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 《水》第1課時 天然水和自來水、水的凈化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知道水與人類的密切關系;(2)知道水在自然界中的自凈及其污染;(3)知道自來水生產的一般過程及原理。過程與方法通過調查活動了解學校周圍水資源狀況,提高觀察能力、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養成關注水資源及節約用水的良好素養。二、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水的凈化、自來水生產過程。教學難點:水的凈化的方法。三、教學過程[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小組合作、實驗[教學過程]導入:人們常說水是生命之源,離開水地球上的生命就無法生存。(PPT圖片)動植物體內含量最多的就是水分子,水是人體所需的六大營養素之一。討論:1.你認為我們這里缺水嗎?2.我們附近河道水質怎們樣?(請小組匯報分組調查結果)3.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如何保護水資源?板書: 3.1 水一、天然水和自來水1.水的分布2.保護水資源請小組匯報分組討論結果:1.從太空俯瞰地球 -- 地球表面約 71% 被水覆蓋,是一個蔚藍色的水球,但淡水資源只占2.53%。我國水資源總量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少,分布不均,南豐北缺。2.表格展示河道水污染的現狀及原因3.總結水污染的原因:工業污染、農業污染、生活污染水污染會導致的后果:1.水生生物大量死亡 2.人慢性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被用于工農業生產會使工農業生產受到影響!保護水資源: 節約用水減少工業三廢的排放、農藥化肥合理使用、生活中垃圾分類3月22日 世界水日 加深公眾對開發和保護水資源的認識每年3月22日~28日為“中國水周”討論:如何檢驗:兩杯水(過濾后的河道水、自來水)TDS筆:測水中可溶性雜質的量。TDS值越高,說明水中含有的可溶性雜質越多。兩種水中成分不同。實際上,自來水由天然水經過一系列凈化流程得到的。所謂凈化,就是水中雜質被去除的過程。提問:為什么古時候的人可以直接飲用天然水?沒有別的選擇 / 在古時候水,人們對水污染并不嚴重的時候,自然界的水可以通過循環過程,自己凈化。我們一起了解一下自然界水循環過程。【PPT】展示自然界水循環過程圖并解釋其中的化學原理包括:蒸發、揮發、過濾、氧化。板書: 3.水的凈化(1)天然凈化:蒸發、揮發、過濾、氧化水的天然循環是通過水的三態變化實現,該過程是物理變化。其中,水蒸發與冷凝過程,在實驗室可利用這一原理,凈化水得到蒸餾水。然而水的自凈能力是有限的,現代生產和工業生產中,人類活動對水體的污染已遠遠超出了水的自凈能力,為了解決水的這一問題,人類模仿水在自然界的凈化過程生產自來水!觀看(視頻)自來水的生產流程討論: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1、明礬的作用是什么?2、活性炭有何作用?3、加入氯氣/二氧化氯的作用是什么?板書: 3.水的凈化(2)自來水凈化過程實驗:向燒杯中的水里加入幾滴紅墨水凈化一杯水很不容易,但污染一杯水卻很容易 --- 所以要節約用水作業布置:1.完成練習冊3.1.1(P29)2.收集一個家庭節水小妙招,與同學分享交流小結:1.水的分布一、天然水和自來水 2.保護水資源(水污染)3.水的凈化 (1)水的天然凈化(2)自來水的凈化過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