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節 生物與環境構成生態系統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說出生態系統的組成。2、描述生態系統中的食物鏈和食物網。 能力目標1、認同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2、增強自學能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情感目標增強愛護生物、保護生物的情感,增強保護生態系統、保護生物圈的意識;教學重點1、生態系統的組成。2、食物鏈和食物網。教學難點1、增強愛護動物和保護動物的情感,增強環保意識。2、理解生態系統的自動調節能力是有限度的,人類必須保護生態平衡。課時安排 : 1課時教學方法: “自學—引導”式教學教學過程創設情境,質疑引入 一、 生態系統的概念 多媒體展示:水族箱(水族館)圖片,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該圖片中所有的魚可看作是一個生態系統嗎 為什么?推進新課二、生態系統的組成分析資料:引導學生結合插圖進行“資料分析”,找出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并討論它們之間的關系。討論:1.樹、昆蟲的幼蟲和啄木鳥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的 2.在生態系統中,植物、動物和細菌分別扮演什么角色 組織學生分組扮演動物、植物、細菌、真菌和非生物,明確其中的關系。三、 食物鏈和食物網像這樣,在生態系統中,各種生物之間由于食物關系而形成的一種聯系,叫食物鏈。學生活動:嘗試連接課本25頁圖中的食物鏈,數一數共有多少條 (學生兩人一組)然后與課件展示的正確食物網比較,你連接的完全正確嗎 大家連的時候發現什么問題了嗎?在一個生態系統中,往往有許多條食物鏈,它們彼此交錯連接,形成了食物網。質疑:人類位于食物鏈的哪個位置呢?人類在生態系統中,是比較高級的消費者。在食物鏈和食物網中,一種生物數量的增減往往會引發其他生物的數量也發生變化。如果人們大量捕捉青蛙,會使害蟲數量增加,從而危害農作物。(保護每一個物種,防止破壞生態平衡)四、 生態系統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測測你的智商:有一頭牛鉆進了一塊足球場,它用了半年的時間把半個球場的草吃光了,問它用多長的時間才能把整個球場的草吃光 這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動調節能力如果闖進的是一百頭牛,那么結果又會如何呢?草地會被破壞,難以恢復原樣,生態系統的調節能力具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的干擾超過了這個限度,生態系統就會遭到破壞。 認真觀察插圖, 引導學生進行“資料分析”,比較出哪種生物體內有毒物質多,分析為什么在食物鏈中營養級別越高的生物,體內積累的有毒物質越多 如果這些積累了很多有毒物質的魚被人吃了,會產生什么樣的后果 五、形成保護生態系統的意識:播放有關人類活動破壞生態系統實例的圖片。 課堂小結:人類活動會通過食物鏈影響生態系統;要從現在做起、從自己做起,不應該隨意把有毒物質排放到生態系統中!鞏固練習 1、下列食物鏈正確的是 ( ) A.草→蚱蜢→食蟲鳥→蛇→鷹 B.蚱蜢→草→食草子的鳥→鷹→狐 C.狐→鷹→食蟲鳥→蚱蜢→草 D.草←蚱蜢←食蟲鳥←鷹←蛇2、 下列生物中屬于競爭關系的是 ( ) A.水稻和稗草 B.貓和老鼠 C.人和豬 D.螞蟻和蚱蜢3、下列不屬于生態系統的是 ( ) A.一片農田 B.一塊草地 C.生物圈 D.一條河中的所有的魚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