析水電解生成氫氣和氧氣的過程:(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從微觀角度認識化學反應的能力。)活動5【講授】五、互動探討,突破難點探究三:物質的簡單分類過渡:通過以上探究,我們知道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像水這樣的純凈物我們稱之為化合物;氫氣由氫元素組成、氧氣是由氧元素組成,像氫氣、氧氣這樣的純凈物我們稱之為單質。怎么理解單質和化合物呢?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81第三自然段,理解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的含義。依據其組成特點對下列物質進行分類:①鐵(Fe) ②二氧化碳(CO2)③氧氣(O2)④氯化鉀(KCl)⑤四氧化三鐵(Fe3O4)⑥紅磷(P) ⑦高錳酸鉀(KMnO4)生:閱讀教材P81第三自然段;小組合作填寫學案探究三內容(見下);小組代表匯報展示、(設計意圖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再通過對單質、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逐步理解啟發、分析歸納、得出結論。使學生知道利用分類的方法學習化學常常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探究三、物質的簡單分類1.請閱讀教材P81第三自然段,理解化合物、單質、氧化物的含義。依據其組成特點對下列物質進行分類:①鐵(Fe) ②二氧化碳(CO2) ③氧氣(O2) ④氯化鉀(KCl)⑤四氧化三鐵(Fe3O4) ⑥紅磷(P) ⑦高錳酸鉀(KMnO4)單 質________________;歸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合物________________;歸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氧化物________________;歸類依據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過渡:通過上述學習,再結合前面所學純凈物、混合物知識完成物質簡單分類圖。生:完成下列物質簡單分類圖,小組代表上臺匯報展示。(設計意圖:進一步明確物質分類,培養學生由歸納總結能力。)活動6【測試】六、課堂測評1.你能準確快速地將下列物質歸類嗎?①臭氧( O3 )②冰水混合物 ③氯酸鉀(KClO3)④氧氣(O2)⑤氧化鐵 ⑥水蒸氣 ⑦潔凈的空氣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判斷下列敘述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1)只含一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單質。(2)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質都是氧化物。(3)含不同種元素的物質一定是化合物。(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透破難點。)活動7【講授】七、分享收獲,鞏固練習活動1:請學生從多種角度談談本節課的收獲。PPt展示本節課的知識小結。(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歸納總結能力,讓他們學會分享。)活動2:學生獨立完成鞏固練習。(設計意圖:檢測學生對本節課知識的掌握情況。)活動8【練習】鞏固練習一、選擇題( )1、有關水的組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水是由氫氣和氧氣組成 B.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C. 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原子組成 D. 水是由氫原子和氧原子組成( )2、有關水電解實驗,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該實驗的主要目的是驗證水的組成B. 證明了水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C. 負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D. 電解水的文字表達式是水 氫氣 + 氧氣,屬于分解反應( )3、電解水時,若正極產生10mL氣體,則理論上負極產生氣體體積為A. 5 mL B. 10mL C. 20 mL D.30 mL( )4、經分析知道某物質只含有一種元素,則該物質A.不可能是混合物 B. 不可能是化合物C.一定是純凈物 D. 一定是單質二、將下列物質按要求分類(填寫序號)① 潔凈的空氣 ② 液態氧 ③ 水蒸氣 ④ 高錳酸鉀 ⑤ 鐵粉⑥ 氮氣 ⑦ 海水 ⑧ 冰水混合物 ⑨ 稀有氣體 ⑩ 二氧化硫屬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屬于純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屬于單質的是________________屬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屬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