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單元:走進化學世界教案復習目標1.初步記住化學研究的對象,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物理性質,化學性質的概念和物理性質的主要內容。2.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根本區別,并能判斷典型的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3.能運用物質性質的概念判斷哪些性質的描述屬于物理性質哪些屬于化學性質4.認識化學實驗的目的意義,了解實驗注意事項5.了解實驗中所接觸到的儀器,能叫出它們的名稱,了解它們的使用范圍和基本操作課時安排:教學安排:2課時復習重點和難點1.物質的兩種類型的變化和物質的兩種類型的性質2.初中常用儀器的使用范圍.操作方法以及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和基本操作的內容。教學過程知識梳理: 緒言:一、什么是化學 化學是研究物質的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基礎科學。二、化學的發展史?道爾頓和阿伏加德羅等科學家的研究,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結論;物質是由和 構成的, 和 是化學變化的基礎.三、綠色化學:又稱____________,主要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課題1 化學使世界變得更加絢麗多彩(一)物質的變化1、物理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化學變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兩者的本質區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聯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課題2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1、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 , 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手段。(1)火焰:焰心、______(最明亮)、______(溫度最高)(2)如何檢驗產物? H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熄滅后:有____煙(為石蠟蒸氣),點燃,蠟燭______。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_______,CO2和H2O的量_______。課題3:走進化學實驗室1、認識常見儀器:2、藥品的取用(1)藥品取用“三”原則:①“三不原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節約原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處理原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藥品取用方法(往試管里加固體藥品或傾倒液體藥品)固體藥品:①塊狀:用 夾取;操作要領是:“一平、二放、三慢豎”(將試管橫放.用鑷子將塊狀固體藥品放入試管口,然后慢慢地將試管豎立起來,使塊狀固體緩緩滑至試管底部)。②粉末狀:用 (或 )取用;操作要領是:“一斜、二送、三直立”(將試管傾斜,把盛有藥品的藥匙或紙槽送入試管底邵,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讓藥品落入試管底部)。液體藥品:操作要領是:“取下瓶塞 著放,標簽 緩慢倒,用完蓋緊原處放。”(3)用量筒量取液體的方法:①讀數時,應將量筒放 ,并使視線與 處保持水平,②應根據量取液體體積的多少,選用大小適當的量筒。(4)少量取液——滴管給物質的加熱。(1)酒精燈的使用方法:①禁止向 的酒精燈里添加乙醇;②要用火柴點燃,禁止用 點燃另一只酒精燈;③用 加熱;④熄滅時,用 滅,不能用嘴吹;⑤萬一不慎碰倒酒精燈,應__________________。(2)給物質加熱的方法及注意事項(1)酒精不超過容積的(2)液體不超過試管容積的(3)與桌面成約(4)手不要拿試管夾的(5)外壁有水,加熱前要(6)加熱后不能馬上用冷水沖洗(7)先均勻 ,試管口不要對著自己或旁人(8)加熱時,要用 焰(9)試管夾要由下往上,夾在試管的中上部(3)給液體物質加熱的儀器可用試管、燒杯、燒瓶等;給固體物質加熱,用干燥的試管。連接儀器裝置。將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用力 將玻璃管插入帶孔橡膠塞,然后連接玻璃管和膠皮管,將連接好的儀器旋轉塞進容器口。檢查氣密性的方法:連接儀器, ,用手握住試管若 ,冷卻后形成一段水柱,則氣密性良好。5、玻璃儀器的洗滌。判別儀器干凈方法:儀器上附著的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題型、方法歸納:走進化學世界的內容在中考中主要以選擇題、填空題為主,中考主要考查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等,要求學生掌握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區別和聯系,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項是解題的關鍵。典例精講:【典型例題講解】(通過學生的自講,自糾完成下列各題)例1.下列變化屬于化學變化的是( )水加熱后有氣泡產生 B.蠟受熱熔化C.海水蒸發析出食鹽晶體 D.白糖加熱變黑【分析】:根據物質的外形,狀態有無變化,以及是否有某些現象發生,是可以作為區分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參考,但最科學的辦法是通過實驗來檢驗它是否生成了其他的物質,例如本題的選項A和C從表面看好象有其他物質生成,A有氣體放出,C有食鹽產生,但它們都不是水發生了變化,而是溶解在水中的空氣的逸出和食鹽析出而已。選項B,蠟受熱熔化,也只是狀態變化,液態的蠟仍然是蠟,冷卻后又成為固體蠟,本質未變,但選項D,白糖加熱變黑,這種黑色物質已不是白糖,它既無甜味又不溶于水,已完全失去了白糖所具有的性質,它是炭所以這種變化屬于化學變化。例2.在下列各物質的性質中,屬于物理性質的是 ( )A.酒精可以燃燒 B.白糖可溶于水C.生石灰遇水能生成熟石灰 D.鐵在潮濕空氣中能生銹【分析】:“性質”與“變化”是既有區別又有聯系的概念。比如:“木材能燃燒”是指木材具有這種化學性質(可燃燒)。“木材在燃燒”是指木材正在發生一種化學變化(燃燒),因此“變化”是物質性質的表現而“性質”是物質發生變化的根據。以上五種情況都是告訴我們這些物質“可以”怎樣或“能”怎樣這都是物質所具有的性質,而不是正在發生的現象。選項A,由于酒精燃燒時,酒精發生了變化轉變成水和二氧化碳,產生了其他物質,同時發光發熱,選項C,生石灰遇水時轉變為熟石灰,同時產生大量的熱量,生石灰發生了化學變化。選項D,鐵在潮濕空氣中能生成鐵銹,鐵銹與鐵是完全不同的物質,所以這三項都是指化學性質,選項B,白糖可溶于水,屬于溶解性,所以選項B屬于物理性質。例3.下列基本操作中正確的是 ( )A.手持試管給試管里的物質加熱B.用燃著的酒精燈去點燃另一個酒精燈C.用天平稱量藥品時用手直接拿砝碼D.用滴管滴加液體時,滴管應垂直懸在容器上方,不能觸及容器內壁【分析】:給試管加熱應用試管夾夾持;用燃著的酒精燈點燃另一個酒精燈易失火;手直接拿砝碼會污染砝碼或引起銹蝕而導致稱量不準確,應該用鑷子拿取;滴加液體時若滴管觸及容器壁,容易弄臟滴管,污染試劑瓶中的試劑,故該題選D。(四)歸納小結:該單元主要內容是物質的變化和性質及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等,要求學生掌握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的區別和聯系,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板書設計】:化學研究的對象是物質,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科學。物質的性質: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區別和聯系。物質的變化:物理變化、化學變化的區別和聯系。實驗探究:蠟燭燃燒實驗、呼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進行對比實驗,研究化學的方法是實驗,實驗中注意關注物質的性質、物質的變化、物質變化過程以及對結果的解釋和討論等。認識常見儀器的使用方法,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方法以及注意事項等內容。作業布置走進化學世界同步練習題教學反思本課題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一次自主、合作、探究,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課。著重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的思考和探究,教師重點在引導學生正確的操作、觀察,并準確地描述試驗現象。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調控,能夠很好地啟發學生發現新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怎樣上好探究課,怎樣讓學生更好地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