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能源的綜合利用【設計思路】能源是現代化社會發展的支柱,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初中階段學生應該初步建立能量轉化觀。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二級主題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中要求:認識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學反應的本質;知道物質發生化學變化時伴隨有能量變化,認識通過化學反應實現能量轉化的重要性。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教育,要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好奇心,引導學生認識物質世界的變化規律,形成化學的基本觀念;引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啟迪學生的科學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學生認識化學、技術、社會、環境的相互關系,理解科學的本質,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涉及科技發展和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大問題、日常生活的常見現象,能源問題的研究增加了學生與社會生產、生活實際相互聯系,體現化學教育的人文價值,易于學生的化學學科核心素養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布置任務,小組內同學互助收集、整理資料,繪制新能源介紹手抄報。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收集資料中體會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處理信息、繪制手抄報中發揮各自的特長,提升自身價值,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結構特點,樹立節約能源意識,體會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方面的重大意義。這種情景性、開放性、綜合性的作業,更易引起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教學中以學生主動主動學習過程為核心,充分考慮學生的原有基礎,并與學生的原有經驗緊密結合,并能被學生吸收到他們的知識結構中。【教學目標】1. 建構思維導圖,認識幾種常見的能源及能源的簡單分類。2. 通過資料獲得知識,認識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3. 通過觀察實驗獲得信息,認識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化為電能的裝置。知道幾種常見的電池,4. 查閱資料,繪制手抄報,認識新能源、節約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措施在解決能源危機方面的重要性,并體會化學在解決能源危機方面的重大意義。【教學重、難點】重點:化石燃料利用對環境影響、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化學電池中能量轉化形式【教學設計】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時間創設情境 能源介紹 閱讀思維導圖 通過思維導圖,介紹能源的分類,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2min課堂活動 認識化石燃料 展示化石燃料形成過程 認識化石燃料,填寫學案 通過閱讀資料獲得知識,認識化石燃料對環境的影響,化石燃料綜合利用的意義。知道自然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類要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資源,樹立保護環境、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保證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3min展示圖片 通過圖片歸納化石燃料利用對環境影響 4min圖片介紹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 觀察實驗,思考并回答問題 7min拓展 提升 介紹2017年1-6月電源結構 介紹節能標志 樹立節約能源的意識,體會設計的美感 2min小組展示 傾聽 小組代表就本組課前收集資料進行匯報 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在收集資料中體會同學之間的友愛之情,處理信息、繪制手抄報中發揮各自的特長,提升自身價值,了解我國及世界能源結構特點,樹立節約能源意識,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 10min認識化學電池 演示實驗:鋅銅原電池 觀察實驗現象、填寫學案 在科學探究中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和收集、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 6min播放微課視頻 了解電池的發現及其對化學發展的影響 豐富的史料知識,可以活躍學生思維,喚起他們學習化學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通過對化學史的學習還可以培養學生努力鉆研的精神 3min歸納整理 再現思維導圖 完善知識結構 (附錄1) 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 1min課堂小測 呈現試題 解答 課堂檢測學習成果 3min【板書設計】第1節 能源的綜合利用【附錄】1. 能源分類思維導圖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