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科學導學案 備課組:七年級科學備課組 主備人:蘇盈盈使用時間:第 1 周 審核人:黃明達、葉絢麗 審批人:馮輝第1節《科學并不神秘》導學稿班級 姓名【學習目標】(1)知道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并找出相應問題答案的學問;(2)知道通過探究和實驗可以了解自然現象并對一些現象作出比較合理的解釋;(3)理解科學是一個充滿想象力的創造過程,科學是不斷發展的。(4)了解科學技術對社會進步的影響,知道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保護環境、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重點難點】重點:知道科學是研究自然現象,并找出相應問題答案的學問;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難點:培養和形成發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課前自學】1、科學要研究各種 ,并尋找它們產生、發展的 和 。學習科學可以幫助我們 、 和 各種食物、現象及其變化。2、科學研究是從 開始的。因此,只要留心 ,從發現周圍的著手,我們都可以進入科學的世界,科學就在我們身邊。3、下列事物中,屬于科學研究對象的是: 。A.風是怎樣形成的? B.政府是如何管理流動人口的?C.為什么會打雷? D.我們學校有多少初一新生?E.小雞是如何出生的? F.水為什么會結冰?G.小明的理想是什么? H.露珠是怎樣形成的?4、根據你的所見所聞,說出隨著科學發展而出現的高科技項目或產品。(至少寫出2個)【合作學習】1、根據圖片或視頻里的自然現象,請提出自己最感興趣的2個問題。2、活動:在一個塑料瓶內倒入少量熱水,搖晃后倒出熱水并立即擰緊瓶蓋,過會兒,觀察到的現象是 ,知道為什么嗎?3、科學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它使我們的生活更方便、舒適,使各行各業的效率更高、更安全可靠。能否舉例說明呢?4、科學技術使用不當也會給人類和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請舉例說明?對此,你有何意見或建議?【知識梳理】、科學就在身邊→科學的學習來自于對自然的觀察和研究→科學技術對人類社會的作用【當堂檢測】1.下列現象中不屬于自然現象的是 ( )A 雨后出現的彩虹 B “神舟六號”上天 C 流星劃破夜空 D 大雁南飛2.下列問題不是科學研究范圍的是 ( )A 月亮形狀的變化 B 太陽從東邊升起,從西邊落下C 太平洋周邊地區常發生地震 D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3.科學研究的前提是發現和提出新問題,下列屬于科學發現的是 ( )A 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 B小敏發現了西湖十景C小王發現蚯蚓有觸角 D 小東發現自己說的很好4.著名的科學家牛頓從蘋果落地的現象出發,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他的發現最初來源于( )A調查 B實驗 C觀察 D思考5、科學技術的發展給人類帶來很多好處,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人類已經登上了月球,因此我們就能全面正確地認識月球了B.科學技術推進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因此只有好處沒有壞處C.現在我們有了航天器,人類也已經進入了太空,因此宇宙中的奧秘我們已經知道了D.科學技術既給我們到來了好處,又帶來了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6.認識自然首先要學會觀察,你覺得認識自然現象可能需要( )①用眼睛看 ②用腦思考 ③利用儀器和工具A、只有① B、只有② C、只有③ D、①②③都是7.小明在校園里澆花時發現了一只潮蟲,他和同學們對潮蟲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興趣,便一起去尋找探索,他們記錄多了發現潮蟲的數量(如表所示)。根據調查結果,可推測適宜潮蟲生存的環境條件是 。地點 潮蟲只數水泥路上 0水槽邊的石頭下 24種花的濕水盆下 18干草地中 2【學習反思】1、用塑料尺以不同的速度在木梳的齒上劃過,(1)每次你聽到的聲音都一樣嗎?(2)描述一下你發現的規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