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 時 教 學 設 計 首 頁(試用)課題 課題1 分子和原子 課型 新授課 第幾課時 1課時教學目標(三維) 知識與目標:1.認識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2.通過實驗探究活動,認識分子的特點。3.能用微粒的觀點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象。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推理,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對分子特點的學習,培養學生從微粒的觀點解釋一些常見現象的方法。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物質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構成的;微觀粒子的特點。教學難點:微觀粒子的特點。教學方法與手段 觀察圖片、演示實驗、課件展示、教師講解使用教材的構想 本部分內容較為抽象,特別是對于聾生,他們的知識范圍較小,對數字不敏感,因此想象微粒的存在有些困難。在教學中我將創設生活情景放在第一位,先從學生熟悉的場景開始,慢慢深入,以較為形象的實驗切入,將抽象知識形象化,逐步達到學習目標。課 時 教 學 流 程(試用)教 師 行 為 學 生 行 為 補 充課堂變化及處理主要環節的效果【導入】 將一塊兒噴有香水的手絹在教室里抖一抖,提出問題:為什么同學們的鼻子沒有碰到手絹,卻能聞到氣味?【引導】物質都是由一些微小觀的粒子構成的:分子和原子等。給出圖片活動一播放視頻材料。【引導】分子的特點 分子很小:分子的質量小,體積小。【點撥】分子很小,肉眼看不到,放大鏡也看不到,要用精密的電子顯微鏡才能觀察到。 活動二演示實驗:①介紹酚酞和氨水,先取少量酚酞滴入于水中,再向酚酞中滴加氨水。 ②如圖所示實驗,小白花(即棉花團)上滴加酚酞,小燒杯中盛放氨水。 【提問】為什么小白花變紅了?【點撥】分子的特點:分子在不停的運動。活動三【過渡】溫度不同,分子的運動有什么變化?演示實驗:將品紅同時放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熱水中【點撥】溫度越高,分子運動越快 活動四【提問】:50加50一定等于100嗎?給學生提供實驗藥品和儀器指導學生進行實驗活動五【點撥】分子的特點:分子之間有間隔拓展:不同狀態的物質之間的分子間隔一樣嗎?你認為空氣和水哪個更易被壓縮?【點撥】一般來說,物質的分子間隔由大到小:氣態>液態>固態 讓學生用分子觀點來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現象 【總結】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分子的特點:1、微觀粒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微觀粒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3、分子之間有間隔。三、課堂練習:檢測內容1、2、3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請同學們交流。五、布置作業: 見作業欄 學生思考,然后按自己的想法作出解釋。學生傾聽、觀看圖片并體會。觀看視頻談談感受填寫學案 學生傾聽領會同學們觀察實驗現象 觀察并記錄現象,作出思考 小組討論然后發言,各抒己見 將學案填完整 觀察實驗記錄現象填寫學案學生先作出猜測學生小組實驗: 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對實驗現象進行小組交流討論,然后發言解釋現象。學生實驗:用注射器分別壓縮一定體積的空氣和水。組內交流展示交流搶答 學生思考回答 直觀的理會 學生從微觀的角度進行分析,各抒己見, 學生進行課堂小結。 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相互訂正答案,討論不一致的答案。各組統一答案,解決疑難問題。課 時 達 標 檢 測 設 計(試用)項 目 檢 測 內 容 檢測的目標點與用時預設;反饋、矯正方法預設與達標效果補充當 堂達 標檢 測 一、我們知道了分子的三個特點,能不能用它們來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呢?來看一看(1)水蒸發為水蒸氣,所占體積變大。 水由液態氣態時水分子之間的間隔增大(2)墻內開花墻外可聞到花香。 分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3)濕衣服在陽光下比在陰涼處干得快。 溫度越高,分子運動得越快(4)6000L氧氣在加壓的情況下可裝入容積為40L的鋼瓶中。 氣體分子間的間隔較大,易被壓縮二、濕衣服曬一定時間就干了,這說明____________;水銀溫度計受熱,水銀柱上升,這說明由原子直接構成的物質其原子間也有一定的____________。三、水結成冰是( )A.分子變大了 B.發生了化學變化C.分子間的距離變了 D.物質種類變了課 時 教 學 設 計 尾 頁(試用) ☆補充設計☆板 書 設 計第三單元 物質構成的奧秘課題1 分子和原子 一、物質由微觀粒子構成物質由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構成的。 分子的特點:1、微觀粒子的質量和體積都很小; 2、微觀粒子總是在不斷運動著; 3、分子之間有間隔。作 業 設 計檢測1、2、3 P51 1(1)2教 學 后 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