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歷史導學練案 學生班級____ 姓名_____初一年級 歷史學科模塊 中國古代史 課題 第9課:秦統一中國考 點必 知 知道秦朝的統一,探討秦統一的歷史意義,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權制度;了解鞏固統一的措施及其對鞏固國家統一的作用。學習識讀歷史地圖,識讀《秦朝形勢圖》《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圖》;研讀文字材料、《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圖片材料,獲取歷史信息。認識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確立,奠定了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自主學習 一、秦滅六國1.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實力超過東方六國,具備了統一六國的條件。秦王________即位后,積極策劃統一大計。2. 公元前______年,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建立秦朝,定都咸陽。3. 秦的統一,結束了 以來長期爭戰混亂的局面,建立起我國歷史上第一個_________多民族的封建國家。二、確立中央集權制度1. 秦實現統一后,為加強對全國的統治,創立了大一統的_______________制度。2. 國家的最高統治者稱為 ,總攬全國的一切軍政大權。中央政權機構由________、太尉、御史大夫統領,分別掌管行政、軍事和___________,最后的決斷權由皇帝掌控。3. 在地方上,廢除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轄的__________。開創了此后我國歷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三、鞏固統一的措施1. 措施:①消除文字差異,將________作為通用文字頒行全國;②以秦國的___________半兩錢作為標準貨幣;③改變以前長度、容量和重量標準不一的狀況,統一_________制度;④統一車輛和道路的寬窄,修筑貫通全國的道路;⑤開鑿靈渠,溝通了湘江和漓江,便利南北的水運交通;⑥派大將蒙恬北擊匈奴,修筑長城——西起臨洮,東到遼東,這就是舉世聞名的“__________”。2. 秦朝的疆域,東至東海,西到隴西,北至長城一帶,南達___________,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一。自主小結:一課一練 1.“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該詩贊頌秦王嬴政的歷史功績是( )A.兼并六國,完成統一 B.推行郡縣制 C.修筑長城 D.抵御匈奴 2.統一是歷史發展的主流。我國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是( )A.夏朝 B.商朝 C.周朝 D.秦朝3.秦朝統一全國后建立起中央集權制度,其中對后世地方行政機構建設產生深遠影響的是( )A.車同軌,書同文 B.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廢分封,立郡縣 D.“焚書坑儒”4.《史記·秦本紀》記載:“初置丞相,樗里疾、甘茂為左右丞相。”秦始皇時丞相的主要職責是分管( )A.刑獄 B.軍事 C.行政 D.監察5.右圖所示為“秦朝行政系統簡表”,它直觀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級行政機構之間的關系,形象地說明了秦朝政治體制的本質。這一政治體制是( )A.皇帝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縣制 D.中央集權制6.秦代磚文為“海內皆臣,歲登成熟,道毋饑人,踐此萬歲”。其中“海內皆臣”所反映的歷史信息主要是( ) A.疆域遼闊,人口眾多 B.國家一統,中央集權C.法律嚴苛,覆蓋全國 D.交通發達,經貿昌盛7.為了鞏固國家的統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筆畫規整的文字作為全國推廣的標準文字。這種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隸書 D.楷書8.戰國時期,各國“車途異軌……文字異形”,秦兼并六國,實行鞏固統一的措施后,下列不存在的情況是( )A.“車同軌”,車輛通行無阻 B.商人交易使用圓形方孔錢C.各地官員均用小篆體寫告示 D.農民繳稅用的“斗”容量不同9.材料解析材料一 秦為亂政虐刑以殘賊天下,數十年矣。北有長城之役,南有五嶺之戍,外內騷動,百姓罷敝……財匱力盡,民不聊生。 ——司馬遷《史記·張耳陳馀列傳》材料二 以下是某學校初一學生小明對秦始皇作出的全面而簡要的評價: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皇帝,他的功大于過。他統一了六國,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長期混戰的局面,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發展;他還建立起了一整套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被后世所沿用,影響深遠。但是他實行暴政,最終導致了秦朝的滅亡。(1)依據材料一分析,司馬遷是怎樣看待秦始皇的?(2)材料一只摘取了司馬遷對秦始皇某個方面的評價。與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在評價人物的方法上有何特點?第3頁 共4頁 第4頁 共4頁第1頁 共2頁 第2頁 共2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當前文檔不提供在線查看服務,請下載使用!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