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從社區看我家》學與導設計課 題 從社區看我家 執教時間學習內容分析與學教方式選擇 學習內容分析 本課課標:1-4-1 認識地圖三要素,知道地圖的基本種類,運用地圖獲取所需要的地理信息。本課的重點:地圖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是地圖的“語言”,地圖三要素是讀圖、繪制平面圖時不可缺少的要素。 本課是七上歷史與社會第一單元“人在社會中生活”的第一課,旨在引導學生從認識個人生活的社區環境著手,從身邊熟悉的事物出發,逐步認識我們生活的世界。教材主要通過平面圖和地圖的方式來說明家在社區中的位置; 區域作為本課程的核心概念,是指一定范圍的地理空間,是人們生活和生產活動賴以存在的場所。我們生活在不同的區域中,只有綜合地識別不同區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了解各地的差異與聯系,才能積極有效地改善我們的生存和發展環境。 教材立足于學生的經驗和年齡特點,盡可能使教學生活化、生動化。在敘述上并未直接切入地圖知識的講解,而是設計了一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觀察地圖、發現問題、自主分析歸納地圖的基本要素。在此基礎上,教材圖文配合,具體講述地圖的方向、比例尺和圖例的概念,然后引導學生練習使用地圖語言云描述某地的位置,并根據比例尺量算實地距離。整個過程層層遞進,結構。 學教方式選擇 地理教學不同于其他教學,地理課堂應該有地理課的“味道”,有地理課的“調”,所以在課堂導入環節上就講了學習方法,并指出閱讀和使用地圖是學生認識社會,以及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也是學習歷史與社會課程的必備工具之一。 在分析地圖三要素的過程中,針對同一個班級的學生學習基礎、能力有一定差異,在面對全體學生發展層面,課堂采取的方式是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中主體作用。 在情感價值觀培養方式上,以體驗分享、浸潤感悟方式為主。 “我聽到了,但可能忘記了;我看見了,就可能記住了;我做過了,便真正理解了。”讓學生積極參與,認識地圖語言的重要性;重視學好地圖“三要素”對未來學習地重要性。學習目標(含學習重點、難點)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觀察平面圖,初步掌握地圖的三要素 過程與方法:學會繪制平面圖;學會利用平面圖解決實際問題。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地圖語言的重要性;重視學好地圖“三要素”對未來學習地重要性。 學教重點:地圖三要素 學教難點:如何運用地圖三要素課前準備 課件、地圖冊。教學環節與目標 學習任務與要點 學導活動與過程 二次備課一、新課導入 目標:讓學生明確本學科學習方法,并搭建本學期學習內容的框架,自然過渡到新課學習。 學習任務: 1.提出本學科學習的要求; 2.建議課外閱讀的書目指導閱讀前言部分; 3.設計問題并引導學生回答“你的家在哪里”? 學習要點: 明確學習目標,開展有目標的學習,在學生回答的不足中過渡到本課學習。 從課前、課中、課后三方面呈現社會學科學習要求,并結合已畢業的學生進行學法指導; 認識人類社會,縱著看是歷史,橫著看,是社會;學習社會由近(社區、家)及遠(各種不同的區域); 學生賣力地介紹自已的家,但因為沒有地理知識,學生的介紹對其他同學來說都聽不明白。從而讓學生倍感學習本課的重要性。二、新課學習: 目標:讓學生了解地圖三要素并會運用分析。 學習任務: 1.地圖三要素是什么并一一分析。 2. (1)表達方向的三種定向法。并具體要求能根據平面圖或地圖上的方向,描述一個地點的具體位置; (2)能利用比例尺,計算圖上某兩地之間的實地距離; (3)圖例與注記的區別。 學習要點: 掌握地圖的三要素,并能運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去。分析圖例與注記的區別。 指導讀圖,問學生:這兩幅圖畫的是同一個社區嗎?圖上的符號表示什么意思?怎樣修改這兩幅圖,才能使別人容易看懂? 引導出地圖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圖例和注記。 具體分析:三要素之一:方向 提問:你知道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有幾種嗎?請你判斷,以下地圖用的是哪種定向方法?介紹一般定向法、指向標定向法、經緯網定向法。 具體分析:三要素之二:比例尺 1、概念:表示圖上距離比實地距離( )的程度 2、公式: 3、表示方法: ①數字式:如:1:500000;②線段式:如:(PPT);③文字式:如:圖上1厘米代表實地距離5千米 注: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內容詳略不同(比較圖幅相同的北京市地圖和中國地圖,歸納比例尺與范圍、詳略程度之間的關系。) 比例尺是有大小的比例尺不同,表示的內容詳略不同… 具體分析:三要素之三:圖例和注記 1、概念 圖例——對圖上各種符號和注記的說明。 注記——地圖上的文字說明 2、找圖例與注記并分析其差別。找圖例,看看《本書中的常用圖例》三、課堂小結,鞏固提升 對本課內容有一個更加直觀的理解;通過習題了解學生的學情;通過練習鞏固本堂課所學。 學習任務: 1.呈現知識體系; 2.對本課重點,即地圖三要素進行內容進行總結 3.當堂練, 要點: 培養學生自我小結、自主梳理的能力,并通過練習提高課堂效率。 讓學生質疑,從而進一步深化知識點的掌握。學與導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