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有機合成材料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了解有機化合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特點(2)知道塑料、合成纖維和合成橡膠的性能和用途2.過程與方法(1)認識有機合成材料的發展對人類社會的進步所起的重要作用(2)能用變化與聯系的觀點分析化學現象與問題(3)能主動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討論,并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了解學習化學的重要價值(2)培養學生關注社會和人類生存環境的情感(3)增進學生對“事物是一分為二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的認識教學重點:有機合成材料的分類與鑒別,有機合成材料對環境的影響教學難點:提高學生化學素質教學方法:探究、實驗、閱讀、講解、討論教具準備:多媒體和相關材料實驗準備:①酒精燈、試管、試管夾、火柴②聚乙烯塑料碎片、棉花、羊毛、木片、干草③的確良、尼龍、腈倫等合成纖維制品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教師:從人們的衣食住行,到探索太空世界,都離不開材料。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用的最多的是有機合成材料。如塑料、合成橡膠、合成纖維等,有機合成材料的誕生,結束了人類只能依靠天然材料的歷史。本節課讓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有機合成材料知識。板書: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教師:在學習有機合成材料之前,我們必須要知道什么是有機化合物?板書:一、有機化合物教師:請同學們根據課前預習,討論回答甲烷、乙醇、葡萄糖、淀粉和蛋白質的組成元素有什么共同點?學生:都屬于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教師:展示多媒體化合物 化學式 組成元素 Mr值或范圍甲烷 CH4 C、H乙醇 C2H5OH C、H、O葡萄糖 C6H12O6 C、H、O淀粉 (C6H10O5)n C、H、O蛋白質 C、H、O、N硫酸 H2SO4 H、S、O氫氧化鈉 NaOH Na、O、H氯化鈉 NaCl Na、Cl教師:閱讀102頁,歸納什么是有機化合物?學生: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和碳酸鹽除外。教師:閱讀103頁,結合表格討論有機化合物是怎么分類的?學生:有機化合物按Mr大小,分為有機小分子化合物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兩種。教師:多媒體歸納教師:請同學們閱讀103頁,思考討論有機高分子材料的分類?板書:二、有機合成材料學生:有機高分子材料分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和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教師:多媒體歸納教師:高分子化合物大部分是由小分子聚合而成的,所以也常被稱為聚合物。如聚乙烯分子就是由成千上萬個乙烯分子“手拉手”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聚乙烯分子模型實驗12—1:加熱聚乙烯塑料碎片學生:現象---聚乙烯塑料加熱后會融化,冷卻凝固,再加熱還會融化,冷卻后凝固。板書:1、塑料的熱固性和熱塑性教師:觀察到的塑料的這種性質叫熱塑性。具有熱塑性的塑料可以反復加工,多次使用,能制成薄膜、拉成絲或壓制成所需的各種形狀,用于工業、農業和日常生活等。 若我們給酚醛塑料加熱,其只能燒焦而不能熔化,我們把這種性質叫做熱固性。討論:裝食品用的聚乙烯塑料應如何封口?電木插座破裂后能否熱修補?學生:因聚乙烯塑料有熱塑性,故可用加熱的方法進行封口;因電木插座具有熱固性,故不能進行熱修補。教師:閱讀105頁,思考天然纖維和合成纖維的各有哪些種類?學生:天然纖維包括棉花、羊毛、蠶絲;合成纖維包括滌綸、錦綸、腈綸。教師:合成纖維有哪些優缺點?學生:合成纖維制品最明顯的優點是: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化學腐蝕、不發毒、不怕蟲蛀、不縮水。缺點是:吸水性、透氣性差。教師:怎么區分羊毛和腈綸呢?實驗:學生點燃羊毛線、腈綸線,聞氣味,觀察灰燼學生:燃燒有燒焦羽毛氣味的是羊毛線,且灰燼易碎;燃燒無氣味,且灰燼成黑色堅硬小球的是腈綸線。教師:多媒體教師:閱讀107頁,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怎樣預防白色污染?板書:2、白色污染及預防學生:廢舊塑料包裝物大多呈白色,因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被稱為白色污染。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1、減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2、重復使用某些塑料制品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4、回收各種廢棄塑料小結: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什么叫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并知道有機合成材料不管是現在,還是在將來對我們都很重要。作業:1、了解不同纖維制成的服裝在洗滌熨燙時的注意事項。2、同步練習題板書設計: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1、 有機化合物1、含碳的化合物叫有機化合物2、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是相對分子質量很大的有機物2、 有機合成材料1、塑料2、合成纖維3、合成橡膠三、白色污染怎樣預防白色污染一、有機化合物定義:有機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分類: 有機小分子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按Mr大?。? 有機高分子化合物二、有機合成材料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簡稱合成材料天然有機高分子材料:棉花、羊毛、天然橡膠有機高分子材料(按材料來源) 合成有機高分子材料: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