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1認識經濟全球化【課標內容】1.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描述當代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特點和趨勢。2.分析經濟全球化的機遇和挑戰,堅持正確義利觀,闡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意義。【學習目標】1.通過議題式教學活動,積累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區分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跨國公司的地位和作用等知識,培養世界眼光。2.通過議題式情境活動,學會辨識國際經濟中的比較優勢,提升科學精神、公共參與等核心素養。要聞播報【自主梳理】議題一:什么是經濟全球化?情境一:華為公司參與經濟全球化華為手機的生產是由不同國家共同完成的,其中主板和硬盤是由美國提供的,光驅是由日本提供的,聲帶網卡是由中國臺灣提供的,組裝工作在中國完成。華為在海外市場的表現一直十分搶眼。我的高端智能機(P&Mate系列)在德國、波蘭、日本等20多個大國市場,發貨量同比增長超過100%,創下了發布28天全球銷量超150萬臺的成績。在全球195個國家中,華為公司投資創立了241家子公司。華為公司的大領導任正非先生在新西蘭宣布,即將要在新西蘭追加投資4億新西蘭元。合作探究一:(1)根據以上情境,完成以下連線題(2)結合情境中,華為公司的經營與發展,歸納“經濟全球化”的含義及主要表現。議題二:為什么要參與生成全球化?【情境二】關于全球化的生產,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的生產要由亞洲國家代工,這些工廠現在逐步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越南和印度。合作探究二:請運用“比較優勢理論”的理論,分析說明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的生產為什么要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越南和印度。議題三:如何全面認識貿易全球化?【情境三】教材P60相關鏈接中關于出口貿易和進口貿易的內容。合作探究三:(1)不同國家(地區)使用不同的貨幣。貨幣不同,怎么進行交易呢?(2)你認為順差好還是逆差好?簡要說明你的理由。議題四:如何正確認識全球化的趨勢?【情境四】經濟全球化大勢所趨,逆之則亡。材料一:世界經濟的大海你要還是我要,都在那兒,是回避不了的。想人為切斷各國經濟的資金流、技術流、產品流、產業流、人員流,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大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歷史潮流的。綜合研判世界發展大勢,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流。正是基于這樣的判斷,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材料二:經濟全球化發展的同時,“逆全球化”或“去全球化”的聲音也為人們所關注,除了傳統認知中全球化的“受害者”。即只能在產業鏈條上賺取微薄利潤的相對落后國家之外,不少發達國家也加入了“逆全球化”的陣營,如英國與歐盟達成“脫歐”協議,美國屢次挑起貿易爭端,威脅要退出WTO等。合作探究四:(1)結合材料說說影響經濟全球化的因素有哪些?(2)如今逆全球化思潮泛起,有人拋出“全球化已經終結”的論調,你如何看?議題五:經濟全球化的載體是什么?【情境五】目前全球大約有8萬家跨國公司,它們大約控制著世界生產總值的30%、世界貿易的60%、技術研究開發及技術轉移的70%、以及海外直接投資的90%。合作探究五:經濟全球化的載體是什么、其作用有哪些?【自主訓練】1.中國工商銀行宣布已經成功收購土耳其紡織銀行75.5的股權,這是中資銀行首次在土耳其設立營業性機構。這主要體現了( )A.金融全球化 B.信息全球 C.貿易全球化 D.生產全球化2.中國在未來參與全球治理時,不僅需要政府、國家層面的參與,還需要社會層面的參與,包括企業、地方、民間、非政府組織、海外華人華僑等。參與全球治理的依據是( )A.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威脅日益加深 B.生產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C.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影響D.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D.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目標3.以“跨國公司與中國”為主題的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舉行,在逆全球化、全球貿易和投資不振的背景下,來自全球的115家世界500強企業、284家行業領軍企業、5100多位嘉賓參會。這彰顯出( )①跨國公司對中國擴大開放的信心 ②貿易保護主義沒有生存的空間③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影響力的增強 ④經濟全球化以跨國公司為主導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4.中國工商銀行宣布已經成功收購土耳其紡織銀行75.5的股權,這是中資銀行首次在土耳其設立營業性機構。這主要體現了( )A.金融全球化 B.信息全球 C.貿易全球化 D.生產全球化5.中國在未來參與全球治理時,不僅需要政府、國家層面的參與,還需要社會層面的參與,包括企業、地方、民間、非政府組織、海外華人華僑等。參與全球治理的依據是( )A.經濟全球化對發展中國家的威脅日益加深 B.生產全球化趨勢不可阻擋C.經濟全球化使各國經濟相互依賴、相互影響D.跨國公司的迅速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D.維護我國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基本目標6.2019年10月19日,以“跨國公司與中國”為主題的首屆跨國公司領導人青島峰會舉行,在逆全球化、全球貿易和投資不振的背景下,來自全球的115家世界500強企業、284家行業領軍企業、5100多位嘉賓參會。這彰顯出( )①跨國公司對中國擴大開放的信心 ②貿易保護主義沒有生存的空間③中國經濟發展對世界經濟影響力的增強 ④經濟全球化以跨國公司為主導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當前,跨國公司已成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推動力,其全球化的生產經營方式大大促進了資金、技術、人力資源、商品等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推動了國際分工水平的提高。這主要表明( )A.跨國公司的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載體B.跨國公司是在本國擁有一個總部的國際性企業C.經濟全球化是跨國公司發展的產物D.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方式促進了資金在全球流動8.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正在加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 )A.發展中國家的興起 B.發達國家的主導作用C.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 D.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9.阿里巴巴的“海外淘寶”短短幾年已覆蓋200多個國家和地區。通過阿里巴巴電商平臺,美國西雅圖的櫻桃還長在樹上就被8萬個中國家庭下單搶購;加拿大不景氣的海洋龍蝦產業,一下迎來每年9萬多只的驚人銷量。“海外淘寶”體現了( )A.資源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 B.資本在國際間的流動速度不斷加快C.經濟全球化是國際貿易的載體 D.生產領域的國際分工不斷深化加強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請談談你對“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的理解。【學有所得】參考答案議題一:(1)連線:在美國可以買到華為手機——貿易全球化;美國人導中國投資辦廠——金融全球化;一本筆記本電腦由多個國家制造——生成全球化經濟全球化(2)含義:商品、服務及技術、資金、勞務等要素,通過日益頻繁的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流動和廣泛配置,世界經濟出現了高度融合的局面。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生產全球化、貿易全球化和金融全球化,這是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議題二: 如果一國生產某產品的機會成本低于另一個國家,我們就可以說相對于另一個國家,該國生產某產品存在比較優勢。與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本土國家的勞動力成本相比,亞洲國家的勞動力成本低,現在,越南和印度的勞動成本又低于中國,所以“三星、蘋果等國際品牌不本國生產而由亞洲國家代工,而且這些工廠現在逐步將部分生產線從中國轉移至越南和印度”。議題三:(1)不同的國家,在進行國際貿易時,大多是選擇美元作為結算的貨幣單位。兩國把各自的貨幣都折算成美元來計算。因為多年來大家都認為美元是“堅挺的”貨幣,資產總量最大,國際信譽最好,使用美元的風險小,所以大家都選擇了美元。現在則不同了,人民幣的國際聲望不斷提高,國際流通量越來越大,所以有越來越多的國家在與我們的貿易中選擇了人民幣作為結算貨幣。對方國家只需把他的貨幣折算成人民幣即可。(2)貿易順差是指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出口額大于進口額;貿易逆差是指在對外貿易中,一定時期內(一般是一年)若一國的進口額大于出口額。一般來說,順差比逆差要好。順差表明一國外匯有凈收入,外匯儲備增加,該國商品國際競爭力強,在國際市場上處于有利的地位。逆差表明該國外匯儲備減少,其商品的國際競爭力削弱,該國在該時期內的對外貿易處于不利地位。但是貿易順差越多并不一定好。過高的貿易順差意味著本國經濟的增長嚴重依賴于外部需求,對外依存度過高。長期大量貿易順差,也很容易引起與有關貿易伙伴國的摩擦。議題四:(1)影響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因素1)物質技術基礎①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②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2)根本動因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對利益的不斷追求,驅使資本不斷突破疆域的限制,在全球到處落戶,到處投資,到處開發,使得商品、服務、技術、資金、勞務等在全球范圍自由流動。(2)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是多種因素綜合作用、多種動因共同驅動的結果。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經濟全球化加速發展的根本動因是世界各國對本國、本民族利益的追求,市場經濟體制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體制基礎。經濟全球化始終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逆全球化”阻擋不了全球化進程。面對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態度:既要積極、大膽,又要從容、謹慎,抓好機遇,戰勝挑戰,在經濟全球化潮流中不斷拓寬改革開放、加快發展的空間。議題五:跨國公司在經濟全球化中地位重要,它的大規模發展為經濟全球化提供了強有力的載體,如中國石化、中國石油、華為、騰訊等公司皆為跨國公司。跨國公司的影響:(1)積極影響①為了實現最大利益,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內從事對外直接投資,它們單獨或與其他企業共同出資,在其他國家創立新企業,或并購現有企業,或擴張原有企業,利用世界各地的優勢組織生產經營。②跨國公司在全球范圍到處奔走,推動著生產全球化,金融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與國際分工的深化,把國際間的分工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分工,把國際間的貿易發展為跨國公司的內部貿易,形成了以公司內部分工和貿易為基礎的國際經濟體系,促進了全球資源配置的優化和全球的科技合作與進步。(2)消極影響跨國公司的發展也會給世界經濟帶來負面影響,如不考慮母國或東道國的國家利益,實行跨國行業壟斷、破壞國際市場的公平競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落后產能和環境污染等。各國必須制定相應政策,盡可能減少跨國公司的負面影響。我國應該如何對待來華發展的跨國公司及本土跨國公司:打造更優營商環境,吸引更多跨國企業來華發展,但又要加強對這些企業的監督和管理。因為跨國公司來華發展既有利又有弊,利大于弊。同時要大力培育和發展本土跨國公司。【自主訓練]】1-9:ACBACBADA10.【參考答案】答案: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新的科技革命,一方面使得發達國家的物質生產能力達到新的高度,生產力不斷擴大與國內市場相對狹小的矛盾更加突出,擴張國外市場的要求更加迫切;另一方面,運輸和通信手段發生革命性變化,形成了全球性的低成本的交通運輸網絡和信息網絡,使得全球經濟活動越來越便捷,為經濟全球化奠定了物質技術基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