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新高考生物一輪考點梳理&分層訓練:第2單元 細胞的基本結構與物質運輸 第4講 細胞膜與細胞核(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新高考生物一輪考點梳理&分層訓練:第2單元 細胞的基本結構與物質運輸 第4講 細胞膜與細胞核(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新高考生物一輪考點梳理&分層訓練
第4講 細胞膜與細胞核
內容比較——知考向 核心素養——提考能
內容要求 1.概述細胞膜的功能,闡明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 2.概述生物膜的結構 3.闡明遺傳信息主要貯存在細胞核中 生命觀念 通過對細胞膜和細胞核結構和功能的復習,建立整體觀念和結構與功能觀
科學思維 建立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學會利用模型解釋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科學探究 通過探究細胞膜組成和功能以及細胞核功能的實驗分析,掌握實驗設計的對照原則和熒光標記技術
與舊教 材對比 增:①確定細胞膜中脂質成分實驗;②提出細胞膜成分中還含有少量膽固醇;③明確提出磷脂雙分子層和蛋白質的作用。 刪:①體驗制備細胞膜的方法;②癌細胞膜成分變化的驗血報告單。 改: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和流動鑲嵌模型內容進行了重新整合。
考點一 細胞膜的結構與功能
1.細胞膜的功能
(1)功能
(2)功能特性
2.細胞膜的成分
提醒 (1)細胞膜以磷脂雙分子層為基本支架,因此脂溶性物質容易通過細胞膜,不溶于脂質的物質通過十分困難。
(2)人成熟的紅細胞沒有核膜和細胞器膜,只有細胞膜,測得脂質單層分子的面積為紅細胞膜表面積的2倍。若細胞內有核膜和細胞器膜,則脂質單層分子的面積比細胞膜的表面積的2倍要大。
3.流動鑲嵌模型的基本內容
(1)結構模型
(2)結構特點
(1)細胞膜的成分中含有脂質、蛋白質和糖類(√)
(2)在組成細胞膜的脂質中,膽固醇最豐富(×)
(3)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決定(√)
(4)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結構(×)
(5)細胞膜的流動性與溫度沒有關系(×)
(6)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依賴于細胞膜的流動性(√)
1.如圖是細胞間的三種信息交流方式,據圖分析:
(1)圖中物質或結構的名稱:①信號分子;②受體;③胞間連絲。
(2)植物細胞間的胞間連絲、人體內胰島素的作用過程、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分別屬于上面的哪種方式?
提示 分別屬于圖C、圖A、圖B。
2.如果將磷脂分子置于空氣—水界面上、水中和水—苯的混合溶劑中,磷脂分子將會如何分布?
提示
磷脂分子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磷脂頭部由親水的磷酸構成,尾部由疏水的脂肪酸構成,在空氣—水界面,頭部與水接觸,而尾部位于空氣中,如右圖
在水中,朝向水的是“頭部”,“尾部”疏水。當磷脂分子的內外兩側都是水環境時,磷脂分子的“尾部”相對排列在內側,“頭部”則朝向兩側水環境中,形成磷脂雙分子層,如右圖
將磷脂分子置于水—苯的混合溶劑中,磷脂的“頭部”將與水接觸,“尾部”與苯接觸,如右圖
1.(科學思維)線粒體內膜的蛋白質種類和數量比外膜高,請從結構與功能觀角度分析原因:功能復雜的膜中,蛋白質的種類和數量多。線粒體內膜中進行著有氧呼吸的第三階段。
2.(科學探究)將人的肝細胞中的磷脂全部提取并鋪成單層分子,其面積是肝細胞表面積的2倍嗎?為什么?
提示 大大超過2倍,肝細胞具有細胞核和多種具膜的細胞器。
1.與細胞膜相關的實驗設計
(1)細胞膜成分的鑒定方法
細胞膜成分 鑒定試劑(方法) 結果
磷脂 脂溶劑處理 細胞膜被溶解
磷脂酶處理 細胞膜被破壞
脂溶性物質透過實驗 脂溶性物質優先通過
蛋白質 雙縮脲試劑 紫色
蛋白酶處理 細胞膜被破壞
(2)細胞膜結構特點的鑒定
①細胞膜磷脂雙分子層的鑒定
將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膜結構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來,鋪在空氣—水界面上,測得磷脂占有面積是紅細胞膜面積的兩倍,則可說明細胞膜中磷脂分子為雙層。
②細胞膜流動性的鑒定
采用熒光標記法,標記小鼠細胞與人細胞做如圖實驗。
上述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表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3)細胞膜的功能探究
①控制物質進出細胞功能的驗證
②識別功能的驗證
2.紅細胞微網構建
考向1 結合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考查結構與功能觀
1.(2018·天津卷,3)生物膜上不同類型的蛋白質行使不同的功能。下表中依據膜蛋白功能,對其類型判斷錯誤的是(  )
選項 膜蛋白的位置、功能 膜蛋白的類型
A 位于突觸后膜,識別并結合神經遞質 受體
B 位于靶細胞膜,識別并結合激素 載體
C 位于類囊體膜,催化ATP合成 酶
D 位于癌細胞膜,引起特異性免疫 抗原
答案 B
解析 在神經調節中,位于突觸后膜的受體能識別并與神經遞質結合,A正確;在激素調節中,位于靶細胞膜上且能識別并結合激素的膜蛋白為受體蛋白,B錯誤;在光合作用過程中,位于葉綠體類囊體膜上能催化ATP合成的膜蛋白為酶,C正確;癌細胞膜上的某些特殊蛋白質為抗原,能夠被免疫系統識別,從而引起特異性免疫,D正確。
2.(2021·河南頂級名校聯考)通過冷凍技術,細胞膜通常從某個部位斷裂分開,結構如圖所示。據圖分析不能得出(  )
A.圖中b側含細胞質基質
B.磷脂雙分子層疏水端斷裂
C.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D.膜蛋白的分布存在不對稱性
答案 C
解析 據圖分析,圖中細胞膜的a側有糖蛋白,為細胞膜的外側,b側為細胞膜的內側,即b側含細胞質基質,A正確;圖中磷脂雙分子層的疏水端發生了斷裂,B正確;圖中未體現細胞膜的運動,不能得出細胞膜具有流動性的結論,C錯誤;圖中膜蛋白的分布具有不對稱性,D正確。
 ??嫉摹澳さ鞍住?br/>考向2 結合創新實驗,考查科學探究能力
3.(2020·黑龍江鶴崗模擬)科學家經過研究提出了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在“流動鑲嵌模型”中,構成生物膜基本支架的是    ,由于    的分布使生物膜的結構表現出不對稱性。
(2)用熒光抗體標記的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過程及結果如下圖所示。此實驗結果直接證明了細胞膜中的            ,由此能較好地解釋細胞膜結構上的    性。
(3)通過其他方法,測得多種細胞膜的化學成分,如下表:
膜的類別 蛋白質/% 脂質(主要是磷脂)/% 糖類/%
變形蟲細胞膜 54 42 4
小鼠肝細胞膜 44 52 4
人紅細胞膜 49 43 8
依據表數據,分析構成不同細胞的細胞膜在化學組成上的共同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學家將哺乳動物成熟紅細胞中膜結構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來,鋪展在水面上,測得磷脂占有面積為S,那么該細胞膜的表面積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發現,在一定溫度條件下,細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當溫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時,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齊,細胞膜厚度變小,而膜的表面積擴大,膜對離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對上述實驗現象合理的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磷脂雙分子層 蛋白質
(2)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流動
(3)組成不同細胞膜的物質種類相同 組成不同細胞膜的物質含量有差別 (4)
(5)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運動的,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解析 (1)由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可知,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本支架。由于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嵌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因而蛋白質分子在生物膜上的分布是不均勻的,進而使生物膜的結構表現出不對稱性。(2)人—鼠細胞融合的實驗表明細胞膜上的蛋白質是可以運動的,證明了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3)根據表中的數據進行分析可得,不同細胞的細胞膜的組成物質的種類相同,但物質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別。(4)單層磷脂分子的面積為S,而生物膜是由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的,該細胞膜的表面積約為。(5)溫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原來垂直排列在膜表面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齊,膜的表面積變大,是因為構成細胞膜的磷脂分子可以運動,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考點二 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1.細胞核功能實驗探究
(1)黑白美西螈核移植實驗
(2)蠑螈受精卵橫縊實驗
(3)變形蟲切割實驗
(4)傘藻嫁接與核移植實驗
2.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
上述結構中:①核膜、核孔都有選擇性:DNA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RNA可以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DNA聚合酶等蛋白質通過核孔進入細胞核。
②代謝越旺盛的細胞,核仁與核孔的數目越多,核仁的體積越大。如口腔上皮細胞與胰島B細胞相比,核孔與核仁的數目少,核仁體積小。
提醒?、俨溉閯游锍墒旒t細胞、高等植物成熟的篩管細胞等無細胞核,既不能生長也不能分裂;人工去核的細胞,一般也不能存活太久。
②有些細胞不只具有一個細胞核,如雙小核草履蟲有兩個細胞核,人的骨骼肌細胞中的細胞核多達數百個。
③核仁不是遺傳物質的儲存場所。細胞核中的遺傳物質分布在染色體(質)上。
④原核細胞中DNA是裸露的,原核細胞內不存在染色質或染色體。
1.核孔是大分子自由進出的通道(  )
提示 × 核膜和核孔都具有選擇透過性,核孔雖然可以允許大分子物質通過,但仍然具有選擇性,如細胞核中的DNA就不能通過核孔進入細胞質中。
2.沒有細胞核的細胞一定是原核細胞(  )
提示 × 原核生物沒有成形的細胞核,但沒有細胞核的生物不一定是原核生物。如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一般由蛋白質和核酸構成,結構非常簡單,所以病毒既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哺乳動物成熟的紅細胞沒有細胞核,但卻是真核生物細胞。
3.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也是細胞代謝的中心(×)
4.所有的真核細胞都有細胞核,且只有一個核(×)
5.核膜、核仁在細胞周期中的分裂間期消失,分裂后期重建(×)
1.克隆牛的性狀與提供細胞核的母牛性狀幾乎是一模一樣的,這說明了什么?
提示 克隆牛的性狀主要是由細胞核決定的。
2.真核細胞核內的核仁被破壞,抗體合成將不能正常進行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核仁被破壞,不能形成核糖體,抗體的合成將不能正常進行。
3.模型是人們為了某種特定目的而對認識對象所做的一種簡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模型的形式很多,包括物理模型、概念模型、數學模型等。
1.(科學思維)細胞代謝與核孔數量的關系:細胞代謝旺盛,核孔數量增多。
2.(高考真題)細胞核的功能:是細胞的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考向1 結合細胞核的結構與功能,考查結構與功能觀
1.(2019·全國卷Ⅲ,2)下列與真核生物細胞核有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中的染色質存在于細胞核中
B.細胞核是遺傳信息轉錄和翻譯的場所
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D.細胞核內遺傳物質的合成需要能量
答案 B
解析 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真核細胞中的染色質存在于細胞核中,A、C正確;真核細胞的翻譯過程發生在細胞質中的核糖體上,B錯誤;細胞核內遺傳物質DNA的生物合成需要消耗能量,D正確。
2.(2021·廣西桂林期末)如圖所示,下列有關細胞核結構與功能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4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B.2是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
C.3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
D.5是區別原核細胞與病毒的最重要特征
答案 D
解析 4為核仁,與核糖體的形成有關,A正確;2為核孔,是mRNA、蛋白質等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B正確;3為染色質,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C正確;病毒沒有細胞結構,5所示的核膜是區別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最重要特征,D錯誤。
考向2 結合細胞核功能的探究,考查科學探究能力
3.(2021·哈師大附中、東北師大附中、遼寧省實驗中學聯考)以動物受精卵為材料進行如圖實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A.實驗①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核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
B.實驗②和實驗③說明了細胞質對維持細胞正常生命活動的重要性
C.該實驗可以證明細胞核的功能
D.該實驗結果可以說明細胞只有保持結構完整才能正常進行各項生命活動
答案 D
解析 三組實驗對比說明細胞核和細胞質互相依存,是統一的整體,細胞只有保持結構完整才能正常進行各項生命活動,D正確。
4.(2021·黑龍江六校聯考)如圖為傘藻嫁接實驗與傘藻核移植實驗示意圖,該實驗結果說明(  )
A.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質有關
B.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由細胞核控制的
C.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中心
D.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
答案 D
解析 通過圖示可以看出,生物體形態結構的建成主要與細胞核有關,A錯誤;傘藻是單細胞生物,不會涉及細胞分化,B錯誤;細胞核是細胞代謝的控制中心,C錯誤;該實驗說明,細胞核是細胞遺傳的控制中心,D正確。
重溫真題 經典再現
1.經典重組 判斷正誤
(1)用細胞融合的方法探究細胞膜流動性時,可用熒光染料標記膜蛋白(2020·全國卷Ⅱ,3D)(  )
(2)心肌細胞是高度分化的細胞,其細胞膜不具有流動性(2019·海南卷,3D)(  )
(3)兩個相鄰細胞的細胞膜接觸可實現細胞間的信息傳遞(2018·全國卷Ⅲ,2C)(  )
(4)細胞膜的完整性可用臺盼藍染色法進行檢測(2017·全國卷Ⅰ,2A)(  )
(5)膜蛋白在細胞膜上的分布是不對稱的(2016·海南卷,1A)(  )
提示 (1)√ (2)× (3)√ (4)√ (5)√
2.(2019·全國卷Ⅱ,1)在真核細胞的內質網和細胞核中能夠合成的物質分別是(  )
A.脂質、RNA B.氨基酸、蛋白質
C.RNA、DNA D.DNA、蛋白質
答案 A
解析 在真核細胞中,內質網可參與脂質的合成,在細胞核中,DNA可轉錄形成RNA,A正確;蛋白質在核糖體上合成,B、D錯誤;DNA可在細胞核中合成,而RNA不可在內質網中合成,C錯誤。
3.(2016·全國卷Ⅲ,1)下列有關細胞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自由擴散實現的
B.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相同
C.分泌蛋白分泌到細胞外的過程存在膜脂的流動現象
D.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膽固醇、脂肪酸和磷酸組成的
答案 C
解析 主動運輸可以使離子從低濃度一側運輸到高濃度一側,以保證活細胞能夠按照生命活動的需要,主動選擇吸收所需要的營養物質,排出代謝廢物和對細胞有害的物質,所以細胞膜兩側的離子濃度差是通過主動運輸實現的,A錯誤;細胞膜與線粒體膜、核膜中所含蛋白質的功能不完全相同,例如細胞膜上有糖蛋白,線粒體膜上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等,B錯誤;膜中的磷脂分子是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組成的,D錯誤。
4.(2015·海南卷,1)細胞膜是細胞的重要結構。關于細胞膜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是一種選擇透過性膜
B.乙醇通過細胞膜需要消耗ATP
C.氨基酸借助膜蛋白可通過細胞膜
D.蛋白質分子可以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
答案 B
解析 細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選擇透過性膜,A正確;水、氧、二氧化碳及甘油、乙醇、苯等物質可以通過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出細胞,自由擴散不需要消耗能量,B錯誤。
課后·分層訓練
(時間:35分鐘)
1.(2020·海南省高考模擬,2)下列關于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膜把細胞分隔成胞內、胞外兩個不同環境
B.水分進出細胞不受細胞膜的限制
C.膜蛋白選擇性轉運離子,有利于維持細胞內部環境的相對穩定
D.膜多糖參與信號識別和傳遞,有利于細胞間的功能協調
答案 B
解析 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水分子進出細胞也受到細胞膜的限制,B錯誤。
2.(2021·廣東珠海期末)下列關于細胞膜結構探索歷程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羅伯特森利用光學顯微鏡提出的“亮—暗—亮”的三層結構是一種靜態模型
B.羅伯特森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提出所有的細胞膜都由脂質—蛋白質—脂質三層結構構成
C.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D.辛格和尼科爾森提出的細胞膜的結構模型已完美無缺
答案 C
解析 羅伯特森利用電鏡提出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是一種靜態模型,A錯誤;根據電鏡下細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層結構,羅伯特森認為所有的細胞膜都由蛋白質—脂質—蛋白質三層結構構成,B錯誤;科學家通過熒光標記的小鼠細胞和人細胞融合實驗以及相關的其他實驗證據表明細胞膜具有流動性,C正確;辛格和尼科爾森提出的細胞膜流動鑲嵌模型被大多數人所接受,但也不是完美無缺的,D錯誤。
3.(2021·四川成都雙流中學期中)下列有關生物膜的結構特點的敘述,最恰當的一項是(  )
A.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運動
B.構成生物膜的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C.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可以運動,而蛋白質分子是靜止的
D.構成生物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數蛋白質分子可以運動
答案 D
解析 生物膜的流動鑲嵌模型認為:磷脂雙分子層構成膜的基本支架,這個支架不是靜止的;磷脂分子是輕油般的流體,具有流動性;蛋白質分子有的鑲在磷脂雙分子層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雙分子層中,有的貫穿于整個磷脂雙分子層;蛋白質分子大多數是可以運動的。
4.(2020·江蘇南京六校聯合體一模,6)如圖為細胞核結構模式圖,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
A.①主要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狀態
B.②與某種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
C.③在細胞周期中發生周期性變化,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
D.蛋白質、DNA及RNA等大分子物質可以隨意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
答案 D
解析 據圖分析:①是染色體(質),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在細胞分裂不同時期呈現不同狀態,如間期呈絲狀,分裂期高度螺旋變成桿狀、棒狀的染色體,A正確;②表示核仁,與某些RNA的合成以及核糖體的形成有關,B正確;③表示核膜,在細胞周期中發生周期性重建與消失,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質,C正確;蛋白質和RNA等大分子物質通過③核膜上的核孔進出細胞核,但DNA不從細胞核中出來,核孔具有選擇透過性,D錯誤。
5.(2020·廣東珠海模擬)研究發現,內皮素在皮膚中分布不均是形成色斑的重要原因。內皮素抑制劑進入皮膚,可以和黑色素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使內皮素失去作用。上述材料能夠說明(  )
A.功能越復雜的細胞膜,蛋白質的數量越多
B.細胞膜作為系統的邊界,嚴格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C.細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
D.細胞膜的組成成分主要為磷脂和蛋白質
答案 C
解析 根據題干信息“內皮素抑制劑進入皮膚,可以和黑色素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使內皮素失去作用”可知,內皮素與黑色素細胞膜上相應的受體結合后發揮作用。細胞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的信號分子結合來完成信息傳遞的過程,體現了細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C正確。
6.科研上鑒別死細胞和活細胞,常用“染色排除法”,如用臺盼藍染液染色時,死的動物細胞會被染成藍色,而活的動物細胞不著色,從而判斷細胞是否死亡。這項技術的原理是細胞膜具有(  )
A.保護細胞內部結構的功能
B.吸收功能
C.控制物質進出的功能
D.免疫功能
答案 C
解析 用臺盼藍染液染色時,因臺盼藍染液為細胞不需要的物質,活細胞不吸收;死細胞的細胞膜失去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功能,臺盼藍染液進入細胞內,細胞被染成藍色。該技術利用的原理是細胞膜能控制物質進出細胞。
7.(2021·江蘇南京學情調研)核孔結構復雜,至少由50種蛋白質構成,稱為核孔復合體,是核內外物質轉運的通道,結構如下圖所示。大分子物質與核孔復合體中的中央運輸蛋白上的受體結合,從而實現“主動轉運”過程。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有絲分裂過程中,圖中所示的結構會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B.核孔只能讓大分子物質通過,實現了核、質間的信息交流
C.若中央運輸蛋白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可能會影響mRNA運出細胞核
D.大分子物質與中央運輸蛋白的識別與轉運,體現了核孔控制物質進出的選擇性
答案 B
解析 有絲分裂過程中,核膜會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而核孔復合物位于核膜上,因此也會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A正確;核孔復合體可以被動擴散,即離子、小分子、以及直徑在10nm以下的物質原則上都可以自由通過,B錯誤;中央運輸蛋白的空間結構發生改變,會影響其功能,因此可能會影響mRNA運出細胞核,C正確;核孔復合體中的中央運輸蛋白上的受體具有特異性,大分子物質與中央運輸蛋白的識別與轉運,體現了核孔控制物質進出的選擇性,D正確。
8.下列有關細胞核與擬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細胞中具有擬核
B.細胞核與擬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
C.擬核是一種不具有膜結構的細胞器
D.真核細胞的DNA可以自由地通過核孔
答案 B
解析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細胞中具有真正的細胞核,A錯誤;細胞核與擬核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B正確;擬核不是細胞器,C錯誤;核孔是蛋白質和RNA大分子物質進出細胞核的通道,核孔也具有選擇性,如DNA不能通過核孔,D錯誤。
9.(2020·山東濟寧調研)下列關于細胞膜的流動性和選擇透過性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選擇透過性是活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
B.選擇透過性的基礎是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異性
C.細胞的胞吞和胞吐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
D.鉀離子通過主動運輸的形式進出細胞,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
答案 B
解析 活細胞的細胞膜具有選擇透過性,細胞死亡,細胞膜喪失選擇透過性,故選擇透過性是活細胞的一個重要特征,A正確;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具有特異性,磷脂分子不具有特異性,B錯誤;細胞的胞吞和胞吐體現了細胞膜的流動性,C正確;鉀離子通過主動運輸的形式進出細胞需要依靠細胞膜上運輸鉀離子的載體,體現了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D正確。
10.(2021·江西重點中學協作體聯考)作為系統的邊界,細胞膜在細胞的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細胞膜的選擇透過性保證了對細胞有害的物質都不能進入細胞
B.細胞膜上的受體是細胞間進行信息交流的必需結構
C.一切細胞均具有以磷脂雙分子層為支架的細胞膜
D.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不會漲破,主要是細胞膜起著重要作用
答案 C
解析 細胞膜控制物質進出細胞的作用是相對的,一些對細胞有害的物質有可能進入細胞,A錯誤;細胞間的信息交流有多種形式,不一定依賴細胞膜上的受體,如高等植物細胞之間可通過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B錯誤;一切細胞均具有細胞膜,細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雙分子層,C正確;植物細胞放在清水中不會漲破,主要是細胞壁起著重要作用,D錯誤。
11.(2021·福建泉州調研)如圖表示動物細胞間相互識別的模式,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若為淋巴因子,信號細胞可能是T細胞
B.①若為神經遞質,與②結合后都被立即滅活
C.①若為胰島素,則靶細胞一定是肝細胞
D.②為受體蛋白,一定分布在細胞膜上
答案 A
解析 圖中①②分別為信號分子和受體蛋白。淋巴因子由T細胞產生,其主要作用是促進B細胞的增殖與分化,A正確;神經遞質與受體結合發揮作用后一般會被立即滅活或被運回突觸前膜所在的神經元細胞內,B錯誤;胰島素能促進組織細胞加速攝取、利用和儲存葡萄糖,胰島素的靶細胞是幾乎全身所有的細胞,不單是肝細胞,C錯誤;激素的受體蛋白一般在細胞膜上,也有的分布在細胞內,如性激素的受體在細胞內,D錯誤。
12.(2021·湖南長郡中學期中)細胞之間通過信息交流,保證細胞間功能的協調。下列關于圖甲、乙、丙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圖甲中,靶細胞上②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
B.圖乙可以表示精子與卵細胞的識別
C.圖丙表示動、植物細胞間的信息交流還可以通過相鄰細胞間的胞間連絲進行
D.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答案 C
解析 圖甲中,激素分子與靶細胞上結合的受體的化學本質是糖蛋白,A正確;精子與卵細胞之間是通過直接接觸實現相互識別和結合的,如圖乙所示,B正確;植物可通過相鄰細胞間的胞間連絲進行信息交流,動物細胞之間沒有胞間連絲,C錯誤;信息分子的受體大多存在于細胞膜上,所以細胞間的信息交流大多與細胞膜的結構和功能有關,D正確。
13.(2020·吉林白城一中期中)科學家對單細胞傘藻的幼體進行嫁接和核移植實驗,如圖所示?;卮鹣铝袉栴}:
(1)嫁接實驗的結果可以說明傘帽形態可能由    決定。
(2)在研究過程中已經做了傘藻的傘柄與假根的嫁接實驗,再做核移植實驗的目的是可排除                ,是對傘藻嫁接實驗的補充。
(3)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上述實驗都需同時進行    實驗。
(4)根據所學知識,推測在傘帽形成過程中,構建傘帽的各種物質是在    中通過多種代謝途徑產生的。
(5)細胞核在整個細胞中的地位可闡述為細胞核是    庫,是細胞        的控制中心。
(6)細胞作為基本的    ,使生命活動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自我調控、高度有序地進行。
答案 (1)細胞核 (2)假根中其他物質的影響 (3)對照 (4)細胞質 (5)遺傳信息 代謝和遺傳 (6)生命系統
解析 (1)嫁接實驗結果說明傘帽形態可能由細胞核決定。(2)在研究過程中做了傘藻嫁接實驗,再做核移植實驗,可排除假根中其他物質的影響,是對傘藻嫁接實驗的補充。(3)欲證明細胞核的功能,上述實驗都需同時進行對照實驗。(4)細胞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故構建傘帽的各種物質是在細胞質中通過多種代謝途徑產生的。(5)細胞核是遺傳信息庫,是細胞代謝和遺傳的控制中心。(6)細胞作為基本的生命系統,使生命活動能夠在變化的環境中自我調控、高度有序地進行。
14.(新情景試題)(2021·山東煙臺期中)二甲雙胍的抗腫瘤效應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它可以通過抑制某種細胞器的功能而抑制細胞的生長,其作用機理如圖所示。請據圖回答有關問題:
(1)細胞核的核膜是雙層膜結構,其主要成分是   ??;核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據圖分析,二甲雙胍通過抑制    的功能,進而直接影響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跨核孔運輸,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
(3)物質進出核孔是否具有選擇性?    。RagC進出細胞核需穿過    層生物膜。
(4)據圖分析,分泌蛋白的運輸是否可能受二甲雙胍的影響?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蛋白質和磷脂 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 (2)線粒體 無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 (3)是 0 (4)是 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而分泌蛋白的運輸需要消耗能量,所以該生理過程會受到影響
解析 (1)核膜屬于生物膜,生物膜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質和磷脂。核孔的作用是實現核質之間頻繁的物質交換和信息交流。(2)由題圖可知,二甲雙胍直接抑制線粒體的功能,影響能量的供應,進而影響相關物質(無活性RagC和激活型RagC)通過核孔,最終達到抑制細胞生長的效果。(3)核孔具有選擇性。RagC通過核孔進出細胞核,因此不需穿過生物膜。(4)分泌蛋白的運輸需要消耗能量,而二甲雙胍抑制線粒體的功能,進而影響能量的供應,因此分泌蛋白的運輸可能受二甲雙胍的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丹凤县| 奉化市| 栾川县| 兴义市| 靖安县| 德保县| 同仁县| 南安市| 惠州市| 松溪县| 彰武县| 翼城县| 元阳县| 六盘水市| 同心县| 宁德市| 定安县| 定兴县| 定襄县| 东至县| 和政县| 贡嘎县| 潜江市| 于都县| 安陆市| 济阳县| 嘉兴市| 孟连| 台中县| 西畴县| 政和县| 同仁县| 安乡县| 承德县| 家居| 道孚县| 伊通| 乌兰县| 乌兰县| 尼勒克县| 松滋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