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課 《遠古的傳說》【課標要求】知道黃帝、炎帝的傳說故事,了解傳說與神話中的歷史信息。【自主學習】【基礎史實】1.五六千年前,中國進入___________時期。黃帝聯合一些部落,在________與炎帝展開一場大規模的戰爭,最后炎帝失敗,歸順黃帝,兩大部落結成聯盟。后來,炎黃部落與東方的蚩尤部落在___________激戰,黃帝部落的軍隊在戰鼓的激勵下沖鋒陷陣,最終打敗蚩尤,勢力和聲望大增,_________被推舉為部落聯盟首領。這一部落聯盟以后逐漸形成為華夏族,因此后人尊崇__________和__________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初祖,海內外的華人也以“_______________”自稱。2.炎帝教民開墾耕種,制作生產工具,種植__________和蔬菜;還制作,發明紡織,會煮鹽,教人們交換__________。傳說炎帝還會制作樂器___________,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歷法知識。相傳黃帝已能建造________,制作_________,挖掘_______,制造___________,會煉銅,并發明了弓箭。相傳在黃帝時期,_________創造文字,___________制作音律,_________發明算盤。黃帝的妻子___________會繅絲,擅長_____________。3.堯、舜、禹依次成為聯盟的首領。當時實行__________,即將聯盟首領的位子傳給賢德之人禹的父親鯀曾主持治理黃河水患沒有成功。禹接受治水的重任后,總結教訓,采用_________的方法,開鑿河渠疏導洪水入海。【方法歸納】你能填寫下表,并記住傳說中“黃帝”與“炎帝”的主要事跡嗎 人物 主要事跡黃帝炎帝【合作探究】某班對“華夏之祖”進行了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史料的分析與問題的探究。材料一:軒轅乃修德振兵,治五氣,蓺五種,撫萬民,度四方…以與炎帝戰于阪泉之野。三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亂,不用帝命。……帝乃征師諸侯,與蚩尤戰于涿鹿之野,遂禽殺蚩尤。——《史記·五帝本紀》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禮記·禮運》材料三:堯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權授舜。授舜,則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米,則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堯曰:“終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史記·五帝本紀》請回答:(1)材料一中的“軒轅”指誰 “軒轅”的貢獻,對后世產生了什么影響 (2)材料二、三反映了我國古代傳說中的什么制度 這種制度對當今社會有何借鑒意義 (3)以上材料都是古代傳說中的人物,我們應該怎樣理解史實與神話傳說的關系。【中考真題演練】1.(貴州遵義)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被后人尊崇為中華民族人文初祖的是A.炎帝、大禹 B.炎帝、黃帝C.蚩尤、大禹 D.炎帝、蚩尤2.(山西省)“華夏民族,非一族形成。太古以來,諸族錯居,接觸交通,各去小異而大同,漸化合以成族之形,后世所謂諸夏是也。”從這段話中可以看出華夏民族A.發祥地是黃河流域 B.交通便利,創造了眾多的文明成就C.由炎帝和黃帝創立 D.雜居相處,在不斷交往中融合而成3.(浙江溫州)歷史學家許倬云指出,中國古代文化只有逐漸的變化,而沒有突然的斷裂,這才使“中國”的觀念,可以長期維持。此語表明中華文明A.兼收并蓄 B.綿延不絕C.多元一體 D.開放革新4、(湖南郴州·1)五嶺廣場的神農雕像是郴州人民為紀念傳說中炎帝的豐功偉績而樹立的。下列屬于炎帝功績的是A.發明算盤 B.教民冶鐵C.教民耕種 D.創造文字5.(山東東營)從黃帝、炎帝的古老傳說中,我們可以獲取的歷史信息是A.北京人會使用火 B.河姆渡人栽培水稻C.半坡人種植粟 D.華夏族形成6.(甘肅蘭州·1)人類糧食和祖先崇拜,是中華文明不可須臾或缺的三個根本內容。下列選項中,與“祖先崇拜”直接相關的是A.元謀人牙齒化石 B.粟和裝粟的陶C.人面魚網紋盆 D.陜西黃陵軒轅廟參考答案【合作探究】1.(1)黃帝。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礎。(2)禪讓制。用人要發揚民主,重視賢人;做事要持之以恒,應通過民主的方式選舉干部;要以天下為己任,選拔人才應以德才兼備為標準。(3)在古代認為兩者沒有區別,近代隨著考古學的興起而出現了區別。如今,兩者既有聯系又有區別,考古資料證實的傳說為“史實”,沒有經過考古證實的傳說仍為“傳說”。【中考真題演練】1.B 2.D 3.B 4.C 5.D 6.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